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守乡土文脉 焕白银新韵
1
作者 杨斌斌 《村委主任》 2025年第8期31-33,共3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乡村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更为乡村振兴和共...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乡村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更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弘扬乡村文化有助于促进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从而推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中华文明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白银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魏昭君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甘肃省白银市积极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在健全完善规划体系、狠抓生态修复治理、优化生态产业体系、谋划实现“双碳”目标、加强节水治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学习借鉴具有可比性的沿黄城市典型经验... 甘肃省白银市积极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在健全完善规划体系、狠抓生态修复治理、优化生态产业体系、谋划实现“双碳”目标、加强节水治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学习借鉴具有可比性的沿黄城市典型经验,探讨白银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部门思想认识不足、污染防治攻坚任务落实不到位、污水处理及利用存在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问题突出等问题,提出白银市应该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放在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提高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能力、优化污水处理和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白银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志效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年第12期5-6,共2页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白银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速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白银市 信息需求 农村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唤乡村文化产业创新
4
作者 杨斌斌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25-27,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乡村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乡村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引领作用。同时,这一战略也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长期且持续的...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乡村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乡村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引领作用。同时,这一战略也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长期且持续的工作部署,在此过程中,文化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的乡村文化产业,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产业 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 文化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白银市基层信息化建设的再探索
5
作者 孙志效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年第21期65-67,共3页
本文通过介绍白银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想,分析信息化建设现状,总结出基层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误区、不规范现象、资金不足与资金浪费并存、实际应用中障碍重重等问题,在重视基层信息化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分区域策略、建立服务体... 本文通过介绍白银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想,分析信息化建设现状,总结出基层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误区、不规范现象、资金不足与资金浪费并存、实际应用中障碍重重等问题,在重视基层信息化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分区域策略、建立服务体系、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加速基层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信息化建设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思考
6
作者 张建海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4期107-108,共2页
未来国内农业的发展总体趋势,势必是归置于现代化之路。而白银市是马铃薯重要产地之一,适时地进行深加工升级产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种现代发展思路,是推进白银农业崛进的必然选择,亦是精准扶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农... 未来国内农业的发展总体趋势,势必是归置于现代化之路。而白银市是马铃薯重要产地之一,适时地进行深加工升级产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种现代发展思路,是推进白银农业崛进的必然选择,亦是精准扶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现实需要,将极大地推动了白银市农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加工产业 发展方向 白银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和突破点
7
作者 郭爱兰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7期9-11,共3页
论述了白银市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紧迫性 ,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应以科技为先导选择辐射带动性强的发展模式 ,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组建、经营机制、科技服务四个方面重点突破 。
关键词 农业 产业化经营 白银市 基地建设 龙头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化农业与白银市的农业发展
8
作者 魏文翠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知识化农业 知识经济 白银市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白银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文娟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白银市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提升“民生三感”(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白银市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景点。但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 白银市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提升“民生三感”(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白银市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景点。但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未来白银市将继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的龙头景区和优势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民生三感” 环境治理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法治乡村建设研究——以白银市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薇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3期129-132,共4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是依法治国的最薄弱环节。目前,乡村还存在法治建设不够重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公共法律服务供需不平衡以及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治乡村的建设进程。基于此...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是依法治国的最薄弱环节。目前,乡村还存在法治建设不够重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公共法律服务供需不平衡以及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治乡村的建设进程。基于此,笔者从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以白银市乡村的具体情况为例,对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主要路径如下:着力提高法治乡村建设水平,增强法治信仰;提升村民的法治观念,增强其维权意识;大力增加农村法律服务供给,优化服务质量;持续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等。研究结果表明,顺利推进乡村地区法治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助推乡村振兴,而且能够有力保证乡村振兴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乡村 社会治理 乡村振兴 法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干旱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甘肃白银市农村个案研究
11
作者 陈启荣 巩英洲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年第6期50-53,共4页
白银市位于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具有典型性。本文对白银市农村生态环境对“三农”问题的影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西部干旱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干旱地区 白银市农村 生态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实践
12
作者 魏昭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6期70-73,共4页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落实二十大报告推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指南。甘肃作为黄河流域至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使...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落实二十大报告推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指南。甘肃作为黄河流域至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本文以白银市为例,对深入推动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问题上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意见建议,为推动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白银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 生态保护 绿色发展 系统治理 白银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顺利实施的问题研究——以白银市为例
13
作者 魏昭君 《农村实用技术》 2023年第7期30-32,共3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提升足,是全力以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化建设的主要困境与路径选择
14
作者 张薇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7期128-130,共3页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保护法治建设和法律实施监督”。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加强乡村生态文明保护依然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作为保障。基于此,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保护法治建设和法律实施监督”。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加强乡村生态文明保护依然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作为保障。基于此,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探讨加强乡村生态文明保护法治化,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而且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但是,由于乡村治理主体法治化意识薄弱、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效力低下、监督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生态文明法治化的进程。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研究探讨乡村地区生态文明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保护 生态文明思想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果研究
15
作者 肖晶 《河北农机》 2024年第23期157-159,共3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2020年,中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标志着中国数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也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2020年,中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标志着中国数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也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乃当务之急,关乎“两个一百年”目标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这两项任务有效衔接,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表明,脱贫胜利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新时代乡村建设经验亦助力脱贫地区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两者之间的衔接展开深入探讨,以期在理清两者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衔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成果 乡村振兴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
16
作者 唐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5期71-74,共4页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和对象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这门科学的规律性逐渐被认识和掌握。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和对象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这门科学的规律性逐渐被认识和掌握。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现代化,教育原则人性化,教育内容科学化,教育方法多样化,教育手段信息化和教育对象的主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思想政治教育 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循环农业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
17
作者 魏文翠 《甘肃农业科技》 2010年第6期41-43,共3页
论述了构建技术支撑体系、资金支撑体系以及政策和法律支撑体系对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及策略。
关键词 循环农业 支撑体系 建立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风文明建设应倡导孝文化
18
作者 唐渡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年第6期20-21,共2页
从倡导孝文化的"养老"、"敬老"和"爱老"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对加强和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一些看法和要求。
关键词 乡风文明建设 孝文化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尘暴——一种跨区域的大气环境污染物 被引量:3
19
作者 巩英洲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2,共4页
文章对十多年来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较大沙尘暴,沙尘暴尘的沉降量、沉降范围、化学组分、粒径分布、对大气环境降尘背景值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综述了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关键词 沙尘暴 大气环境降尘背景值 沉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当今中国社会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关系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生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8-51,共4页
社会有机体的运行需要来自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支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综观我国制度变迁与创新过程,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存在诸多不和谐的方面,需要我们在认清原因的基础上,促进其协调发展,... 社会有机体的运行需要来自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支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综观我国制度变迁与创新过程,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存在诸多不和谐的方面,需要我们在认清原因的基础上,促进其协调发展,以保证制度对于社会有机体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关系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