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区的气候适应策略研究与启示
1
作者 袁国栋 《城市与减灾》 2024年第6期14-18,共5页
社区在气候适应策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这些地区尤为显著,尤其是贫困社区更容易受到冲击。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适应方法往往难以有效覆盖这些边缘化和偏远地区,而社区通过充分利用本地知识... 社区在气候适应策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这些地区尤为显著,尤其是贫困社区更容易受到冲击。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适应方法往往难以有效覆盖这些边缘化和偏远地区,而社区通过充分利用本地知识和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本地的实际需求和条件。南亚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脆弱性,经常面临极端气候事件的直接威胁,在长期的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中发展出了基于社区的适应(Community-Based Adaptation,CBA)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策略 极端气候事件 贫困社区 南亚地区 欠发达地区 偏远地区 CBA 研究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地方立法的实践探索与完善路径--以358部科技创新地方法规为分析样本
2
作者 王群 杨雪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9,共10页
通过考察358部科技创新地方法规发现,中国科技创新地方立法呈现地域分布广且立法体系差异明显、立法时间跨度大且覆盖面广、立法体例结构相似但有创新立法内容的探索等特征。2023年新修订《立法法》地方立法条款进一步拓展了法制统一内... 通过考察358部科技创新地方法规发现,中国科技创新地方立法呈现地域分布广且立法体系差异明显、立法时间跨度大且覆盖面广、立法体例结构相似但有创新立法内容的探索等特征。2023年新修订《立法法》地方立法条款进一步拓展了法制统一内涵,提出地方创制性立法、区域协同立法等新要求。依此来看,中国科技创新地方立法仍存在更新迭代缓慢,能动性不强;内容相对保守,立法创新度不够;立法主体单一,协同立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未来,科技创新地方立法应进一步推动地方能动立法,完善立法监督机制;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积极开展创新立法;强化区域协同立法,实现地方优势互补,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法治根基,以良法善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地方立法 新质生产力 创制性立法 区域协同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