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景观设计实践研究——以大邱小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严熊锋 《绿色科技》 2024年第9期7-12,16,共7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老旧小区的海绵改造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和海绵改造的意义,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良好的景观及绿化所形成的复愈环境,对老龄化日渐严重的居住环境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老旧小区的海绵改造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和海绵改造的意义,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良好的景观及绿化所形成的复愈环境,对老龄化日渐严重的居住环境具有积极正向的影响。根据社区内不同区域的绿地特征及功能需求,将绿地分为5种不同的绿地类型:新建下沉式绿地、绿化恢复区域、新建雨水花园、绿化提升区域及其他绿地,分别提出了基于景观设计的老旧小区海绵改造方案,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景观设计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中的难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老旧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景观设计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海绵城市 海绵改造 景观设计 复愈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深宽比矩形高层建筑表面脉动风压非高斯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家辉 陈水福 刘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探究大深宽比矩形高层建筑表面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本文对深宽比为1/9~9的矩形高层建筑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建筑表面风压的三阶和四阶统计矩分布特性,对高层建筑各立面风压进行高斯与非高斯分布的分区;研... 为探究大深宽比矩形高层建筑表面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本文对深宽比为1/9~9的矩形高层建筑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建筑表面风压的三阶和四阶统计矩分布特性,对高层建筑各立面风压进行高斯与非高斯分布的分区;研究了风压的空间相关系数与非高斯性强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估算建筑侧风面平均再附长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建筑侧风面上,脉动风压服从高斯还是非高斯分布取决于测点到迎风前缘的距离;除了以往文献指出的迎风面角部、侧风面分离区和背风面风压呈现非高斯性外,再附区后面的风压也呈现出高度的非高斯性;本文提出的相关系数法在计算平均再附长度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利用该方法获得了矩形高层建筑侧风面的平均再附长度沿高度的变化呈抛物线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高层建筑 非高斯特性 风洞试验 相关系数 平均再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滨水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3
作者 欧阳子珞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4期36-40,共5页
武汉市,束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水资源极为丰富,武汉市滨水绿地植被种类繁多,但亦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预。研究不同类型滨水绿地植物多样性差异,对于揭示人为干预对滨水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自然植物群落研究... 武汉市,束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水资源极为丰富,武汉市滨水绿地植被种类繁多,但亦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预。研究不同类型滨水绿地植物多样性差异,对于揭示人为干预对滨水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自然植物群落研究方法,对数据总结分析,合理利用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保护和提升滨水绿地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绿地 植物多样性 人工干预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视域下的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设计研究--评《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查志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10-I0010,共1页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水道更是一条重要的绿色生态走廊。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指引下,众多城市掀起了滨水绿道建设的浪潮,与滨水绿道规划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也在陆续完善。《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设计》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水道更是一条重要的绿色生态走廊。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指引下,众多城市掀起了滨水绿道建设的浪潮,与滨水绿道规划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也在陆续完善。《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设计》一书遵从生态学的基本原则,立足于我国城市滨水绿道景观实际,就如何做好城市滨水绿道的景观设计深入探讨,可以为我国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绿道 绿色生态 基础设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学 理念指引 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功能治理的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合林 唐永伟 +2 位作者 黄玉霖 王雨晨 王智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5,共8页
从功能治理的角度切入,反思当前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认为市级国土空间管制体系需要同时实现价值目标、功能目标和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需要遵循的价值逻辑、技术逻辑、行政逻辑,并基... 从功能治理的角度切入,反思当前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认为市级国土空间管制体系需要同时实现价值目标、功能目标和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需要遵循的价值逻辑、技术逻辑、行政逻辑,并基于治理目标和逻辑遵循,提出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的3条基本路径:目标引领,构建全域全要素的“目标—功能—空间”传导路径;效能导向,完善多维融合的国土空间精细化用途管制规则;多元协同,优化多层级与多主体协同的用途管制事权组织。随后,以鄂州市为例,阐述基于上述理论框架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的地方实践,以期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用途管制体系 功能治理 市级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传荷能力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盛 余时清 +1 位作者 孙煜 王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2-754,共13页
通过建立带横向裂缝的连接配筋混凝路面(CRCP)结构仿真模型,计算CRC板在不同挠度传荷系数(L_(TE))下的最大应力,对比CRC板最大应力的有限元解和基于实测L_(TE)的应力计算值,从理论上分析以挠度传荷系数作为CRCP横向裂缝评价指标的适用性... 通过建立带横向裂缝的连接配筋混凝路面(CRCP)结构仿真模型,计算CRC板在不同挠度传荷系数(L_(TE))下的最大应力,对比CRC板最大应力的有限元解和基于实测L_(TE)的应力计算值,从理论上分析以挠度传荷系数作为CRCP横向裂缝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并提出用于在役CRCP横向裂缝传荷能力的计算与评价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用的挠度传荷系数(L_(TE))评价CRCP横向裂缝传荷能力不科学且结果偏保守;基于CRCP横向裂缝处板底水平应力动力响应分析,引入应力折减系数(S_(RC))来表征横向裂缝的传荷能力,以解决用L_(TE)来评价CRCP横向裂缝传荷能力结果偏保守的问题,并提出以S_(RC)为25%作为传荷能力强的临界值。CRCP板底最大水平应力随板厚增加不断减少,板厚变化对S_(RC)影响显著,对横向裂缝传荷能力评价时需考虑板厚的影响;通过非线性回归建立考虑CRCP板厚的L_(TE)与S_(RC)换算公式,实现基于实测挠度采用S_(RC)评价不同板厚下CRCP横向裂缝传荷能力的目的;运用提出的评价新方法评价CRCP实体工程横向裂缝传荷能力,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体工程的实际服役能力,解决了原有评价方法结果过于保守的问题,可为CRCP养护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对CRCP横向裂缝的精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数值模拟 传荷能力 应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结构缝的矩形高层建筑风荷载及风致响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家辉 陈水福 +1 位作者 夏俞超 刘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63-2676,共14页
大长宽比的矩形高层建筑往往需要设置结构缝,设缝后建筑物的风压分布仍由整体建筑外形决定,但各建筑单元的风荷载及风致响应与单一建筑相比会有很大不同。为探究设缝建筑中各单元的风荷载和风振特性,本文以长宽比为3的单一建筑为参照对... 大长宽比的矩形高层建筑往往需要设置结构缝,设缝后建筑物的风压分布仍由整体建筑外形决定,但各建筑单元的风荷载及风致响应与单一建筑相比会有很大不同。为探究设缝建筑中各单元的风荷载和风振特性,本文以长宽比为3的单一建筑为参照对象,对长宽比分别为6和9、在长边分别设置1道和2道结构缝的矩形高层建筑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分析正交风向下不同建筑单元的三分力系数、功率谱和整体体型系数特性;对不同建筑单元采用同一结构参数计算其风振响应,探讨不同单元的顶层位移和加速度响应随风向角的变化特点,考察正交风向下这些响应的频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单元的气动力系数和气动力谱差别明显,且短边迎风时的差异大于长边迎风时的差异;考虑全风向角情况,设置结构缝的建筑两侧单元整体体型系数比同等长宽比的单一建筑的小,中间单元整体体型系数与单一建筑的基本相同;两侧单元的顶层平动风振响应比单一建筑的小,扭转风振响应比单一建筑的略大,中间单元的平动和扭转响应都明显比单一建筑的小。因此,设置结构缝的矩形高层建筑不同单元的抗侧力构件应采取差异化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风洞试验 结构缝 气动力系数 整体体型系数 风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绿地植物生命特质表征与群落营建策略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紫薇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9期141-144,共4页
基于植物生命特质,阐述其因时而变、因地而生之特点,受植物生长发育周期、环境之影响,及生长型与相变之表征,探讨了植物生命特质视角下植景构设策略:(1)选种充分考虑地理分布、气候条件、地域文化,以地带性植被、乡土树种、“市花市树... 基于植物生命特质,阐述其因时而变、因地而生之特点,受植物生长发育周期、环境之影响,及生长型与相变之表征,探讨了植物生命特质视角下植景构设策略:(1)选种充分考虑地理分布、气候条件、地域文化,以地带性植被、乡土树种、“市花市树”优先;(2)群落布局和构设宜做到物种、群落、季相、地表覆盖多样统一,以及分期规划与动态管护,以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供植景规划设计方面的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生命特质 公园绿地 群落营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袋公园中缓解积水的生态措施运用——以豹澥站口袋公园设计为例
9
作者 刘悦 邢亚萍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2期130-131,134,共3页
基于滨水互动的景观设计,不仅能为人们提供绿色休憩空间,提升城市吸引力,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阐述了滨水互动景观相关概念、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滨水互动景观设计的特点及手法,并基于... 基于滨水互动的景观设计,不仅能为人们提供绿色休憩空间,提升城市吸引力,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阐述了滨水互动景观相关概念、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滨水互动景观设计的特点及手法,并基于富水水库滨水景观设计实践,探讨了滨水互动景观设计策略,旨在为类似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口袋公园 生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Top-Down裂缝疲劳扩展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盛 余时清 +1 位作者 张豪 王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73-4484,共12页
为探明沥青面层Top-Down裂缝的开裂机理,基于扩展有限元法和改进的Paris公式,并结合实体工程观测结果,建立温缩应力-交通荷载作用下的Top-Down裂缝疲劳扩展模型,分析温缩应力-交通荷载作用下Top-Down裂缝疲劳扩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 为探明沥青面层Top-Down裂缝的开裂机理,基于扩展有限元法和改进的Paris公式,并结合实体工程观测结果,建立温缩应力-交通荷载作用下的Top-Down裂缝疲劳扩展模型,分析温缩应力-交通荷载作用下Top-Down裂缝疲劳扩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温缩应力作用下,Top-Down裂缝尖端的断裂能释放率随着裂缝扩展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Top-Down裂缝在贯穿整个沥青面层过程中均处于改进型Paris公式曲线中的稳定扩展阶段;Top-Down裂缝从初始裂缝深度1 cm扩展到沥青层底部的速度逐渐增大,上1/2层疲劳寿命约为下1/2层的1.2倍;减小沥青层模量和适当增加沥青层厚度可以有效地减小Top-Down裂缝在沥青面层内部的疲劳扩展速率,延长Top-Down裂缝疲劳扩展寿命;在温缩应力和交通荷载耦合作用下,刚柔复合式路面Top-Down裂缝发生Ⅰ-Ⅱ复合型扩展,其扩展路径朝向轮载方向倾斜向下。研究成果可为CRC+AC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的开裂控制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沥青面层的合理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式路面 数值模拟 裂缝扩展 扩展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布三向应力作用下CRC+AC复合式路面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盛 张豪 程小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1-982,共12页
对CRC+AC复合式路面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基于子午线轮胎考虑非均布动态荷载作用,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温度场及应力分布,并对非均布动荷载作用下CRC+AC复合式路面表面拉应... 对CRC+AC复合式路面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基于子午线轮胎考虑非均布动态荷载作用,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温度场及应力分布,并对非均布动荷载作用下CRC+AC复合式路面表面拉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路面结构深度越大,温度变化越小,当深度超过0.6 m时,温度几乎没有变化且与外界环境平均温度相差不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AC层厚度可降低AC层的最大温度梯度,有利于降低路面出现裂缝的风险,提高路面使用性能;最大横向拉应力出现在轮胎前端两侧,最大纵向拉应力和最大主拉应力出现位置一致,位于轮隙中心沿行车方向2~3 cm处;路面转弯处的最大主拉应力出现在轮胎前端左上角,在同等水平力作用下,转弯处的最大主拉应力是正常直线行驶时的1.48倍;沥青面层表面最大主拉应力随轴载呈线性变化;当轴载大于100 kN时,轴载每增加10%,拉应力增加8.5%;纵向水平力系数对横向拉应力影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CRC+AC复合式路面的沥青层开裂、车辙等病害预防提供技术支持,并为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式路面 数值模拟 温度梯度 拉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胶浆粘度及流变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宏 刘新 乔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81-2385,共5页
选用AS-7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与闪长岩、石灰岩两种矿粉,制备六种类型五种粉胶比的沥青胶浆,通过室内试验,测试沥青种类、矿物种类、粉胶比、温度对沥青胶浆粘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剪切速率下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选用AS-7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与闪长岩、石灰岩两种矿粉,制备六种类型五种粉胶比的沥青胶浆,通过室内试验,测试沥青种类、矿物种类、粉胶比、温度对沥青胶浆粘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剪切速率下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石灰岩矿粉,含闪长岩矿粉的沥青胶浆粘度更大,且同等条件下,改性沥青胶浆的粘度变化比基质沥青胶浆更快。沥青胶浆粘-温变化呈现半对数函数关系,不同粉胶比的同种沥青粘-温敏感性基本相同,当温度较低时,沥青胶浆的粘度随粉胶比变化显著,粉胶比越大胶浆粘度越大。G*/sinδ值随温度的变化呈现指数关系,当温度达到70℃时沥青胶浆失去使用功能;不同的剪切速率对基质沥青胶浆粘度的影响不明显,而改性沥青胶浆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胶浆 粘度 流变 粉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矿渣粉和偏高岭土对硫铝酸盐水泥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艳玲 廖宜顺 李亚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90-2097,2116,共9页
通过开展化学收缩、自收缩与干燥收缩试验,研究了超细矿渣粉和偏高岭土对硫铝酸盐水泥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超细矿渣粉与偏高岭土会增大水泥浆体的内部相对湿度,能有效抑制水泥浆体的化学收缩、自收缩与干燥收缩,且掺量越... 通过开展化学收缩、自收缩与干燥收缩试验,研究了超细矿渣粉和偏高岭土对硫铝酸盐水泥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超细矿渣粉与偏高岭土会增大水泥浆体的内部相对湿度,能有效抑制水泥浆体的化学收缩、自收缩与干燥收缩,且掺量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根据水泥浆体的内部相对湿度能够大致判断其自收缩的变化规律。掺入超细矿渣粉与偏高岭土会加快硫铝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使化学收缩变化速率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当超细矿渣粉的掺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或偏高岭土的掺量为10%、20%时,与空白组相比水泥浆体的7 d自收缩分别减小了42.21%、35.89%和63.73%,7 d干燥收缩分别减小了24.89%、16.42%和30.87%。在相同掺量条件下,掺入偏高岭土的水泥浆体化学收缩、自收缩与干燥收缩显著小于掺入超细矿渣粉的水泥浆体。自收缩与线性化学收缩的比值随龄期的增长而减小,掺入超细矿渣粉与偏高岭土后,自收缩与线性化学收缩的比值进一步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超细矿渣粉 偏高岭土 化学收缩 自收缩 干燥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级大跨公铁两用悬索桥结构特性及刚度指标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进昌 雷俊卿 +1 位作者 金令 胡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61,共8页
由于铁路列车活载大、运行速度高及列车运行稳定性和旅客舒适性要求高等特点,高速重载铁路悬索桥技术标准亟待深入研究。对世界各国规范中常用的几种铁路悬索桥刚度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我国一般桥梁规范中的规定进行对比。对千米级公... 由于铁路列车活载大、运行速度高及列车运行稳定性和旅客舒适性要求高等特点,高速重载铁路悬索桥技术标准亟待深入研究。对世界各国规范中常用的几种铁路悬索桥刚度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我国一般桥梁规范中的规定进行对比。对千米级公铁两用悬索桥高速(客车速度200~250 km/h,货车速度120 km/h)、重载(ZH活载,牵引质量5 000,10 000 t)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选定主跨为1 196 m的公铁两用悬索桥,通过研究悬索桥不同的支承体系、辅助墩布置方式、高跨比、宽跨比、垂跨比等参数对桥梁竖向刚度、横向刚度的影响,提出适用于千米级公铁两用悬索桥的刚度评价指标及其建议值。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大跨度悬索桥方案,并具有良好的横竖向刚度、平顺性和行车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 悬索桥 高速铁路 重载铁路 静力分析 结构参数 刚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上海外籍职业建筑师群体略论(1843-1911)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红彬 张波 《南方建筑》 2017年第4期79-85,共7页
自开埠以来,外籍职业建筑师开始进入上海;逐渐形成新的职业群体。晚清在上海活动的外籍职业建筑师来自英、法、德、日、西班牙、美、挪威、澳大利亚8个国家,总数不少于109位,分属于48个建筑事务所。文章首先对其群体的发展概况进行探究... 自开埠以来,外籍职业建筑师开始进入上海;逐渐形成新的职业群体。晚清在上海活动的外籍职业建筑师来自英、法、德、日、西班牙、美、挪威、澳大利亚8个国家,总数不少于109位,分属于48个建筑事务所。文章首先对其群体的发展概况进行探究,之后分析其群体特征和经营特点,最后对其活动及影响进行总结。晚清在沪外籍职业建筑师的活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参与专业实践,营造大量洋风建筑;参与建筑法规的制定,规范建筑市场;成立专业学会,推动建筑师职业发展;接受晚清中央及地方政府聘请,助力晚清改革;引入西方建筑技术及制度,促进中国建筑业的近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上海 外籍职业建筑师 群体构成 经营特点 活动及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WD动态弯沉盆的旧混凝土板共振碎石化基层沥青加铺结构模量反算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盛 许路凯 +1 位作者 马永波 程小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77-2288,共12页
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测得旧混凝土板共振碎石化基层沥青加铺结构弯沉盆弯沉值,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子程序对沥青层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利用SIDMOD程序和EVERCALC程序对旧混凝土板共振碎石化基层沥青加铺结构模量进行反算分析。研究结... 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测得旧混凝土板共振碎石化基层沥青加铺结构弯沉盆弯沉值,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子程序对沥青层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利用SIDMOD程序和EVERCALC程序对旧混凝土板共振碎石化基层沥青加铺结构模量进行反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温度场有限元模型模拟得到的沥青层不同深度处的温度与实测温度相比较,最大相对差为4.7%;SIDMOD和EVERCALC这2种程序对旧混凝土板共振碎石化基层沥青加铺结构的模量反算结果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与设置刚性下卧层相比,不设刚性下卧层时,沥青层和土基这2层的模量均偏大,而中间层的模量偏小,其原因是共振碎石机械在工作时除了对旧水泥混凝板产生作用外,对水稳碎石层和土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结构破坏现象;没有设置刚性下卧层使土基模量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共振碎石化 落锤式弯沉仪 温度场 模量反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志清 王定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6-722,共7页
通过三种粒料级配组合的建筑垃圾按照0%、20%、30%、40%、50%的比例掺入到膨胀土后进行室内试验,分析试样的CBR力学特性和胀缩特性.结果表明:一定比例掺量的建筑垃圾可以提高膨胀土的CBR强度特性以及降低其胀缩;相同掺比时不同的粒级组... 通过三种粒料级配组合的建筑垃圾按照0%、20%、30%、40%、50%的比例掺入到膨胀土后进行室内试验,分析试样的CBR力学特性和胀缩特性.结果表明:一定比例掺量的建筑垃圾可以提高膨胀土的CBR强度特性以及降低其胀缩;相同掺比时不同的粒级组合起到的效果不同,而粒级组合相同时,不同的建筑垃圾掺比改良效果亦不同.当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粒级组合和掺比时,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满足公路路基材料强度要求及胀缩总率的要求.根据室内试验结果进行现场路基填筑,结果表明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方法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膨胀土 掺比 级配 CBR 胀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沉淀池/BAF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包木平 冯振鹏 +2 位作者 赵芳 艾庆华 高少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7-140,共4页
武汉市某临时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10^(4)m^(3)/d,采用高密度沉淀池/BAF处理工艺,处理出水用作清水补给明渠,详细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及运营情况。经过4个月的运行调试,结果表明,在进水平均COD为78.8mg/L,进水NH_(3... 武汉市某临时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10^(4)m^(3)/d,采用高密度沉淀池/BAF处理工艺,处理出水用作清水补给明渠,详细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及运营情况。经过4个月的运行调试,结果表明,在进水平均COD为78.8mg/L,进水NH_(3)-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6.5、2.6mg/L的情况下,出水平均COD为14.2mg/L,出水NH_(3)-N、TP平均质量浓度为2.6、0.3mg/L,出水指标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可供相关污水处理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沉淀池 曝气生物滤池 生活污水 脱氮除磷 全自动加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砂热物理参数测试与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19
作者 彭赟 胡明鉴 +1 位作者 阿颖 王雪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4-895,共12页
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下,南海岛礁建设顺利推进,以浅层礁坪为介质的地源热泵技术、能量桩等,实质是与礁砂介质能量交换的过程,需进一步掌握珊瑚砂导热性能的演变规律。以南海岛礁珊瑚细砂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探讨在不同干密度和含水率下... 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下,南海岛礁建设顺利推进,以浅层礁坪为介质的地源热泵技术、能量桩等,实质是与礁砂介质能量交换的过程,需进一步掌握珊瑚砂导热性能的演变规律。以南海岛礁珊瑚细砂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探讨在不同干密度和含水率下对3大热物理参数的影响,并选用12种砂土热物理参数模型的预测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类比分析,提出适宜预测珊瑚细砂导热性能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珊瑚细砂导热系数和体积比热容、热扩散系数均与干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导热系数和体积比热容与含水率的相关系数高于干密度,而热扩散系数与含水率呈“凸”形增长关系,与干密度的相关系数远高于含水率。基于试验实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修订Cote-Konrad模型与Gangadhara Rao模型,显著提高模型对珊瑚细砂导热系数预测准确性;通过De Vries模型与Xu模型的线性修正,大幅缩小珊瑚细砂体积比热容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异,在Dai模型相关系数的二元拟合分析基础上,建立表征珊瑚细砂热扩散系数预测模型,为岛礁隔热、控温工程设计以及珊瑚砂热物理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热物理参数 含水率 干密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建筑项目绿色设备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媛媛 黄江龙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4期211-216,共6页
党的“二十大”对于推进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行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兼顾资源利用率与环境保护措施,选择绿色设备供应商,保障使用者的舒适与安全。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绿色设备供应商评价体系,... 党的“二十大”对于推进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行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兼顾资源利用率与环境保护措施,选择绿色设备供应商,保障使用者的舒适与安全。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绿色设备供应商评价体系,对该体系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并计算了各指标权重,进而对建筑项目3个竞标的设备供应商从绿色照明设施、空调集控系统、智能监管系统3个方面进行了评分与比较,最终选择GYSb作为该项目设备供应商,为绿色建筑项目设备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设备供应商 AHP 评价指标 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