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促进绩溪县农民增收的路径研究
1
作者 李可欣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8期56-59,共4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文章以绩溪县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探析其现存问题,从优化营商环境、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补齐农村医...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文章以绩溪县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探析其现存问题,从优化营商环境、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补齐农村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短板等六大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以达到促进绩溪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 县域经济 绩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绩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王超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10期46-49,共4页
“十四五”时期,对推进绩溪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机遇和优势,同样也面临困难和挑战。文章以“十四五”时期绩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为着力点,探索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绩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新发展理念 现实路径 绩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溪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汪琪 凌金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0期26-28,共3页
从分析绩溪县农业供给侧现状入手,找出影响绩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因素,从而得出绩溪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包括: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从分析绩溪县农业供给侧现状入手,找出影响绩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因素,从而得出绩溪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包括: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溪县 农业 供给侧改革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实践与思考——以绩溪县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维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9期5-6,14,共3页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该文通过对绩溪县县域内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个案调查与研究,探索分析县域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基层实践带来的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提升组织力要树牢政治领导力、夯...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该文通过对绩溪县县域内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个案调查与研究,探索分析县域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基层实践带来的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提升组织力要树牢政治领导力、夯实组织覆盖力、围绕发展推动力、筑牢群众凝聚力、强化自我革新力、把握社会号召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提升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乡镇机构改革的困境与对策——以绩溪县乡镇机构改革为样本
5
作者 方国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7期3-4,9,共3页
乡镇机构改革作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重要而基础的一环,对于优化政府职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地位显著、意义重大。该文以安徽省绩溪县乡镇机构改革作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管窥新时期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乡镇机构改革作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重要而基础的一环,对于优化政府职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地位显著、意义重大。该文以安徽省绩溪县乡镇机构改革作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管窥新时期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5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 机构改革 法治政府 服务型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吉“生态发展模式”对绩溪实施“文旅强县”战略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童珊 周建荣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0期4-5,75,共3页
安吉凭借"生态发展模式"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的跳跃式前进。绩溪与安吉有着相似的生态发展资源,在"文旅强县"战略实施过程中,可以从安吉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化挖掘、美丽乡村营建等方面借鉴成功经验,结合自身优势,... 安吉凭借"生态发展模式"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的跳跃式前进。绩溪与安吉有着相似的生态发展资源,在"文旅强县"战略实施过程中,可以从安吉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化挖掘、美丽乡村营建等方面借鉴成功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创新举措,实现与长三角类似生态县的错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溪 安吉 生态 旅游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视域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 被引量:1
7
作者 童珊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1期8-9,43,共3页
精准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直接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该文根据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扶贫机制不完善、扶贫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分析了精准扶贫领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的紧迫性,然后从... 精准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直接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该文根据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扶贫机制不完善、扶贫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分析了精准扶贫领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的紧迫性,然后从创新精准扶贫的机制、完善扶贫的法律法规、规范精准扶贫的主体等方面提出了贯彻落实扶贫领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贯彻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县域“党建+信访”工作机制优化研究
8
作者 童珊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20期28-31,共4页
“党建+信访”工作机制构建有利于将党的组织优势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融入信访工作的质效提升。针对当前“党建+信访”工作机制运行中的“理念不够强、矛盾纠纷化早化小意识较差、系统化长效化工作制度不够完善”等方面问题,从... “党建+信访”工作机制构建有利于将党的组织优势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融入信访工作的质效提升。针对当前“党建+信访”工作机制运行中的“理念不够强、矛盾纠纷化早化小意识较差、系统化长效化工作制度不够完善”等方面问题,从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六大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信访 基层治理现代化 党员 矛盾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山区乡村产业振兴思路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方国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7期10-11,66,共3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各地发展农村产业提供了宏观指导,但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切不能盲目照搬,必须因地制宜的探索各自具有针对性产业发展思路。该文在分析皖南山区乡村产业发展特殊环境、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各地发展农村产业提供了宏观指导,但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切不能盲目照搬,必须因地制宜的探索各自具有针对性产业发展思路。该文在分析皖南山区乡村产业发展特殊环境、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以宏观政策为指导,从皖南山区农村应该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产业、谁来发展产业3个维度提出了构建生态高效、产业融合、城乡互补的山区特色产业体系、营造市场主导、政府撬动、改革推动的外向型产业发展环境、集聚主体多元、专业高效、热爱农村的产业发展力量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 小农户转型 皖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新安江模式”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媛媛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1期130-131,161,共3页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流域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流域生态补偿是目前实现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以及流域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流域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流域生态补偿是目前实现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以及流域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文以浙皖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例,分析了流域生态补偿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治理 生态补偿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凌金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5期1-1,38,共2页
加强农村地区群众精神文化活动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由于文化氛围不浓、认同感缺失、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发展.以培育社会主义... 加强农村地区群众精神文化活动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由于文化氛围不浓、认同感缺失、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发展.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营造农村文化氛围,以增强乡土文化认同感来引导村民树立文化自信,以建设公共文化阵地来打造农村文化娱乐环境,以激发内生动力来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群众 精神文化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县域水资源生态价值 深化水环境生态补偿
12
作者 丁德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9-72,共4页
当前,国家对于水环境生态补偿的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县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稳定的行政单元,有必要通过深化改革设立水资源二级产权制度,确立水资源财产分级归属主体,明晰县域水资源财产权益内涵,破解水环境生态补偿中的难题。分... 当前,国家对于水环境生态补偿的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县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稳定的行政单元,有必要通过深化改革设立水资源二级产权制度,确立水资源财产分级归属主体,明晰县域水资源财产权益内涵,破解水环境生态补偿中的难题。分析县域水环境保护的投入与补偿数据,量化县域水环境生态价值,推进水资源分类补偿,以推动生态环境全要素价值量化与交易,有效提升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类别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 价值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