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塑料的综合处理利用技术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明耀 沈进 +1 位作者 赵宇 申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225-227,共3页
关键词 利用技术 综合处理 废塑料 废弃塑料 城乡结合部 石油工业 塑料产品 使用性能 基础材料 现代工业 国民经济 塑料生产 污染问题 江河流域 交通干线 旅游景区 白色污染 环境 应用 公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工艺现状 被引量:25
2
作者 曲余玲 毛艳丽 翟晓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
焦化废水的处理对于钢铁企业减少污水排放量和新水用量,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如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生物化学法、高级氧化法、膜分离法等,并对目前国内外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现状... 焦化废水的处理对于钢铁企业减少污水排放量和新水用量,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如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生物化学法、高级氧化法、膜分离法等,并对目前国内外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现状进行了描述,展望了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深度处理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铝矾土均化料的技术进步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庆明 魏同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6-381,共6页
介绍了我国高铝矾土加工特点,提出了我国高铝矾土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均化与提纯,重点介绍了矾土基均化料的工艺路线和技术发展,并对进一步产业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 耐火原料 高铝矾土 熟料 莫来石 均化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炼焦煤成焦界面结合特性及其焦炭高温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婧 刘洋 +5 位作者 郑亚杰 武振宇 徐国忠 曲艳婷 刘冰 白金锋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0,35,共7页
焦炭的界面结合对提高焦炭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选用五种炼焦煤分别配入弱粘结性的XS贫瘦煤进行坩埚焦实验,随着煤料粒度增大和贫瘦煤含量增加,炼焦煤界面结合指数下降。肥煤自身黏结性好,界面结合指数影响较小,而1/3焦煤和焦煤... 焦炭的界面结合对提高焦炭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选用五种炼焦煤分别配入弱粘结性的XS贫瘦煤进行坩埚焦实验,随着煤料粒度增大和贫瘦煤含量增加,炼焦煤界面结合指数下降。肥煤自身黏结性好,界面结合指数影响较小,而1/3焦煤和焦煤则影响较大。同时分别完成了LF煤和XQ煤与XS贫瘦煤的共炭化实验,表明随着界面结合指数的提高,焦炭的高温热性能得到了较好改善。相应地,微晶结构更加规整,碳层堆积高度和碳网平面直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煤 界面结合 焦炭反应性 抗压强度 高温溶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燃烧室-炭化室热过程数值模拟及解耦算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安强 冯妍卉 +4 位作者 张欣欣 金珂 张长青 王明登 徐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462,共8页
考虑焦炉燃烧室-炭化室的复杂结构和多过程耦合的传输现象,建立了焦炉燃烧室-炭化室的数理模型,针对直接耦合数值模拟计算量大、难以收敛的问题,提出并采用两种解耦算法对焦炉燃烧室-炭化室的燃烧、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 考虑焦炉燃烧室-炭化室的复杂结构和多过程耦合的传输现象,建立了焦炉燃烧室-炭化室的数理模型,针对直接耦合数值模拟计算量大、难以收敛的问题,提出并采用两种解耦算法对焦炉燃烧室-炭化室的燃烧、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与直接耦合数值模拟相比,两种解耦数值算法具有简单易行、计算量小、能得到收敛和较精确的解等优点,算法二与算法一相比计算量有所增大,但由于其更接近实际工况,具有更好的通用性。本文提出的两种解耦数值算法,对焦炉燃烧室-炭化室等复杂结构、多过程耦合的数值模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并期望为其他类似复杂传输过程的数值模拟简化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 燃烧室 炭化室 耦合 解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燃烧室的焦炉炭化室内热过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金珂 冯妍卉 +4 位作者 张欣欣 林蔚 张长青 杨俊峰 马小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795,共8页
基于焦炉炼焦的流动、燃烧和传热过程,以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建立了焦炉燃烧室-炭化室耦合的三维非稳态数理模型,开展了数值模拟,将焦饼中心温度计算值与测量值进行了对比,进一步比较了3种不同水分蒸发模型的计算结... 基于焦炉炼焦的流动、燃烧和传热过程,以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建立了焦炉燃烧室-炭化室耦合的三维非稳态数理模型,开展了数值模拟,将焦饼中心温度计算值与测量值进行了对比,进一步比较了3种不同水分蒸发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了装炉煤水分含量、初始温度以及堆密度等工艺参数和操作参数对结焦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燃烧室-炭化室耦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焦饼的加热过程,并反映焦饼加热的高向均匀性,同时采用煤预热技术、煤调湿技术、煤料密实工艺可以很好地提高生产效率,为焦炉生产实际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 炭化室 燃烧室 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单向偏压试验 被引量:9
7
作者 徐亚丰 丁彧 +4 位作者 常占东 宋宝峰 王颖 王建 佟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557-561,共5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十字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型柱,研究其受力性能及破坏机理.方法对3根含钢率不同的十字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形短柱和1根无钢骨的十字形截面普通混凝土异形柱进行单向偏压试验.结果十字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型柱的承载力要比...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十字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型柱,研究其受力性能及破坏机理.方法对3根含钢率不同的十字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形短柱和1根无钢骨的十字形截面普通混凝土异形柱进行单向偏压试验.结果十字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型柱的承载力要比无钢骨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承载力平均高出54%,随着含钢率的增大,构件的承载力及延性相应增加.结论十字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中的钢骨与混凝土能够较好的共同工作直至破坏,这种新型十字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型柱为组合结构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混凝土 十字形 异形柱 偏心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墙板钢框架等效单斜撑简化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金晓飞 高松召 +2 位作者 杨晓杰 曹正罡 范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21,共6页
为了解决已有等效斜撑模型有效宽度计算公式不适用于轻质围护墙板钢框架结构的问题,通过参数分析方法,重新拟合得到适用于内嵌围护墙板钢框架结构的等效斜撑模型有效宽度计算公式,利用已有实验数据证明公式有效性,并考虑影响内嵌围护墙... 为了解决已有等效斜撑模型有效宽度计算公式不适用于轻质围护墙板钢框架结构的问题,通过参数分析方法,重新拟合得到适用于内嵌围护墙板钢框架结构的等效斜撑模型有效宽度计算公式,利用已有实验数据证明公式有效性,并考虑影响内嵌围护墙板钢框架结构抗侧刚度的部分关键参数对公式适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合得到的公式在不同跨高比、轴压比、墙板厚度、墙板开洞等情况下均适用;在不同墙板宽度情况下,可通过乘以板宽影响系数KB来调节板宽对计算公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围护墙板 等效斜撑模型 有效宽度 板宽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ZrO_2纳米复合电镀工艺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琳 孙本良 +2 位作者 许为 王兴丽 张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69,101,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铜表面电沉积镍基纳米ZrO2复合镀层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观察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及截面形貌,并对其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所涉及实验条件下的最优工艺为:阴极电流密度4A/dm2,镀液温度60℃,极间距为12cm。采用此最优工艺...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铜表面电沉积镍基纳米ZrO2复合镀层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观察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及截面形貌,并对其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所涉及实验条件下的最优工艺为:阴极电流密度4A/dm2,镀液温度60℃,极间距为12cm。采用此最优工艺条件,得到了晶粒细小,表面平整、光滑,显微组织致密、均匀的Ni-ZrO2纳米复合镀层,且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比纯镍镀层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镀层 电镀工艺 显微硬度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分级燃烧的大容积焦化过程仿真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珂 冯妍卉 +4 位作者 张欣欣 张庆环 张长青 杨俊峰 马小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13-20,共8页
基于焦炉大容积焦化、分级燃烧加热的过程特点和燃烧室炭化室耦合的结构特点,建立描述其内部流动、燃烧、传热、传质的三维非稳态数理模型,开展数值仿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通过计算,获得到了相应的结焦时间、焦化过... 基于焦炉大容积焦化、分级燃烧加热的过程特点和燃烧室炭化室耦合的结构特点,建立描述其内部流动、燃烧、传热、传质的三维非稳态数理模型,开展数值仿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通过计算,获得到了相应的结焦时间、焦化过程中焦炭床层的温度变化以及废气出口NO含量的变化规律;考察了焦炭床层加热的均匀性,并与传统的下喷式单点燃烧加热焦炉进行对比;最后还分析了装炉煤水分含量、初始温度以及堆密度等操作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容积焦炉,在提高焦炭产量的同时,采用分级燃烧加热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焦炭床层的加热均匀性,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并有效减少NO的生成;而且,煤预热、煤调湿和煤料密实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该文工作可为焦炉大型化生产实际及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和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积焦炉 燃烧室 炭化室 分级燃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中温化学镀镍-磷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琳 孙本良 +1 位作者 李成威 许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2,共3页
化学镀镍-磷技术作为表面强化的一种途径,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为了研究pH值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中温化学镀镍工艺,以醋酸钠为缓冲剂,以乳酸为络合剂,在酸性体系中化学沉积镍-磷合金。研究了溶液的pH值对化学镀镍-... 化学镀镍-磷技术作为表面强化的一种途径,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为了研究pH值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中温化学镀镍工艺,以醋酸钠为缓冲剂,以乳酸为络合剂,在酸性体系中化学沉积镍-磷合金。研究了溶液的pH值对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沉积速度、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镀速的影响较大,随着pH值的升高,镀速逐渐增加,镀层磷含量逐渐降低;在一定范围内硬度和腐蚀速度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在pH值为5.1时,镀层的综合性能达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化学镀 镍-磷镀层 PH值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典型病害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宁 冯艳 +1 位作者 张令心 郭恩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8,共9页
文中针对钢筋混凝土简支T桥梁出现的典型病害,以挠度作为分析目标量,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等级单一典型病害及多种病害同时作用对桥梁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竖向裂纹对桥梁的损伤最为明显,而且多种病害共同作... 文中针对钢筋混凝土简支T桥梁出现的典型病害,以挠度作为分析目标量,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等级单一典型病害及多种病害同时作用对桥梁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竖向裂纹对桥梁的损伤最为明显,而且多种病害共同作用时对桥梁的损伤程度都要大于其单独对桥梁的影响程度的线性叠加。结合研究结果,提出桥梁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简支T桥梁 典型病害 有限元分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煤气脱硫吸收塔两相流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郝琳 刘睿 +3 位作者 党乐平 戴成武 王英丽 卫宏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1,93,共5页
以商业化软件FLUENT为计算平台,将计算流体力学(CFD)与两相流流动结合起来预测复杂吸收塔内的两相流动情况。计算在三维体系中展开,在满足收敛以及质量守恒条件后,得到了稳态条件下的单相流场,并引入欧拉多相模型和多孔介质模型,对单相... 以商业化软件FLUENT为计算平台,将计算流体力学(CFD)与两相流流动结合起来预测复杂吸收塔内的两相流动情况。计算在三维体系中展开,在满足收敛以及质量守恒条件后,得到了稳态条件下的单相流场,并引入欧拉多相模型和多孔介质模型,对单相流含填料流场和两相流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使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可以模拟出脱硫吸收塔内的复杂流场,呈现出极好的对称性并且流场的各项性质定性正确,可以确定塔结构及操作参数均已达到要求;多孔介质项对于塔内两相逆流的速度差起到了较好的平衡作用,与填料塔中的预期结果定性相符,同时说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完成对散装填料的模拟,在计算中表达出其应有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多相流模型 脱硫吸收塔 欧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内气体流动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冯军胜 董辉 赵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0-664,共5页
以多孔介质模型为基础,运用气固填料床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烧结竖罐内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确立了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平台,采用自定义函数(UDF)对罐体料层径向空隙率分布进行定义,模拟研究竖罐内气体流动的分布规律,进... 以多孔介质模型为基础,运用气固填料床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烧结竖罐内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确立了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平台,采用自定义函数(UDF)对罐体料层径向空隙率分布进行定义,模拟研究竖罐内气体流动的分布规律,进而探讨影响竖罐内气流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段区域,气体流速沿径向由罐体中心至内壁逐渐增加,最后在内壁附近突然增大;影响竖罐内气流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料层空隙率分布和罐体预存段内径.空隙率径向偏析越严重,预存段内径越大,气流分布越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余热回收 空隙率 气体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琳 孙本良 +3 位作者 许为 姜秀明 张雷 林辉龙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1,共4页
为了提高结晶器铜板的使用寿命,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得到了Ni-SiC纳米复合镀层。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影响电镀层硬度的阴极电流密度、SiC纳米微粒添加量、pH及温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基SiC纳米复合电镀工艺参数均对复合镀层的硬度有... 为了提高结晶器铜板的使用寿命,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得到了Ni-SiC纳米复合镀层。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影响电镀层硬度的阴极电流密度、SiC纳米微粒添加量、pH及温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基SiC纳米复合电镀工艺参数均对复合镀层的硬度有影响。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8g/L SiC纳米微粒,Jκ为3A/dm2,pH为4.0,θ为30℃。纳米复合镀层的硬度与纯镍镀层相比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镀层 工艺参数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焦煤热解收缩特性对焦炭成块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洋 王明登 +5 位作者 徐国忠 郑亚杰 李超 钟祥云 刘洋 白金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83-4191,共9页
在国家“双碳”目标及富氢高炉开发利用背景下,对焦炭在高炉中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常规的热态性能指标外,焦炭的块度受到更多关注。炼焦煤的热解收缩性能是决定焦炭成块性能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进行2 kg焦炉炼焦... 在国家“双碳”目标及富氢高炉开发利用背景下,对焦炭在高炉中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常规的热态性能指标外,焦炭的块度受到更多关注。炼焦煤的热解收缩性能是决定焦炭成块性能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进行2 kg焦炉炼焦试验,分析炼焦煤细度对其焦炭成块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改进的奥亚膨胀仪对8种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在300~900℃内的热解收缩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煤热解收缩系数与其收缩动力学特性对焦炭成块性能的影响,并建立热解收缩系数及热解活化能与焦炭平均块度的数学关系,试图通过炼焦煤热解收缩特性对焦炭平均块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焦炭的平均块度随炼焦煤变质程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YK气煤的平均块度较低,仅为38.9 mm。SAJ焦煤和BBG瘦煤的平均块度较高,分别为50.5、48.5 mm。8种炼焦煤中除BBG瘦煤外,当入炉煤细度为75%时,形成焦炭的平均块度最大。BBG瘦煤在细度为85%时,焦炭平均块度最优。在热解过程中,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第1收缩峰的收缩系数及收缩所需活化能差别明显。其中低变质程度YK气煤和SYS1/3焦煤热解收缩系数高于8.33×10^(-4)℃^(-1),热解活化能均低于77 kJ/mol;高变质程度煤LH焦煤、SAJ焦煤和BBG瘦煤热解收缩系数低于4.55×10^(-4)℃^(-1),但热解所需活化能均高于106.1 kJ/mol,说明变质程度高的炼焦煤,热解时需要更高的能量才能完成收缩过程。在相同的炼焦工艺下,炼焦煤第1收缩峰的热解收缩系数越大,所得焦炭的平均块度越小,且热解收缩系数与焦炭平均块度有很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0。同时,热解收缩活化能也与焦炭平均块度有较好关联。因此,能够通过热解收缩系数和收缩活化能对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生成焦炭平均块度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煤 热解收缩系数 成块性能 平均粒径 收缩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料堆密度对1/3焦煤黏结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金锋 李娜 +4 位作者 钟祥云 张雅茹 徐君 奚白 刘洪春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5,53,共4页
研究了典型煤料范各庄1/3焦煤在不同堆密度条件下胶质层指数和最终收缩度及胶质层体积曲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范各庄1/3焦煤堆密度从0.8t/m3增加到1.1t/m3时,煤料的胶质层指数Y由17.7mm增加到24.5mm,增加了7.8mm,提高了44.1%;其最终... 研究了典型煤料范各庄1/3焦煤在不同堆密度条件下胶质层指数和最终收缩度及胶质层体积曲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范各庄1/3焦煤堆密度从0.8t/m3增加到1.1t/m3时,煤料的胶质层指数Y由17.7mm增加到24.5mm,增加了7.8mm,提高了44.1%;其最终收缩度由25.2mm降到-7.9mm,增加131%,表明煤料结焦后的体积变化为正膨胀性能.在煤料堆密度增加后,其胶质层体积曲线由"之"字型向"之"与"山"混合型及"山"字型转变,表明煤料的表观黏结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且在密度较高时由1/3焦煤向肥煤性能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煤 胶质层指数 最终收缩度 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改性有序介孔碳对罗丹明B的吸附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丽华 马明明 +2 位作者 任庆军 鞠兴华 高飞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采用过硫酸钾(KSP)氧化法对有序介孔碳FDU-15进行了改性处理,制备了羧基化改性有序介孔碳FDU-15-KSP,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典型难降解染料罗丹明B的吸附。表征结果显示:KSP氧化处理可提高介孔碳上的羧基含量,但并未破坏其二维六方... 采用过硫酸钾(KSP)氧化法对有序介孔碳FDU-15进行了改性处理,制备了羧基化改性有序介孔碳FDU-15-KSP,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典型难降解染料罗丹明B的吸附。表征结果显示:KSP氧化处理可提高介孔碳上的羧基含量,但并未破坏其二维六方有序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与FDU-15相比,FDU-15-KSP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常温下的饱和吸附量由136.99 mg/g提高到196.08 mg/g;吸附p H为7时吸附效果最好,经60 min吸附后吸附过程基本达到平衡,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的进行;FDU-15-KSP对罗丹明B的吸附过程较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熵驱动过程;FDU-15-KSP对罗丹明B的吸附行为遵循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改性有序介孔碳 罗丹明B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填料-潜流湿地秋冬季运行维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木兰 张鸿涛 +3 位作者 王玉双 吴春旭 张一红 刘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6,共4页
选用钢渣、砾石等填料及水生植物构建两座人工湿地进行对比试验,考察秋冬季潜流人工湿地系统采用芦苇保温法的运行效果,结果发现其出水效果好于无保温床体,保温床体对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20.74%、19.36%、42%。为了应对由于温度... 选用钢渣、砾石等填料及水生植物构建两座人工湿地进行对比试验,考察秋冬季潜流人工湿地系统采用芦苇保温法的运行效果,结果发现其出水效果好于无保温床体,保温床体对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20.74%、19.36%、42%。为了应对由于温度的降低导致反硝化细菌活性受到抑制的情况,采用强化反硝化的方法向湿地中投加适宜碳氮比的甲醇,结果表明:当碳氮比为1.85时,出水TN平均质量浓度为13.66 mg/L,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标准(TN≤1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人工湿地 冬季 床体保温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污泥微生物活性影响的恢复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荣宏伟 李权斌 +2 位作者 张朝升 王连杰 董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38,共5页
通过人工投加Cu^(2+)对驯化污泥进行破坏性实验,观察了Cu^(2+)对活性污泥氨氮、COD降解及其碘硝基四氮唑脱氢酶(INT-ETS)活性、比氧摄取速率(SOUR)、氨摄取速率(AUR)的影响。当加入1~10 mg/L Cu^(2+)时,受到影响的微生物系统和活性污泥... 通过人工投加Cu^(2+)对驯化污泥进行破坏性实验,观察了Cu^(2+)对活性污泥氨氮、COD降解及其碘硝基四氮唑脱氢酶(INT-ETS)活性、比氧摄取速率(SOUR)、氨摄取速率(AUR)的影响。当加入1~10 mg/L Cu^(2+)时,受到影响的微生物系统和活性污泥可在后期的培养驯化中恢复其相关功能,指标可恢复至未投加Cu^(2+)时的水平;当Cu^(2+)质量浓度达到25 mg/L时,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无法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CU2+ 污泥微生物活性 恢复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