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视角下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究——以赣州市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许亚萍 赵旭 《广东蚕业》 2023年第10期148-150,共3页
文章从乡村振兴视角下康养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谈起,以赣州为例,基于SWOT分析,对当地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欠发达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和区域发展战略优势促进乡村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路... 文章从乡村振兴视角下康养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谈起,以赣州为例,基于SWOT分析,对当地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欠发达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和区域发展战略优势促进乡村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康养旅游 产业发展 SWOT分析 赣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深化赣州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2
作者 徐兰宾 陈康敏 潘九根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赣州市 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 发展战略 产权改革 国有资产 人员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赣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邱华林 眭京城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7期81-84,共4页
蔬菜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主要介绍赣州市蔬菜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快赣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旨在为赣州市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产业 发展建议 赣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市烟叶产业的现状评价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2
4
作者 肖林长 王云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62-65,共4页
通过对赣州市烟叶产业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内有关产业政策,指出了烟叶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赣州市烟叶产业发展的 4点建议。
关键词 赣州市 产业现状 发展建议 产业政策 产业发展 机遇与挑战 国内 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互联网+”背景下赣州实施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云燕 肖林长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138-142,共5页
分析了赣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精准扶贫的客观基础及现实差距,提出了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赣州实施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一是挖掘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产业潜力,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 分析了赣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精准扶贫的客观基础及现实差距,提出了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赣州实施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一是挖掘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产业潜力,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产业支撑;二是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创新驱动;三是构建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配送流通体系,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环境保障;四是强化"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人才支撑,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现代农业 精准扶贫 思考 赣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光旺 习小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94-196,共3页
农业产业化建设是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江西赣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特点和经验,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赣州 农业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纵深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基于对赣州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宗洪 钟小惠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0-134,共5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对于正在或即将涌现的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江西赣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在科学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所采取的一些做法和措施,对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对于正在或即将涌现的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江西赣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在科学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所采取的一些做法和措施,对于科学纵深地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对江西赣州在全国率先开展新农村建设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取得的初步成效、创造出的"江西经验"以及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就如何科学纵深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新农村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赣州“十大体系”建设看全民创业制度环境的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之兴 胡宗洪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74,共2页
“十大体系”建设是赣州为在江西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与“长珠闽”体制机制对接,在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产权交易、口岸服务、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障等10个方面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 “十大体系”建设是赣州为在江西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与“长珠闽”体制机制对接,在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产权交易、口岸服务、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障等10个方面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其目的是通过强制性的制度性变迁,把其他地方特别是珠三角的成功做法借鉴过来,以打破一些长期以来阻碍发展、制约全民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与全民创业相适应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大体系 全民创业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赣州农村脱贫减贫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严志伟 郭宏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23-126,134,共5页
介绍了赣州市乡村脱贫工作在推进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取得的工作成效,分析了乡村脱贫后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农民主体地位、突出产业带动和深化要素改革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 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 赣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老区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赣州乡镇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婷婷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12期8-9,共2页
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赣南苏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然而由于受制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赣州的乡镇经济发展仍有很大差距。本文从发展乡镇经济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性出发,聚焦赣州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赣南苏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然而由于受制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赣州的乡镇经济发展仍有很大差距。本文从发展乡镇经济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性出发,聚焦赣州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促进赣州乡镇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为赣州实现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老区 乡镇经济 赣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路径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潘九根 钟昭锋 曾力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8-70,共3页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形成于我国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重点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以及服务于此的制度构建和变迁,前者使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步入城乡二元发展的轨道,而后者则使城乡二元结构呈不可逆转之势。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解决...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形成于我国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重点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以及服务于此的制度构建和变迁,前者使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步入城乡二元发展的轨道,而后者则使城乡二元结构呈不可逆转之势。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路径,这样才能找到相应的解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二元结构 形成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败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与反腐败的对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彭敏 华阳标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5-47,共3页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腐败的产生与遏制,主要取决于腐败的成本收益与反腐败的成本收益之间的博奕。当腐败收益远远大于腐败成本时,寻租活动就猖獗,腐败就会滋生蔓延;当政府加大反腐力度,致使腐败收益等于或小于腐败成本时,腐败活动就会收敛...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腐败的产生与遏制,主要取决于腐败的成本收益与反腐败的成本收益之间的博奕。当腐败收益远远大于腐败成本时,寻租活动就猖獗,腐败就会滋生蔓延;当政府加大反腐力度,致使腐败收益等于或小于腐败成本时,腐败活动就会收敛,腐败现象就会得到遏制。因此,要进一步健全政府和社会的反腐败机制,使“漏网之鱼”越来越少,让腐败者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声誉上身败名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成本 腐败收益 反腐败成本 反腐败收益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提升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明哲 王云燕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1,共4页
"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型议政、问政方式,不仅创新了民主形式,而且成为了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能力,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正确认识网络问政、积极应对网络问政、科学运用网... "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型议政、问政方式,不仅创新了民主形式,而且成为了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能力,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正确认识网络问政、积极应对网络问政、科学运用网络问政、规范管理网络问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网络问政 网络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志刚 黄明哲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28,共6页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激发党的力量源泉的根本所在,是实施加强党内监督加强...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激发党的力量源泉的根本所在,是实施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建设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保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由于受历史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及党员干部民主意识不强、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等方面的原因,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仍存党员主体地位不突出、党员民主权利难行使等问题。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要在全面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和民主素质,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党内民主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等方面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主体 民主权利 尊重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明哲 张萍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4期11-17,共7页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世情、国情、党情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继续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二要改革和完善...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世情、国情、党情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继续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二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三要防范于未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完善党内防错纠错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明哲 赖路成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8期57-65,共9页
党内防错纠错机制影响并决定着各个主体在纠错过程中的行为方向。建立和完善党内防错纠错机制,必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努力加强党内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积极追求健康的党内生活,同时还要认真强化党... 党内防错纠错机制影响并决定着各个主体在纠错过程中的行为方向。建立和完善党内防错纠错机制,必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努力加强党内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积极追求健康的党内生活,同时还要认真强化党内监督和制约,抓紧提高领导干部防错纠错能力和素质,并善于总结和借鉴党内防错纠错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防错纠错机制 党内民主 党内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锦涛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明哲 杨泽娟 赖路成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7,共4页
胡锦涛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党内先进性建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深刻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科学阐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内涵;明确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 胡锦涛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党内先进性建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深刻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科学阐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内涵;明确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标、实践主体、衡量标准、基本途径及根本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必须坚持以胡锦涛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为指导,努力推进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先进性建设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之兴 赖路成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87,共4页
农村社会事业是为安定农民生活、协调农村人际关系和维持农村社会秩序为主要目的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内... 农村社会事业是为安定农民生活、协调农村人际关系和维持农村社会秩序为主要目的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农村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过去一段时期,社会事业是发展的"短腿",而农村的社会事业则是"短腿中的短腿"。为此,必须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把农村卫生作为保护农村生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手段,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加强农村社会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社会事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法治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骏树 彭敏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9-91,共3页
农村法治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在农村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农村法治化是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繁荣的需要,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需要,是改善基层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农村 法治 和谐社会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党建创新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明哲 彭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23,共4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又赋予了党的建设改进和创新的时代内涵,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党的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又赋予了党的建设改进和创新的时代内涵,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党的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不完全适应和不完全符合的问题。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改进与创新,着力转变党的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和机制等,要在改进和创新党的建设中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党的建设 改进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