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构必须规范化——对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1
作者 鲁荣寰 岳文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60,共2页
在我国新一届政府跨世纪的大政纲领中,有“三项改革必须到位”的施政目标。其中第一个到位,就是“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和使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对于国有企业比重大,是我国... 在我国新一届政府跨世纪的大政纲领中,有“三项改革必须到位”的施政目标。其中第一个到位,就是“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和使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对于国有企业比重大,是我国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实现“二次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 股份制改组 规范化 黑龙江省 法人治理结构 国企改革 “到位” 公司治理结构 国有资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变迁微观补充:基于介质结构角度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清均 张聚昌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6,共6页
针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变迁微观角度分析存在的一些缺失,文章围绕制度结构性变化与制度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导致的制度变迁问题,对已有介质结构模型作出精确化与具体化处理,引入博弈论分析工具,将制度变迁推演成为子博弈精炼均衡的分析情... 针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变迁微观角度分析存在的一些缺失,文章围绕制度结构性变化与制度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导致的制度变迁问题,对已有介质结构模型作出精确化与具体化处理,引入博弈论分析工具,将制度变迁推演成为子博弈精炼均衡的分析情景,试图刻画制度变迁一般层面的微观响应机制,并利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企业制度变迁实绩印证其制度演化的理路,着力回答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变迁微观层面的机制与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变迁 介质结构 子博弈精炼均衡 中国所有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的商品性与按劳分配的统一
3
作者 张聚昌 姜振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5-58,共4页
劳动力的商品性与按劳分配的统一张聚昌,姜振宝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必须“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劳动力的商品性与按劳分配的统一张聚昌,姜振宝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必须“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建立劳动力市场与按劳分配是否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价值 劳动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商品性 资本主义 马克思 调节商品交换 个人消费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计划与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
4
作者 金南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4-77,共4页
一计划经济理论,首见于马克思的理论杰作。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中,计划经济的产生有其相应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前提:在新的经济制度(指计划经济制度)问世之前,商品经济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显然,马克思设计的计划经济是与产品经济联在... 一计划经济理论,首见于马克思的理论杰作。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中,计划经济的产生有其相应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前提:在新的经济制度(指计划经济制度)问世之前,商品经济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显然,马克思设计的计划经济是与产品经济联在一起的计划经济,是产品形式的计划经济。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曾以巨大代价将其理论付诸于实践,然其“投入—产出”却离“期望值”相距甚远。究其原因:(1)社会经济关系纵横交错、千变万化,使“包罗万象”的计划,事实上只能成为一种无法实现的“蓝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与市场 计划经济理论 有计划商品经济 市场价格 经济生活 计划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者 产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初级阶段的市场体系培育和物价问题
5
作者 金南浩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5期64-72,145,共10页
植根于二元经济基础上的结构约束和体制约束是理解市场体系培育和物价问题的基本线索。从结构约束方面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体系,不能从自然经济的母体中萌芽和发展,只能从产品经济运行模式的解体中精心培育;从体制约束方面看... 植根于二元经济基础上的结构约束和体制约束是理解市场体系培育和物价问题的基本线索。从结构约束方面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体系,不能从自然经济的母体中萌芽和发展,只能从产品经济运行模式的解体中精心培育;从体制约束方面看,初级阶段的市场体系培育,不是单纯“开放”的过程,而是传统体制由松动、放宽,直至用新体制最终取代旧体制的过程。价格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也必须充分重视基于二元经济转换基础上的结构约束和体制约束。这包括:探寻物价上涨的深层原因——结构性原因和体制性原因;设计通货膨胀制约下的价格改革推进阶段及其目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市场体系培育 资金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价格改革 期货市场 体制约束 生产资料市场 结构约束 商品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