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北招素沟萤石矿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代晓光 商朋强 +5 位作者 张成信 梁中朋 王锦鹏 李健 杨海波 聂新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8,共12页
招素沟萤石矿是冀北地区较为典型的萤石矿,矿床产于张家口组火山岩及早白垩世正长斑岩的断裂构造中,其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控制。对萤石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表现出较高的Co... 招素沟萤石矿是冀北地区较为典型的萤石矿,矿床产于张家口组火山岩及早白垩世正长斑岩的断裂构造中,其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控制。对萤石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表现出较高的Co、Cr、Cu、Ni含量,且变化较稳定,特别是Ni的含量明显偏高;U、Be、Mo含量较低,变化较大;萤石矿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表现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Eu既有正异常又有负异常,Ce表现为轻微的负异常。流体包裹体主要为富液包裹体及纯液体包裹体两种形式,包裹体测温显示,完全均一温度为137~238℃,均一温度较为集中,平均189℃,盐度(Na Cleq,质量分数)为0.88%~2.07%,平均1.61%,密度为0.63~0.89 g/cm3,总体反映招素沟萤石矿的成矿流体是一种较均一的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根据成矿压力估算出成矿深度为0.289~0.538 km,平均0.428 km。通过对矿石与围岩的地球化学及成矿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认为该萤石矿系中低温热液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素沟 萤石矿床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正交设计研制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如意 王志勇 房宏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86-89,共4页
研究了用悬浮法制备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的工艺条件和过程,运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A2B1C3D3为最优组合配方,即用水量一定时,当加料分散剂45 g、引发剂1.0 g、助剂-1为1.2 g、助搅拌剂3×10-6g时,制得的... 研究了用悬浮法制备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的工艺条件和过程,运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A2B1C3D3为最优组合配方,即用水量一定时,当加料分散剂45 g、引发剂1.0 g、助剂-1为1.2 g、助搅拌剂3×10-6g时,制得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的综合性能最好,结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醋酸乙烯酯 共聚 正交试验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