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危岩体崩塌灾害早期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
作者 杜岩 张洪达 +3 位作者 谢谟文 蒋宇静 李双全 刘敬楠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3,共14页
作为中国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大型危岩崩塌成因复杂、分布范围广、隐蔽性和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其早期预警一直难以实现。通过总结岩体崩塌灾害失稳机理与预警模型可知,开展岩桥结构面损伤识别及静力学-动力学-环境量参量(SDEI)的综合... 作为中国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大型危岩崩塌成因复杂、分布范围广、隐蔽性和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其早期预警一直难以实现。通过总结岩体崩塌灾害失稳机理与预警模型可知,开展岩桥结构面损伤识别及静力学-动力学-环境量参量(SDEI)的综合性监测技术研究是实现大型危岩体崩塌灾害早期监测预警的关键所在,而基于分离破坏前兆识别的早期预警机制研究是提高崩塌灾害预警时效性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微机电系统与云边融合技术的发展,在未来有望形成一套稳定性动态评价、失稳工况预测与失稳时间预测模型实时联动的多元预警新范式。与此同时,还需通过不断丰富大型危岩崩塌等脆性破坏灾害预警技术体系,实现危岩体预警等级、稳定性状态、失稳工况、失稳时间的实时分析,进而有效解决大型危岩体崩塌灾害科学精准防控与智慧化应急决策的双重难题。最后,针对目前崩塌灾害早期监测预警研究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与应对措施,以期为中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更好地应对大型危岩体崩塌灾害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早期预警 大型危岩体 脆性破坏灾害 监测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芯桩传感器的拉裂型边坡危岩体临崩倾斜变形特征现场实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贺铮 谢谟文 +3 位作者 吴志祥 赵晨 孙广存 徐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99-3415,共17页
边坡危岩体崩塌的监测预报一直是地质灾害防灾研究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简称MEMS)技术构建了危岩体微小倾斜角度与强振加速度的“采集-计算-传输”机制,研制了微芯桩传感器,实现了危... 边坡危岩体崩塌的监测预报一直是地质灾害防灾研究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简称MEMS)技术构建了危岩体微小倾斜角度与强振加速度的“采集-计算-传输”机制,研制了微芯桩传感器,实现了危岩体的低功耗长期监测。通过拉裂型危岩体崩塌现场实测分析,发现了拉裂型危岩体具有倾斜变形加速并伴随强振动频次、幅值增加的崩塌前兆。探明了临崩加速倾斜阶段累计倾斜变形量与倾斜变形速率之间具有显著指数关系,且倾斜速率倒数与距离崩塌时长具有线性相关性,进而建立了“倾斜速率倒数法”崩塌时间预测模型,形成了基于MEMS倾斜角度传感数据特征的预测模型实时应用算法流程。研究成果可对崩塌灾害的监测预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裂型危岩体 倾斜变形 崩塌预测模型 崩塌前兆 MEMS技术 微芯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安全监测三维可视化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探讨白鹤滩水电站金江滑坡体监测预警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大春 段杭 +1 位作者 熊娟 赵翔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5-I0005,共1页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凉山州与云南昭通市交界处,是目前全球在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装机规模第二大的水电站,也是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工程项目。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因此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技术难度非常高,很多主要技术指...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凉山州与云南昭通市交界处,是目前全球在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装机规模第二大的水电站,也是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工程项目。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因此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技术难度非常高,很多主要技术指标位居世界第一,在工程建设期间,库岸边坡的稳定性是其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水电站 水利水电工程 装机规模 库岸边坡 在建规模 单机容量 工程建设 方法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体失稳监测与安全评价——评《岩质边坡稳定评价与安全治理》
4
作者 张鑫鹏 莫中平 刘科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16-4116,共1页
滑坡体失稳是一项重大的地质灾害,为了减少灾害损失,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加强对滑坡体失稳的监测与安全评价。《岩质边坡稳定评价与安全治理》一书共分为九章,内容涵盖了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安全治理的多个方面。第... 滑坡体失稳是一项重大的地质灾害,为了减少灾害损失,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加强对滑坡体失稳的监测与安全评价。《岩质边坡稳定评价与安全治理》一书共分为九章,内容涵盖了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安全治理的多个方面。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岩质边坡与滑坡灾害的基本概念、失稳特征与影响因素、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第2至8章分别详细探讨了岩体结构与边坡稳定特征、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估算、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与三维稳定评价、岩质边坡强度劣化与失稳机理、岩质边坡补强加固机理与稳定提升技术、岩质边坡块体失稳风险与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和理论。第9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书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地质灾害 滑坡灾害 岩体结构 安全评价 安全治理 抗剪强度参数 稳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芯桩监测技术在黄河丁坝根石走失预警中的应用
5
作者 栗铭阳 张宝森 +2 位作者 孟昱含 高宇翔 赵启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黄河下游丁坝根石走失问题频发,传统监测方法成效有限。为提高根石走失预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创新性地将微芯桩监测设备应用在黄河神堤控导工程13#、14#、15#、20#坝,监测根石走失情况以及坝体倾斜角度、振动冲击合加速度等变化情况。... 黄河下游丁坝根石走失问题频发,传统监测方法成效有限。为提高根石走失预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创新性地将微芯桩监测设备应用在黄河神堤控导工程13#、14#、15#、20#坝,监测根石走失情况以及坝体倾斜角度、振动冲击合加速度等变化情况。微芯桩监测系统利用物联网一体化感知技术,通过感知终端实现对水下根石运行状态的24 h全天候监测。应用情况表明,丁坝基础石料在水流或者外力作用下产生滑移,使丁坝发生轻微的位移、倾斜或振动时,微芯桩能灵敏地捕捉到这些指标信息,监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 根石 微芯桩 监测预警 黄河神堤控导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