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村“消薄”工作实效性策略研究——基于柯桥区、桐庐县、莲都区三地的综合分析
1
作者 费婷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3期4-5,共2页
消除农村经济薄弱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但“消薄”工作普遍存在开展难度大、实效性不强的困境,其背后虽各有原因,但本质上存在共性。本课题选取了浙江省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且都存在“消薄”困境的三个区县,即柯桥区、桐庐县... 消除农村经济薄弱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但“消薄”工作普遍存在开展难度大、实效性不强的困境,其背后虽各有原因,但本质上存在共性。本课题选取了浙江省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且都存在“消薄”困境的三个区县,即柯桥区、桐庐县和莲都区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三个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主体缺位、区位及基础设施条件不佳、村干部“双带”能力不足、政策制度扶持力度不够等造成农村经济薄弱的共同根源,进而结合实践,提出了紧跟“火车头”、召集“合伙人”、整合“资源库”、完善“政策簿”等举措,以期能为消除农村经济薄弱村提供推广性强、适用性广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经济薄弱 根源 实效 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后权力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以浙北K区为例
2
作者 邱昊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8期94-97,共4页
“一肩挑”后基层乡村权力监督体系并没有随着权力高度集中而有所重构,而是继续沿用村“两委”书记、主任分设的“过时”监督格局。基层现行监督体系由于缺乏内部有效监督,以及受“熟人社会”、“搭便车”、村庄派系和“支持-庇护”等... “一肩挑”后基层乡村权力监督体系并没有随着权力高度集中而有所重构,而是继续沿用村“两委”书记、主任分设的“过时”监督格局。基层现行监督体系由于缺乏内部有效监督,以及受“熟人社会”、“搭便车”、村庄派系和“支持-庇护”等因素制约,加之,外部监督力量不足,存在低效(失效)现象。对此,应通过搭建以上级监督、专责监督、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等为着力点的多元共监格局,立足于畅通的进退机制、有效的村级监督、明晰的责权边界、快速的问责回应和扎实的上级监督等,塑造更加风清气正的乡村政治生态,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组织 “一肩挑” 权力监督 体系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