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铜陵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贾晗 刘军省 +4 位作者 殷显阳 王春光 耿浩 迟昊轩 唐世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141,共11页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研究区内新桥硫铁矿等数座硫铁矿山的长期开采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铜陵地区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矿山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可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本文在资料分析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研究区内新桥硫铁矿等数座硫铁矿山的长期开采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铜陵地区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矿山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可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本文在资料分析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地质环境背景、矿业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4种要素下20种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确定了各要素和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对研究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并采用ArcGIS的网格化插值评价法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地质环境背景、矿业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权重值分别为0.10、0.14、0.37、0.39。模糊综合评价二级初判结果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总体上影响较大,其中水土污染问题最为突出;一级初判结果为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总体较好。网格化插值评价将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轻微区,面积占比分别为4.62%、32.04%、63.34%。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与网格化插值评价结果基本一致,AHP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的地质环境评价适用性较好。评价结果可为当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 硫铁矿集中开采区 AHP 模糊数学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工矿产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化工矿产卷》研编 被引量:2
2
作者 焦森 李晓亚 +13 位作者 李代荣 商朋强 王莹 刘秋颖 王淑丽 郑厚义 钱洪夫 杨轩 姚超美 熊先孝 邓小林 田升平 韦钊 赵玉海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7,共19页
我国化工矿产种类较齐全,资源也较丰富,是世界上化工矿产种类比较齐全、探明资源量较多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100年来,对20多种化工矿产开展了地质找矿工作,重点勘查评价了磷、硫、钾盐、硼、萤石、重晶石、芒硝、石膏、盐矿、明矾石、... 我国化工矿产种类较齐全,资源也较丰富,是世界上化工矿产种类比较齐全、探明资源量较多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100年来,对20多种化工矿产开展了地质找矿工作,重点勘查评价了磷、硫、钾盐、硼、萤石、重晶石、芒硝、石膏、盐矿、明矾石、天青石、天然碱、砷(雄黄、雌黄)、硝石、化工灰岩等矿种,新发现和扩大资源规模的矿产地7000多处,其中大中型矿区1700余处,为我国化肥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地质时代和各种主要的地质构造单元都有化工矿产产出,本次《中国矿产地质志·化工矿产卷》研编梳理了重要化工矿产矿床类型,总结了其空间分布规律,共划分了41个重要的化工矿产Ⅲ级成矿区带,33个矿集区,并圈定3级预测区922个。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要重点加强钾盐、硼矿、磷矿、萤石矿等4个战略性化工矿产的地质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矿产资源 成矿规律 勘查成果 找矿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察尔汗盐湖卤水元素富集规律研究
3
作者 王超 孙小虹 +4 位作者 丁晓姜 周友连 王淑丽 王凡 刘万平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3,共9页
察尔汗盐湖资源丰富,其卤水组分复杂且资源综合利用率有待提升。为系统研究钾、锂、铷、铯等元素的富集规律,本研究基于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区段的气候特征,开展了0℃、15℃和25℃的等温蒸发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卤水结晶过程... 察尔汗盐湖资源丰富,其卤水组分复杂且资源综合利用率有待提升。为系统研究钾、锂、铷、铯等元素的富集规律,本研究基于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区段的气候特征,开展了0℃、15℃和25℃的等温蒸发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卤水结晶过程中呈现相似的结晶序列,其析出顺序依次为石盐(NaCl)、光卤石(KMgCl_(3)·6H_(2)O)和水氯镁石(MgCl_(2)·6H_(2)O),结晶过程中偶伴有少量石膏(CaSO_(4)·2H_(2)O)析出。温度对元素富集行为具有显著调控作用,15℃和25℃条件下主微量元素析出特征较为接近,但在15℃时多数元素的结晶效率更优,且同主族元素间存在类质同象现象。卤水中的Cs^(+)和Rb^(+)在25℃蒸失率约为68%、Sr^(2+)在15℃蒸失率约为65%可获得最佳富集效果;Li^(+)、B_(2)O_(3)、Br^(-)和I^(-)则更适宜在老卤中提取。研究结果从温度调控角度为察尔汗盐湖资源的梯度开发与高值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尔汗盐湖 等温蒸发 卤水 析晶顺序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尉犁县大西沟铁磷矿床地质及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学惠 郗国庆 +1 位作者 袁家忠 梁中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1-112,共2页
新疆尉犁县大西沟铁磷矿床,是近年来在开展新疆塔里木地台北缘内生磷矿找矿预测评价工作的基础上首次发现的大型低品位铁磷矿床(夏学惠等,2006;2008;2009)。1成矿地质环境背景矿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地台北缘库... 新疆尉犁县大西沟铁磷矿床,是近年来在开展新疆塔里木地台北缘内生磷矿找矿预测评价工作的基础上首次发现的大型低品位铁磷矿床(夏学惠等,2006;2008;2009)。1成矿地质环境背景矿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地台北缘库鲁克塔格断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斜长岩 基性杂岩体 新疆尉犁 利用研究 磷灰石 磁铁矿 塔里木地台 铁磷矿床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成矿带沉积磷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学惠 袁家忠 +2 位作者 杨辉艳 张亮 郗国庆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1-21,共11页
采用对不同聚磷区含磷岩系剖面进行对比,并对不同类型矿石分别采样进行地球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天山成矿带内的沉积磷矿,将该区含磷岩系划分为碎屑含磷岩系、黑色含磷岩系以及火山-硅质含磷岩系。根据研究区含磷岩系特征,划分出碎屑岩... 采用对不同聚磷区含磷岩系剖面进行对比,并对不同类型矿石分别采样进行地球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天山成矿带内的沉积磷矿,将该区含磷岩系划分为碎屑含磷岩系、黑色含磷岩系以及火山-硅质含磷岩系。根据研究区含磷岩系特征,划分出碎屑岩型、黑色碳质岩型和火山-硅质岩型,并分别对3种类型磷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碎屑岩型磷矿以MgO含量明显偏低,Ba含量偏高,伴生Yb、La为特点;黑色碳质岩型磷矿以含V、U为特点;火山-硅质岩型磷矿Ba含量则明显偏低,Eu基本无异常,Ce亏损明显,以伴生Mo、Ni为特征。最后,根据成矿条件划分出乌什—柯坪、库鲁克塔格、科古琴和平台山—方山口4个远景聚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成矿带 沉积磷矿 矿床地球化学 找矿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北凹地卤水钾矿开采消耗资源量计算方法对比研究:传统地质块段法和圈定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凌芬 吕文涵 +3 位作者 李博昀 邓宇飞 韩绪 苏宇轩 《中国矿业》 2022年第10期158-163,共6页
罗布泊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第四纪干盐湖之一,具有罕见的巨量钙芒硝,并形成了大型液体钾盐矿。罗北凹地钾盐矿已投入开采十余年,查清其矿产资源消耗现状,核实其资源储量现状对指导今后生产及采矿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卤水钾盐资... 罗布泊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第四纪干盐湖之一,具有罕见的巨量钙芒硝,并形成了大型液体钾盐矿。罗北凹地钾盐矿已投入开采十余年,查清其矿产资源消耗现状,核实其资源储量现状对指导今后生产及采矿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卤水钾盐资源储量采用块段法进行人工计算,过程繁琐且效率低,块段法对储卤构造的空间形态描述简单,对地质参数的不均一性刻画不足,且在块段划分上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从而导致不可避免的偏差。本文提出使用GMS软件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圈定法进行计算,该方法通过建立三维矿体模型,利用克里格块段估值进行储量的计算及汇总,相较于地质块段法能够更好地“圈区”和“算量”,从统计意义上来说,是从变量相关性和变异性出发,在有限区域内对区域化变量的取值进行无偏差、最优的一种方法,可有效消除以上问题的困扰。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可知:地质块段法和圈定法计算的潜卤水消耗量分别为1.11×10^(9) m^(3)和1.21×10^(9) m^(3),二者的相对误差为8.26%;承压卤水消耗量分别为0.29×10^(9) m^(3)和0.98×10^(9) m^(3),二者差距较大,相对误差达70.82%。分析原因可知,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圈定法能够更精准且便捷地计算体积,地质参数通过地层网格剖分插值分配到每个节点上,很好地描述了地层的非均质性,计算过程效率高速度快,核实的资源量更精确。本方法同样可应用于其他液体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泊 钾盐矿 消耗资源量 地质块段法 地质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系石墨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制约因素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任辉 刘兴旺 +9 位作者 祁才吉 王淑丽 张必欣 王畅 李艳 王德利 屈云燕 栾俊霞 刘宬宇 王鹏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55-2269,共15页
近年来,我国煤系石墨研究工作在成因机制、控矿因素、鉴定指标、选矿加工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和新发现,勘查找矿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但在资源探获和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以致其资源战略保障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过度利... 近年来,我国煤系石墨研究工作在成因机制、控矿因素、鉴定指标、选矿加工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和新发现,勘查找矿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但在资源探获和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以致其资源战略保障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过度利用于低附加值领域而形成资源浪费等现象。笔者等通过成矿模式规律认识不深、演化机制研究不足、物化性质研究不清、保护性开发程度不足、选矿技术工艺落后和高端产品创新技术研发不够6个方面对我国煤系石墨开发利用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我国煤系石墨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石墨 开发利用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煤矿山地质资源机械数字化管理分析——评《工程地质学原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吉效晋 朱敬宾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I0020-I0020,共1页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为我国带来了丰富物质财富,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矿产的持续开采使得矿山地质资源储量处于不稳定状态中,无法及时准确了解最新开采情况,对精准布控、综合管理的力度不强,成为矿山地质资源管...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为我国带来了丰富物质财富,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矿产的持续开采使得矿山地质资源储量处于不稳定状态中,无法及时准确了解最新开采情况,对精准布控、综合管理的力度不强,成为矿山地质资源管理的难题,而机械数字化管理模式为矿山资源规划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借用现代数字信息化技术管理地质资源,使得掌握矿产储量、资源质量等信息更加便捷准确,实现动态调配开采、加工等工作,同时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及回收价值,从而优化矿山资源结构,保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源 矿产资源 矿山地质 矿山资源 数字化管理 矿产储量 回收价值 不稳定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反浮选法制备光卤石精矿研究
9
作者 丁晓姜 吴艳妮 +1 位作者 李博昀 黄友良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降低杂质含量、提高光卤石矿质量是获得高品质KCl产品的根本保证。为了有效降低杂质含量、提高光卤石矿质量,以察尔汗盐湖产出的光卤石矿为原料,采用预处理-反浮选联合法进行脱除杂质试验研究。其中预处理针对粒径≥1.25 mm的粗颗粒原... 降低杂质含量、提高光卤石矿质量是获得高品质KCl产品的根本保证。为了有效降低杂质含量、提高光卤石矿质量,以察尔汗盐湖产出的光卤石矿为原料,采用预处理-反浮选联合法进行脱除杂质试验研究。其中预处理针对粒径≥1.25 mm的粗颗粒原矿进行适当碾磨,使之粒径<1.25 mm;再针对粒径<1.25 mm的原矿脱除粒径<0.074 mm细粒级;将碾磨后粒径<1.25 mm的原矿与粒径为0.074~<1.25 mm的原矿合并作为反浮选给矿;反浮选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粗选精矿与扫选精矿合并流程,得到的光卤石精矿K~+品位为13.01%,回收率为98.24%,含Na~+质量分数为1.45%,Ca^(2+)质量分数为0.092%。结果表明,直接反浮选法难以有效脱除钙杂质,使精矿Ca^(2+)质量分数降至0.12%以下,并且浮选过程中容易受到粗颗粒的影响,降低精矿品质及钾回收率;相比直接反浮选法,预处理-反浮选联合法中钠杂质和钙杂质的脱除率分别提高了4.98%和28.08%,得到的精矿Na~+、Ca^(2+)含量均较低,尤其是Ca^(2+)质量分数能够降低至0.12%以下,精矿质量能够达到高品质光卤石精矿要求,为后续生产高品质KCl产品提供原料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卤石 浮选 氯化钾 氯化钠 硫酸钙/石膏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萤石资源安全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含笑 刘兴宝 +1 位作者 郑厚义 刘丙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3-114,共2页
萤石是现代氟化工的重要矿物原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光学工业等传统领域。近年来,传统领域复苏与新兴领域驱动,萤石需求迎来显著增长。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国务院2022年批准实施的《新一... 萤石是现代氟化工的重要矿物原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光学工业等传统领域。近年来,传统领域复苏与新兴领域驱动,萤石需求迎来显著增长。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国务院2022年批准实施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将萤石作为战略性矿产列入其中。在国际贸易竞争由经济领域扩展到高科技领域并蔓延至矿产资源领域的当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资源安全 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察汗淖尔干湖床点尺度非饱和带降水入渗补给研究
11
作者 孙季珲 于一雷 +3 位作者 张兵 韦欣 杨洪国 张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3,共9页
为深入了解半干旱区降水入渗补给的规律,基于张家口市尚义县气象站点降水数据和采样点土壤性质,采用稳定同位素、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法和氯离子质量平衡法(CMB)等方法分析察汗淖尔干湖床的降水入渗补给速率.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 为深入了解半干旱区降水入渗补给的规律,基于张家口市尚义县气象站点降水数据和采样点土壤性质,采用稳定同位素、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法和氯离子质量平衡法(CMB)等方法分析察汗淖尔干湖床的降水入渗补给速率.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1.4 m深度以上为混合层,土壤水主要运动方式为优先流,土壤含水率变幅较大且呈显著增加趋势;1.4 m深度以下为稳定层,土壤水主要运动方式为活塞流,土壤含水率无显著变化.土壤水氯离子质量浓度随深度增加先显著降低后增加,整体无明显变化.②土壤1.0 m深度处存在2011年的降水入渗补给信号;1.6 m处存在2009年的降水入渗补给信号;3.0 m处存在2006—2007年的降水入渗补给信号.③土壤水剖面平均记录密度约为2.60 a/m,降水入渗补给速率约为0.15~0.19 mm/a,年均降水入渗补给量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0.03%~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汗淖尔干湖床 降水入渗补给 稳定同位素 氯离子质量平衡法 非饱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微生物解磷与聚磷作用的实验研究及磷的现代沉积与微生物成矿作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东野脉兴 樊竹青 +3 位作者 张灼 夏学惠 田升平 周建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2-289,共8页
滇池是世界上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是研究磷的现代沉积和微生物对磷循环作用及微生物成矿的天然场所。研究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这两类微生物与滇... 滇池是世界上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是研究磷的现代沉积和微生物对磷循环作用及微生物成矿的天然场所。研究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这两类微生物与滇池磷的含量之间有一系列规律的相关性:在底泥磷高含量区域,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聚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区域,上述相关性则相反。滇池中这种活着的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的作用,对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对以磷为限制性因子的湖、海、江河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微生物 解磷作用 实验研究 聚磷作用 磷矿床 现代沉积 微生物成矿 解磷菌 聚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下庄铀矿田脉石矿物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商朋强 胡瑞忠 +2 位作者 毕献武 张国全 田建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47-1856,共10页
下庄铀矿田为中国南岭地区重要的铀矿基地,矿区内分布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数个铀矿床。为解决近年来争议较多的该区铀矿床矿质和流体来源问题,本次对下庄矿田铀矿床中的脉石矿物开展了系统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 下庄铀矿田为中国南岭地区重要的铀矿基地,矿区内分布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数个铀矿床。为解决近年来争议较多的该区铀矿床矿质和流体来源问题,本次对下庄矿田铀矿床中的脉石矿物开展了系统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与成矿有关的碳酸盐矿物富集放射性成因铅,矿床中的Pb和U主要源于帽峰式花岗岩。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壳源,南部矿区部分矿床的成矿流体在上升及矿质沉淀过程中与基性脉岩发生水-岩反应而使其形成的脉石矿物的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壳幔两端元混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d、Pb同位素 下庄铀矿田 脉石矿物 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裂谷硼铁矿床地质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夏学惠 阎飞 +1 位作者 赵玉海 常文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8,共6页
辽东硼铁矿床是一处类型独特的超大型矿床。文章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物质组成、矿床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及矿化时代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海底热水沉积成矿,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对矿床进行了强烈... 辽东硼铁矿床是一处类型独特的超大型矿床。文章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物质组成、矿床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及矿化时代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海底热水沉积成矿,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对矿床进行了强烈的叠加改造,使硼铁进一步富集而形成工业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硼铁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辽东裂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重要生产煤矿山土壤重金属特征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春光 彭景颂 +3 位作者 李婉莹 李健 张双腾 余洋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30,共7页
通过开展黄河中游地区神木市重要生产煤矿山土壤环境调查,借助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矿山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仅Ni元素变异系数在50%以上,Cd、Hg、Ni元素平均值分别高于中国土壤背... 通过开展黄河中游地区神木市重要生产煤矿山土壤环境调查,借助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矿山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仅Ni元素变异系数在50%以上,Cd、Hg、Ni元素平均值分别高于中国土壤背景值与陕西土壤背景值,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标准值;研究区Hg、Cd、Cu、Pb、Cr、Zn元素分布基本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②研究区重金属元素富集程度依次为Hg>Cd>Pb>Cr>Zn>As>Ni,潜在生态风险大小顺序为Hg>Cd>As>Cu>Pb>Ni>Cr>Zn;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危害,除Hg、Cd外,其余6种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危害较低。研究结果可为贯彻落实生产、在建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土壤 重金属 动态监测 生态风险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步古沟一带萤石矿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代晓光 李健 +5 位作者 商朋强 胡中国 王志鹏 李津 王猛 张成信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9-821,共13页
地物化综合信息在热液充填型萤石矿找矿的应用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冀北步古沟一带萤石找矿为例,通过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有效性试验,总结该地区萤石矿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在地质调查基础上,系统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 地物化综合信息在热液充填型萤石矿找矿的应用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冀北步古沟一带萤石找矿为例,通过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有效性试验,总结该地区萤石矿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在地质调查基础上,系统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1∶1万土壤剖面测量、高精度磁法测量、天然电场选频测量、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及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等找矿技术方法探索。结果表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1∶1万土壤剖面测量等化探方法可辅助锁定找矿目标区;高精度磁法及天然电场选频测量,可初步判定断裂的位置;电阻率联合剖面及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可进一步探测含矿断裂构造的位置、产状及延伸。通过以上试验研究,建立了冀北地区萤石矿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经工程验证在研究区内新发现萤石矿点1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该套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可进一步指导冀北地区的萤石矿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物探 化探 技术方法组合 步古沟 冀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成矿带铁磷矿地质及成矿专属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夏学惠 谭云基 +3 位作者 杨辉艳 袁家忠 梁中朋 郗国庆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6-496,共11页
本文对成矿带内的岩浆岩杂岩体进行了含矿性研究,划分出4个含矿杂岩带与5个矿床成因类型。成矿专属性研究表明:岩浆岩型铁磷矿受古地台边缘深大断裂控制;容矿岩石为主要偏碱性-铁质及铁镁质岩系列;容矿岩石主微量元素明显不和谐;岩石类... 本文对成矿带内的岩浆岩杂岩体进行了含矿性研究,划分出4个含矿杂岩带与5个矿床成因类型。成矿专属性研究表明:岩浆岩型铁磷矿受古地台边缘深大断裂控制;容矿岩石为主要偏碱性-铁质及铁镁质岩系列;容矿岩石主微量元素明显不和谐;岩石类型共生组合主要表现为黑云母透辉石岩、辉石岩、碱性辉长岩、斜长岩、碳酸岩的共伴生;矿物共生组合主要表现为透辉石+磷灰石+磁铁矿+黑云母,斜长石+磷灰石+磁铁矿+钠黝帘石组合,辉石+磷灰石+磁铁矿等特征;元素的共生组合主要表现为P、Fe、Ti、V、REE具显著相关性。通过预测研究,进行了找矿远景区的划分,划分出具有成矿条件的9个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超基性杂岩 铁磷矿 成矿专属性 找矿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哈塘潜山型油藏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星旺 朱永峰 +2 位作者 苏劲 王凯 张保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6,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区。通过对哈拉哈塘潜山区哈8井区的地质特征、油水分布特征以及对主控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油水分布复杂,不具有分带性。从加里东到早海西期,奥陶系鹰山组—一间...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区。通过对哈拉哈塘潜山区哈8井区的地质特征、油水分布特征以及对主控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油水分布复杂,不具有分带性。从加里东到早海西期,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海相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岩溶的叠加改造,风化壳岩溶缝洞体储层发育,形成了良好的油气储存条件;潜山区奥陶系逐渐抬升剥蚀,鹰山组—一间房组储层之上的盖层的缺失与否对早期油藏的保存具有重要作用;断裂性质和局部构造控制了后期油气充注强度和油藏类型。多种控制因素使得哈801井、哈8井、哈802井等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油气运聚体系。对潜山区哈8井区油气水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指导碳酸盐岩潜山型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型油气藏 海相碳酸盐岩 风化壳岩溶 哈拉哈塘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浩特毛登牧场早石炭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9
作者 袁建国 任永健 +2 位作者 姜振宁 屈云燕 魏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1-1146,共16页
通过对内蒙古锡林浩特毛登牧场早石炭世花岗岩体进行野外观察、LA-ICP-MS锆石U-Pb测年以及地球化学测试,讨论其构造环境,进一步为研究古亚洲洋闭合时限提供依据。测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为(330.6±1.8)Ma,二长花岗岩为(327.7±... 通过对内蒙古锡林浩特毛登牧场早石炭世花岗岩体进行野外观察、LA-ICP-MS锆石U-Pb测年以及地球化学测试,讨论其构造环境,进一步为研究古亚洲洋闭合时限提供依据。测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为(330.6±1.8)Ma,二长花岗岩为(327.7±2.6)Ma,成岩时代为早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花岗闪长岩为强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的亲缘性特征。微量元素特征指示花岗闪长岩具有典型下地壳来源特征并伴有部分幔源岩浆混合作用,为弧岩浆岩。二长花岗岩为具高硅、富碱、相对低铝特征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两类差异明显的岩石稀土配分曲线表明二长花岗岩具有下地壳岩浆重熔的演化特征。微量元素特征指示样品为大陆弧环境下壳源重熔的成熟弧花岗岩。构造判别图显示花岗闪长岩为代表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的I型花岗岩,而二长花岗岩则为指示活动大陆边缘弧后伸展环境的A2型花岗岩,二者构成I-A型复合岩体,说明研究区在早石炭世仍存在古亚洲洋向西伯利亚板块的俯冲作用,推测古亚洲洋此时尚未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型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活动陆缘环境 古亚洲洋 锡林浩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区生态地质层修复中地形重塑层的构建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欣 王佟 +6 位作者 李聪聪 林中月 李飞 王伟超 冯康宁 尹亚磊 蒋喆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122,共10页
露天地区矿山开采容易形成不规则采坑、高陡边坡和渣山、原始土壤破损、采坑积水等一系列地貌形态的改变,造成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不仅影响地表生态环境,还会对地下浅层水渗流场、冻土层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且存在滑坡、垮塌... 露天地区矿山开采容易形成不规则采坑、高陡边坡和渣山、原始土壤破损、采坑积水等一系列地貌形态的改变,造成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不仅影响地表生态环境,还会对地下浅层水渗流场、冻土层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且存在滑坡、垮塌等地质隐患和灾害。针对这些问题,从地质角度提出通过构建地形重塑层实现开采后矿山地形地貌重塑的思路与方法,应用形成的地形重塑层修复关键技术,在青海木里高原高寒露天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中取得显著效果。首先定义地形重塑层,即是对地貌起伏形态、采坑和渣山边坡等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控制作用的复杂成形曲面。地形重塑层是一个复杂不规则且动态变化的重构层,是生态地质层修复的一种情况。提出地形重塑层的构建思路与方法:(1)通过空-天-地一体的地质勘查与监测手段,对矿山开采后的采坑、采坑边坡和渣山等情况进行系统的勘查、监测和评估。(2)根据治理对象的不同,对修复的目标地质体进行分类,本次依据边坡坡体岩性变化和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关系,将岩质边坡分为4类13型。(3)通过理论计算结合现场勘查测量,确定不同修复地质体的地形重塑层形态与产状。(4)通过覆土复绿,实现采坑、渣山依形就势的综合治理和矿山地形地貌的修复。以青海木里矿区为例,系统论述了地形重塑层构建与修复技术:对采坑坑底的修复,考虑挖损采坑深度和地形现状,设计合理的坑底样式,防止出现二次滑坡或坍塌等地质灾害;对边坡治理与修复,通过理论计算和野外现场观测,确定木里矿区边坡稳定的合理坡角应小于26°,治理时根据不同岩质边坡类型,采用清坡处理、修筑台阶状边坡等方法,保证采坑边坡稳定和后期植被复绿;对于特殊的渣山边坡治理,需要通过构建坚硬的地形重塑层,形成类似鸡蛋壳一样的渣山外壳,以起到稳定地形地貌、防止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比治理效果,治理前矿区地形杂乱,边坡坡角大且不稳定,植被退化,经地形地貌重塑治理后,矿区边坡的坡角基本都处于26°以下,植被长势良好,治理效果显著。提出的地形重塑层构建方法和修复技术为高原高寒矿区生态治理和矿山地形地貌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高寒地区 露天矿区 矿山生态环境 生态地质层 地形重塑层 边坡失稳 青海木里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