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基于全国多地实地调研的经验借鉴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枫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5,共3页
为深入有力推进辽宁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于对全国多地实地调研,深入分析了各地在智慧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智慧农业新发展格局;科创... 为深入有力推进辽宁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于对全国多地实地调研,深入分析了各地在智慧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智慧农业新发展格局;科创引领,驱动政产研领域智能化发展;四措并举,推动智慧农业科技推广落地生效;推动智慧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深化产业链整合;全面构建培养体系,强化智慧农业人才支撑。以期为辽宁省智慧农业的高质量、有序、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实地调研 农业现代化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的辽宁省杂粮种植面积预测分析
2
作者 李元鑫 刘铮 +2 位作者 赵月峰 王枫 钟智利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2,共2页
对辽宁省杂粮种植面积作出预测,可为辽宁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利用GM(1,1)模型对2025—2030年辽宁省杂粮种植面积作出预测,模型精度检验为优,预测结果显示,辽宁省杂粮种植面积呈缓慢... 对辽宁省杂粮种植面积作出预测,可为辽宁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利用GM(1,1)模型对2025—2030年辽宁省杂粮种植面积作出预测,模型精度检验为优,预测结果显示,辽宁省杂粮种植面积呈缓慢上升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十三五”以来国家和辽宁省对杂粮产业的扶持。基于上述预测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大杂粮产业扶持力度;加快杂粮良种资源开发;提升杂粮精深加工水平;创建高质量杂粮品牌;打造杂粮全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杂粮 种植面积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村环境治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
作者 霍红梅 齐琦 刘铮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1,共2页
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三农”工作的现实需要。农村环境治理存在农户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不够彻底的现状,本文围绕当前辽宁省农村环境治理的现状总... 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三农”工作的现实需要。农村环境治理存在农户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不够彻底的现状,本文围绕当前辽宁省农村环境治理的现状总结出主要问题并提出探索多元治理模式、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提高数字治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农村环境治理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腰华 王枫 王瑾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2,共3页
辽宁省拥有广阔的耕地、林地、草原和江河湖海水域,农业资源丰富。树立大食物观,构建辽宁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首先应以粮食安全为基石,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要拓宽食物供给种类,突破设施种植业现代化关... 辽宁省拥有广阔的耕地、林地、草原和江河湖海水域,农业资源丰富。树立大食物观,构建辽宁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首先应以粮食安全为基石,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要拓宽食物供给种类,突破设施种植业现代化关键技术和重视畜禽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生产与加工利用,以及探索研发替代蛋白等新食品原料,不断提高多元食物供给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现代农业大产业格局;从生产端到产业链注重粮食稳定供给和粮食减损,确保全链条提质增效;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健康知识,营造爱粮节粮社会新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食物 供给 粮食安全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业领域未来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枫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共2页
未来产业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重大技术变革的创新方向,是引领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已被列入国家战略,在我国正由农业大国向农... 未来产业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重大技术变革的创新方向,是引领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已被列入国家战略,在我国正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农业领域未来产业对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备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实地走访,梳理了辽宁农业领域未来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培育、制度供给、产业治理、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对策建议,以期对我省农业领域未来产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未来产业 技术创新 产业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辽宁农业强省建设
6
作者 位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0,共3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数字技术革命引致生产力的跃迁,产生了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对推动辽宁农业强省建设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要通过科技创新蓄势赋能,抢抓发展机遇,...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数字技术革命引致生产力的跃迁,产生了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对推动辽宁农业强省建设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要通过科技创新蓄势赋能,抢抓发展机遇,推动涉农产业链供应链技术革命性突破;以农业深度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提供持久动能;在数字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发展背景下,加快建设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性;提升涉农产业链劳动力素质,为农业强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强省 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蔬菜生产发展及其区域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6-200,201,共6页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全面阐述辽宁省蔬菜生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资源禀赋系数和区位熵指数等评价指标,对全省14个地级市的蔬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7—2021年期间,辽宁省蔬菜生产规模逐渐...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全面阐述辽宁省蔬菜生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资源禀赋系数和区位熵指数等评价指标,对全省14个地级市的蔬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7—2021年期间,辽宁省蔬菜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平均单产水平稳步提升,生产区域化特征日趋明显。从生产资源禀赋优势评价结果来看,主要集中在辽西地区和辽中地区的沈阳、鞍山、锦州、葫芦岛、朝阳等5个地级市。从生产专业化水平评价结果来看,主要集中在辽西地区、辽南地区和辽中地区的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辽阳、葫芦岛等6个地级市。最后,从强化科技支撑、完善设施装备、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因地制宜地提出促进辽宁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蔬菜生产 区域布局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背景下辽宁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梦遥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2,共2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重要支点。本文以辽宁为例论述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逻辑动因和基本现状,提出了辽宁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路径。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县域经济 新型城镇化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辽宁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对策研究
9
作者 魏晓晶 郭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1,共3页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辽宁省的政治使命,更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辽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平亟待提高,辽宁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省之一,心怀“国之大者”,需要通过落实责任、实施保护...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辽宁省的政治使命,更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辽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平亟待提高,辽宁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省之一,心怀“国之大者”,需要通过落实责任、实施保护耕地和种业创新、建立新型粮食生产关系体系、加强粮食流通监管、完善粮食储备和应急保障体系等措施,从而提升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粮食安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对策研究
10
作者 夏子捷 黄英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0,共3页
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夯实乡村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辽宁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特色农产品十分丰富,但仍面临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特色化不明显、... 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夯实乡村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辽宁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特色农产品十分丰富,但仍面临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特色化不明显、特色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以及乡村特色产业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亟需多措并举,把辽宁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特色转化成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富民优势,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乡村产业 特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研究
11
作者 杨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4,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推力。然而,在实践中辽宁农业社会化服务还存在服务主体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推力。然而,在实践中辽宁农业社会化服务还存在服务主体发展不均衡、参与激励不足、服务对接机制不完善、服务创新不够等问题,亟需围绕“便捷高效”的目标,进一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加速发展,重构小农生产方式,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这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的目标,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农业 社会化服务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驻村第一书记胜任力分析——以辽宁为例
12
作者 尹云龙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69,共3页
现代管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和理论基础之一就是胜任力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全世界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本文对我国驻村第一书记的胜任力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胜任力模型,既能够拓展胜任力模型研究对象的边界,也能够对... 现代管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和理论基础之一就是胜任力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全世界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本文对我国驻村第一书记的胜任力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胜任力模型,既能够拓展胜任力模型研究对象的边界,也能够对胜任力模型研究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借助构建驻村第一书记胜任力模型和胜任力理论进行研究,可以全面深入的挖掘我国驻村第一书记与工作绩效相关的各方面的优秀能力特征,明确其胜任特征的发展内容,指导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的个人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第一书记 胜任力 人口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彭秀媛 王枫 周国民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1,共3页
辽宁省域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情况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辽宁省农业科学数据资源现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现状、农业科学数据应用情况和农业科学数据需求情况,进而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对于辽宁省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 辽宁省域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情况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辽宁省农业科学数据资源现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现状、农业科学数据应用情况和农业科学数据需求情况,进而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对于辽宁省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对调查内容进行设计,组织预调查并对调查内容进行修改,之后确定调查方案并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展开调查研究。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合当前辽宁省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建设条件,对共享工作的开展给出建议,同时也为其他省域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建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 农业 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港口体系时空演化分析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3,共7页
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灰色关联度计算了辽宁港口体系2000—2010年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并对驱动港口体系时空演化的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港口体系由大连港独大演化为大连港与营口港"双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各类货物... 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灰色关联度计算了辽宁港口体系2000—2010年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并对驱动港口体系时空演化的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港口体系由大连港独大演化为大连港与营口港"双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各类货物的集中度除煤炭、粮食略有上升以外,都呈下降趋势;与腹地的关联度,大连港由东部向西北部转移,营口港由临近区域向沈大交通线扩散,锦州港由分散向集中演变,丹东港逐步覆盖整个中、东部地区;自然及区位条件、腹地经济发展需求、基础设施配套以及外部环境及政策导向驱动了辽宁港口体系时空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体系 时空演化 驱动机制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以来辽宁省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趋势、原因及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扬 王书林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9,共8页
一直以来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特点使辽宁投资强消费弱的问题始终存在,目前经济学界探讨消费不足的一个重要视角是劳动收入份额。与其他经济发达省份的劳动收入份额在2005年之后并没有延续下降趋势相比,2005年以来辽宁省劳动收入份额依然... 一直以来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特点使辽宁投资强消费弱的问题始终存在,目前经济学界探讨消费不足的一个重要视角是劳动收入份额。与其他经济发达省份的劳动收入份额在2005年之后并没有延续下降趋势相比,2005年以来辽宁省劳动收入份额依然呈下降趋势,原因在于辽宁经济发展中的重工业化倾向和资本持续深化。当前辽宁经济面临困境,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的进一步下降使得辽宁经济的结构转型尤为重要且十分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辽宁经济发展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英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48,共3页
建立和发展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手段,同时自然保护区亦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总结分析了当前辽宁省自然保护区在规划、法治建设、管理薄弱及非法侵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 建立和发展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手段,同时自然保护区亦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总结分析了当前辽宁省自然保护区在规划、法治建设、管理薄弱及非法侵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完善法治、理顺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训等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辽宁省 建设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与俄远东地区农业合作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亚平 宫秀芬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5-47,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业领域里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入世",对于辽宁省开展与俄远东的区域农业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广阔的发...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业领域里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入世",对于辽宁省开展与俄远东的区域农业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介绍俄罗斯远东和中国辽宁省农业生产现状入手,对两地区农业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概述,对区域农业合作的潜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约两地农业区域合作的因素,提出了可操作性的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俄罗斯 远东 农业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工业基地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常丽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因资源枯竭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是老工业基地衰退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实现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从区域发展规律看,辽宁历经了由点经济向轴经济、板块经济向一体化经济、内陆经济向... 因资源枯竭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是老工业基地衰退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实现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从区域发展规律看,辽宁历经了由点经济向轴经济、板块经济向一体化经济、内陆经济向沿海经济转变的三个阶段;从区域发展实践看,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是老工业基地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辽宁应在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框架下,以有效的协调机制深化区域内、板块间、沿海与腹地的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协调发展 战略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共满洲省委撤销原因及利弊得失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贵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5-110,共6页
由于东北形成了四大游击区,加上共产国际路线策略转变的影响,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东北党组织机构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和改变,撤销了中共满洲省委建立了四省委。这种调整符合东北的实际斗争情况,但也存在错误和疏漏。特别是中共满洲省... 由于东北形成了四大游击区,加上共产国际路线策略转变的影响,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东北党组织机构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和改变,撤销了中共满洲省委建立了四省委。这种调整符合东北的实际斗争情况,但也存在错误和疏漏。特别是中共满洲省委撤销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没有对四省委实行统一领导,给东北抗日游击斗争带来消极影响,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满洲省委 撤销原因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辽宁农村产业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赖晓璐 朱琳 王枫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4,共2页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智慧农业引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品牌发展、农村三产融合六方面分析辽宁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提出辽宁农村产业发展存在总体规划布局尚需完善、产业优势和品...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智慧农业引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品牌发展、农村三产融合六方面分析辽宁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提出辽宁农村产业发展存在总体规划布局尚需完善、产业优势和品牌价值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滞后、农业产业贡献率仍然较低、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问题;最后,建议采取完善顶层设计和产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农村产业发展 品牌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