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丰 宋宇 +4 位作者 何兆益 夏羽花 毕研立 冯浩 曹东伟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99,共7页
磷石膏堆存量巨大且含有大量硫酸盐、磷、氟、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若处置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为解决此问题,利用磷石膏中含有CaSO_(4)·2H_(2)O的特点,采用矿渣、Ca(OH)_(2)、Na_(2)SO_(4)等材料协同制备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 磷石膏堆存量巨大且含有大量硫酸盐、磷、氟、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若处置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为解决此问题,利用磷石膏中含有CaSO_(4)·2H_(2)O的特点,采用矿渣、Ca(OH)_(2)、Na_(2)SO_(4)等材料协同制备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并系统研究其力学性能、水化机理、微观结构及浸出毒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随Ca(OH)_(2)掺量的增加呈先减后增趋势,随磷石膏掺量的增加则呈先增后减趋势,最优配合比确定为67%矿渣、30%磷石膏、3%Ca(OH)_(2)及外掺3%Na_(2)SO_(4),在此配合比下,材料3、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达到4.12、25.21、37.45 MPa;Ca(OH)_(2)掺量的增加能够加速磷石膏分解释放SO_(4)^(2-)与Ca^(2+),同时促进矿渣中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的分解,这些成分通过水化反应形成大量钙矾石和C-(A)-S-H凝胶,且相互交织构成致密的网络结构。在浸出毒性方面,磷石膏中F^(-)、PO_(4)^(3-)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48.23、298.24mg/L,而制备的胶凝材料中F^(-)、PO_(4)^(3-)的质量浓度分别下降至2.34~4.32 mg/L和0.05~0.18 mg/L。此外,胶凝材料中的所有污染物指标均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胶凝材料 力学性能 水化机理 浸出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MBR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2
作者 王曦 梁杉 +3 位作者 李骥 董荣 李新苗 潘伟亮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共5页
为了解近10年国内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情况,以2013-2023年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的相关研究为数据源,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绘制出关键词聚类图谱和突现图谱。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领域... 为了解近10年国内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情况,以2013-2023年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的相关研究为数据源,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绘制出关键词聚类图谱和突现图谱。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领域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保持在高水平。MBR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MBR工艺的原理、应用及存在问题等方面,MBR工艺现存问题的解决、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化组合以及新型MBR的研发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MBR工艺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絮凝剂对污水中高浓度细砂的去除效果分析
3
作者 钱庆渝 刘少武 +4 位作者 孟捷 扈庆 李新苗 文泽宇 潘伟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02-2307,2314,共7页
研究了不同复配种类、不同复配比例对高含砂浓度废水中上清液浊度、含砂量以及粒径的去除效果,并将其用于污水厂实际污水中,观察悬浮固体浓度、上清液浊度、含砂量以及粒径、COD、TN、TP、pH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复配絮凝剂进行优化后... 研究了不同复配种类、不同复配比例对高含砂浓度废水中上清液浊度、含砂量以及粒径的去除效果,并将其用于污水厂实际污水中,观察悬浮固体浓度、上清液浊度、含砂量以及粒径、COD、TN、TP、pH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复配絮凝剂进行优化后,除砂效果较单一絮凝剂作用时均有所提升。在15 mg/L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与15 mg/L壳聚糖(CTS)协同作用下,SS平均去除率达到55.8%,水中含砂量平均去除率72.7%,TN平均去除率41.1%,TP平均去除率70.5%,COD平均去除率49.7%,含砂量与总悬浮固体比值下降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砂 化学絮凝 复配絮凝剂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预处理对橡胶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长辉 田义 +2 位作者 王磊 常仕文 杨涛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50,共7页
研究了不同水胶比条件下,NaOH预处理方式和橡胶掺量对混凝土吸水性、毛细孔隙率、干燥收缩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经NaOH预处理的橡胶所配混凝土具有更低的吸水率、毛细孔隙率、脆性和更高的抗折强度,预处理对橡胶混凝土上述... 研究了不同水胶比条件下,NaOH预处理方式和橡胶掺量对混凝土吸水性、毛细孔隙率、干燥收缩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经NaOH预处理的橡胶所配混凝土具有更低的吸水率、毛细孔隙率、脆性和更高的抗折强度,预处理对橡胶混凝土上述性能的改性作用与水胶比有关,水胶比较高时改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NaOH预处理 吸水性 脆性 水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桩过程中考虑溜桩影响的土阻力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飒 吴兴州 +3 位作者 王耀存 张培献 李怀亮 孙振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0-1157,共8页
大直径超长桩的可打入性分析的准确性是打桩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打桩过程中土阻力预测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现有的预测方法都不考虑不同的打桩过程对打桩土阻力产生的影响,根据东海某发生溜桩的实际工程,对打桩中产生溜桩时的土阻力... 大直径超长桩的可打入性分析的准确性是打桩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打桩过程中土阻力预测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现有的预测方法都不考虑不同的打桩过程对打桩土阻力产生的影响,根据东海某发生溜桩的实际工程,对打桩中产生溜桩时的土阻力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现场打桩全程高应变监测取得数据,采用CAPWAP分析了整个打桩过程中土阻力随桩基入泥深度的变化,试验数据显示,打桩过程中的溜桩对桩侧摩阻力的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根据其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完全影响区,部分影响区和不影响区3个部分,同时给出了不同区域中土阻力的计算方法。实例验证显示,这种方法预测的土阻力的精度明显高于现有常用方法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阻力 溜桩 CAPWAP 高应变动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地环境下脉动风速谱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冯宏 肖正直 +3 位作者 李正良 魏奇科 孙毅 欧阳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2,共6页
进行了8种坡度下单个三维山体的模型风洞试验,讨论了山体各位置脉动风速谱的变化规律,以及坡度对脉动风速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背风面山脚0.8 h高度以下位置,脉动风速功率谱与来流风速谱相比,功率谱峰值明显增大,峰值频率向高频移动,单峰... 进行了8种坡度下单个三维山体的模型风洞试验,讨论了山体各位置脉动风速谱的变化规律,以及坡度对脉动风速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背风面山脚0.8 h高度以下位置,脉动风速功率谱与来流风速谱相比,功率谱峰值明显增大,峰值频率向高频移动,单峰特征明显,频带变窄.除此以外的背风面其他位置、迎风面以及山顶位置的脉动风速功率谱与来流风速谱基本一致.提出了山体背风面脉动风速能量由来流湍流能量和山体尾流涡旋能量构成的思想,将来流脉动风速谱与涡旋谱进行分离,并根据试验数据拟合,提出了保守的涡旋谱的计算公式.根据不同坡度山体的试验,得出了0.5为涡旋产生与否的临界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脉动风速 风速谱 频域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桩基爆破振动速度预测 被引量:14
7
作者 蒲传金 郭王林 +3 位作者 秦晓星 徐金贵 贺高威 肖定军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1,共5页
为研究桩基爆破振动对邻近埋地天然气管道的影响,以荣乌高速公路第7标段红泉村3号大桥桩基爆破振动为研究对象,以水平距离、雷管段数、总装药量、最大单段装药量、桩基深度和爆心距作为主要因素,建立桩基爆破振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 为研究桩基爆破振动对邻近埋地天然气管道的影响,以荣乌高速公路第7标段红泉村3号大桥桩基爆破振动为研究对象,以水平距离、雷管段数、总装药量、最大单段装药量、桩基深度和爆心距作为主要因素,建立桩基爆破振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现场测试的15组数据为学习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以5组数据为检测样本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萨道夫斯基公式和高程修正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萨道夫斯基公式和高程修正公式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90%、27.68%和24.30%,BP神经网络比萨道夫斯基公式和高程修正公式预测精度分别提高71.43%和6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桩基 爆破振动 BP神经网络 振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土上自升式钻井平台穿刺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飒 王耀存 +2 位作者 吴兴州 梁建辉 周杨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9-486,共8页
自升式钻井平台是一种海洋石油开采中常用的平台结构形式。桩脚穿刺是引发自升式钻井平台事故的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对于穿刺机理的研究都集中在桩靴达到或者进入到硬层以后,即认为只有桩靴在达到或进入硬层后,穿刺行为才开始启动。在中... 自升式钻井平台是一种海洋石油开采中常用的平台结构形式。桩脚穿刺是引发自升式钻井平台事故的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对于穿刺机理的研究都集中在桩靴达到或者进入到硬层以后,即认为只有桩靴在达到或进入硬层后,穿刺行为才开始启动。在中国南海海域普遍存在硬夹层分布土层,即软—硬—软,俗称"鸡蛋壳"土层分布,现场情况显示,在这种土质条件下,现有的方法很难对穿刺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以及有限元的方法对上述土层分布下的穿刺机理进行了研究。离心模型试验显示:在桩靴贯入过程中所受到的土阻力的大小沿深度的分布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当上层软土强度与硬层强度之比在0.5左右时,土阻力沿深度的分布存在两个峰值点;当上层软土强度与硬层强度之比在0.2左右时,土阻力沿深度的分布与现有计算模式的情况相同。有限元计算分析显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塑性区在土体中的展开模式的区别。在钻井平台预压插桩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土体中土阻力的分布特点,合理设计每级预压荷载的大小,预防穿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靴 穿刺 离心模型试验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支护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秀婷 张世民 +1 位作者 王成宗 李权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99,共4页
以西南一城市综合换乘枢纽站改造深基坑支护工程为例,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场地情况和周边环境,重点分析了板肋式锚杆挡土墙锚杆、肋柱、挡土板的设计方法和施工程序,并建模计算了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加固效果。结果表明,板肋式锚... 以西南一城市综合换乘枢纽站改造深基坑支护工程为例,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场地情况和周边环境,重点分析了板肋式锚杆挡土墙锚杆、肋柱、挡土板的设计方法和施工程序,并建模计算了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加固效果。结果表明,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支护能改善基坑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支护 FLAC-3D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的改进四阶矩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文亮 王余乐 +2 位作者 魏奇科 杨朋超 李正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63-1468,共6页
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中,功能函数往往呈隐式且具有强非线性性质,而目前最为实用的矩方法,如JC法、二次二阶矩法,主要适用于显式功能函数情形。为此,将高效的统计矩估计方法和可靠度分析的高阶矩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的... 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中,功能函数往往呈隐式且具有强非线性性质,而目前最为实用的矩方法,如JC法、二次二阶矩法,主要适用于显式功能函数情形。为此,将高效的统计矩估计方法和可靠度分析的高阶矩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的改进四阶矩方法。首先,通过引入变量的独立化变换和线性变换将功能函数转换为参考变量的函数,并结合多变量函数的单变量降维近似方法和参考变量计算节点与权系数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功能函数前四阶矩的高效点估计法。然后,将上述统计矩与立方正态变换假设相结合,提出了易于实现的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的改进四阶矩方法。最后,由数学算例验证了统计矩估计方法的效率和精度,并通过经典的岩土工程算例验证了建议的改进四阶矩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且操作简单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可靠度分析 统计矩 线性变换 立方正态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跨比不大于2.0的RC剪力墙力-位移全过程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晓磊 傅剑平 +1 位作者 甘金凤 薛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2-790,805,共10页
为实现以剪切为主的(剪跨比不大于2.0)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力-位移全过程计算,在拉压杆模型基础上通过合理化假定提出了考虑变形协调的改进拉压杆模型.模型由对角斜向混凝土压杆、混凝土次斜压杆、混凝土次生斜压杆、水平拉杆、竖向拉杆及... 为实现以剪切为主的(剪跨比不大于2.0)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力-位移全过程计算,在拉压杆模型基础上通过合理化假定提出了考虑变形协调的改进拉压杆模型.模型由对角斜向混凝土压杆、混凝土次斜压杆、混凝土次生斜压杆、水平拉杆、竖向拉杆及墙肢分布筋拉杆等组成,定量确定了模型中对角斜压杆及次斜压杆变形与墙端位移间的关系,建立了各杆件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物理方程和平衡方程等计算式.此外应用该模型分析了轴压比,剪跨比及墙肢分布配筋率三种参数对剪力墙力-位移骨架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6片剪力墙试验结果对比,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剪跨比不大于2.0、以剪切受力特征为主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力-位移骨架曲线;当轴压比由0.1依次增至0.5时,峰值承载力最大增量为27%;剪跨比由1.0依次增至2.0时,峰值承载力最大减少30%;分布配筋率由0.25%依次增至0.55%时,峰值承载力最大增量为6%;相比于其余两个参数,配筋率对墙肢承载能力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杆模型 变形协调方程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力-位移关系计算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镦锚钢筋的地下综合管廊墙板节点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正英 余书君 +1 位作者 魏奇科 贺继军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7-166,共10页
为研究使用镦头锚固钢筋的地下综合管廊墙板节点的抗震性能,对6个足尺墙板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考察了地下综合管廊墙板节点的承载能力、失效模式、滞回耗能能力、位移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将现浇墙板节点试件与叠合装配式墙板节... 为研究使用镦头锚固钢筋的地下综合管廊墙板节点的抗震性能,对6个足尺墙板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考察了地下综合管廊墙板节点的承载能力、失效模式、滞回耗能能力、位移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将现浇墙板节点试件与叠合装配式墙板节点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镦锚钢筋锚固长度的合理取值,采用有限元程序建立节点的精细有限元模型,验证了其正确性。结果表明:设置镦头钢筋锚固的叠合装配式节点具有与现浇节点大致相当的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及耗能能力相对较好,叠合装配式节点能达到与现浇节点相近的抗震性能要求。镦头钢筋锚固长度采用0.5labE时,地下综合管廊墙板节点试件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随着镦锚钢筋锚固长度的减小,墙板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逐渐下降,延性及耗能能力逐渐降低;叠合装配式节点在低周往复加载下,预制叠合面缝隙开展较大,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易发生破坏,在实际工程中需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加强节点区连接构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镦头锚固钢筋 综合管廊 墙板节点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应用于滑坡监测中基准统一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立都 张双成 +6 位作者 向中富 马下平 周银 胡川 冯红刚 陈茂霖 蒋俊秋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4-88,共5页
每一期滑坡变形体获取的点云数据分别基于独立坐标系,造成多期数据形变分析时基准不统一,该文提出了基于永久三棱锥标靶和基于全站仪站点坐标后视定向两种数据采集与基准统一理论与方法,实现多期点云基准统一。以甘肃省癿藏镇3号滑坡为... 每一期滑坡变形体获取的点云数据分别基于独立坐标系,造成多期数据形变分析时基准不统一,该文提出了基于永久三棱锥标靶和基于全站仪站点坐标后视定向两种数据采集与基准统一理论与方法,实现多期点云基准统一。以甘肃省癿藏镇3号滑坡为研究对象,采集2021年2月、2021年5月两期点云数据,基于永久三棱锥标靶配准精度为0.003 m,基于全站仪站点坐标后视定向配准精度为0.005 m。结果表明方法理论严密、外业操作简单实用,可高精度实现多期点云基准统一。该理论方法的成功应用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滑坡等灾害变形监测的深度应用和有效推广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 滑坡监测 点云 基准统一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焊接箍筋试验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袖锋 魏奇科 +2 位作者 董孟能 吴波 李智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3-576,共4页
新型焊接箍筋与传统复合箍筋相比,既节省箍筋弯钩锚固段,又节省箍筋复合重复段,通过工厂生产加工,可节省劳动力,并且尺寸精确、质量可靠,从节能减排和缓解行业劳动力不足两方面来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通过低周往复试验和... 新型焊接箍筋与传统复合箍筋相比,既节省箍筋弯钩锚固段,又节省箍筋复合重复段,通过工厂生产加工,可节省劳动力,并且尺寸精确、质量可靠,从节能减排和缓解行业劳动力不足两方面来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通过低周往复试验和轴压试验对新型焊接箍筋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性能和抗震性能进行了检验,验证了新型焊接箍筋的适用性和抗震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箍筋 焊接 低周往复 轴压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舱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动力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振强 冯立 +2 位作者 陈志雄 魏奇科 韩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97-2404,共8页
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对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单舱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动力响应、土体动力响应以及土-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开展研究。模型试验依托某实际工程为原型,按照1 15的比例尺缩,设计振动台模型试验,输入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以... 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对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单舱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动力响应、土体动力响应以及土-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开展研究。模型试验依托某实际工程为原型,按照1 15的比例尺缩,设计振动台模型试验,输入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以此获得管廊结构以及周边土体的动力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土体与管廊结构在振动过程中相互制约,存在明显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在强震作用下管廊侧壁和土体出现脱离的情况,单舱管廊结构的运动始终保持了较好的整体性;管廊周边土体由于受到管廊侧壁的约束作用,土体发生不均匀位移或相对位移,动土压力分布形式错综复杂,土拱效应明显;在横向一致地震作用下,管廊结构横向应变随着地震波输入峰值加速度的增强而增大,其中管廊结构中部截面变形最为明显,各截面角点处的变形位移最大,是管廊抗震设计中需要重视的关键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振动台试验 地震波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仓地下管廊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奇科 韩亮 +2 位作者 王振强 冯立 陈志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2-1061,共10页
借助振动台试验系统,应用El Centro原始地震波和不同频率正弦波开展了双仓地下综合管廊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模型中地基土为标准砂。结果表明:管廊侧壁最大动土压力响应沿深度呈倒立"W"形分布,并且在振动过后,管廊结构与周围... 借助振动台试验系统,应用El Centro原始地震波和不同频率正弦波开展了双仓地下综合管廊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模型中地基土为标准砂。结果表明:管廊侧壁最大动土压力响应沿深度呈倒立"W"形分布,并且在振动过后,管廊结构与周围土体之间的土压力场发生了改变;管廊侧壁沿深度最大加速度响应呈减小趋势,而随输入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由加速度响应时程曲线对比来看,管廊结构与其周边土体的运动模式基本一致;地震过程中结构角部的拉应变响应比各侧边中点更加剧烈,且随输入峰值加速度增大而增大;在15 Hz正弦波作用下,场地和管廊结构组成的体系地震响应最显著,各测点之间的地震响应差异在此频率下也最为明显,反映出振动波频率特性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仓综合管廊 振动台 相似模拟 地震响应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计量装置用电量计量误差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智轶 赵彬 +2 位作者 梁波 韦家义 段文方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2,共6页
为提高智能计量装置用电量计量误差监测精度,设计基于数据采集回传的智能计量装置用电量计量误差监测系统。系统分为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部分由子站与主站两部分构成。主站子系统即主站误差监测机主要包括主站工作机、外围... 为提高智能计量装置用电量计量误差监测精度,设计基于数据采集回传的智能计量装置用电量计量误差监测系统。系统分为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部分由子站与主站两部分构成。主站子系统即主站误差监测机主要包括主站工作机、外围设备、其他信息设备3部分。子站终端由电量采集模块、CT切换模块及PT切换模块构成,主要功能为实现对一次设备的电量、电能表信息数据的采集。软件主要由通信网络与数据库组成。主站子系统和子站子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实现数据采集回传时的数据信息交互,并在终端设备本地与计量中心分别设置数据库服务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指标符合电网电量计量规程要求,可替代人工现场监测设备,误差监测结果精准可靠,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回传 智能计量装置 用电量计量 误差监测 通信网络 数据库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役砌体结构建筑抗震可靠性向量及加固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明 赵孟强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95,共7页
根据具有中介状态结构可靠性向量理论,认为砌体结构具有"安全-中介-失效"三级工作模式,这里的"中介"即为砌体结构带"故障"工作状态,砌体结构处于3种工作模式的概率组成可靠性向量。基于工程结构全寿命期... 根据具有中介状态结构可靠性向量理论,认为砌体结构具有"安全-中介-失效"三级工作模式,这里的"中介"即为砌体结构带"故障"工作状态,砌体结构处于3种工作模式的概率组成可靠性向量。基于工程结构全寿命期抗力退化模型,提出了一种适合评价现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时变可靠性向量分析方法。以砌体抗剪强度为指标,分别建立了砌体结构的三层次时变可靠性向量计算模型,同时给出了加固砌体结构时变可靠性向量计算的一般方法。文中运用时变可靠性向量分析方法,分析了一栋4层砌体结构,得到了原结构与加固结构墙体、楼层、结构体系三层次可靠性向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和加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中介状态 时变可靠性向量 加固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角星形穹顶屈曲分析
19
作者 田秀华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155-156,共2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典型钢结构六角星形穹顶的屈曲问题,研究了中心节点刚度和不同模拟单元类型对该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六角星形穹顶 中心节点刚度 屈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