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检视与反思 |
林默彪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
|
论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及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共生关系 |
何建津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3
|
古籍志书对推进中国传统地理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 |
许晓东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哲学的反思与反思的哲学 |
林默彪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5
|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意蕴及其批判意义 |
何建津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9 |
0 |
|
6
|
近代“身体”观念的转变与医学进步 |
许晓东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渊源考释与话语创新 |
李永杰
陈世宇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29
|
|
8
|
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与王东、刘军先生商榷 |
叶志坚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9
|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术语的汉译与概念生成——以《共产党宣言》汉译为线索 |
李永杰
靳书君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0
|
中国现代观念史研究视域与方法探略 |
林默彪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1
|
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与王东、林锋先生商榷 |
叶志坚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2
|
对实现社会公正的若干思考 |
傅金珍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3
|
论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原则 |
叶志坚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4
|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文化繁荣 |
林默彪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5
|
青年马克思的人学思考之变迁——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解读 |
何建津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5 |
1
|
|
16
|
哈耶克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论析 |
刘希良
周前程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守与推进 |
郑镇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8
|
清代中后期闽学的重构与发展--以陈庆镛为中心的探讨 |
姜家君
黄子婷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9
|
牢记基本国情 提高实践自觉性 |
雷弯山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0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生态学基础探源 |
胡延福
姜家君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