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疏力固化剂改性黄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莉平 郭文涛 +2 位作者 刘奉银 韩领相 朱英豪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2,共7页
研究目的:使用改性材料(固化剂)是黄土地基加固处理的常见方法,但传统改性材料存在一定问题,如石灰改性土的强度相对较低,且耐水性较差;水泥改性黄土的收缩性大,容易开裂,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寻求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的土壤... 研究目的:使用改性材料(固化剂)是黄土地基加固处理的常见方法,但传统改性材料存在一定问题,如石灰改性土的强度相对较低,且耐水性较差;水泥改性黄土的收缩性大,容易开裂,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寻求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的土壤固化剂来解决传统改性材料存在的不足,对改性黄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抗疏力固化剂改性黄土进行试验研究,同时与水泥和石灰改性黄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崩解及SEM等试验研究固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对黄土强度、水稳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论:(1)抗疏力固化剂改性黄土的强度随着固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当养护龄期为28 d时,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1%~5%),抗疏力改性黄土的强度由55 kPa增长至95 kPa,其中5%抗疏力改性黄土的强度介于水泥改性黄土(370 kPa)和石灰改性黄土之间(71 kPa);(2)改性黄土的水稳系数和抗崩解性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而不断提升,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1%~5%),抗疏力改性黄土的水稳系数由0.13提升至0.36,5%抗疏力改性黄土的水稳性介于石灰改性黄土(0)和水泥改性黄土(0.75)之间;(3)抗疏力固化剂显著提升了土体的斥水性;(4)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1%~5%),抗疏力改性黄土的渗透系数由0.63×10^(-6)cm/s降低至0.36×10^(-6)cm/s, 5%抗疏力改性黄土的渗透性介于石灰改性黄土(0.88×10^(-6)cm/s)和水泥改性黄土(0.32×10^(-6)cm/s)之间;(5)SEM图像显示,随着抗疏力固化剂掺量的提高,土体内部的大孔隙明显减少,土颗粒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分布更为均匀;(6)本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地区地基加固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疏力固化剂改性黄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稳性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层岩质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罗锋 柴波 +1 位作者 方恒 周爱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4-130,共7页
顺层岩质滑坡相对难以治理,分析其运动过程对此类滑坡的风险评价和减缓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滑坡过程的运动参数,引入滑坡运动及涌浪过程模拟的新方法——Tsunami Squares法,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可仿真复杂地形及适用多种灾害的特点。在... 顺层岩质滑坡相对难以治理,分析其运动过程对此类滑坡的风险评价和减缓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滑坡过程的运动参数,引入滑坡运动及涌浪过程模拟的新方法——Tsunami Squares法,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可仿真复杂地形及适用多种灾害的特点。在滑坡物理模型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该数值模拟方法对顺层岩质滑坡运动过程的实验结果进行反演,讨论了不同地质参数(滑坡坡度、地面粗糙度和滑体岩性)组合下,滑坡过程厚度、速度和动量等运动参数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1)顺层岩质滑坡在地形变化部位,整体滑动结束,开始发生扩容和解体;(2)在整体滑动阶段,其运动参数主要受基底摩擦系数控制,对其他地质参数不敏感;(3)滑坡解体后,运动参数因地质参数不同而改变,其对地形最敏感,但对滑体材料强度不敏感;(4)滑动速度和距离主要受地形和滑面粗糙度的影响,考虑侧向扩容的影响范围和堆积厚度则主要受地形和滑体材料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滑坡 数值模拟 物理模型试验 运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家岸滑坡地区马兰黄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罗浩 伍法权 +4 位作者 王定伟 常金源 包含 许江波 马艾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51,共8页
浸水或增湿过程中,黄土特有的不稳定结构极易发生破坏,约束黄土的力学行为特征。通过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和压汞实验对赵家岸滑坡地区黄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由上到下黏土的胶结作用升高,架空孔隙压缩明显,小孔隙几乎没有变化的特... 浸水或增湿过程中,黄土特有的不稳定结构极易发生破坏,约束黄土的力学行为特征。通过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和压汞实验对赵家岸滑坡地区黄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由上到下黏土的胶结作用升高,架空孔隙压缩明显,小孔隙几乎没有变化的特征。不同初始含水量条件下三轴压缩实验显示该区的顶部和底部黄土的强度均随初始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由于底部黄土黏土胶结作用较高,黄土的强度减小速率大于顶部黄土。同时发现c值对于水的敏感性明显大于φ值,强度的降低主要是c值的减小导致。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高,滑坡底部黄土的含水量增加,颗粒之间主要承担胶结作用的黏土矿物软化,导致附近的黄土微观结构持续破坏,导致赵家岸滑坡发生蠕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量 微观结构 极限强度 赵家岸滑坡 马兰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疏力固化剂改性黄土的微细观特点及改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莉平 韩领相 +1 位作者 朱英豪 刘奉银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3-432,共10页
抗疏力固化剂是一种用于土壤稳固而开发的新型固化材料,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黄土地基改良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疏力固化剂改性黄土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质方面,微细观方面的改性机理常直接利用扫描电镜结果进行定性描述,缺乏对微细... 抗疏力固化剂是一种用于土壤稳固而开发的新型固化材料,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黄土地基改良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疏力固化剂改性黄土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质方面,微细观方面的改性机理常直接利用扫描电镜结果进行定性描述,缺乏对微细观方面的定量研究。为此对素黄土及不同掺量下的抗疏力固化剂改性黄土进行了纳米压痕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对抗疏力固化剂改性黄土的微观力学特性、结构特性及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抗疏力固化剂改性黄土的最优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痕 黄土 抗疏力固化剂 扫描电镜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开口桩土塞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汤斌 周亚杰 吕桂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17-123,共7页
在土层中打入开口桩,土体进入桩内形成土塞,土塞效应对桩的承载能力和沉桩后的工作性状有重要影响。在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打入开、闭口模型桩,进行了17组现场模型桩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了开、闭口桩的承载力以及土塞高度的变... 在土层中打入开口桩,土体进入桩内形成土塞,土塞效应对桩的承载能力和沉桩后的工作性状有重要影响。在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打入开、闭口模型桩,进行了17组现场模型桩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了开、闭口桩的承载力以及土塞高度的变化情况与不同桩径、壁厚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土塞增量与桩打入深度之比(IFR)随桩长与内径之比的变化规律,线性拟合出土塞增量与桩打入深度增量之比(IFR)与土塞高度与桩打入深度之比(PLR)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基于湛江组结构性黏土的现场模型试验下,开口桩的承载力较同等规格的闭口桩承载力偏小,减小比例为20%~30%;土塞高度的增量随着桩径以及壁厚的增大而变大;随着管径的壁厚比越大,土塞相对高度越大;试验桩中土塞都是部分闭塞,但随着桩入土深度的继续增加,闭塞效果逐渐增强;而通过拟合得出的IFR与PLR之比基本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组 结构性黏土 开口桩 土塞效应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万铁路龙麟宫隧道大型溶腔处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爱云 欧阳小良 汪洋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3期103-106,共4页
针对宜万铁路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强烈发育,位于恩施市白果坝龙麟宫隧道出口处存在大型溶腔,并基于龙麟宫隧道1#大型溶腔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通过比选分析和优化设计,确定了路基填筑与明洞结构相结合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 宜万铁路 龙麟宫隧道 大型熔腔 路基填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上覆火成岩断裂致灾机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文生 吴作启 +1 位作者 李凡月 崔铁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8,共5页
为了解释采空区影响下火成岩断裂破坏诱发地表裂缝的形成原因,通过建立两种采动影响下的火成岩断裂物理力学模型,推导出采动影响下火成岩初次断裂和周期性断裂判据。结合铁法晓南矿开采出现的地表裂缝,分析了火成岩断裂破坏机理,并对火... 为了解释采空区影响下火成岩断裂破坏诱发地表裂缝的形成原因,通过建立两种采动影响下的火成岩断裂物理力学模型,推导出采动影响下火成岩初次断裂和周期性断裂判据。结合铁法晓南矿开采出现的地表裂缝,分析了火成岩断裂破坏机理,并对火成岩断裂破坏进行了预测。通过与现场实测地表裂缝位置加以验证,证明了所建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并给出了后续生产中关于地表裂缝的规避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表裂缝 开采沉陷 火成岩断裂 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粉土物理力学参数概率分布模型及取值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程江涛 于沉香 +1 位作者 万凯军 蔡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94,101,共6页
通过收集整理大量尾矿坝资料,基于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及可靠性截断概率,建立了不同矿种尾粉土物理力学参数的最优概率分布模型,提出了各类物理力学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并对尾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尾粉土物理性质... 通过收集整理大量尾矿坝资料,基于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及可靠性截断概率,建立了不同矿种尾粉土物理力学参数的最优概率分布模型,提出了各类物理力学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并对尾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尾粉土物理性质参数变异系数较小,稳定性较好,但力学性质参数的变异系数较大,离散性较高;不同矿种尾粉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大都符合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的最优概率模型;以68%的置信概率作为可靠性截断概率,给出了尾粉土各物理力学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为尾矿库的可靠性设计及细粒尾矿工程的特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尾矿 尾粉土 物理力学参数 概率分布模型 取值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爆破对大跨度硐室围岩的损伤累积及松动圈范围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永胜 朱思源 +5 位作者 杨小林 褚怀保 王昌 任志强 陈真 严少洋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5,35,共8页
为探究多次爆破作用下,损伤累积效应对大跨度硐室围岩松动圈的影响规律,结合某大跨度硐室爆破工程,采用声波法和钻孔窥视法对其爆破开挖过程中硐室围岩松动圈进行监测,利用现场试验结果分析大跨度硐室围岩损伤累积及松动圈变化规律。结... 为探究多次爆破作用下,损伤累积效应对大跨度硐室围岩松动圈的影响规律,结合某大跨度硐室爆破工程,采用声波法和钻孔窥视法对其爆破开挖过程中硐室围岩松动圈进行监测,利用现场试验结果分析大跨度硐室围岩损伤累积及松动圈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加,超声波波速不断减小;围岩损伤值增大,但增长速率不断降低,最后逐渐趋于稳定。多次爆破作用后,硐室围岩松动圈半径由原来的2.8 m逐步扩大为3.2 m,且硐室顶部的松动圈对比边墙处较大。因此,在大跨度硐室施工中应重点考虑硐室顶部的围岩稳定性,且在围岩支护和安全防护时应充分考虑多次爆破造成的围岩损伤累积效应对围岩松动圈半径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硐室 循环爆破 损伤累积 超声波波速 松动圈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下水环境下膏溶角砾岩隧道围岩力学性质劣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志国 江松 +2 位作者 黄明 陈泽峰 蓝兴斌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50-1158,共9页
为研究复杂地下水环境下隧道膏溶角砾岩的劣化特征,以山西某隧道工程存在的膏溶角砾岩为研究对象,考虑流速作用(0、10、20 L/h),开展不同循环次数(1、3、6、10次)的干湿循环试验,系统分析膏溶角砾岩在不同流速及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溶... 为研究复杂地下水环境下隧道膏溶角砾岩的劣化特征,以山西某隧道工程存在的膏溶角砾岩为研究对象,考虑流速作用(0、10、20 L/h),开展不同循环次数(1、3、6、10次)的干湿循环试验,系统分析膏溶角砾岩在不同流速及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溶蚀和吸水行为的演变规律;通过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进一步探究膏溶角砾岩在不同流速及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力学参数劣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干湿循环作用与水流共同导致了膏溶角砾岩的劣化,干湿循环对膏溶角砾岩的劣化作用主要在于降低颗粒的联结程度,而流速则会加剧膏溶角砾岩的溶蚀行为,并侵蚀剥离岩样表面的松散颗粒;2)膏溶角砾岩各力学指标(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黏聚力)随着流速与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流速为20 L/h时,经历10次干湿循环后,膏溶角砾岩的单轴抗压强度降低了72.86%,弹性模量降低了75.67%,内摩擦角降低了70.69%,黏聚力降低了57.58%,其力学参数的劣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弹性模量、单轴抗压强度、内摩擦角以及黏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膏溶角砾岩 地下水环境 干湿循环 力学性质 劣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支护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桩-冠梁-支撑的变形协调及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莫品强 刘尧 +3 位作者 黄子丰 滕鸿博 陈斌 陶祥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92-2601,共10页
针对深基坑复杂支护条件,基于弹性抗力法和结构力学力法建立了排桩挠曲线方程,提出了考虑支护桩-冠梁-支撑变形协调的计算方法,并编制了图形界面程序。对比分析工程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算例分析了冠梁和支撑的空间与... 针对深基坑复杂支护条件,基于弹性抗力法和结构力学力法建立了排桩挠曲线方程,提出了考虑支护桩-冠梁-支撑变形协调的计算方法,并编制了图形界面程序。对比分析工程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算例分析了冠梁和支撑的空间与尺寸效应在支护结构变形中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支护结构变形与冠梁和支撑的尺寸及空间布置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对于无腰撑的支护结构,冠梁最大位移随支撑间距的增大呈指数型增大,支护桩位移最大值发生在桩身1/3左右深处,随着支撑间距的增大而逐渐向桩顶偏移;当支撑刚度足够大时,增大支撑刚度限制支护结构变形效果不明显,且边跨冠梁的位移始终大于中跨;对于具体基坑工程,将冠梁截面宽度增大到一定宽度,能显著约束冠梁最大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排桩支护结构 变形协调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重力式冲击器工作原理与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伟 黄开钊 卢春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181,共6页
旋转冲击钻进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硬岩地层钻进困难的问题,冲击器是旋转冲击钻进技术的关键设备。针对目前的液动式冲击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了将钻杆的回转运动转换为冲锤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新型重力式冲击器。对新型重... 旋转冲击钻进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硬岩地层钻进困难的问题,冲击器是旋转冲击钻进技术的关键设备。针对目前的液动式冲击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了将钻杆的回转运动转换为冲锤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新型重力式冲击器。对新型重力式冲击器的工作机理、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和重要性能参数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介绍了对其相关的使用和维护。新型重力式冲击器结构简单、对复杂环境适应性强,并且克服了液动式冲击器因易损元件破坏而导致冲击器失效的问题,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冲击钻进技术 重力式冲击器 工作机理 结构 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棉纤维粉煤灰水泥加固软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艳军 于沉香 +3 位作者 凌飞 严稳平 刘续 陈铂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2-988,共7页
为研究石棉纤维加固软土的效果和机理,改善水泥土的脆性破坏特点,提出将石棉纤维的物理加筋作用与水泥、粉煤灰的化学加固作用相结合,通过对不同纤维掺量(0%~9%)的石棉纤维粉煤水泥复合土进行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试... 为研究石棉纤维加固软土的效果和机理,改善水泥土的脆性破坏特点,提出将石棉纤维的物理加筋作用与水泥、粉煤灰的化学加固作用相结合,通过对不同纤维掺量(0%~9%)的石棉纤维粉煤水泥复合土进行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试验、扫描电镜试验,进而对石棉纤维加筋水泥土的强度性质和影响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石棉纤维配合水泥与粉煤灰能显著提高软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改善水泥土的破坏形式.水泥粉煤灰配比一定时,石棉纤维增强水泥复合土各强度指标值存在最优掺量,纤维添加量在3%~6%之间,石棉纤维的加筋效果在水泥土中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超过最优掺量则会降低复合土的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棉纤维 粉煤灰 水泥土 软土加固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广客运专线红黏土强度特性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敦猛 杨果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2-84,共3页
通过大量直剪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对武广客运专线沿线红黏土强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红黏土黏聚力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佳含水率为36.4%,但是含水率的变化对内摩擦角影响较小;红黏土破坏模式受... 通过大量直剪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对武广客运专线沿线红黏土强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红黏土黏聚力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佳含水率为36.4%,但是含水率的变化对内摩擦角影响较小;红黏土破坏模式受裂隙影响呈多级变化模式,红黏土强度随裂隙方向和数量的不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选用红黏土强度指标时,要考虑裂隙对土体强度的影响;与直剪试验相比,三轴剪切试验中土体处于与工程相近的三向受力状态,易于反映土体不连续性和各向异性,三轴试验所得强度指标更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强度特性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段式场平建设项目土方平衡优化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清华 程江涛 +1 位作者 蔡清 于沉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1,共7页
针对台段式场平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考虑台段面设计标高调整对土方挖填工程造价、边坡支护投资及建构筑物基础投资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场平单元特征参数的土方平衡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场地地形坡度分析确定稳定合理的边坡挖填坡比... 针对台段式场平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考虑台段面设计标高调整对土方挖填工程造价、边坡支护投资及建构筑物基础投资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场平单元特征参数的土方平衡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场地地形坡度分析确定稳定合理的边坡挖填坡比;然后根据不同场平单元挖填方量、面积及挖填不平衡系数等特征参数,确定控制性场平单元和依附性场平单元,并在控制性场平单元中,遴选出关键性挖方单元和填方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土方平衡优化设计目标,以关键性挖方单元和填方单元设计标高构建平衡优化数学模型,进行土方平衡优化设计;最后,以大型熟料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为例,考虑土方开挖回填扩容效应,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场平总挖方量减少17.3万m3,边坡挖方量减少2.04万m3,挖填不平衡系数由1.59降低至0.97,既减少了土方挖填工程造价,又减少了边坡支护投资及施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段式场平 土方量计算 土方平衡 优化设计 场平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塑土工格栅在土石混合料中的拉拔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坤乾 李国祥 +1 位作者 李品华 张红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4-650,共7页
整体钢塑土工格栅在筋土界面相互作用中具备卓越的加筋摩擦镶嵌咬合性能,因而在加筋土结构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拉拔试验被认为能较好地反映加筋材料在填筑土体中的界面特性。通过钢塑土工格栅在土石混合料中的拉拔试验,测定了钢塑... 整体钢塑土工格栅在筋土界面相互作用中具备卓越的加筋摩擦镶嵌咬合性能,因而在加筋土结构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拉拔试验被认为能较好地反映加筋材料在填筑土体中的界面特性。通过钢塑土工格栅在土石混合料中的拉拔试验,测定了钢塑土工格栅与不同土石比例混合填筑料之间的界面摩擦系数、界面似摩擦角,得出当混合填筑料全部为石渣料时,其界面似摩擦系数(界面似摩擦角)最大;天然状态下,界面似摩擦系数为0.81,界面似摩擦角为39.0°;饱和状态下,界面似摩擦系数为0.63,界面似摩擦角为32.2°。分析了上覆压力、含水量及混合填筑料中土石比例对界面摩擦系数、界面似摩擦角的影响程度,得出混合填筑料的界面似摩擦系数、界面似摩擦角均随着上覆垂直荷载的增大而减小;在石渣料含量一定时,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界面似摩擦系数(界面似摩擦角)降低;在填料含水量一定时,随着石渣料含量的增大,界面似摩擦系数(界面似摩擦角)相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塑土工格栅 土石混合料 拉拔试验 界面似摩擦系数 界面似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度对超长嵌岩桩承载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昌钰 丁洪元 陈斌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31,39,共6页
研究目的:为探讨粗糙度对超长嵌岩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对武汉市某大桥的桩基工程,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桩侧粗糙程度下,桩基沉降量、桩侧摩擦力分布和桩身轴力分布情况,并与室内模型试验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1)桩侧... 研究目的:为探讨粗糙度对超长嵌岩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对武汉市某大桥的桩基工程,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桩侧粗糙程度下,桩基沉降量、桩侧摩擦力分布和桩身轴力分布情况,并与室内模型试验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1)桩侧越粗糙,桩侧摩擦力越容易发挥,桩侧摩擦力越大,相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量越小;(2)桩顶荷载传递至周围岩土层的速率越快,传递同等水平的竖向荷载所需的传递深度越小;(3)粗糙度对桩端荷载分担比例的影响不大;(4)本研究结论可为嵌岩桩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 嵌岩桩 有限元 承载特性 室内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胀缩变形与渗透性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瑾 阳小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82-86,共5页
大气和地下水共同影响下,膨胀土路基或边坡工程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将出现明显的干缩湿胀变形,其渗透性能也会出现显著变化,并进一步诱发膨胀土路基或边坡的失稳破坏。为系统研究竖向荷载和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胀缩变形与渗透性能变化规律... 大气和地下水共同影响下,膨胀土路基或边坡工程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将出现明显的干缩湿胀变形,其渗透性能也会出现显著变化,并进一步诱发膨胀土路基或边坡的失稳破坏。为系统研究竖向荷载和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胀缩变形与渗透性能变化规律,采用温控气压固结渗透仪分别进行不同荷载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膨胀、收缩与渗透试验,研究膨胀土在不同荷载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胀缩变形规律,确定膨胀土水渗透系数和气渗透系数变化规律。研究成果能够用于确定膨胀土容许胀缩变形量和容许竖向荷载,提出明确的膨胀土路基或边坡的最小防护深度和限制荷载,优化膨胀土路基和膨胀土边坡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胀缩变形 干湿循环 渗透性 容许胀缩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 Works的装配约束继承至虚拟现实平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孔吉宏 吕毅松 +4 位作者 杨伟坡 相飞行 欧泽波 吴超 陈世坤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5-236,共2页
该方法使用了一种基于SolidWorks的装配约束继承,通过对SolidWorks软件中绘制模型的约束信息进行轻量化处理,并利用SolidWorks软件的二次开发接口直接调用Solidworks约束模块的API,获取到已定义好的约束信息,并保存到sfx轻量化格式中。... 该方法使用了一种基于SolidWorks的装配约束继承,通过对SolidWorks软件中绘制模型的约束信息进行轻量化处理,并利用SolidWorks软件的二次开发接口直接调用Solidworks约束模块的API,获取到已定义好的约束信息,并保存到sfx轻量化格式中。在将模型导入MakeReal 3D软件时,通过解析sfx轻量化格式文件,即可得到模型的约束信息,从而省去了在MakeReal 3D中重新定义模型约束信息的步骤,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水电站机组设备的虚拟现实可视化展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WORKS 装配约束 约束信息 虚拟现实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基坑开挖的软土卸荷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国清 柳文涛 黄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2-95,共4页
基坑开挖是典型的卸荷工程,基坑开挖卸荷引起的工程问题与一般土工加载问题所表现的特性明显不同。对武汉地区软土模拟实际基坑卸荷路径,开展不同的固结压力与卸荷比的K0固结剪切试验,探讨卸荷条件下软土的变形规律,讨论卸荷应力—应变... 基坑开挖是典型的卸荷工程,基坑开挖卸荷引起的工程问题与一般土工加载问题所表现的特性明显不同。对武汉地区软土模拟实际基坑卸荷路径,开展不同的固结压力与卸荷比的K0固结剪切试验,探讨卸荷条件下软土的变形规律,讨论卸荷应力—应变关系的归一化问题。结果表明:武汉软土的卸荷应力—应变关系成双曲线关系,具有较高的非线性与归一化特性,其变形特性与卸荷应力路径以及卸荷比有密切关系。土的初始卸荷模量随卸荷比增大而增大,这也使得应用邓肯张模型去描述土的卸荷特性成为可能,该研究对于改进工程设计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卸荷 应力路径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