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问领导科学之“魂”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兰芬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4-158,共5页
中国领导科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产生以来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其灵魂性的东西始终探究不足。笔者对领导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中国领导科学存在"术"多"道"少、"有"多"无"... 中国领导科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产生以来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其灵魂性的东西始终探究不足。笔者对领导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中国领导科学存在"术"多"道"少、"有"多"无"少、"知识"多"智慧"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中国领导科学的学科方向不够明确,价值取向飘移,学科基础不扎实,实践功能受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对什么是领导、什么样的人才能领导、领导者应当怎样领导三个领导活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定位领导科学的基本精神和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科学 学科方向 功能定位 基本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科学的发轫与使命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兰芬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155,共4页
人类的领导实践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然而人类对领导活动科学规律的自觉研究和科学认识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人类社会的领导实践经历了由朴素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类对领导活动规律的认识也同时经... 人类的领导实践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然而人类对领导活动科学规律的自觉研究和科学认识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人类社会的领导实践经历了由朴素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类对领导活动规律的认识也同时经历了由经验到科学、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揭示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明确领导科学的历史使命,使领导科学成为推动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学术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科学 产生与发展过程 历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传承·创新——领导科学发展30年理论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Z期9-10,共2页
时值领导科学发展30年之际,为了总结我国领导科学30年的成就与经验,推动我国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 时值领导科学发展30年之际,为了总结我国领导科学30年的成就与经验,推动我国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黑龙江省领导科学学会主办,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中共黑龙江省伊春市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科学 黑龙江省伊春 领导魅力 科学学会 国家行政学院 领导活动 中国管理科学 领导文化 女性领导 领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领导科学发展定位的思考
4
作者 刘兰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Z期8-10,共3页
我国领导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几乎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步。我国改革开放已30余年,当前正处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民主、科学、和谐社会的发展新阶段。我国领导科学当前也恰好处于调整思路、进一步蓄势提高的关键时期。近30年来。
关键词 领导科学 领导活动 进程同步 领导学研究 领导思想 领导干部 科学研究者 领导问题 领导观 领导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的人情债风险与避险之方 被引量:1
5
作者 路欣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83-86,共4页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人情债主要基于权力衍生的各种利益的互动和交换,主要来自工作任务的高度配合、人际关系的尽心维护、各种信息的互通有无、权力利益的内外平衡。人情债具有从小变大、从有形到隐形、从合规到违规的风险。领导干部要对...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人情债主要基于权力衍生的各种利益的互动和交换,主要来自工作任务的高度配合、人际关系的尽心维护、各种信息的互通有无、权力利益的内外平衡。人情债具有从小变大、从有形到隐形、从合规到违规的风险。领导干部要对人情债进行防范和化解,应明晰岗位职责,规避冗余人情;严密制度,强化监督,铲除人情土壤;营造良好风气,屏蔽恶意人情;严格要求自身,防范物质人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人情债 风险 权力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型领导力: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宏 李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63,共4页
变革型领导力理论是西方近40年来的研究热点和焦点,它高度关注领导者的魅力、追随者的内心需要以及领导活动的价值层面。以中国现实问题为基础,以变革型领导理论为借鉴,领导者应该实现领导力重心从领导权力到领导魅力的转变,领导力向度... 变革型领导力理论是西方近40年来的研究热点和焦点,它高度关注领导者的魅力、追随者的内心需要以及领导活动的价值层面。以中国现实问题为基础,以变革型领导理论为借鉴,领导者应该实现领导力重心从领导权力到领导魅力的转变,领导力向度从单向到互动的转变,领导力目标从完成变革到实现价值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型领导力 领导者 追随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村干部考核困境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1
7
作者 倪莉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13-116,共4页
当前对驻村干部进行考核存在六大困境:激励性与约束性的矛盾、模糊性与精确性的矛盾、即时性与时滞性的矛盾、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矛盾、片面性与全面性的矛盾、简易性与准确性的矛盾。破解这些困境,应做到考核原则正向引导、考核标准同中... 当前对驻村干部进行考核存在六大困境:激励性与约束性的矛盾、模糊性与精确性的矛盾、即时性与时滞性的矛盾、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矛盾、片面性与全面性的矛盾、简易性与准确性的矛盾。破解这些困境,应做到考核原则正向引导、考核标准同中存异、考核信息多级共享、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过程公正透明、考核结果充分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工作 驻村干部 考核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与心存芥蒂下属相处的合宜方略
8
作者 路欣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54,共4页
下属心存芥蒂的表现有副职领导分庭抗礼、核心下属效能降低、功勋下属心态失衡、普通下属如履薄冰。下属心存芥蒂会造成组织成员"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工作进度"缓不济急",缺乏执行力;组织生态"乌烟瘴气&quo... 下属心存芥蒂的表现有副职领导分庭抗礼、核心下属效能降低、功勋下属心态失衡、普通下属如履薄冰。下属心存芥蒂会造成组织成员"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工作进度"缓不济急",缺乏执行力;组织生态"乌烟瘴气",缺乏竞争力。打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芥蒂,需要领导者注重知人善任,主动"化干戈为玉帛";强化领导威望,确保"一碗水端平";提升工作素养,担当"行家里手";优化组织氛围,践行"和衷共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下属 芥蒂 知人善任 组织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领导工作中引导和借重民意推进棘手问题解决的方略
9
作者 刘永纯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52,共3页
当前,城乡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基层社会结构变化、传统治理效能打折,基层政府权小责大、基层干部本领不足,个体意识高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等问题,这些问题涉事主体多、利益平衡难、问题成因杂,是基层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当前,城乡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基层社会结构变化、传统治理效能打折,基层政府权小责大、基层干部本领不足,个体意识高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等问题,这些问题涉事主体多、利益平衡难、问题成因杂,是基层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要引导和借重民意推进棘手问题解决,就需要确保问题诊断从群众中来,保证问题的精准性;解决方案要借重群众力量,确保方案的针对性;落地执行应及时沟通反馈,确保效果的预期性;讲究沟通策略,推动问题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领导干部 民意 棘手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领导感觉政策难用的原因与应对之策
10
作者 刘永纯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3,共3页
基层领导感觉政策难用,主观上是因为存在政策理论水平欠缺、政策宣传引导不足、调研不深情况不明、突破创新能力不强、落实手段方法单一等问题,客观上是因为部分政策目标不明确、政策制定不接地气、政策优惠门槛较高、政策配套衔接缺失... 基层领导感觉政策难用,主观上是因为存在政策理论水平欠缺、政策宣传引导不足、调研不深情况不明、突破创新能力不强、落实手段方法单一等问题,客观上是因为部分政策目标不明确、政策制定不接地气、政策优惠门槛较高、政策配套衔接缺失等,会导致机械照搬应付了事、消极无为落实打折、弄虚作假欺瞒交差、变通曲解捆绑搭车等恶劣后果。基层领导应强化责任担当,打牢理论基础,深入基层调研,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节点,多措并举提升政策落实能力,同时要优化政策质量,做到政策制定科学、弹性适度、对接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领导 政策难用 政策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军 田晓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民主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论断,既表明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同时也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将是党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要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民主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论断,既表明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同时也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将是党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要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还必须着力破解体制上存在的参与渠道不畅、表达机会失衡、协商主体地位不够平等、协商程序不够规范、协商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性安排,努力在推进协商渠道多样化、协商主体平等化、协商程序制度化、协商制度法律化等方面下功夫,进而保障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达成具有合法性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应切实把握的三大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7,共7页
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应把握好三大问题:一是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特征,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前提保证;二是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这是形... 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应把握好三大问题:一是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特征,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前提保证;二是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这是形成规律性认识并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是准确把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着力点,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得以取得实效的重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全面从严治党 纵深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三重维度及其在中国的生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福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9,共6页
现代性从根本上说是人自身的现代性,它是人在自我敞开中呈现的现代性理念、制度和态度所形成的多维互动的总体性,这种总体性使现代性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现代性在中国生成的主要问题不只在于人们所强调的现代性理念的不普及、宏观现代... 现代性从根本上说是人自身的现代性,它是人在自我敞开中呈现的现代性理念、制度和态度所形成的多维互动的总体性,这种总体性使现代性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现代性在中国生成的主要问题不只在于人们所强调的现代性理念的不普及、宏观现代性制度的不健全,而且在于微观现代性的理性机制还没有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文化机理,在于作为人自身现代性最活跃维度的现代性态度远没有发育,以至于人自身的现代性无法真正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自身的现代性 现代性理念 现代性制度 现代性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原则与方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福生 荀一成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共4页
作为当前中国政府自身改革的核心之举,权力清单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基础性、关键性工程,也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因此,权力清单制定得是否科学、运行得是否规范、监督得是否到位、调整得是否合理,事关行政体制改革... 作为当前中国政府自身改革的核心之举,权力清单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基础性、关键性工程,也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因此,权力清单制定得是否科学、运行得是否规范、监督得是否到位、调整得是否合理,事关行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从各地公布的权力清单及其实际运行状况看,地方权力清单的出台有三种不同的面相:一是非规制化运作,权力清单及其所在的行政体系运行依托人治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权力 清单 制度 转变政府职能 行政体制改革 体系运行 依法行政 自身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层级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现实选择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Z期9-10,共2页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到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政府层级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各国政府改革的一个趋向。目前,...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到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政府层级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各国政府改革的一个趋向。目前,我国的五级政府体制存在诸多弊端,亟须加以改革,这在学术界和领导界已经达成共识。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层级 政府机构改革 价值取向 政府体制 电子政务 高效政府 扩权强县 政府效能 政府行政行为 扩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塑造党的理论形象的灵魂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素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4-136,共3页
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在党的理论形象塑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塑造了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理论形象,而且塑造了党自信、开放的理论形象,更塑造了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形象。可以说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塑造党的理论形象的灵魂。
关键词 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 塑造 理论形象 灵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形象建设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素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134,共3页
党的理论形象至关重要,我们要积极有效地推进党的理论形象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前提,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开放性和创新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内涵,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民族性和生命力;以人民群众为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 党的理论形象至关重要,我们要积极有效地推进党的理论形象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前提,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开放性和创新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内涵,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民族性和生命力;以人民群众为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进步性和凝聚力;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政治性和保障力;以全球为视域,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国际性和包容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理论形象 形象建设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政治的根基、困境及解构主义“出路”
18
作者 李素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48,共4页
现代政治和传统政治的区别在于它是以理性和主体(性)为根基的。现代政治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蕴涵了理性主义的基本假定而成为现代政治的缺憾,并进而使自身陷入到困境中。解构主义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解构",并提... 现代政治和传统政治的区别在于它是以理性和主体(性)为根基的。现代政治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蕴涵了理性主义的基本假定而成为现代政治的缺憾,并进而使自身陷入到困境中。解构主义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解构",并提出了解构主义的"出路"——消解主体,在现代理性的限制之外,主张理性与非理性的平等相待,探讨日常生活领域的微观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主体(性) 现代政治 解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