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社会之风易政治之俗——以培育社会资本推进政治生态建设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天楠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61,共11页
净化政治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宏观的制度建构、微观的角色规制,而且需要社会文化与民情风俗方面的综合治理。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要素的相通性、资源的互动性、逻辑的相洽性使得社会资本匮乏与政治生态恶化交相呼应,表现为"... 净化政治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宏观的制度建构、微观的角色规制,而且需要社会文化与民情风俗方面的综合治理。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要素的相通性、资源的互动性、逻辑的相洽性使得社会资本匮乏与政治生态恶化交相呼应,表现为"葫芦型"社会网络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规范型社会资本缺失拉大制度性鸿沟,信任赤字导致政府质量降低。因此,对政治生态的净化要从改造社会网络,升级社会规范,重塑人际信任入手。最终,移社会不正之风,易政治流弊之俗,以培育社会资本推进政治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政治生态 社会网络 社会规范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型公民文化与政治稳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金业钦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19,共4页
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行需要民主的政治文化。选举式参与和决策式参与是政治参与的两种重要类型,一方面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可以训练出民主需要的政治性格,培养民主参与的精神和方法,形成对民主政治起着支撑作用的公民文化;另一方面,可以疏导... 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行需要民主的政治文化。选举式参与和决策式参与是政治参与的两种重要类型,一方面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可以训练出民主需要的政治性格,培养民主参与的精神和方法,形成对民主政治起着支撑作用的公民文化;另一方面,可以疏导民众在现代化过程中涌起的参与要求,缓解民众剧增的参政要求对政治体系的冲击,为政治系统的改革创造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得民主政治体系能够平稳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文化 政治参与 民主 政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社会参与度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子检验 被引量:8
3
作者 吴际 尹海洁 曲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6-120,共5页
文章以2013年"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流动人口社会参与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数量、流动时间与个人收入对其社会参与度有显著影响,性别... 文章以2013年"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流动人口社会参与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数量、流动时间与个人收入对其社会参与度有显著影响,性别对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对其社会参与度的影响有强调节效应,对流动时间、个人收入对其社会参与度的影响有弱调节效应。说明女性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效正向影响其社会参与,婚姻会使其社会参与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研究 社会参与度 社会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构建:从伦理中轴到制度中轴——论扬弃和超越儒家和谐治理观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广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儒家和谐治理观对历史中国和现代东亚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可以为当今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由于其存在着以伦理为中轴、制度性资源太少的根本性缺陷,不能作为解决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的现成方案。欲实现... 儒家和谐治理观对历史中国和现代东亚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可以为当今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由于其存在着以伦理为中轴、制度性资源太少的根本性缺陷,不能作为解决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的现成方案。欲实现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必须扬弃和超越儒家和谐治理观,走出重“政治人”建设轻政治制度建设的历史误区,开辟一条靠制度执政、靠制度治国的新路。制度建设和创新的核心是民主与法治,其中又以党和政府的制度改革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中轴 制度中轴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制度绩效——以结构型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天楠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101,共7页
结构型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网络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社会网络的历史考察、类型甄别和功能解析力图发现社会资本与制度绩效的关系。从渊源来看,历史传统和制度政策相互配合共同构造了社会网络与民主制度的良性循环系统。从类型甄别看,... 结构型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网络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社会网络的历史考察、类型甄别和功能解析力图发现社会资本与制度绩效的关系。从渊源来看,历史传统和制度政策相互配合共同构造了社会网络与民主制度的良性循环系统。从类型甄别看,那些具有水平结构、弱关系、包容异质成员的连接性社会网络更易于增加社会资本存量、提高制度绩效水平。从功能上而言,社会网络具有培育公民精神、制约行政权力的效用。社会网络为制度绩效的提高提供了强大动力,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肥沃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制度绩效 社会网络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斯本条约》的制度创新与欧盟领导力的提升
6
作者 杨鹰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71-78,共8页
在欧盟扩大和各种内外挑战增多的背景下,组织的领导力缺失问题成为一体化继续推进的现实阻碍,也是欧洲政治精英推动欧盟开启条约变革进程的重要动因。尽管《里斯本条约》的制度创新在不同程度上回应了《拉肯宣言》中提出的提高欧盟效率... 在欧盟扩大和各种内外挑战增多的背景下,组织的领导力缺失问题成为一体化继续推进的现实阻碍,也是欧洲政治精英推动欧盟开启条约变革进程的重要动因。尽管《里斯本条约》的制度创新在不同程度上回应了《拉肯宣言》中提出的提高欧盟效率、透明度和民主性的目标,但其最终指向却是进一步加强欧盟的政治领导力《。里约》通过限制成员国的否决权和授权第三方的方式确立了理事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导者地位,未来欧洲一体化在许多政策领域的推进将更多地体现大多数具有一体化倾向的成员国的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斯本条约 欧盟 制度创新 领导力 限制否决权 授权第三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