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毛泽东未能突破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文化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03,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7AKS0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
文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仿照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苏联经济发展模式。1956年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为鉴",努力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理论成果,但最终未能突破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其根源在于:当时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刚刚显露,还不具备突破这一模式的充分历史条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没有能够正确厘定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基本制度特征之间的关系;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没有能够打破对市场经济的忌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上,没有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始终。
-
关键词
苏联经济发展模式
基本制度特征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思想方法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发展党内民主的动力机制阐微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刘长发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
-
出处
《学习论坛》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
基金
作者主持的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党建工作方式创新研究"(08CDJ00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尽管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但核心问题依然是如何解决动力问题,动力机制是发展党内民主的生命。我们要从培育党内民主的推进动力入手,对发展党内民主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党内民主的物质推动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外在推动力,党员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本源推动力,基层党内民主实践是发展党内民主的直接推动力,迅速普及的互联网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技术推动力,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长效推动力。
-
关键词
党内民主
动力机制
党员主体作用
学习型政党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创新与重大意义
- 3
-
-
作者
张文化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07AKS00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的丰富经验,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关键词
民主政治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政治发展道路
-
分类号
D267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考
- 4
-
-
作者
张文化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
-
出处
《学习论坛》
2002年第10期44-46,共3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 ,必须赋予民族形式 。
-
关键词
与时俱进
一脉相承
时代脉搏
民族形式
-
分类号
D64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