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逻辑——兼论西藏实践
1
作者 毛奇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4,共9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中国自信的具体表达。生产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2对于当代中国而言,这种创新...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中国自信的具体表达。生产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2对于当代中国而言,这种创新和发展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其实践张力直接透射到观念的上层建筑,具体体现为知识体系建构的现实十分迫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的经济结构 基本逻辑 实践张力 知识体系建构 结构制约 创新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2
作者 肖志杨 张春梅 夏小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0-230,F0003,共2页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对全球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供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对全球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供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深入探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不仅对区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类似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经验。近年来,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地球第三极 生态环境安全 气候调节 生态区域 水资源供应 生态系统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互嵌视域下西藏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银兴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5,共9页
西藏社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维护社会安定的基层空间与关键场域,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质、运行机理和治理逻辑,是透视整体社会运行的重要切口。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多民族杂居社区不断增多,这既给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活动... 西藏社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维护社会安定的基层空间与关键场域,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质、运行机理和治理逻辑,是透视整体社会运行的重要切口。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多民族杂居社区不断增多,这既给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活动空间,也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平台。民族互嵌本质上是不同民族行为思想体系与社会结构系统的集合体,深入分析民族互嵌视域下西藏社区的格局样态、治理经验及推进路径,既回应了西藏社区治理实践创新与现代化转型的情境要求,也有助于促进多元文化在社区中融合发展,达成场域稳定、精神共享的状态,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 社区治理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同志的音容永远激励西藏人民 被引量:1
4
作者 阴法唐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12,共8页
关键词 毛泽东同志 西藏工作 西藏问题 解放西藏 统战工作 西藏人 帝国主义 民族团结 地方政府 和平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5
作者 万金鹏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大多数政权都能够较好地处理民族问题,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建立伊始就对民族问题有一系列借鉴和思考,经历了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的理念转变,并在实...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大多数政权都能够较好地处理民族问题,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建立伊始就对民族问题有一系列借鉴和思考,经历了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的理念转变,并在实践中结合我国国情及民族关系不断创新发展;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积极谋划西藏和平解放并在经营西藏、慎重稳进推进西藏各项改革中高度重视政权及组织体系建设。中国共产党在西藏推进的各项改革,特别是民主改革,使西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直接使西藏人民的生存境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得到全面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民主改革 民族区域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际出发,重新认识西藏
6
作者 热地 《理论月刊》 1985年第11期4-8,共5页
西藏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一九五一年和平解放以后,它就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真正回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平等、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三十多年来,西藏经过民主革命,废除了极端黑暗的农奴制度,建立了民... 西藏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一九五一年和平解放以后,它就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真正回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平等、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三十多年来,西藏经过民主革命,废除了极端黑暗的农奴制度,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发生过种种曲折,但终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回顾西藏三十多年的历史,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时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西藏的革命和建设就节节胜利;什么时候背离了这条思想路线,西藏的革命和建设就遭受挫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经济发展 从实际出发 重新认识 民族区域自治 指导思想 民主革命 民族团结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神圣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决胜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培育的路径研究
7
作者 何文亭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34期21-22,共2页
本文对西藏脱贫攻坚工作现状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地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的培育路径.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藏 脱贫攻坚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西藏”建设中的数据共享使用问题研究
8
作者 刘恒 尹君 才让东知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199,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章部署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任务目标。文章系统梳理了“数字中国”和“数字西藏”建设发展情况,指出数据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要素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章部署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任务目标。文章系统梳理了“数字中国”和“数字西藏”建设发展情况,指出数据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要素资源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剖析了“数字西藏”建设过程中数据共享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采集、汇聚和整合,促进数据共享开放和有效流通,提高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强化数据资源安全保护,强化人才支撑,深化对外合作,注重科技创新等关于数据共享使用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数字西藏 共享使用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西藏永安寺建寺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9
作者 罗勇 张良玉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4,共6页
清代西藏永安寺即现在拉萨市城区的功德林寺,始建于1793年,竣工于1794年,1795年乾隆皇帝御赐“卫藏永安”之名并颁满、汉、蒙、藏四体匾额,驻藏帮办大臣和宁为此寺撰写碑文。西藏永安寺的建成及和宁撰写的碑文,是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 清代西藏永安寺即现在拉萨市城区的功德林寺,始建于1793年,竣工于1794年,1795年乾隆皇帝御赐“卫藏永安”之名并颁满、汉、蒙、藏四体匾额,驻藏帮办大臣和宁为此寺撰写碑文。西藏永安寺的建成及和宁撰写的碑文,是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实施有效治理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反映西藏地方与祖国其他省市交往交流交融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提供了重要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治理西藏 永安寺 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于100名村(居)支部第一书记的访谈
10
作者 刘宝臣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60,共8页
西藏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大局。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在社会治理方面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形势,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发展的任务也非常艰巨。通过对在基层一线开展工作的第一书记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在西藏的基层治理,面... 西藏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大局。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在社会治理方面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形势,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发展的任务也非常艰巨。通过对在基层一线开展工作的第一书记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在西藏的基层治理,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维稳形势复杂及维稳压力较重、基层治理的力量较为薄弱等情况。这些发现,可以为加强西藏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公共基础设施 社会稳定 基层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推进西藏地区藏传佛教中国化实践路径探析
11
作者 次仁多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1-177,共7页
文章从理论、历史和实践层面分析了藏传佛教中国化的现实必要性,分析了当前西藏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在宗教管理和宗教自身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构建法治体系、提升宣传教育能力水平、代表人士培养、深化反分裂斗争、加强党的领... 文章从理论、历史和实践层面分析了藏传佛教中国化的现实必要性,分析了当前西藏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在宗教管理和宗教自身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构建法治体系、提升宣传教育能力水平、代表人士培养、深化反分裂斗争、加强党的领导等方面着手发力,不断提高藏传佛教中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藏传佛教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中蕴含的“西藏特殊性和共同性”理论命题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12
作者 陆军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0-45,共6页
西藏特殊性和共同性关系问题是党的治藏方略的重大理论命题,贯穿中国共产党治藏70年。对其理论思考经历了前后相继的四个阶段,认识不断深化,得出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两点:一、西藏的特殊性、差异性建立在共同性、一致性基础之上,并在发展... 西藏特殊性和共同性关系问题是党的治藏方略的重大理论命题,贯穿中国共产党治藏70年。对其理论思考经历了前后相继的四个阶段,认识不断深化,得出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两点:一、西藏的特殊性、差异性建立在共同性、一致性基础之上,并在发展目标上逐步趋向共同性、一致性,这是西藏工作一以贯之的主线和大方向,更是当前西藏工作的重点;二、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西藏长治久安的需要,结合西藏形势的变化,适时推进西藏工作进入新的阶段,稳中求进,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的重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藏方略 特殊性 共同性 理论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藏“村转居” 管理体制完善研究
13
作者 熊英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21,共9页
“村转居”伴随着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而产生。西藏城镇化进程中“村转居”管理体制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村转居”管理体制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匹配、人才管理体制不完善、综合治理体系有待... “村转居”伴随着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而产生。西藏城镇化进程中“村转居”管理体制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村转居”管理体制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匹配、人才管理体制不完善、综合治理体系有待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应理顺管理体制、做好基础工作、完善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综合治理体系、加强人才管理体制建设,以促进西藏“村转居”工程的真正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转居” 城镇化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西藏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研究
14
作者 王耀强 黄建国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49-155,共7页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新时代西藏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的任务。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在西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新时代西藏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的任务。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在西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一系列主客观的原因,当前西藏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在内外两个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对外的渗透力和整合力有限。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地从对内和对外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巩固和提高。从根本上来说,要着力加强西藏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大力提高其政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西藏 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城镇化道路研究
15
作者 王松磊 杨剑萍 王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76-183,共8页
城镇化是西藏自治区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持社会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西藏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决定了西藏独具特色的城镇化进程。文章论述了古代以及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 城镇化是西藏自治区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持社会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西藏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决定了西藏独具特色的城镇化进程。文章论述了古代以及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当前西藏城镇化发展的劣势与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结合西藏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既有利于优化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措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西藏特点 城镇化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16
作者 曾健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31,165,共12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西藏城乡关系大致可分为平行双向发展、变革转型、市场关联薄弱、统筹城乡和走向融合五个阶段。当前,西藏城乡融合呈现出产业结构质量虚化、社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西藏城乡关系大致可分为平行双向发展、变革转型、市场关联薄弱、统筹城乡和走向融合五个阶段。当前,西藏城乡融合呈现出产业结构质量虚化、社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消费不平衡、城乡及区域发展关联度低、县城载体作用日益突出的阶段特征。因此,需要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注重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加快推进城乡融合,突出县域统筹全面乡村振兴,强化高原特色产业体系和生态建设,完善融合政策支持体系,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攻坚中的政治势能与政策执行——基于扶贫政策文本与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松磊 吕鸿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9,共8页
政治势能是学者新近提出的一个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学术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公共政策执行失灵或良性落地的原因和机制。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扶贫政策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权力和功能位阶产生了公共政策的政治势能,这是扶贫政策执行... 政治势能是学者新近提出的一个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学术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公共政策执行失灵或良性落地的原因和机制。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扶贫政策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权力和功能位阶产生了公共政策的政治势能,这是扶贫政策执行状况变化的主要动因。从客观现实需要出发,并且经最高层级权力位阶的确认和推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近年来中国的一项重大公共政策,无疑带有极强的政治性。相比常规性公共政策,政治性公共政策具有更强的政治势能,需要执行者付出较大的精力和较多的资源,只有辅之以严格的负向激励,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政策变现。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仅用短短数年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便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势能 脱贫攻坚 政治性公共政策 负向激励 政策变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售企业供应链整合对经营效率的影响路径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曾健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6-29,共4页
供应链整合在企业管理和经营效率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2-2019年87家沪深A股上市零售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BBC-DEA模型测度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率,从供应链整合的内部整合、供应商整合和客户整合三个维度出发,并以企业风险承担... 供应链整合在企业管理和经营效率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2-2019年87家沪深A股上市零售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BBC-DEA模型测度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率,从供应链整合的内部整合、供应商整合和客户整合三个维度出发,并以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作为影响中介,研究零售企业供应链整合对经营效率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第一,供应链整合的内部整合、供应商整合和客户整合三个维度能显著促进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内部整合的促进作用最强;第二,供应链整合的三个维度能通过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能力,间接促进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快推进供应链的全面整合,适当调整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和资产结构等可行性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售企业 供应链整合 经营效率 BBC-DEA模型 风险承担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微法院开启诉讼新模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小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20-221,共2页
移动微法院是我国司法机关紧跟信息技术革命步伐,主动对接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新时代智慧法院责任导向。当前,移动微法院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极大程度提高了司法便捷性、高效性,但也存在一定弊端。为此,可以通过设立统一平台... 移动微法院是我国司法机关紧跟信息技术革命步伐,主动对接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新时代智慧法院责任导向。当前,移动微法院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极大程度提高了司法便捷性、高效性,但也存在一定弊端。为此,可以通过设立统一平台、强化技术支持以及完善诉讼规则等方式,助力移动微法院开启诉讼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微法院 诉讼 司法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边界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三维考察——以安徽省广德市新杭镇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松磊 仓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5,共11页
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省际边界区域作为政区联结点,成为跨省合作的热点地区。历史上,省际边界区域发展是一个普遍性难题,只有少数地区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成就。以典型的“强弱型”省际边界乡镇为个案,以总结经验和启示为出发... 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省际边界区域作为政区联结点,成为跨省合作的热点地区。历史上,省际边界区域发展是一个普遍性难题,只有少数地区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成就。以典型的“强弱型”省际边界乡镇为个案,以总结经验和启示为出发点,从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和社会基础等三个维度考察了该镇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即农耕时代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反而是优质资源,“行政区划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被该地充分利用,并有限度地突破了省级政区的束缚,移民群体带来的开拓性、包容性文化则提供了社会支撑和内部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 社会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