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丙乳液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裴世红 秦栋 +2 位作者 庄超 王丽丽 陶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13-1417,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S)为改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O)为复合乳化体系,在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的作用下合成稳定的硅丙乳液。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涂膜进行了...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S)为改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O)为复合乳化体系,在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的作用下合成稳定的硅丙乳液。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体转化率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有机硅用量、聚合温度和硬软单体配比的增加均为先增大后减小;当乳化剂质量分数占单体总量的3%,引发剂用量为ω=0.6%(占单体总量),软硬单体配比为m(BA)∶m(MMA)=45∶52,有机硅用量ω=8%(占单体总量),聚合温度为80℃时,制备的硅丙乳液单体转化率最高,稳定性最好,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有机硅 丙烯酸酯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鼎矿地质环境模糊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秋 张红 刘贺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3-198,共6页
随着矿山开采强度的日益加大,导致矿区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以及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对矿区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准确评价,对于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宝鼎矿为例,采用ArcGIS软件,对矿区... 随着矿山开采强度的日益加大,导致矿区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以及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对矿区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准确评价,对于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宝鼎矿为例,采用ArcGIS软件,对矿区比例尺为1∶50 000、多光谱波段分辨率为2.44 m、全色波段分辨率为0.61 m的Quick Bird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分析了矿区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水体、大气、粉尘等环境污染的分布区域,并统计、计算得出矿区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区分别有12,4,10处,矿区水体、大气、粉尘污染的面积分别为0.255 9,3.211 7,0.028 4 km^2。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选取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各指标分别包含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层岩性,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大气污染、粉尘污染、水体污染等二级评价指标。研究表明:矿区地层岩性复杂,水文地质条件恶劣且受地形地貌控制,地质环境评价为Ⅲ类较差级别;矿区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分布较广且数量较多,地质灾害评价为Ⅲ类较差级别;矿区大气污染、粉尘污染较严重,局部存在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污染评价为Ⅱ类一般级别;总体上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差,总体评价为Ⅲ类较差级别,亟需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地质灾害 环境污染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模型在北方某市泵站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彤 涂杰 +5 位作者 付浩 赵明 吴芬芬 丁祥 刘文睿 石存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2-146,151,共6页
节能降耗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降低供水企业泵站运行的高耗电量显得十分重要。利用北方某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清源供水泵站进行优化调度的方案设计,通过遗传算法,计算出了最优的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实施后,泵站能耗降低了5... 节能降耗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降低供水企业泵站运行的高耗电量显得十分重要。利用北方某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清源供水泵站进行优化调度的方案设计,通过遗传算法,计算出了最优的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实施后,泵站能耗降低了5.2%,节能降耗效果明显,水力模型为泵站优化运行提供有效节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耗 泵站优化调度 水力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GPS技术与灰色模型的西郝庄铁矿开采沉陷预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贺春 郭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矿区开采产生的空区易引发地表沉陷、塌陷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威胁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以西郝庄铁矿为例,在分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基于GPS监测技术原理,构建了西郝庄铁矿地表沉陷监测网;然后采用该GPS沉陷监测网获取的监测数... 矿区开采产生的空区易引发地表沉陷、塌陷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威胁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以西郝庄铁矿为例,在分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基于GPS监测技术原理,构建了西郝庄铁矿地表沉陷监测网;然后采用该GPS沉陷监测网获取的监测数据,基于灰色理论构建了G(1,1)沉陷预计模型,给出了监测点的沉陷预计公式;最后通过Matlab软件构建了矿区数字高程模型,并对矿区地表沉陷较严重的部位进行了预计。研究表明:1矿区大部分区域的累计沉陷值基本小于40 mm,发生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小,CD3-#、CD4-#、CD5-#、CD6-#点附近沉陷值较大,约60 mm;2G(1,1)模型的预计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分别为1.38%(CD3-#点)、0.56%(CD9#点),预计值和实测值构建的矿区数字高程模型基本一致,表明G(1,1)模型对于矿区开采沉陷的预计有一定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GPS 灰色理论 G(1 1)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石墨烯制备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蓬勃 王成君 +1 位作者 朱洪宇 孙寒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共4页
多孔石墨烯是一种在石墨烯二维纳米基面上具有纳米孔隙或三维网络结构的多孔碳材料,不仅保留了石墨烯的本征性质,更赋予材料较大的可接触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这些孔隙的存在有利于物质运输和筛分,使得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纳米粒子负... 多孔石墨烯是一种在石墨烯二维纳米基面上具有纳米孔隙或三维网络结构的多孔碳材料,不仅保留了石墨烯的本征性质,更赋予材料较大的可接触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这些孔隙的存在有利于物质运输和筛分,使得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纳米粒子负载、物质运输、吸附、分离等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活化法、冷冻干燥法、模板法和沉积法,以及多孔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锂-氧电池、吸附、分离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多孔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模型的多因子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炳瑞 张震 +6 位作者 付浩 涂杰 王彤 赵明 丁祥 吴芬芬 刘文睿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100,共9页
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城市供水管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其拓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增加了供水安全的难度。其中供水水质安全最为迫切,因此需要在供水管网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水质监测点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供水管... 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城市供水管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其拓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增加了供水安全的难度。其中供水水质安全最为迫切,因此需要在供水管网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水质监测点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的问题,在单一的节点水龄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对管网水质的影响,利用北方某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进行水质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案设计,通过水力模拟软件,优化节点水龄法,设计出了基于多因子优化法的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程序。并对北方某市供水管网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水力模型的多因子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计算出的水质监测点位置与实际位置有43.75%的重合度,不仅覆盖了在常规管网运行中水厂及加压泵站等重点水质监测位置,也在供水分界线、管网中以及管网末梢增加了部分监测点,同时对污染事故的预警时间也比优化前短,效果明显。因此,在人工经验的基础上,以多因子法为补充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布置方法更有科学依据,考虑因素更加全面,布点更加合理。利用该方法分析供水管网工况,可为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工作提供较好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水力模型 水质监测点 多因子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热再生的隔壁塔深冷空分工艺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文兆伦 李沛睿 +5 位作者 张忠林 杜晓 侯起旺 刘叶刚 郝晓刚 官国清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88-2998,共11页
工业气体应用广泛,当前常用深冷精馏法获取,工艺能耗巨大,其中压缩和精馏部分的耗能占比最大。基于自热再生和隔壁塔技术,提出了一种隔壁塔深冷空分方案,用单塔精馏空分过程代替双塔精馏空分过程,利用自热再生优化过程换热。利用夹点原... 工业气体应用广泛,当前常用深冷精馏法获取,工艺能耗巨大,其中压缩和精馏部分的耗能占比最大。基于自热再生和隔壁塔技术,提出了一种隔壁塔深冷空分方案,用单塔精馏空分过程代替双塔精馏空分过程,利用自热再生优化过程换热。利用夹点原理对优化前后的工艺进行能量分析,并从总能量消耗(TEC)、二氧化碳排放量([CO_(2)]em)、年度总费用(TAC)三个角度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自热再生的隔壁塔深冷空分工艺较常规空分工艺,制氧消耗降低了26.19%,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25.18%,年度总费用降低了31.93%。利用自热再生技术和隔壁塔技术优化后的空分工艺,在节能、经济以及环保方面表现出更强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热再生 隔壁塔 空气分离 计算机模拟 优化设计 系统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gAl-NO_(3)-LDHs对氯离子的固化及其在水泥浆体抗氯离子侵蚀研究
8
作者 温丛格 赵小强 谢东武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115,共6页
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Ca Mg Al-NO_(3)-LDHs,研究其对氯离子的固化能力,并将其掺入水泥浆体中研究其对水泥浆体的抗氯离子侵蚀的影响。研究表明Ca Mg Al-NO_(3)-LDHs对氯离子的固化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其最大吸附量... 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Ca Mg Al-NO_(3)-LDHs,研究其对氯离子的固化能力,并将其掺入水泥浆体中研究其对水泥浆体的抗氯离子侵蚀的影响。研究表明Ca Mg Al-NO_(3)-LDHs对氯离子的固化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其最大吸附量为258.13 mg/g。在水泥浆体的初凝和终凝时间随着CaMgAl-NO_(3)-LDHs掺量的增加而减少。此外,随着CaMgAl-NO_(3)-LDHs掺量的增加,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先增加后减少,并在掺量为3%时达到最大值。然而,过量加入CaMgAl-NO_(3)-LDHs会造成水泥浆体的孔径和孔隙率增大,最佳掺量应控制在1%~2%之间为宜。拟为水泥浆体抗氯离子的侵蚀研究提供一种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水泥浆体 氯离子侵蚀 吸附 力学性能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