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C-FCN模型的岩体节理识别系统的研究
1
作者 毛新洋 金长宇 +1 位作者 东龙宾 柳爱新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6,共8页
针对传统人工节理编录方法效率低、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残差注意力全卷积网络(RC-FCN)模型。通过融合全卷积网络的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残差模块的梯度优化特性以及通道—空间双维度注意力机制,构建了具有跨层特征复用和... 针对传统人工节理编录方法效率低、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残差注意力全卷积网络(RC-FCN)模型。通过融合全卷积网络的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残差模块的梯度优化特性以及通道—空间双维度注意力机制,构建了具有跨层特征复用和动态权重分配功能的协同优化架构。该模型在VGG16编码器基础上引入Res-Net残差块增强深层特征表达能力,结合CBAM注意力模块实现节理边缘特征的精准聚焦,有效解决了井下复杂场景下小尺度节理分割模糊和背景干扰问题。试验结果表明,RC-FCN模型在井下节理图像测试集上取得92.5%的综合识别准确率,较传统U-Net模型提升7%。基于分割结果构建的产状参数解析算法,实现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产状计算”的智能编录流程。通过倾角误差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型对节理几何形态的鲁棒表征能力,为智慧矿山建设提供了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识别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智慧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转地下开采强降雨入渗特征分析及降雨入渗量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艺山 何祥 +3 位作者 张妨 王少泉 东龙宾 兰舟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7,共5页
针对露天转地下崩落法开采强降雨入渗量估算问题,以海南石碌铁矿北一采区露天转地下工程为例,借助现场调查、塌陷区数值模拟,分析了北一采区崩落法开采过程覆岩沉陷“三带”特征;采用覆盖层非饱和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覆盖层形态对... 针对露天转地下崩落法开采强降雨入渗量估算问题,以海南石碌铁矿北一采区露天转地下工程为例,借助现场调查、塌陷区数值模拟,分析了北一采区崩落法开采过程覆岩沉陷“三带”特征;采用覆盖层非饱和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覆盖层形态对降雨渗入系数的影响;结合矿山实测降雨和排水数据,对冒落带渗入系数、地表径流系数等进行了统计和反演分析。计算得到北一采区露天转地下强降雨入渗量为225 386 m^(3),可为露天转地下开采防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降雨入渗 崩落法 渗入系数 渗透系数 入渗量预测 涌水量 裂隙带 冒落带 覆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视觉及APC的烧结球团物料粒度控制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德锋 李胜铭 +3 位作者 张巍 林立 高品 张慧娜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8,共8页
我国烧结球团生产工艺中,存在物料规格粒度难以检测、控制精度差等传统测控手段无法攻克的技术壁垒,导致生产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文章以辽宁某钢铁企业球团厂造球粒径优化控制为例,采用智能视觉分析算法、PLC工业控制技术、先进AP... 我国烧结球团生产工艺中,存在物料规格粒度难以检测、控制精度差等传统测控手段无法攻克的技术壁垒,导致生产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文章以辽宁某钢铁企业球团厂造球粒径优化控制为例,采用智能视觉分析算法、PLC工业控制技术、先进APC控制模型,有效地适配工艺环境,进行设备选型,设计稳定合理的测控系统结构,实现造球粒度分析与控制,为冶金烧结球团生产指标的实时调节提供了有效的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视觉 智能控制 烧结球团 粒度分析 粒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的氧化特性及氧化对其可浮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瑜 代淑娟 +2 位作者 李洪祥 李鹏程 苑林松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黄铁矿普遍存在于有色金属硫化矿中。黄铁矿易氧化,氧化后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矿物的可浮性。采用氧化试验、浮选试验及检测分析,研究黄铁矿的氧化特性及氧化对其可浮性的影响。单矿物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黄铁矿在空... 黄铁矿普遍存在于有色金属硫化矿中。黄铁矿易氧化,氧化后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矿物的可浮性。采用氧化试验、浮选试验及检测分析,研究黄铁矿的氧化特性及氧化对其可浮性的影响。单矿物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黄铁矿在空气、水、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水溶液中的氧化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矿物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氧化程度比在水和空气中大;单矿物氧化前后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黄铁矿在空气、水及过氧化氢水溶液中氧化后,回收率有升有降,在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氧化后,回收率降低;黄铁矿与石英的人工混合矿(石英占比为1/3)浮选试验结果与单矿物试验结论相似;采用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检测分析,研究了黄铁矿氧化及与丁基黄药作用机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在黄铁矿表面产生化学吸附作用,黄铁矿氧化后零电点向电位较低的方向偏移,与丁基黄药作用后零电点小幅偏移,黄铁矿中铁及硫均发生氧化作用。试验研究结果可为调控黄铁矿的可浮性、改善含黄铁矿矿石的浮选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氧化 浮选 可浮性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转地下充填法开采护顶矿柱防渗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良兵 冷建勇 +2 位作者 张妨 何祥 王少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以攀枝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为背景,通过采场贮排平衡分析,预测50年一遇暴雨时露天采坑积水最大深度为5 m,采坑积水对护顶矿柱稳定性影响较小。对坑底存在断层条件下积水渗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断层破碎带是护顶矿柱的主要导... 以攀枝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为背景,通过采场贮排平衡分析,预测50年一遇暴雨时露天采坑积水最大深度为5 m,采坑积水对护顶矿柱稳定性影响较小。对坑底存在断层条件下积水渗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断层破碎带是护顶矿柱的主要导水通道。采取针对性封堵措施可显著减小护顶矿柱的渗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充填法开采 渗流 护顶矿柱 渗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潜流带中氮素迁移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海涛 张迪龙 +2 位作者 洪梅 王飞 高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26,共5页
潜流带中反硝化作用是去除硝态氮的主要机制,而碳源则是反硝化过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碳源的反硝化作用,开展了模拟柱实验,研究潜流带沉积物层中不同碳源(葡萄糖、柠檬酸、腐殖酸及混合碳源)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重点研... 潜流带中反硝化作用是去除硝态氮的主要机制,而碳源则是反硝化过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碳源的反硝化作用,开展了模拟柱实验,研究潜流带沉积物层中不同碳源(葡萄糖、柠檬酸、腐殖酸及混合碳源)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不同含量腐殖酸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混合碳源模拟柱中硝态氮的减少量最多,其次依次为葡萄糖、腐殖酸和柠檬酸;各模拟柱中反硝化作用均强于异化还原作用,说明硝态氮的减少以反硝化作用为主;②腐殖酸含量越高,模拟柱中硝态氮浓度下降越大,随碳源含量的增加,反硝化作用及异化还原作用均增强,但仍以前者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碳源 反硝化 沉积物层 潜流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蒸发法制备TeO_2纳米线的生长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岩柏 马嘉伟 +1 位作者 魏德洲 张宝庆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8-562,共5页
以金属碲粉为原料,在450℃下采用热蒸发法在镀金玻璃基板上成功合成TeO_2纳米线,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TeO_2纳米线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四方相晶体结构的TeO_2纳... 以金属碲粉为原料,在450℃下采用热蒸发法在镀金玻璃基板上成功合成TeO_2纳米线,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TeO_2纳米线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四方相晶体结构的TeO_2纳米线直径在70~200 nm之间,长度在几百微米至2 mm.通过对不同生长时间所获得产物的形貌观察,对TeO_2纳米线的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推断TeO_2纳米线是通过气-固机制进行生长,镀金薄膜可能只是起到诱导和加速TeO_2纳米线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碲 纳米线 微观结构 热蒸发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管磁粒研磨的差异化加工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进文 陈松 +3 位作者 胡菁华 张磊 杨欢 陈燕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1-487,共7页
根据弯管冲蚀破坏处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差异化加工工艺。利用机械手的灵活性,在弯管加工过程中改变弯管内外侧的加工间隙,实现弯管内壁的差异化研磨,提高其表面质量。结果表明:在加工时间为75 min,弯管内外侧加工间隙均为2.0 mm时,弯... 根据弯管冲蚀破坏处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差异化加工工艺。利用机械手的灵活性,在弯管加工过程中改变弯管内外侧的加工间隙,实现弯管内壁的差异化研磨,提高其表面质量。结果表明:在加工时间为75 min,弯管内外侧加工间隙均为2.0 mm时,弯管外弧的内表面粗糙度从0.70μm下降到0.34μm,弯管内弧的内表面粗糙度从0.82μm下降到0.32μm;在差异化研磨时,弯管外侧加工间隙为1.5 mm,内侧加工间隙保持为2.0 mm不变,弯管外弧的内表面粗糙度从0.70μm下降到0.26μm,弯管内弧的内表面粗糙度从0.82μm下降到0.29μm。差异化研磨可有效提高弯管的内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粒研磨 表面粗糙度 弯管 加工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砂淤积过程中淤积量及强度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左庆松 张福海 +1 位作者 张永立 陈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2-256,共5页
采用常规有机玻璃沉降柱试验系统针对泥砂淤积过程中淤积量以及强度的变化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实验。通过记录浊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得到不同浓度、不同级配泥砂的沉降曲线;并运用SNJ-1型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分层测取沉积淤泥的强度。对沉积... 采用常规有机玻璃沉降柱试验系统针对泥砂淤积过程中淤积量以及强度的变化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实验。通过记录浊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得到不同浓度、不同级配泥砂的沉降曲线;并运用SNJ-1型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分层测取沉积淤泥的强度。对沉积泥砂在沉积过程中淤积量以及强度变化进行分析,得到结论:泥沙淤积量随泥沙浓度、时间的变大而变大;但沉积速率随着泥沙的浓度的变大而减小。淤积泥沙的剪切强度随着深度的增加、时间的延长、浓度的增加、粗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泥沙浓度越大,强度随时间增长的趋势越不稳定。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淤积泥沙强度与相对深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并得出系数与时间之间也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柱 泥沙淤积 淤积量 淤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因素的一步矿房采场跨度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东龙宾 王少泉 +2 位作者 张华 周育 何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35,共5页
合理采场结构参数的确定是控制地压危害、实现矿体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同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劣由多个指标判定,而各项参数的指标优劣趋势往往不统一。针对张庄铁矿的生产实际,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获取能量释放率、屈服率以及... 合理采场结构参数的确定是控制地压危害、实现矿体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同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劣由多个指标判定,而各项参数的指标优劣趋势往往不统一。针对张庄铁矿的生产实际,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获取能量释放率、屈服率以及顶板拉应力区率,结合胶结充填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获取综合评价指标,对一步矿房采场跨度优劣进行评价,再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出最优的采场跨度,为非等宽采场结构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可以运用于其他采用充填法开采的大型深部金属矿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跨度 数值模拟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万t链箅机-回转窑球团工艺及装备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增福 郑绥旭 《冶金能源》 2016年第1期7-10,共4页
钢铁行业是耗能大户,为实现节能减排,设备的大型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湛江500万t链箅机-回转窑球团的设计过程中,避免了以往链箅机-回转窑球团厂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开发的大型造球机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单耗,成功实现大型链箅... 钢铁行业是耗能大户,为实现节能减排,设备的大型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湛江500万t链箅机-回转窑球团的设计过程中,避免了以往链箅机-回转窑球团厂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开发的大型造球机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单耗,成功实现大型链箅机头尾双传动,应用先进的焙烧监控技术防止结圈,实现球团添加内配煤技术,膨润土拆袋全自动技术,以及耐火材料烘烤等先进技术,为推动大型链箅机-回转窑球团工艺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化 链箅机-回转窑 球团 先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弯薄壁双肢C型钢十字形节点抗震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明 邵斐璠 +1 位作者 于洲欢 高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83,共8页
冷弯薄壁双肢C型钢背靠背加垫板是一种新的组合截面形式,对该截面形式的十字形节点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节点板厚度、C型钢梁厚度和高度、螺栓间距等参数对节点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的影响,发现C型钢梁截... 冷弯薄壁双肢C型钢背靠背加垫板是一种新的组合截面形式,对该截面形式的十字形节点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节点板厚度、C型钢梁厚度和高度、螺栓间距等参数对节点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的影响,发现C型钢梁截面高度、厚度以及节点板厚度的变化对双肢C型钢十字形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C型钢梁厚度增加,节点的抗震性能会有明显的提高。C型钢梁截面高度变大,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初始刚度会提高,但延性和耗能能力会减弱。节点板厚度大于12mm时,该类节点的受力性能几乎不变化,但初始刚度会增加;节点板厚度小于10mm时,节点域的协同受力和变形能力较强,但初始刚度和承载能力较弱。分析表明:该类节点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属于典型的半刚性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C型钢 十字形节点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