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要载金硫化物黄铁矿的热分解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留成 孙春宝 +3 位作者 张舒婷 谢文清 郑新烟 刘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12-2217,共6页
采用TG-DSC热分析技术,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对主要载金硫化物黄铁矿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并采用SEM对反应前后的黄铁矿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热分解的温度区间为400~800℃,质量损失率保持在26%左右;随着升温速率的增... 采用TG-DSC热分析技术,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对主要载金硫化物黄铁矿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并采用SEM对反应前后的黄铁矿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热分解的温度区间为400~800℃,质量损失率保持在26%左右;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TG曲线向高温区偏移,即得到相同转化率所需的温度越高,其最大反应速率的温度范围为600~700℃。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Doyle法求得黄铁矿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分别为259.23 k J/mol和1×1014.67。根据Coats-Redfern方程和常见的热分解机理函数对热重分析数据进行线性拟合,采用Malek法进一步确定了黄铁矿的热分解过程符合Mample单行法则,其反应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并获得了热分解反应的微分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金硫化物 黄铁矿 热分解 动力学 热重分析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时平衡原理的Au-I^--H_2O系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绍英 赵留成 +4 位作者 孙春宝 袁喜振 王培龙 邓祥意 刘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87-1992,共6页
采用同时平衡原理对Au-I--H2O系的浸金热力学进行分析,分别研究溶液与固体Au以及Au I沉淀与固体Au平衡时的φ-p H关系、Au I存在条件和溶液中含金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含金组分的总浓度cT(Au)的降低或含碘组分的总浓度cT... 采用同时平衡原理对Au-I--H2O系的浸金热力学进行分析,分别研究溶液与固体Au以及Au I沉淀与固体Au平衡时的φ-p H关系、Au I存在条件和溶液中含金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含金组分的总浓度cT(Au)的降低或含碘组分的总浓度cT(I-)的增加,还原电位φsol/Au迅速降低,Au3+/Au2O3的平衡p H值增大,非常有利于金的碘化浸出;随着溶液中cT(I-)逐渐增加,出现Au I沉淀且其沉淀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cT(Au)为1×10-4 mol/L的条件下,当溶液中cT(I-)浓度大于0.0021 mol/L时,可避免Au I沉淀的生成,金主要以Au I2-络合离子形式存在。Au-I--H2O系的浸金热力学分析为金的高效碘化浸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I--H2O系 同时平衡原理 φ-p H图 AU I沉淀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某低品位铜钼矿浮选流程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舒婷 孙春宝 +3 位作者 李根壮 张炜 刘柯 李景勋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4,共5页
西藏某矽卡岩型低品位铜钼矿中主要有用矿物为黄铜矿、辉铜矿以及辉钼矿,原生硫化铜和次生硫化铜共占总铜的95.54%,辉钼矿占总钼的88.06%。分别采用铜钼混合浮选、等可浮和快速浮选三种试验流程进行浮选流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快速浮... 西藏某矽卡岩型低品位铜钼矿中主要有用矿物为黄铜矿、辉铜矿以及辉钼矿,原生硫化铜和次生硫化铜共占总铜的95.54%,辉钼矿占总钼的88.06%。分别采用铜钼混合浮选、等可浮和快速浮选三种试验流程进行浮选流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快速浮选流程效果较好。采用快速浮选经两段磨矿(一段磨矿细度-74μm占63%、二段磨矿细度-74μm占70%)、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三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该矿石,所用混浮粗选捕收剂Flomin-C7446+煤油用量为15+20 g/t,矿浆调整剂石灰用量为200 g/t,起泡剂松醇油用量为15 g/t,最终获得铜品位27.73%、钼品位1.47%,铜回收率93.26%、钼回收率84.66%的铜钼混合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铜钼矿 浮选流程 混合浮选 等可浮 快速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