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嵌入:农业经理人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
1
作者 赵国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农业经理人是“懂技术、精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基于浙江省诸暨市推动农业经理人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运用嵌入理论,研究农业经理人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认为,要强化党委领导,健全遴选机制,协同多元主体,从... 农业经理人是“懂技术、精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基于浙江省诸暨市推动农业经理人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运用嵌入理论,研究农业经理人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认为,要强化党委领导,健全遴选机制,协同多元主体,从优化组织体系、密切经济联结、促进情感认同等方面,推动农业经理人多维度嵌入乡村,赋能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理人 乡村振兴 乡村经营 嵌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治融合体系下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家风建设为例
2
作者 沈维君 徐寒建 《乡村论丛》 2022年第6期82-88,共7页
乡村治则百姓安,乡村稳则国家稳。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随着城市化、市场化的进程快速发展,农村妇女成为当下基层治理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治理的组织... 乡村治则百姓安,乡村稳则国家稳。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随着城市化、市场化的进程快速发展,农村妇女成为当下基层治理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治理的组织程度较低,如何调动其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成为理论界关心的一个问题。为此,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以家风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家教家风工作的作用,从自治、法治、德治多维度发挥好农村妇女的价值,实现了“妇女个人—家庭—乡村”与“个人作风—家风—乡风”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治融合 农村妇女 家风建设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城郊村基层治理方式转换——基于浙江省武义县王村“撤村建居”的历时性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卢福营 何花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59,173,共8页
卢福营、何花通过对王村"撤村建居"和基层治理方式转换的"过程-事件"分析,考察了当代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郊村基层治理方式转换的轨迹和影响因素,指出当地从"经社分治"到"经社共治"是在农村基... 卢福营、何花通过对王村"撤村建居"和基层治理方式转换的"过程-事件"分析,考察了当代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郊村基层治理方式转换的轨迹和影响因素,指出当地从"经社分治"到"经社共治"是在农村基层治理方式已失去适应性,而城镇基层治理方式又尚未获得适应性的特殊社会条件下城郊村基层治理的一种现实选择,实质上是对传统城乡二元基层治理体制的突破与创新。罗士泂、赵旭东借助"文化的抵抗"概念,试图解释河北某村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遭遇的"反复拆建"、"改厕"等事件,指出它们实际上是当地村民发挥自身主体能动性所带来的结果,呼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充分认识及考虑到农民的自身需求和认知。刘华芹则从类型学的视角,探讨当代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分化和乡村振兴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政党绿色意识形态发展厘析
4
作者 斯妙华 赵宬斐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3Z期34-38,共5页
作为新社会运动典型的代表,绿党认为人们政治认同的变迁与"阶级政党"的衰落,必然带来政党的阶级基础和行为模式的变化,并根据西方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深受绿色意识形态理念浸染的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提出了"新政治",反... 作为新社会运动典型的代表,绿党认为人们政治认同的变迁与"阶级政党"的衰落,必然带来政党的阶级基础和行为模式的变化,并根据西方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深受绿色意识形态理念浸染的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提出了"新政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坚持非深度性和平面化,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多元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意识形态 新政治 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家风治理的维度透视
5
作者 沈维君 徐寒建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8期28-30,共3页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本文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剖析家风建设的“公共精神培育”“规范约束”“道德教化”三个功能要素与“自治”“法治”“德治”三个维度的内在逻辑。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探究妇联组...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本文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剖析家风建设的“公共精神培育”“规范约束”“道德教化”三个功能要素与“自治”“法治”“德治”三个维度的内在逻辑。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探究妇联组织作为牵头部门,把家风建设融入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看,实现家风建设的治理创新,还需要从数字化、制度化、多元化治理等多方面进行构建,进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家风建设 基层治理 妇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农村养老之困:成因与对策——基于浙江省Q市的调研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竹沁 郑功帅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养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困境,不仅关系到共同富裕的实现,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传统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中,农村养老面临老龄化加剧、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式... 养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困境,不仅关系到共同富裕的实现,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传统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中,农村养老面临老龄化加剧、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式微、半工半险的养老经济来源渠道狭窄、养老照护供不对需等困境。在深入分析成因基础上,提出多维发力解决养老困境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解决农村养老困境、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困境与对策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和解决镇乡干部与农民的矛盾
7
作者 石良平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48,共2页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农民、农业的稳定是中国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大...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农民、农业的稳定是中国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镇乡基层政权处于发展和稳定“三农”的前沿阵地,镇乡干部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农民的矛盾成为发展和稳定“三农”,广泛团结农民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镇乡干部与农民的矛盾,是社会转型时期在农村的综合反映,具体说来其原因主要有:1.体制转轨产生的负效应.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趋于主导地位、计划经济体制仍在不少经济领域发挥着积极或消极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尚未完全纳入法制轨道.上述体制上的交叉碰撞,在农村中的基本表现是: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仍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运行,而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却极大部分从市场获得.农产品的市场交易与平价收购之间存在着差价,农民心里是十分清楚的,由于心理不平衡,牢骚怨言的产生也就十分自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群众 农村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和稳定 思想政治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转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人民民主与党的建设
8
作者 石良平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11,共3页
党的领导的实现,是以人民民主作用发挥为前提和基础的.党要制订和执行符合国情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在全面了解人民的意愿,广泛听取群众呼声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和执行顺民心、合民意的大政方针.党中央近几年来一系列的重大决策,无... 党的领导的实现,是以人民民主作用发挥为前提和基础的.党要制订和执行符合国情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在全面了解人民的意愿,广泛听取群众呼声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和执行顺民心、合民意的大政方针.党中央近几年来一系列的重大决策,无不都是在广泛收集民意和尊重群众创造性实践的基础上的产物.即使是一个单位,要制定和执行符合本单位的方针政策,也莫不如此.要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指导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巨大作用,其力量是人民群众.离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来谈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党内民主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人民群众 方针政策 人民代表大会制 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干部 社会主义民主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体制创新
9
作者 石良平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5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体制创新 中国 改革开放 生产力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