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孤岛效应及消除对策——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姚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0-131,共2页
陕西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及数个省级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是陕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孤岛效应却制约着园区效能的发挥,消除园区孤岛效应是园区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陕西 园区建设 孤岛效应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所有制结构变革问题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曹钢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3-47,共5页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所有制结构变革问题研究曹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经济研究所一、关于所有制结构合理性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有制是一个历史范畴。所有制结构即是指一定社会阶段各种所有制以特定的实现形式或具体方式而形成的相...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所有制结构变革问题研究曹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经济研究所一、关于所有制结构合理性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有制是一个历史范畴。所有制结构即是指一定社会阶段各种所有制以特定的实现形式或具体方式而形成的相互间的关系。从马克思的一些分析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时期 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 所有制变革 公有制性质 “质”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北部水土流失区特色农业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姚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6-191,共6页
特色农业是强国富民的基础产业。特色农业不仅产品特色鲜明,有独特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而且能立足于一个地区乃至国内外。近些年来,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引人注目。在分析特色农业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讨... 特色农业是强国富民的基础产业。特色农业不仅产品特色鲜明,有独特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而且能立足于一个地区乃至国内外。近些年来,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引人注目。在分析特色农业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陕北地区特色产业的基本概况,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发展的6大特色产业:制种及玉米产业、果业、设施蔬菜产业、畜产加工业、羊产业、小杂粮产业等,并就其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北部水土流失地区 农业资源优势 特色农业 区域经济 农民增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姚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67-70,共4页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人口、土地、资源与环境系统内各因素的相互协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基本问题越来越多地摆在我们面前,致使在人口增长过快情况下,产生了土地资源减退、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环境持续恶化等危害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在进...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人口、土地、资源与环境系统内各因素的相互协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基本问题越来越多地摆在我们面前,致使在人口增长过快情况下,产生了土地资源减退、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环境持续恶化等危害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在进入21世纪人民奔小康的关键时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针对中国国情,分析了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 自然资源 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以来延安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姚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7-190,200,共5页
延安市是全国惟一的退耕还林(草)试点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其成效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延安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 延安市是全国惟一的退耕还林(草)试点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其成效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延安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促进了延安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1998—2007年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度介于0.5094~0.6051之间,可持续发展水平虽处于一般状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即从一般可持续状态逐步向较高可持续状态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延安市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开发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思考--以陕西靖边县为例
6
作者 姚蓉 延军平 +1 位作者 刘延生 常维海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9-132,共4页
陕西靖边县位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大规模的能源开发使该区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靖边县急待解决的难题。基于靖边县水资源利用现状,本文对靖边县水... 陕西靖边县位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大规模的能源开发使该区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靖边县急待解决的难题。基于靖边县水资源利用现状,本文对靖边县水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了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开发区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对策 靖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7
作者 姚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596-598,601,共4页
黄土高原是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重点建设的区域之一,在工程实施中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稳固退耕成果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面向国家生态建设需求,结合区域特点,提出了构... 黄土高原是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重点建设的区域之一,在工程实施中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稳固退耕成果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面向国家生态建设需求,结合区域特点,提出了构建完善的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推进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黄土高原 农村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粮食安全态势评价及对策研究
8
作者 姚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809-1811,1836,共4页
以我国唯一的退耕还林试点市延安市为研究对象,对延安市1997~2007年耕地变化动态与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研究。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法,分析了延安市1997~2007年11年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态势,总结了该区域最... 以我国唯一的退耕还林试点市延安市为研究对象,对延安市1997~2007年耕地变化动态与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研究。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法,分析了延安市1997~2007年11年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态势,总结了该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的变化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保障延安市耕地动态平衡和粮食安全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延安市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中延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姚蓉 延军平 +1 位作者 刘小莉 刘延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5-157,共3页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根据农村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点,延安市适时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结合退耕还林以来延安市农业发展情况,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延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产业发展的空间效益,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根据农村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点,延安市适时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结合退耕还林以来延安市农业发展情况,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延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产业发展的空间效益,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延安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延安市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根据生态建设要求和市场需求,发挥区域的农业资源条件优势,稳步推进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延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背景下延安市粮食安全态势评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6-230,235,共6页
延安市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延安市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持久、稳定。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法,采用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口数量等数据,分析了1997-2007年延安市粮食安全状态。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延安市宝... 延安市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延安市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持久、稳定。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法,采用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口数量等数据,分析了1997-2007年延安市粮食安全状态。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延安市宝塔区以南县区的耕地压力指数、最小耕地面积较小,粮食生产压力小,耕地的生产力高;在时间上,1998-2003年延安市耕地压力指数、最小耕地面积呈上升态势,2003年后则趋于下降。近些年耕地压力指数略高于1,区内耕地压力、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延安市应控制人口增长,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旱作农业技术的应用等途径稳定粮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延安市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