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涛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7,共4页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大着力点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发展制高点;节能减排,积极建设"两型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扩大改革开放力度,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自主创新 “两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创新发展
2
作者 张建明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第20期29-33,共5页
本研究从农村非营利组织概念出发,认为农村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活跃在农村区域,参与者主要是农民。近年来,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数量增长较快,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和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调研发现,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还面临诸... 本研究从农村非营利组织概念出发,认为农村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活跃在农村区域,参与者主要是农民。近年来,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数量增长较快,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和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调研发现,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对它们认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制度缺位、自身能力不足以及组织间缺乏整合等。当前,对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创新发展应重新定位,从转变观念、去行政化、加强立法、加大政府扶持以及注重凝练内力等几个方面入手,将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创新发展推上一个更高的平台,彰显苏州在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社会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非营利组织 困境 对策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苏州三次工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启示
3
作者 花家毅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6-58,共3页
苏州在近10年中经过三次较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近几年全市经济总量和增速均列全省第一。本文阐述苏州三次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重点及其成效,总结了苏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工业结构调整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苏州 开放带动战略 资本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要讲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从苏州看集体经济主体地位的普遍意义
4
作者 郭学文 《江苏经济探讨》 1997年第11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集体经济 苏州市 乡镇企业 企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的三个维度——药品、准入机制与市场的递进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姚尚建 周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7,共7页
在医保药品价格谈判中,政府主导、谈判邀请、企业进入形成了公共谈判机制。政府通过购买者与管理者的身份切换,在特定受控的药品市场中给谈判对手以价格压力。从药企的角度,这是一场试图进入特定药品市场的谈判过程,是一个关于市场权利... 在医保药品价格谈判中,政府主导、谈判邀请、企业进入形成了公共谈判机制。政府通过购买者与管理者的身份切换,在特定受控的药品市场中给谈判对手以价格压力。从药企的角度,这是一场试图进入特定药品市场的谈判过程,是一个关于市场权利的谈判;从政府的角度,这是一场由政府控制的市场准入的谈判,是一个涉及行政权力的谈判。这一政府主导下的涉及药品价格的公共谈判,同时还是关于企业准入机制和市场功能运行的谈判。在依托行政权的购买方发起的谈判中,行政权力和企业垄断都可能扭曲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医保药品价格谈判要破除"行政权力变谈判能力""医保市场换药品价格"的迷思,要认识到医保谈判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利益实现机制的谈判。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不仅仅依靠政府,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政府责任并不冲突,任何对权力与市场的执念都无助于企业创新的保护,并最终影响长期的社会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国家谈判 政府角色 政府职能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6
6
作者 孙艺兵 孙志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共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年,我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总结这段时期我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经验,对于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年,我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总结这段时期我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经验,对于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改善民生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再前置提高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效率和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红英 蒋辉 +2 位作者 贺苗 辛军 周吉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11期1436-1441,共6页
为加快我国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避免重复伦理审查是缩短临床试验启动前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已有的伦理审查前置措施能提高审查效率,但无法保障更关键的伦理审查质量。为解决申办者、研究者制定试验方案不完善导致伦理审查的效率和质... 为加快我国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避免重复伦理审查是缩短临床试验启动前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已有的伦理审查前置措施能提高审查效率,但无法保障更关键的伦理审查质量。为解决申办者、研究者制定试验方案不完善导致伦理审查的效率和质量问题,除申办者和研究者需重视并加强沟通外,类似于统计学专家、伦理委员会委员或资深伦理办公室秘书介入试验方案的制定是关键一环。即伦理委员会委员或资深伦理办公室秘书同统计学专家一样提前介入试验方案的制定、优化运行管理流程,将试验方案和临床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科学和伦理问题消除在临床试验启动前期阶段,避免试验方案不完善、不合理导致初始审查的复审,有助于提高伦理审查效率和质量,也可为未来新法规的制定提供借鉴。伦理委员会审查时也应注意由此带来的利益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伦理再前置 审查效率 审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 被引量:16
8
作者 唐玉青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5,共5页
政府在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要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在党领导下,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转变传统的生态治理模式,为生态治理提供新的治理... 政府在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要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在党领导下,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转变传统的生态治理模式,为生态治理提供新的治理思路、治理框架和行动逻辑。在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态政府、生态企业、生态公民的逐步构建是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生态治理 体系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想与中国共产党的现实跨越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国平 刘小红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28,共3页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内涵是指人们的生存、生计和生活,目的是要实现"耕者有其田"。为实现民生主义目的,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因对当时中国客观存在情...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内涵是指人们的生存、生计和生活,目的是要实现"耕者有其田"。为实现民生主义目的,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因对当时中国客观存在情况估计不足,其民生主义的美好设想只能是单向度思考。但它的开启性作用却是深远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继承孙中山民生主义理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把它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从而成功化解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种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实现了民生思想在认识维度、内涵、路径、价值目标等方面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民生主义理想 中国共产党 现实跨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冲击及对策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国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30,共5页
网络的发展使我国政治安全机制面临巨大冲击 ,政治安全机制的有效性面临空前挑战。回应这些冲击和挑战 ,必须更新观念 ,确立适应政治安全机制创新要求的新意识 ;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政治安全宣传网络 ;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 ;加强对... 网络的发展使我国政治安全机制面临巨大冲击 ,政治安全机制的有效性面临空前挑战。回应这些冲击和挑战 ,必须更新观念 ,确立适应政治安全机制创新要求的新意识 ;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政治安全宣传网络 ;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 ;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政治安全机制 网络安全高科技 政治安全宣传网络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党的执政有效性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涛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0,共2页
当前 ,我党执政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合法的执政基础 ,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 ;二是具有完备的执政功能 ,带领人民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整合 ;三是具有丰富的执政资源 ,有广泛的社会和阶级基础 ,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关键词 执政有效性 执政基础 执政功能 执政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炎炯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36,共4页
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王炎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是一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理论。他构思和设计的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发展战略... 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王炎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是一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理论。他构思和设计的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发展战略,以强国富民为出发点,以国家利益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现代化建设 基本路线 战略步骤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力 两手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涛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4-86,共3页
总的来说,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深化改革,建立配套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重视系统长远的发展规划;加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指导,建... 总的来说,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深化改革,建立配套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重视系统长远的发展规划;加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指导,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体系;转变观念,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公民文化发展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卜泳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4,共4页
公民文化发展权关乎人的文化发展机会均等和发展利益共享,是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着眼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公民实现和维护自身文化权益的意识更加高涨,文化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离文化强国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在政策上... 公民文化发展权关乎人的文化发展机会均等和发展利益共享,是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着眼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公民实现和维护自身文化权益的意识更加高涨,文化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离文化强国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在政策上要更加关注特定群体的文化权益,体系上要健全公平正义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立法上要加快文化权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进程,落实上要不断提高为民谋文化福祉的国家责任、公民自身文化权益意识的增强和文化工作者的自觉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 公民文化发展权 保障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创新党的社会工作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艺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6,共5页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社会工作。面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环境变化,党的社会工作也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利益格局在重组,社会阶层在分化,党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就必须加强党的社会工作,以改...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社会工作。面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环境变化,党的社会工作也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利益格局在重组,社会阶层在分化,党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就必须加强党的社会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创新和完善党的社会动员、管理、沟通、服务、监督和整合机制,有效发挥党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党的社会工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城镇建设中的政府管理现代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国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51,共5页
面向新世纪的小城镇建设 ,政府管理举足轻重 ,必须实现政府管理的现代化转变。要把市场机制引入职能管理 ,变条块分割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 ,从单一行政管理向依法综合性管理转变 ,使现代科学技术普遍运用于小城镇管理。尤为重要的是 ,... 面向新世纪的小城镇建设 ,政府管理举足轻重 ,必须实现政府管理的现代化转变。要把市场机制引入职能管理 ,变条块分割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 ,从单一行政管理向依法综合性管理转变 ,使现代科学技术普遍运用于小城镇管理。尤为重要的是 ,在管理创新过程中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基本关系 ,一是战略、规划和建设的关系 ,二是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政府管理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污名化解析与思考——基于传统儒家文化视角
17
作者 贺苗 李红英 +1 位作者 尹梅 辛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引发的污名化现象进行调查,在解析污名内在本质的基础上,阐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即污名内容日益泛化、污名方式日趋多样化、污名风险日渐加剧。基于传统儒家文化视角,深入反... 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引发的污名化现象进行调查,在解析污名内在本质的基础上,阐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即污名内容日益泛化、污名方式日趋多样化、污名风险日渐加剧。基于传统儒家文化视角,深入反思人们在重大灾难面前的认知态度和去污名化的内在心理机制。在全球一体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价值的普世的伦理思想对于现代人正确审视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改善人们内在精神需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与世界之间,传统儒家文化倡导的仁民爱物的宇宙观,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是人们反思公共卫生危机、推行人性治理、寻求美好生活的一面文化之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污名 去污名化 儒家伦理 仁民爱物 推己及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应成为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明 《江苏经济探讨》 1998年第5期20-21,44,共3页
关键词 旅游业 环太湖地区 经济发展 支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和政治稳定的关系
19
作者 潘福能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1-62,共2页
要正确认识改革同政治稳定的关系,必须先弄清这两个概念,一是有序无序的“序”,二是政治稳定的“稳定”。这两个概念都不是绝对的,有序中有无序,无序中有有序,政治稳定也不是一潭死水、一成不变。改革要打破原来的有序,是因为原有的“... 要正确认识改革同政治稳定的关系,必须先弄清这两个概念,一是有序无序的“序”,二是政治稳定的“稳定”。这两个概念都不是绝对的,有序中有无序,无序中有有序,政治稳定也不是一潭死水、一成不变。改革要打破原来的有序,是因为原有的“传统”的有序当中出现了破坏性的“无序”,使政治体系不能再“有序”地与时代的要求合拍;同时改革也不是完全在政治体系的“无序”状态中进行的,它是一种得到政治体系推动并得到控制的有目的有步骤的社会运动。如果它是一匹无法驾驭的脱缰野马,其结果无疑是灾难性的社会大动乱。动乱之后的:“稳定”,可能是“传统”的复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系 政治稳定 无序性 有序无序 社会运动 死水 野马 时代的要求 政治稳定观 政治不稳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的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0
作者 王涛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实现可持续发展 领导者的素质 创造性思维 知识结构 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发展中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党的基本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