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故障物理的复杂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勤 姬广振 +2 位作者 曹璞琳 李娟 刘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89-195,共7页
武器装备机械系统结构复杂、故障模式多、相关性强,工作过程承受振动、冲击、高温等复杂工作环境应力作用。从复杂机械系统及其关键件的故障机理研究出发,分析工作条件、环境应力及时间对系统退化或故障的影响,利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建... 武器装备机械系统结构复杂、故障模式多、相关性强,工作过程承受振动、冲击、高温等复杂工作环境应力作用。从复杂机械系统及其关键件的故障机理研究出发,分析工作条件、环境应力及时间对系统退化或故障的影响,利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建立零部件、系统可靠性模型,提出一套基于故障物理的复杂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流程和方法,包括故障物理模型建立、零部件或结构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机械系统或机构可靠性设计分析等。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关键系统,可以有效预测和评估系统的可靠度和寿命,并提高装备的可靠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机械系统 系统可靠性 故障物理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折叠防沉板V-M加载模式下不排水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立强 刘松 +2 位作者 付登锋 齐玉萌 周宸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5-863,共9页
可折叠防沉板可有效解决单块防沉板因面积过大而导致的巨额安装施工费用问题,是深海油气资源开采生产系统中的新型基础结构。在服役期间承受竖向、水平、弯矩及扭矩等荷载的复合作用,其承载力不仅与防沉板的尺寸和地基土强度及其分布特... 可折叠防沉板可有效解决单块防沉板因面积过大而导致的巨额安装施工费用问题,是深海油气资源开采生产系统中的新型基础结构。在服役期间承受竖向、水平、弯矩及扭矩等荷载的复合作用,其承载力不仅与防沉板的尺寸和地基土强度及其分布特性有关,而且还与可折叠防沉板两翼间距有关,导致不能直接采用传统的防沉板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计算。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可折叠防沉板的不排水承载力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竖向V、弯矩M加载条件下及组合V-M加载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系统分析了单向(V,M)及组合(V-M)加载条件下的地基破坏模式,提出了单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建立了组合加载条件下的破坏包络线,进而提出了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为可折叠防沉板的承载力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折叠防沉板 复合加载 破坏包络线 有限元分析 不排水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空间自相关特征的机器学习水深反演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鑫 贝祎轩 +1 位作者 陈卓 张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9-169,共11页
基于多光谱影像的水深反演方法是获取近岸水深信息的高效手段,然而反演精度低一直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瓶颈。本文聚焦于实测水深与多光谱数据自身的空间自相关特性,提出在机器学习框架下将学习样本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与统计互相关特征相结... 基于多光谱影像的水深反演方法是获取近岸水深信息的高效手段,然而反演精度低一直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瓶颈。本文聚焦于实测水深与多光谱数据自身的空间自相关特性,提出在机器学习框架下将学习样本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与统计互相关特征相结合,以提高水深反演精度。西沙北岛海域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实测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相比传统机器学习,顾及自相关特征的新方法可获得18%的精度提升;而当实测数据量充足时,精度提升可达到27%。结果表明,将数据源的空间自相关特征融入机器学习算法中,可显著提升多光谱水深反演结果的精确性,进而为浅海海洋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反演 随机森林 机器学习 空间自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体积节理数表征岩体完整系数的结构面类别修正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殷明伦 张晋勋 +2 位作者 江玉生 江华 商晓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3-1140,共8页
岩体完整性是评价工程岩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完整性系数Kv能比较全面地体现岩体的完整性,但其测试难度高,且不利于现场测试工作的频繁开展,需要一种更易于测量的指标。基于文献调研及大量工程实测数据,通过... 岩体完整性是评价工程岩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完整性系数Kv能比较全面地体现岩体的完整性,但其测试难度高,且不利于现场测试工作的频繁开展,需要一种更易于测量的指标。基于文献调研及大量工程实测数据,通过研究岩体体积节理数Jv与岩体完整系数Kv的关系,提出了考虑结构面类别的Jv表征Kv的修正方法。修正方法中将结构面划分为5类,明确了结构面性状定性、定量划分依据,并依据实测数据确定了结构面修正系数Jp的取值方法。对比实际工程中的实测Kv值、国标推荐换算得到的Kv值、线性拟合得到的Kv值、修正换算方法得到的Kv值,结果表明,采用修正方法得到的Kv值与实测Kv值的拟合优度更高,绝对残差较国标推荐算法和线性拟合换算结果分别减少了58%和32%,换算准确度更高。这证明了研究提出的岩体体积节理数表征岩体完整系数的结构面类别修正方法在工程应用上是可行的,可以在后续工程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岩体完整性系数 岩体体积节理数 结构面类别划分 结构面类别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坡面不同植被格局的控蚀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树云 张铁钢 +7 位作者 张展 孙贯芳 李永红 高照良 娄永才 齐星圆 赵莼 吴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127,共7页
为探明不同植被格局对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采用10,20,30 L/min 3种放水流量,对黄土区不同格局(裸坡、坡顶、坡中、坡底、条带)下的高陡边坡(32°,20 m×1 m)进行模拟放水试验,选取径流率、产沙率、减流效益、减... 为探明不同植被格局对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采用10,20,30 L/min 3种放水流量,对黄土区不同格局(裸坡、坡顶、坡中、坡底、条带)下的高陡边坡(32°,20 m×1 m)进行模拟放水试验,选取径流率、产沙率、减流效益、减沙效益等因子对堆积体坡面植被的控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放水流量下,条带、坡顶、坡中、坡底的平均径流率较裸坡分别减小57.33%,61.17%,41.62%,24.78%,平均产沙率较裸坡分别减小74.99%,61.10%,55.01%,46.43%,且径流率与产沙率的线性关系(R^(2)=0.57~0.80,p<0.01)整体上弱于裸坡(R^(2)=0.71,p<0.01)。不同植被格局中,条带及坡顶格局的减流效益分别是65.97%,60.52%,减沙效益分别为71.44%,57.22%,二者的控蚀效果远高于其他格局。产沙率与径流功率的线性相关性(R^(2)=0.61~0.83,p<0.01)高于径流剪切力(R^(2)=0.29~0.76,p<0.01),径流功率能更好地反映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植被格局 减流效益 减沙效益 径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块石破碎影响因素的颗粒流数值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雷晓丹 杨忠平 +1 位作者 翟航 胡元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3-1204,共12页
颗粒破碎是土石混合体的一种基本属性,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鉴于室内试验受设备、材料等因素限制且费时费力,本文采用Monte Carlo思想构建了能够真实反映块石破碎过程的PFC 2D颗粒离散元数值模型,在室内直剪试验和筛分试验基础上进... 颗粒破碎是土石混合体的一种基本属性,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鉴于室内试验受设备、材料等因素限制且费时费力,本文采用Monte Carlo思想构建了能够真实反映块石破碎过程的PFC 2D颗粒离散元数值模型,在室内直剪试验和筛分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数值剪切试验,系统性探究土石混合体块石破碎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基本规律。结果表明:在法向应力作用下,剪切后试样出现明显的块石破碎现象以分散应力;块石粒径对块石破碎程度影响显著,块石粒径越大,破碎势越大,越易破碎;块石浑圆度较小时,颗粒间接触面积较小,应力集中显著,破碎率较大;颗粒级配连续、良好时,颗粒间咬合充分接触完全,接触受力点较多,碎裂更不易发生;试样初始孔隙率对破碎率影响较小,相同法向应力下,随着孔隙率增大,块石破碎程度呈现轻微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PFC 2D 数值剪切试验 块石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隆尧地裂缝成因机理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玉涛 杨为民 +4 位作者 周俊杰 于鸿坤 李晓乐 张田田 万飞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9-178,共10页
隆尧地裂缝是华北平原地区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灾害程度最为严重的构造地裂缝,但其与断裂之间的成因研究一直缺少系统的证明材料和完整的理论分析,即隆尧地裂缝与断裂之间是怎样的成生关系仍较为模糊。文章根据现场调查、探槽、地球... 隆尧地裂缝是华北平原地区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灾害程度最为严重的构造地裂缝,但其与断裂之间的成因研究一直缺少系统的证明材料和完整的理论分析,即隆尧地裂缝与断裂之间是怎样的成生关系仍较为模糊。文章根据现场调查、探槽、地球物理探测和钻孔联合剖面等方法,分析了隆尧地裂缝几何运动特点和深部构造特征,探讨了隆尧地裂缝的成因机理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隆尧地裂缝(主要指西段)的发育位置与隆尧活动断裂基本重合,地裂缝走向近EW,倾向南,倾角60°~80°,南盘相对北盘下降,具正断性;同时,地裂缝面处黏土层中发育擦痕,上盘发育的分支裂缝与主裂缝相交成“y”型,地裂缝上下盘位移差随深度增加;地球物理探测解译隆尧活动断裂上断点埋深40~50 m,钻孔联合剖面揭示隆尧地裂缝向下延伸与隆尧活动断裂上断点吻合。地裂缝发育位置、产状、几何特点、运动特征与物探解译、钻孔联合剖面揭示的隆尧活动断裂一致,因此,隆尧地裂缝与隆尧活动断裂直接相连。根据上述成因理论,提出了构造地裂缝的一种成因模式——断层直剪式,即:在区域应力加强或转变的基础上,基地隐伏断裂开始蠕滑运动,断层面或断层带向地表延伸,切穿第四系岩土层,在地表形成陡坎。并据此分析了隆尧地裂缝的形成、显现和发展过程,为断层直剪式地裂缝成因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尧地裂缝 隆尧活动断裂 成因机理 成因模式 断层直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泥沙分选特性与运移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彤 娄永才 +11 位作者 李永红 孙贯芳 齐星圆 杨树云 赵莼 岑云峰 周富宇 艾建卫 姚怡航 张洵 刘文博 高照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为揭示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在径流驱动下侵蚀泥沙颗粒分选特征及搬运机制,设计了3种上方来水流量(10,20,30 L/min)下的野外模拟径流冲刷试验,对杨凌弃土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32°)侵蚀泥沙的颗粒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侵蚀泥沙... 为揭示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在径流驱动下侵蚀泥沙颗粒分选特征及搬运机制,设计了3种上方来水流量(10,20,30 L/min)下的野外模拟径流冲刷试验,对杨凌弃土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32°)侵蚀泥沙的颗粒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侵蚀泥沙(分散前)中黏粒、细粉粒较原始土壤明显增加,易产生侵蚀;径流对团粒破碎作用影响侵蚀泥沙黏粒含量,当径流功率<1.71 N/(m·s)时,黏粒含量与径流功率呈负相关,>3.89 N/(m·s)时则呈正相关;侵蚀泥沙中细粉粒、粗粉粒主要以单粒的形式搬运,而黏粒以及砂粒多以团粒的形式搬运;侵蚀泥沙中黏粒表现为富集,砂粒表现为贫化;泥沙颗粒粒径决定其主要搬运形式,<0.11 mm的泥沙颗粒以悬移/跃移搬运为主,>0.11 mm的泥沙颗粒以滚动搬运为主;滚动搬运的贡献率随径流搬运能力的增强呈先增大后减小。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工程堆积体坡面水蚀过程机理,为提高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水蚀模型预测精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泥沙颗粒 富集率 搬运机制 工程堆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在砖结构古墓葬数字化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郑晓敏 沈健 祖文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92-194,209,共4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并完整地记录被扫描对象的空间信息,对被扫描对象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建立三维模型。本文以砖结构古墓葬群遗址为例,探讨在砖结构古墓葬中如何有效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区块划分、精度控...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并完整地记录被扫描对象的空间信息,对被扫描对象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建立三维模型。本文以砖结构古墓葬群遗址为例,探讨在砖结构古墓葬中如何有效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区块划分、精度控制、数据拼接与误差改正、坐标系转换、抽稀与降噪、3D建模,获取完整准确的三维点云数据及模型,为遗址数字化提供基础数据。实践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砖结构古墓葬数据记录与保存的一个重要高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砖结构古墓葬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流强度、坡度及侵蚀泥沙颗粒分形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志倩 娄永才 +3 位作者 齐星圆 高照良 李永红 张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7-134,共8页
为了探讨汇流强度、坡度和侵蚀泥沙颗粒分形对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选用3种土壤(风沙土、红土、塿土),4个汇流强度(8,12,16,20 L/min),在3个坡度(28°,32°,36°)堆积体坡面上进行野外径流冲刷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 为了探讨汇流强度、坡度和侵蚀泥沙颗粒分形对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选用3种土壤(风沙土、红土、塿土),4个汇流强度(8,12,16,20 L/min),在3个坡度(28°,32°,36°)堆积体坡面上进行野外径流冲刷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汇流强度和坡度的交互作用对坡面平均流速的影响最大。3种土壤坡面流流速均随汇流强度的增加递增1.00~1.49倍,均随坡度增加递增0.99~1.29倍。(2)汇流强度、坡度、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坡面平均产流率影响最大,而汇流强度对径流量影响最大。3种土壤下垫面坡面产流率、径流量均随汇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别递增1.09~6.10,1.05~5.74倍,均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分别递增0.80~2.59,0.82~2.59倍。(3)汇流强度和坡度的交互作用对产沙率和产沙量影响最大。3种土壤坡面产沙率、产沙量均随汇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别递增1.17~5.67,1.17~5.20倍,均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分别递增0.96~3.32,0.94~7.54倍。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土质的工程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预测及流失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流强度 坡度 土壤颗粒分形 土壤侵蚀 工程堆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滑坡渐进破坏的改进简布条分法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振 叶晓明 刘永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5-682,共8页
为考虑位移因素对于滑坡渐进性发育的影响,基于简布条分法基本原理,提出一个新的能够考虑滑带土抗剪能力与剪切位移关系的滑坡稳定性简化评价方法。该方法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简布条分法进行了改进:(1)将滑动面剪应力-剪切位移本构模型与... 为考虑位移因素对于滑坡渐进性发育的影响,基于简布条分法基本原理,提出一个新的能够考虑滑带土抗剪能力与剪切位移关系的滑坡稳定性简化评价方法。该方法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简布条分法进行了改进:(1)将滑动面剪应力-剪切位移本构模型与沿滑动面的剪切位移模型相结合,以考虑滑坡随着变形发展渐进破坏的过程;(2)提出局部安全系数的概念并对整体安全系数进行重新定义,物理意义更加明确。推导了该方法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其迭代计算思路,并编制Matlab计算程序。通过计算实例表明,应变软化边坡的安全系数不仅取决于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还与其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密切相关,基于峰值强度的极限平衡条分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是偏于危险的。同时该方法还可以有效地模拟边坡从开始破坏到最终滑动面贯通的发育过程,实现了坡体位移与安全系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定量关系,进而实现边坡的稳定性的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 滑坡 渐进性 应变软化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剂对矿渣-粉煤灰地聚合物固井水泥浆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思怡 杨浩 +3 位作者 杨世翰 陈杰彬 王卓懿男 孙桂一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9-174,共6页
针对地聚合物固井水泥浆凝结时间短、表观黏度及滤失量大等问题,基于凝结时间、表观黏度和滤失量等性能参数,研究了缓凝剂、分散剂和降失水剂对地聚合物固井水泥浆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凝剂氯化钡和硼砂仅起到微弱的缓凝作用,而氟硅酸钠... 针对地聚合物固井水泥浆凝结时间短、表观黏度及滤失量大等问题,基于凝结时间、表观黏度和滤失量等性能参数,研究了缓凝剂、分散剂和降失水剂对地聚合物固井水泥浆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凝剂氯化钡和硼砂仅起到微弱的缓凝作用,而氟硅酸钠缓凝效果很好,且具有提高水泥石抗压强度的能力;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和萘系减水剂具有一定程度的分散性能,且相同注入量下萘系减水剂比木质素磺酸钠降黏效果好,而聚羧酸减水剂表现为增稠效果;降失水剂CMC和CMS均具有明显降滤失能力,相同注入量下CMS降失水性能优于CMC,二者均能够提高凝结3 d的水泥石抗压强度。该研究为完井作业中水泥浆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合物 固井水泥浆 缓凝剂 分散剂 降失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午门城台结构受力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璞琳 刘卫华 +1 位作者 程枭翀 化建新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以午门城台为对象,在现场勘察及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和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从冻融循环、局部饱水作用、底部不均匀竖向变形作用、上部竖向荷载4个因素以及因素间耦合影响的方面分析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发现:对结构应力影... 以午门城台为对象,在现场勘察及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和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从冻融循环、局部饱水作用、底部不均匀竖向变形作用、上部竖向荷载4个因素以及因素间耦合影响的方面分析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发现:对结构应力影响方面,上部竖向荷载、底部不均匀竖向变形、局部饱水作用均是高度显著因子,冻融循环次数、冻融循环次数与局部饱水作用时长的交互作用对拱券顶部最大拉应力同样为高度显著因子;对城台变形影响方面,局部饱水作用、底部不均匀竖向变形、上部竖向荷载均是高度显著因子。研究结果揭示了古建筑城台结构受力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为该类古建筑日常维护和预防性保护方案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城台 午门城台 受力性能 影响因素 影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深基坑工程施工及降水过程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双 骆寅 +1 位作者 李雨株 侯正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0-135,共6页
为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地面工程和地下工程交叉建设对周围建筑物产生的影响问题,针对某深基坑工程对周围地铁结构的安全影响性评价为例,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该基坑不同施工阶段对既有地铁线路及附属结构的变形及... 为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地面工程和地下工程交叉建设对周围建筑物产生的影响问题,针对某深基坑工程对周围地铁结构的安全影响性评价为例,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该基坑不同施工阶段对既有地铁线路及附属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在地铁保护区内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保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降水会对深基坑开挖作业给既有轨道产生的形变进行叠加,使形变量变大。在降水过程中需注意降水深度,以免超深抽排影响周围地层的变形。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基坑降水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 数值分析 安全影响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土水分下渗能力及水盐动态运移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晓庆 卞建民 +2 位作者 赵玉红 杨平 孟修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7,共6页
为探究盐渍化土壤水分下渗规律、水分下渗能力及水盐动态运移过程,设计了土壤剖面分层定水头供水及土壤剖面变水头供水下渗实验。测定不同层位土壤水分下渗率、含水率、孔隙水溶液电导率及土壤体电导率等参数,进行入渗条件下水盐动态运... 为探究盐渍化土壤水分下渗规律、水分下渗能力及水盐动态运移过程,设计了土壤剖面分层定水头供水及土壤剖面变水头供水下渗实验。测定不同层位土壤水分下渗率、含水率、孔隙水溶液电导率及土壤体电导率等参数,进行入渗条件下水盐动态运移规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盐渍化土水分下渗规律可由积水入渗Kostiakov模型进行刻画;浅层0~40 cm土壤相对于深层40~60 cm土壤具有较强的拦截和贮存入渗水分能力;盐渍化土壤盐分变动带位于浅层0~40 cm,且20~40 cm深度的土壤盐分波动幅度较大,深层40~60 cm土壤孔隙水溶液盐分向下运移的通量与土壤体盐分对其的补充量达到动态平衡,水分下渗过程中深层土壤孔隙水盐分含量相对平稳。实验结果为盐渍土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渗实验 盐渍土 下渗规律 下渗能力 水盐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宣化赵川地区矿渣碎屑流工程特性及其启动机制
16
作者 李晓乐 杨为民 +4 位作者 程小杰 周俊杰 张树轩 吴玉涛 于鸿坤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554-562,共9页
张家口宣化地区存在大量具有潜在危险的松散矿渣堆积体,文章以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响水沟松散矿渣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对矿渣的颗粒组成、矿物成分、力学性质等进行详细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堆积体属砾质砂土,粘粒含量少,且级配不... 张家口宣化地区存在大量具有潜在危险的松散矿渣堆积体,文章以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响水沟松散矿渣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对矿渣的颗粒组成、矿物成分、力学性质等进行详细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堆积体属砾质砂土,粘粒含量少,且级配不良,松散易流动。同一干密度下,随含水率增加,矿渣抗剪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含水率为15%时,其粘聚力最低,表明响水沟矿渣堆积体失稳启动下滑的界限含水率可能在15%左右。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拟合得到粘聚力与含水率关系公式,初步预测矿渣碎屑流启动下滑的临界含水率。这一认识对该区矿渣堆积体的稳定性评价及碎屑流灾害预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堆积体 碎屑流 含水率 抗剪强度 工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塔现状测量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晓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2期207-209,246,共4页
以万佛堂花塔、龄公和尚舍利塔、姚广孝墓塔、良乡多宝佛塔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古塔现状变形测绘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对塔体各结构层高程数据、三维坐标数据、裂缝数据、病害数据等各项基础数据的采集,为古塔数值模拟及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基... 以万佛堂花塔、龄公和尚舍利塔、姚广孝墓塔、良乡多宝佛塔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古塔现状变形测绘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对塔体各结构层高程数据、三维坐标数据、裂缝数据、病害数据等各项基础数据的采集,为古塔数值模拟及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可作为后期监测数据的比对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塔 现状测量 倾斜度检测 病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