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荒漠化地区道路人工防护林土壤的改良效果
- 1
-
-
作者
王海燕
隋梦怡
张雅雯
关洛非
毛云飞
沈向
-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勘冶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烟台分院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6,共14页
-
基金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项“果品创新团队专项资金”(SDAIT-06-0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棘孢木霉和贝莱斯芽孢杆菌共培养对苹果连作障碍防效及机理研究”(ZR2024QC151)。
-
文摘
为探究人工防护林对荒漠化地区道路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嘉峪关地区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道路旁造林7 a的沙枣与杨树人工防护林为对象,以该地区道路旁荒漠化土壤为对照,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沙枣和杨树人工防护林土壤pH降低2.51%和3.84%,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增加40.87%和33.77%;细菌OTU分别提高11.01%和15.14%,真菌提高23.31%和22.70%;细菌Chao1指数分别提高20.92%和13.90%,真菌提高26.05%和15.23%,真菌香农指数降低5.91%和8.61%;门分类水平上,细菌中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丰富度增加,放线菌门丰富度下降,真菌中接合菌门丰富度明显增加;属分类水平上,优势细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优势真菌属为地孔菌属、微座孢属;基于LDA得分值3.5进行的LEfSe差异性分析显示,2种人工防护林土壤细菌差异性物种相同且均在沙枣土壤中丰度更高;RDA分析发现,沙枣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有机质最相关。综上,建议在荒漠化地区道路人工防护林建设中优先推广沙枣种植,以增强水土保持功能并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关键词
人工防护林
土壤改良
土壤细菌
土壤真菌
优势菌属
-
Keywords
artificial shelterbelt
soil improvement
soil bacteria
soil fungi
dominant microbial community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