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酰胺复配萃取剂促进链/环烷烃分离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杭钱程 胡松 +3 位作者 孙宇航 丁延 叶青 李进龙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96-4605,共10页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为主溶剂(DMAC)、环糊精(CD)为助剂,复配获得萃取剂DMF+CD(DMFM)和DMAC+CD(DMCM),同时以正己烷和环己烷模拟链/环烷烃混合物,实验测定了常压和283.15~303.15K下正己烷+环己烷+DMFM和+DMCM液...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为主溶剂(DMAC)、环糊精(CD)为助剂,复配获得萃取剂DMF+CD(DMFM)和DMAC+CD(DMCM),同时以正己烷和环己烷模拟链/环烷烃混合物,实验测定了常压和283.15~303.15K下正己烷+环己烷+DMFM和+DMCM液液相平衡(LLE)数据。借助分配系数和选择性,评价了两种复配萃取剂对链/环烷烃混合物的分离效果,并进一步实验测定了复配溶剂的黏度以考察其流动性。结果表明:复配萃取剂对环己烷的选择性随萃取剂中CD含量增加而增加,且选择性DMFM<DMCM,分配系数DMFM<DMCM;复配萃取剂的黏度同样随CD含量增加而增大,且DMCM>DMFM;实验LLE和混合物黏度数据分别由NRTL和VTF模型进行关联,获得了新的模型参数。研究结果可为石脑油中链/环烷烃分离及过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烃 链烷烃 复配萃取剂 环糊精 液液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RIW-30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清河 毕云飞 +3 位作者 黄卫国 韩嘉宝 李洪辉 王鲁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3,共6页
在深入化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有催化剂的特点,进行文献调研和试验研究,成功合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硅铝比的BCM-168分子筛。通过控制BCM-168分子筛的关键物化性质指标并优化催化剂配方,开发了具有高异构选择性的润滑油异构脱蜡催... 在深入化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有催化剂的特点,进行文献调研和试验研究,成功合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硅铝比的BCM-168分子筛。通过控制BCM-168分子筛的关键物化性质指标并优化催化剂配方,开发了具有高异构选择性的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RIW-30。分子筛工业放大和催化剂制备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BCM-168分子筛和RIW-30催化剂制备技术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以RIW-30催化剂加工加氢裂化尾油、减四线加氢处理生成油和蜡下油等原料时,主产品收率高、黏度指数损失低,RIW-30有很好的活性、异构选择性和原料适应性。与现有工业催化剂RIW-2相比,采用RIW-30催化剂加工加氢裂化尾油时,黏度指数损失减少4,主产品收率提高4~5百分点。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RIW-30催化剂可以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生产HVIⅢ类基础油,润滑油收率高,黏度指数损失小,催化剂整体性能优于RIW-2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异构脱蜡 催化剂 分子筛 RIW-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丙烯市场回顾及“十四五”展望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治华 李宇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18,共3页
介绍了中国丙烯工业的生产和市场情况,包括产能、产量、进出口及当量消费量等,讨论了不同丙烯生产工艺路线格局的变化,分析了丙烯市场价格走势以及利润情况,并对"十四五"丙烯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丙烯工业 生产工艺 价格走势 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烃抽提离子液体萃取剂筛选和过程模拟
4
作者 李兆奇 胡松 +3 位作者 王俐智 丁延 李进龙 邓兆敬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1-601,共11页
通过液-液平衡实验测定了温度303.15 K和一定剂/油比条件下6种不同离子液体(ILs)在芳烃抽提中对芳烃的分离效果,获得了较优ILs萃取剂1-烯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Amim][NTf 2]),并系统测定了温度303.15~323.15 K范围内正己... 通过液-液平衡实验测定了温度303.15 K和一定剂/油比条件下6种不同离子液体(ILs)在芳烃抽提中对芳烃的分离效果,获得了较优ILs萃取剂1-烯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Amim][NTf 2]),并系统测定了温度303.15~323.15 K范围内正己烷+苯+[Amim][NTf 2]三元液-液相平衡数据,回归得到新NRTL热力学模型二元交互参数。基于环丁砜芳烃抽提工艺流程,设计和模拟了以[Amim][NTf 2]为替代萃取剂的分离工艺,并获得了最优操作参数(核心装置萃取塔15块理论板、中部回流流股进料位置第5块板、操作压力100 kPa)。结果表明,热集成后的[Amim][NTf 2]工艺能耗(20.82 MW)与环丁砜工艺相当,且在不考虑溶剂成本情况下,ILs工艺在年总成本(62.49×105 USD/a)方面更具优势。研究所得的相平衡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可为芳烃抽提过程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分离 离子液体 环丁砜 液-液萃取 年总成本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烯烃对费-托合成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张奉波 樊晶 +1 位作者 孟祥堃 门卓武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06-209,共4页
在费托合成反应中,生成的烯烃从催化剂活性位点脱附后,部分会再次吸附在催化剂活性位点上发生二次反应,对费托合成反应及其产物分布有着一定的影响。利用搅拌釜反应器和沉淀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低碳烯烃对费托合成反应... 在费托合成反应中,生成的烯烃从催化剂活性位点脱附后,部分会再次吸附在催化剂活性位点上发生二次反应,对费托合成反应及其产物分布有着一定的影响。利用搅拌釜反应器和沉淀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低碳烯烃对费托合成反应的影响。试验表明:低碳烯烃的加入对费托合成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均有影响,会导致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下降,二氧化碳的选择性略有上升,甲烷的选择性略有下降;低碳烯烃的加入显著改变了产物中低碳烃的选择性,使低碳烷烃的选择性显著升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显著降低;乙烯对费托合成反应的影响作用明显强于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烯烃再吸附 转化率 选择性 加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铝氧烷的合成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建金 贾军纪 +2 位作者 王向辉 许学翔 邓兆敬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6-854,共9页
对高端聚烯烃需求的不断加大促使对茂金属催化剂的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解决MAO进口依赖度高的问题,迫切需要实现MAO国产化。概述了MAO的发现历程,综述了国内外制备烷基铝氧烷的方法,包括水解法和非水解法,对... 对高端聚烯烃需求的不断加大促使对茂金属催化剂的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解决MAO进口依赖度高的问题,迫切需要实现MAO国产化。概述了MAO的发现历程,综述了国内外制备烷基铝氧烷的方法,包括水解法和非水解法,对国内MAO的工业化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铝氧烷 三甲基铝 水解法 非水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玄武岩纤维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其热学性能
7
作者 崔伟松 郑凯敬 +1 位作者 顿东星 邓兆敬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46,共7页
聚乳酸(PLA)因具备良好的加工性及可生物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但PLA也存在许多缺点,如结晶性能差、熔体强度低、发泡性能差等,这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为制备具有优异结晶性能和发泡性能的PLA基复合材料,以高强度和高耐热性的玄武岩纤维(... 聚乳酸(PLA)因具备良好的加工性及可生物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但PLA也存在许多缺点,如结晶性能差、熔体强度低、发泡性能差等,这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为制备具有优异结晶性能和发泡性能的PLA基复合材料,以高强度和高耐热性的玄武岩纤维(BF)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制备BF含量不同的PLA/BF复合材料;随后,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发泡剂,通过受限釜压发泡法制备了PLA/BF发泡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台偏光显微镜对PLA/BF复合材料以及发泡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BF含量对PLA/BF复合材料结晶性能以及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BF的引入显著改善了PLA的结晶性能,发泡性能有所提高。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在相同结晶时间下,随着BF含量的提高,样品结晶速度明显提高。相比于纯PLA泡沫,当BF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样品的冷结晶温度降低了4.61℃,结晶度提高了3.21%。同时,平均泡孔密度从3.26×10^(5)cells/cm^(3)提高到14.29×10^(5)cells/cm^(3),平均泡孔尺寸从295.1μm降低到162.38μm。此外,在90℃高温下保持6 h的尺寸收缩率降低了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泡 耐热性能 压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