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现代化理念下农村产业经济结构优化策略——以赤峰市喀喇沁旗雷营子村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乌云毕力 《村委主任》 2024年第4期86-88,共3页
农业现代化不仅涉及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新,更包括产业链整合、市场接入、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变革。文章以农业现代化为切入点,结合赤峰市喀喇沁旗雷营子村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对农村产业经济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并... 农业现代化不仅涉及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新,更包括产业链整合、市场接入、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变革。文章以农业现代化为切入点,结合赤峰市喀喇沁旗雷营子村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对农村产业经济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优化策略,期望对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产业经济结构 技术创新 产业链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喀喇沁山葡萄生态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2
作者 杨晓晨 《河南农业》 2025年第2期23-24,35,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消费者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给喀喇沁山葡萄生态种植提供了较大的市场机遇。赤峰市结合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大力推广山葡萄生态种植,不仅为当地农民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消费者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给喀喇沁山葡萄生态种植提供了较大的市场机遇。赤峰市结合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大力推广山葡萄生态种植,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一、栽培技术(一)整地在种植山葡萄前,需要进行整地工作,以确保土壤松软、通透,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市场机遇 生态种植 收入来源 山葡萄 喀喇沁 栽培技术 健康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产权制度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艳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2,共4页
集体产权制度兼具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双重属性,既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实现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等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下,乡村治理主体的利益紧密联结,强化了乡村治理组织权威。通过提供乡村... 集体产权制度兼具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双重属性,既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实现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等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下,乡村治理主体的利益紧密联结,强化了乡村治理组织权威。通过提供乡村公共服务,以此夯实治理基础,加上引入数字技术,实现了乡村治理的融合互促。但目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现实困境,在机制、管理、队伍建设上存在短板,出现治理规则虚置,情感价值缺位等问题。新发展阶段,要实现产权制度赋能乡村治理这一目标,要始终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确立乡村治理主体行权方式,探索出多元共治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带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产权 乡村治理 多元共治 集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有效治理的理论基础、阻点问题与路径研究
4
作者 孙静文 刘海波 梁宇宏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保障。基层党建引领可以将党委政治资源下沉,重塑乡村治理秩序,畅通与民众的沟通,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但现阶段乡村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及治理理念上存在不足,模式的僵化、结构... 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保障。基层党建引领可以将党委政治资源下沉,重塑乡村治理秩序,畅通与民众的沟通,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但现阶段乡村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及治理理念上存在不足,模式的僵化、结构的失衡、价值的失范制约着乡村有效治理。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治理模式层面上需创新治理模式,形成多元合作共治局面;治理结构上要持续优化治理结构,筑牢组织建设;治理理念上要树立科学正确治理理念,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三治融合 基层党建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智 王立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3,共6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主题,它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了主体与客体、能动与受动的辩证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辩证统一。这种独特的生态智慧对我国生态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主题,它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了主体与客体、能动与受动的辩证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辩证统一。这种独特的生态智慧对我国生态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精神层面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的树立是前提,物质层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关键,制度层面生态制度体系的构建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哲学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村社会治理面临哪些新问题 被引量:20
6
作者 宫学芬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4-75,共2页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挑战,尤其是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农村健康发展的难题。解决农村社会治理问题,需要维护农民共同利益,构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系,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社会治理组织化程度。
关键词 农村 社会治理 村民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探索农村垃圾治理的法治化道路 被引量:6
7
作者 田海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0-91,共2页
当前,农村的垃圾治理工作存在治理能力短板、经费不足、制度不健全、法律落实不到位、农民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要通过加强专项立法,形成统一规定,明确权责,实现治理手段的法治化,加强法律监督,积极推进普法教育宣传工作,培养农民的法... 当前,农村的垃圾治理工作存在治理能力短板、经费不足、制度不健全、法律落实不到位、农民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要通过加强专项立法,形成统一规定,明确权责,实现治理手段的法治化,加强法律监督,积极推进普法教育宣传工作,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从而实现农村法治化推动垃圾治理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垃圾治理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视角下畜牧业经济发展与转型新探——评《畜牧业经济与发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魏禹尧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1,共2页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畜牧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水平。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是一个系统与整体,需要充足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作为基础,而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生产对肥料的需求,也可以为...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畜牧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水平。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是一个系统与整体,需要充足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作为基础,而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生产对肥料的需求,也可以为“劳动力”的增加提供保障。工业发展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满足人们当前对肉类的多样化需求,为国民经济及个人收入水平的增加奠定基础。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比例超过50%,如在美国畜牧业占比为50%左右,在英国占比为60%左右。对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而言,畜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70%。我国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占比只有35%。畜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肉、蛋、奶人均摄入量是我国的2~3倍,因此,必须加大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收入水平 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产值 支柱性产业 经济学视角 畜牧业经济 畜牧业发展 国民经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在治理新格局中的价值及提升 被引量:6
9
作者 苗丽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64-65,共2页
社会组织能够组织公众参与社会事务,促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是崛起的第三种力量,在调动资源、承接项目、提供服务、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给予社会治理重要的支持。同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也有待完善和成熟,容易遭遇碎片化治理难题,... 社会组织能够组织公众参与社会事务,促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是崛起的第三种力量,在调动资源、承接项目、提供服务、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给予社会治理重要的支持。同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也有待完善和成熟,容易遭遇碎片化治理难题,分散政府治理精力。加强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和法治化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是提升其价值空间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下应急管理模式分析——评《聚焦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禹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非常规突发事件会给社会和企业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传统的应急管理模式,很难有效应对及处理现代社会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因此,在当代社会安全管理体系中,应针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建构有效的处理模式。尤其是对于企业... 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非常规突发事件会给社会和企业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传统的应急管理模式,很难有效应对及处理现代社会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因此,在当代社会安全管理体系中,应针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建构有效的处理模式。尤其是对于企业而言,找到科学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模式,既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聚焦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特色,全书共9章,既有理论阐述和模型分析,也有案例实证研究,尝试从科学理性角度探索非常规事件应急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模式 理论与实践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非常规突发事件 安全管理体系 处理模式 应急管理对策 科学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产品运用电商平台交易助力区域脱贫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苗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46-149,共4页
电商平台日新月异的发展为饲料产品的销售开辟了新的路径。我国目前还有许多地区被列为贫困县,如何利用电商平台销售饲料产品帮助这些地区实现脱贫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农村电商扶贫具有增加收入、节余开支、提高能效的作用。但是... 电商平台日新月异的发展为饲料产品的销售开辟了新的路径。我国目前还有许多地区被列为贫困县,如何利用电商平台销售饲料产品帮助这些地区实现脱贫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农村电商扶贫具有增加收入、节余开支、提高能效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扶贫效果都缺乏理论和实践结果的支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扶贫面临的问题和饲料产品电商平台销售的问题,为饲料产品运用电商平台交易助力区域扶贫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产品 区域扶贫 农村电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有序参与城市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其突围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海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66-67,共2页
公民有序参与城市治理,对增强政府与公众的联系、树立法治治理理念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现实困境,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用法治保障公民权利,兼顾各主体利益诉求,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 公民有序参与城市治理,对增强政府与公众的联系、树立法治治理理念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现实困境,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用法治保障公民权利,兼顾各主体利益诉求,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有序参与 城市治理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社会信任危机的破解之道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海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78-79,共2页
虚拟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社会,必须从法治层面严格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和言论,增加虚拟社会失信成本,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公众要不断提高自己在虚拟社会交往中的综合素质,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政府部门应以服务者的角色参与虚拟... 虚拟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社会,必须从法治层面严格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和言论,增加虚拟社会失信成本,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公众要不断提高自己在虚拟社会交往中的综合素质,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政府部门应以服务者的角色参与虚拟社会治理,通过公开政务信息、接受人民监督等方式,与大众建立深度互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会治理 信任建构 信任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内蒙古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突破口 被引量:2
14
作者 苗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181-185,196,共6页
旅游产业是内蒙古发展绿色经济的突破口,而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强调多产业、全资源的高度融合,以旅游产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协同发展。集聚发展是提高旅游要素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采用区位熵理论和产业集... 旅游产业是内蒙古发展绿色经济的突破口,而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强调多产业、全资源的高度融合,以旅游产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协同发展。集聚发展是提高旅游要素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采用区位熵理论和产业集聚竞争态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2012—2018年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分析,指出内蒙古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集聚发展 区位熵 旅游产业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乡村新模式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胜男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20期17-19,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也在稳步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数字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国家七部委组织编制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乡村的差异有质有序地开展数字乡村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也在稳步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数字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国家七部委组织编制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乡村的差异有质有序地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工作。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也十分重视数字乡村建设,正在积极运用各种网络信息手段,加强乡村特色开发,打造典型数字乡村示范区。该文将站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当前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讨论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挑战,分析数字乡村建设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建设 建设意义 实际问题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在农村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趋势——评《农村教育信息化路径 现状·反思·案例》
16
作者 林艳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3-123,共1页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来推动教育改革的过程,进而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的现代化,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都产...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来推动教育改革的过程,进而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的现代化,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由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理论尚且处于初期阶段等问题,教育信息化在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初期阶段 教育的信息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 重大变革 资金不足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17
作者 林致彬 李池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27,共4页
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人本主义哲学,从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出发,认为哲学应以人为中心,并企图用他们的所谓“人学”来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定的混乱。同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来看,也有必要科学地说明人在马克思主... 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人本主义哲学,从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出发,认为哲学应以人为中心,并企图用他们的所谓“人学”来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定的混乱。同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来看,也有必要科学地说明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因此,本文就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作一初步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物而不是“人”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及其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所谓整个世界可归结为物质和精神。因此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列宁说:“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论,它不仅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而且实现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学 社会关系 人本主义 唯物史观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