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沿黄乡镇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1
作者 孟逸喆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4期100-102,共3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河南省郑州市沿黄乡镇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围绕郑州市域内黄河沿线乡镇,针对其近年来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趋势,从发展优势、面临问题、发展思考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全面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河南省郑州市沿黄乡镇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围绕郑州市域内黄河沿线乡镇,针对其近年来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趋势,从发展优势、面临问题、发展思考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强市 河南省郑州市 质量发展战略 乡镇产业 发展趋势 沿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永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4期29-30,共2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目前,郑州面临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生态环境问题形势较严峻等问题。郑州需要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目前,郑州面临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生态环境问题形势较严峻等问题。郑州需要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培育主导产业,打造龙头企业,着力推进经济发展绿色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协同推进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打造郑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巩义样板
3
作者 王四炯 张丹青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8期34-36,共3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党群关系,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取得一切发展进步的首要条件,更是新时代传承弘扬“枫桥经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几十年来,群众路线在巩义市有着丰富生动的鲜活实践。着力打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党群关系,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取得一切发展进步的首要条件,更是新时代传承弘扬“枫桥经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几十年来,群众路线在巩义市有着丰富生动的鲜活实践。着力打造郑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巩义样板,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总结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传承弘扬“枫桥经验”,切实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以实际行动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 “枫桥经验” 群众路线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小城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4
作者 蒋书君 《学习论坛》 1999年第5期41-43,共3页
一、郑州市小城镇发展现状 郑州市以“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为指针,从点到面,逐步展开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使郑州市小城镇建设开始步入自觉有序、科学发展的轨道,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知... 一、郑州市小城镇发展现状 郑州市以“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为指针,从点到面,逐步展开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使郑州市小城镇建设开始步入自觉有序、科学发展的轨道,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小城镇建设典型。 目前,郑州建制镇已达54个,小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总虽的13.3%,不少乡镇企业集聚城镇,正在向规模经营转变;部分农村剩余劳动者进城做工、经商,活跃了城镇经济,“民工经济”已成为城镇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进城的农民,无论生活方式或是生产方式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影响,都在不断调整、改善,科学文化素质和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然而,还应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规划 发展现状 郑州市 对策研 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镇经济 经济发展 规划与建设 乡镇企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约束与突破路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婷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主要体现在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具体规划。郑州市数字乡村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现实约束问题。为加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郑州乡村振兴,文章提出郑州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主要体现在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具体规划。郑州市数字乡村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现实约束问题。为加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郑州乡村振兴,文章提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突破路径。强化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要素保障,助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转型升级;丰富郑州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加快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培育郑州数字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突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特色;健全郑州数字乡村运行机制,推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数字乡村 现实约束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商贸流通业增长的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中介作用
6
作者 郭丽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3-46,共4页
商贸流通业如何有效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其发挥基础性支撑和先导性引领作用的前提。本文将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DID模型,研究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商贸流通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 商贸流通业如何有效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其发挥基础性支撑和先导性引领作用的前提。本文将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DID模型,研究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商贸流通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增长,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影响商贸流通业增长的重要渠道。所得结论为完善市场准入相关政策和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 商贸流通业增长 劳动力资源配置 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空心化的现实表征、多重隐患及治理路径探赜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伟征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农村空心化表现为空间布局的非均衡性、人口结构的变迁性、土地利用的低效性及社会文化的边缘化,是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农村社会结构空虚化、功能减弱的现象。农村空心化的形成与社会变迁、观念变更、制度更新等息息相关,但空心化的加剧... 农村空心化表现为空间布局的非均衡性、人口结构的变迁性、土地利用的低效性及社会文化的边缘化,是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农村社会结构空虚化、功能减弱的现象。农村空心化的形成与社会变迁、观念变更、制度更新等息息相关,但空心化的加剧不仅浪费农村土地资源,增加粮食生产风险,还会导致资金使用低效或无效,阻碍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空心化治理要通过加快人才培养、发展乡村产业、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组织队伍建设、推动“三治”融合、消除文化隔阂等措施强化农村治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空心化 城乡二元制 三治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统计监测和评价
8
作者 汪宝 刘光辉 +1 位作者 臧日宏 赵振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7-42,共6页
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开展统计监测和评价,有助于高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章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五个维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 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开展统计监测和评价,有助于高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章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五个维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灰色GM预测方法和阈值划分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进行统计监测和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呈现“东部强、中西部弱”的空间格局,其中,经济现代化地区差异是主要原因;除极少数省份外,我国其他省份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并未出现过冷、微冷、微热或过热状态,而是处于平稳推进过程中;我国大部分省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均处于无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统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许丽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4,66,共5页
郑州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充分发挥郑州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心作用、强化郑州的龙头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郑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还存... 郑州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充分发挥郑州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心作用、强化郑州的龙头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郑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还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机制创新,加快郑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示范区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校档案管理服务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0
作者 仝丽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4,共2页
如何转变服务方式,紧跟时代步伐,为广大教研人员、党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服务,是党校教学、科研档案工作人员所要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 1 认清形势,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思想观念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如何转变服务方式,紧跟时代步伐,为广大教研人员、党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服务,是党校教学、科研档案工作人员所要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 1 认清形势,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思想观念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党校档案管理工作部门作为党校对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教辅部门,它通过对高校档案的整理、保存、服务来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提供信息,间接地为党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方式 党校领导 档案管理 教学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 档案工作人员 转变思想观念 干部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校教学科研档案管理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仝丽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2,共2页
1教学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1.1教学科研档案来源于教学管理与科研实践管理,是教学管理与科研活动组织的组成部分。教学科研档案包括:教学科研计划、教材;教学科研进度计划、教案、考试题库、质量分析,考试成绩、课题报告、结... 1教学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1.1教学科研档案来源于教学管理与科研实践管理,是教学管理与科研活动组织的组成部分。教学科研档案包括:教学科研计划、教材;教学科研进度计划、教案、考试题库、质量分析,考试成绩、课题报告、结项证书、获奖情况、实习教学,教学科研总结,学员基本情况统计,学员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是党校档案全宗的重要主体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档案管理 党校教学 教学科研 教学管理 规范化管理 科研实践 档案来源 活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党的作风和形象问题——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月桂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10-12,共3页
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党的作风和形象是一面旗帜。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当前,我党的作风和形象总体是好的。但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少数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作风腐败等问题,引起群众的强烈... 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党的作风和形象是一面旗帜。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当前,我党的作风和形象总体是好的。但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少数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作风腐败等问题,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要正确认识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要看到党已经采取和正在采取的各种措施,不断加大反腐败力度,不断地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斗争,党风正在进一步好转。现在,全国正在普遍开展的“三讲”和“三个代表”教育活动,是改进党风、永葆党的光辉形象的重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作风 党的形象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主业能否促进国有企业创新?--基于资源配置视角
13
作者 刘云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0,共7页
聚焦主业、做强实业和做精专业是国有企业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选取2016—2023年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聚焦主业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聚焦主业能够显著促进国有企业创新。从资源配置的视角探究其路径机... 聚焦主业、做强实业和做精专业是国有企业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选取2016—2023年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聚焦主业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聚焦主业能够显著促进国有企业创新。从资源配置的视角探究其路径机制发现,资本配置效率在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劳动力配置效率并没有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当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较好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越高时,聚焦主业对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主业 国有企业 资本配置效率 劳动力配置效率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档案工作的历史维度、政治高度、实践向度
14
作者 马之巍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共2页
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如何更好地做好档案工作,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做好档案工作要胸怀... 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如何更好地做好档案工作,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做好档案工作要胸怀“国之大者”,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从历史维度、政治高度、实践向度3个方面主动把档案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工作 历史维度 利国利民 政治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参股能促进民营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吗?——基于资源效应和治理监督效应的双重视角
15
作者 刘云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7,共11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理念,国有资本与民营企业如何勇担使命、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数据,对国有资本参股与民营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水平之间的...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理念,国有资本与民营企业如何勇担使命、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数据,对国有资本参股与民营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水平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显著促进了民营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加政府补助提高民营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实力;国有资本参股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分析师关注度提高民营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意愿,进而促进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异质性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国有资本参股对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内部控制质量低和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民营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的促进效应更强。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和民营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能够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从国有资本参股的视角补充了民营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的驱动因素,为推进民营企业积极投身相关事业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参股 第三次分配 资源效应 治理监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的价值阐释与路径探究
16
作者 吴峥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16,共4页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农村公共服务以其多元化及生态化特征,影响着乡村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共同富裕以及现代化的推进实施。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农村公共服务以其多元化及生态化特征,影响着乡村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共同富裕以及现代化的推进实施。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着供给、主体与体制三大困境,集中表现在供给结构失衡、主体单一与城乡分割等领域。未来要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需立足乡村特色夯实公共服务基础,提供精细化服务,培育公共服务内生力量,扩大供给主体,不断强化部门间联动,以此实现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 城乡均等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与动态演进特征——基于沿海-内陆-边疆地区的分析
17
作者 李佩雯 覃诚 +1 位作者 汪宝 朱雨晨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0,共7页
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福利现代化3个层次35个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研究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态演进、区域差距以及发展趋势。利用熵权法、三维Kernel核密度法、Dagum基尼系数法、障碍度模型、Arima模型,选... 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福利现代化3个层次35个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研究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态演进、区域差距以及发展趋势。利用熵权法、三维Kernel核密度法、Dagum基尼系数法、障碍度模型、Arima模型,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分区域系统性评估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呈现“沿海领先、内陆次之、边疆落后”的区域非均衡局面;(2)沿海、内陆、边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总体差异在波动中下降,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3)造成沿海、内陆与边疆发展不均衡的因素大体相同,各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主要受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村社会发展现代化水平的制约;(4)经预测2035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是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分区域 动态演进 区域差距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现实梗阻与优化策略
18
作者 孙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0,共4页
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装备深度融合于农业生产经营的高级农业形态,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式。智慧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赋能影响是全方位的,在农业生产环节,具有节本增效作用;在农业管理方面,智慧... 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装备深度融合于农业生产经营的高级农业形态,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式。智慧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赋能影响是全方位的,在农业生产环节,具有节本增效作用;在农业管理方面,智慧农业承担着“智囊团”角色,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在农业服务环节,智慧农业发挥出“助推器”效果,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优化金融服务。但智慧农业发展仍面临推广程度不够高、数据采集管理困难、核心技术创新不足等梗阻。亟需在技术攻关、行业规划、数据治理等方面协同发力推进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现代农业 高质量发展 数据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19
作者 崔梦月 《村委主任》 2025年第3期72-74,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为关键任务之一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详细阐释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内在联系,为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为关键任务之一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详细阐释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内在联系,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乡间要素流通的梗阻、制度体系的不完善等。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优化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与制度体系。同时,促进城乡资源的双向自由流通,加快产业融合步伐,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乡村振兴 体制机制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约束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玉新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3期41-43,共3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郑州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以及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仍面临顶层设计有待优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数字... 数字乡村建设是郑州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以及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仍面临顶层设计有待优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数字人才相对匮乏、技术融合运用不足、乡村旅游同质化等现实约束,需要从数字治理、数字经济、数字文化、数字人才和数字旅游5个方面寻求突破,构建郑州数字乡村新图景,开创全面推进郑州乡村振兴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