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有多"难"?
1
作者
姬宏旺
陈维强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2期44-48,共5页
林业碳汇为何由"香饽饽"突然变成"烫手山芋"?青山绿水能否借碳市场机制变成金山银山?项目开发的盈亏平衡点究竟在哪?从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到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重启,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态势经...
林业碳汇为何由"香饽饽"突然变成"烫手山芋"?青山绿水能否借碳市场机制变成金山银山?项目开发的盈亏平衡点究竟在哪?从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到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重启,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态势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由最初的热火朝天迅速转向低迷不振,市场信心遭受重创.被资本市场一度认为是"香饽饽"的林业碳汇竟然变成了"烫手山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亏平衡点
林业碳汇项目
烫手山芋
市场机制
金山银山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
青山绿水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自愿碳市场及运行机制现状和挑战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元哲
李怒云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1期54-57,共4页
本文对全球自愿碳市场机制的形成、运行模式以及现状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并重点介绍具有影响力的核证碳减排标准(VCS)、黄金标准(GS)等6个体系,旨在促进以碳汇标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美丽中国建...
本文对全球自愿碳市场机制的形成、运行模式以及现状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并重点介绍具有影响力的核证碳减排标准(VCS)、黄金标准(GS)等6个体系,旨在促进以碳汇标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自愿碳市场应运而生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理工作不断推进,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贯彻落实《巴黎协定》的重要举措之一。借助市场机制促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效的普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减排
气候变化问题
温室气体排放
运行模式
运行机制
自愿碳市场
《巴黎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快建立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元哲
李怒云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4期42-45,共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同时也是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最快的国家,肩负着气候治理大国担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在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生态产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同时也是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最快的国家,肩负着气候治理大国担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在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背景下,有必要建立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这不仅可以丰富国内的碳减排产品,也能丰富国际的自愿减排标准体系,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建立国内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的背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在碳交易和碳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早在2005年,中国率先研究和编制了全球首个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同时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个CDM林业碳汇交易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全球气候治理
自愿减排
碳中和
碳市场
战略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
碳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碳交换动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
被引量:
20
4
作者
陈文婧
李春义
+3 位作者
何桂梅
王小平
查天山
贾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712-6720,共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地增加。在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以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其潜在的碳汇功能亦不容忽视。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于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对北京奥林匹克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地增加。在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以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其潜在的碳汇功能亦不容忽视。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于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碳通量观测,以探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源/汇属性和强度。研究发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年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Re)、生态系统净生产力(NEP)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季(4月—11月)以吸收二氧化碳(CO2)为主,非生长季以释放CO2为主。Re随空气温度(T a)呈指数增加,温度敏感性系数(Q10)为2.5;GEP也随T a的升高而增加;GEP与Re对T a的响应差异决定着NEP与T a的关系:当T a<10.0℃时,NEP随T a升高而下降;当T a>10.0℃时,NEP随T a升高而增加。在生长季各月,日总GEP随日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升高而增加,生态系统光合作用表观光量子效率(α)和平均最大光合速率(A max)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最大值出现在7月,分别为0.083μmol CO2/μmol PAR和29.46μmol·m-2·s-1,最小值出现在11月,分别为0.017μmol CO2/μmol PAR和4.16μmol·m-2·s-1。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全年GEP、Re、NEP的年总量分别为1192、1028、164 g C/m2。该研究结果可用于估算、模拟预测相似城市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可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碳通量
涡度协方差
生态系统生产力
生态系统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级的福建将乐地区栲树树高曲线模型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42,共9页
【目的】研究栲树树高曲线模型,为编制福建省将乐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经营数表、指导当地森林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将乐地区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为研究对象,以17个栲树林样地中427株栲树胸径、树高实测数据为建模数据,通过分析...
【目的】研究栲树树高曲线模型,为编制福建省将乐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经营数表、指导当地森林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将乐地区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为研究对象,以17个栲树林样地中427株栲树胸径、树高实测数据为建模数据,通过分析坡度、坡向和坡位3个地形因子与树高生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以Richards方程为基本方程,分别构建基于树高分级和地形分级的栲树树高曲线模型,并与经典树高曲线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基于树高分级的栲树树高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R2)最大,为0.630;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为2.283,表明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基于地形分级的栲树树高曲线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1.707和0.163,均为最小,表明该模型预估精度最高。【结论】结合将乐地区实际情况,基于地形分级的树高曲线模型能较为精确地预估栲树树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树
树高曲线
树高分级
地形分级
RICHARDS方程
福建将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服务的荒漠化监管基础平台架构研究
6
作者
滕红
张强
+1 位作者
刘鹏举
唐小明
《现代园艺》
2012年第8期151-152,共2页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荒漠化监测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复杂过程,通过采用SOA架构技术,在web service技术的支撑下,构建了一个统一的、开放的、标准的架构模型,通过异构系统、异构平台之间的无缝集...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荒漠化监测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复杂过程,通过采用SOA架构技术,在web service技术的支撑下,构建了一个统一的、开放的、标准的架构模型,通过异构系统、异构平台之间的无缝集成与互操作,实现荒漠化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利用强大的网络数据传输技术,进行海量数据的传输,进一步提升了荒漠化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服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平台
SOA
WEB
SERVICE
系统集成与互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索构建创新的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
7
作者
陈元哲
李怒云
《绿色中国》
2024年第21期40-44,共5页
为了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协同履约,推动“昆明一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目标实现,笔者立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结合“菲氏叶猴栖息地保护碳汇项目方法学”...
为了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协同履约,推动“昆明一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目标实现,笔者立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结合“菲氏叶猴栖息地保护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和示范项目案例,探索基于碳信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生物多样性信用方法学和项目开发,以期为开发生物多样性信用标准产品奠定基础,为助力企业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披露、履行社会责任等提供多重效益的碳信用和生物多样性信用产品,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机制
项目案例
多重效益
生物多样性
方法学
信用标准
战略目标
探索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有多"难"?
1
作者
姬宏旺
陈维强
机构
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
北京凯来美气候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2期44-48,共5页
文摘
林业碳汇为何由"香饽饽"突然变成"烫手山芋"?青山绿水能否借碳市场机制变成金山银山?项目开发的盈亏平衡点究竟在哪?从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到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重启,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态势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由最初的热火朝天迅速转向低迷不振,市场信心遭受重创.被资本市场一度认为是"香饽饽"的林业碳汇竟然变成了"烫手山芋".
关键词
盈亏平衡点
林业碳汇项目
烫手山芋
市场机制
金山银山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
青山绿水
资本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自愿碳市场及运行机制现状和挑战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元哲
李怒云
机构
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
出处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1期54-57,共4页
文摘
本文对全球自愿碳市场机制的形成、运行模式以及现状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并重点介绍具有影响力的核证碳减排标准(VCS)、黄金标准(GS)等6个体系,旨在促进以碳汇标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自愿碳市场应运而生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理工作不断推进,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贯彻落实《巴黎协定》的重要举措之一。借助市场机制促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效的普遍方法。
关键词
碳中和
碳减排
气候变化问题
温室气体排放
运行模式
运行机制
自愿碳市场
《巴黎协定》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快建立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元哲
李怒云
机构
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
出处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4期42-45,共4页
文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同时也是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最快的国家,肩负着气候治理大国担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在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背景下,有必要建立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这不仅可以丰富国内的碳减排产品,也能丰富国际的自愿减排标准体系,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建立国内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的背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在碳交易和碳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早在2005年,中国率先研究和编制了全球首个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同时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个CDM林业碳汇交易项目。
关键词
碳减排
全球气候治理
自愿减排
碳中和
碳市场
战略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
碳交易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碳交换动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
被引量:
20
4
作者
陈文婧
李春义
何桂梅
王小平
查天山
贾昕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市林业
碳
汇
工作办公室
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712-6720,共9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95B07)
文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地增加。在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以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其潜在的碳汇功能亦不容忽视。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于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碳通量观测,以探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源/汇属性和强度。研究发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年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Re)、生态系统净生产力(NEP)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季(4月—11月)以吸收二氧化碳(CO2)为主,非生长季以释放CO2为主。Re随空气温度(T a)呈指数增加,温度敏感性系数(Q10)为2.5;GEP也随T a的升高而增加;GEP与Re对T a的响应差异决定着NEP与T a的关系:当T a<10.0℃时,NEP随T a升高而下降;当T a>10.0℃时,NEP随T a升高而增加。在生长季各月,日总GEP随日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升高而增加,生态系统光合作用表观光量子效率(α)和平均最大光合速率(A max)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最大值出现在7月,分别为0.083μmol CO2/μmol PAR和29.46μmol·m-2·s-1,最小值出现在11月,分别为0.017μmol CO2/μmol PAR和4.16μmol·m-2·s-1。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全年GEP、Re、NEP的年总量分别为1192、1028、164 g C/m2。该研究结果可用于估算、模拟预测相似城市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可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碳通量
涡度协方差
生态系统生产力
生态系统呼吸
Keywords
urban green-land
CO2 flux
eddy covariance
ecosystem productivity
ecosystem respiration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级的福建将乐地区栲树树高曲线模型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杰
机构
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42,共9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方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22B05)
文摘
【目的】研究栲树树高曲线模型,为编制福建省将乐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经营数表、指导当地森林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将乐地区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为研究对象,以17个栲树林样地中427株栲树胸径、树高实测数据为建模数据,通过分析坡度、坡向和坡位3个地形因子与树高生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以Richards方程为基本方程,分别构建基于树高分级和地形分级的栲树树高曲线模型,并与经典树高曲线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基于树高分级的栲树树高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R2)最大,为0.630;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为2.283,表明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基于地形分级的栲树树高曲线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1.707和0.163,均为最小,表明该模型预估精度最高。【结论】结合将乐地区实际情况,基于地形分级的树高曲线模型能较为精确地预估栲树树高。
关键词
栲树
树高曲线
树高分级
地形分级
RICHARDS方程
福建将乐地区
Keywords
Castanopsis fargesii
height-diameter model
heightclassification
topographic factors classification
Richardsequation
Jiangle,Fujian
分类号
S792.11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8.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服务的荒漠化监管基础平台架构研究
6
作者
滕红
张强
刘鹏举
唐小明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院
资源信息
研究
所
出处
《现代园艺》
2012年第8期151-152,共2页
文摘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荒漠化监测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复杂过程,通过采用SOA架构技术,在web service技术的支撑下,构建了一个统一的、开放的、标准的架构模型,通过异构系统、异构平台之间的无缝集成与互操作,实现荒漠化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利用强大的网络数据传输技术,进行海量数据的传输,进一步提升了荒漠化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
基础平台
SOA
WEB
SERVICE
系统集成与互操作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索构建创新的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
7
作者
陈元哲
李怒云
机构
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
出处
《绿色中国》
2024年第21期40-44,共5页
文摘
为了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协同履约,推动“昆明一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目标实现,笔者立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结合“菲氏叶猴栖息地保护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和示范项目案例,探索基于碳信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生物多样性信用方法学和项目开发,以期为开发生物多样性信用标准产品奠定基础,为助力企业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披露、履行社会责任等提供多重效益的碳信用和生物多样性信用产品,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做出贡献。
关键词
信用机制
项目案例
多重效益
生物多样性
方法学
信用标准
战略目标
探索构建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有多"难"?
姬宏旺
陈维强
《绿色中国》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球自愿碳市场及运行机制现状和挑战
陈元哲
李怒云
《绿色中国》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加快建立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
陈元哲
李怒云
《绿色中国》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碳交换动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
陈文婧
李春义
何桂梅
王小平
查天山
贾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分级的福建将乐地区栲树树高曲线模型研究
李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面向服务的荒漠化监管基础平台架构研究
滕红
张强
刘鹏举
唐小明
《现代园艺》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探索构建创新的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
陈元哲
李怒云
《绿色中国》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