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庆梅 聂佃忠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8-144,共7页
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甘肃省1993—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RP)及固定资产投资(FA)两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甘肃省1993—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RP)及固定资产投资(FA)两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但是两者并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双向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ECM) GRANGER因果检验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圭武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2期95-96,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意义重大。首先,将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更加均衡。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实际重点在沿海,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形成更加均衡的开放格局,这对区域均衡发展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意义重大。首先,将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更加均衡。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实际重点在沿海,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形成更加均衡的开放格局,这对区域均衡发展十分有利。其次,经济意义巨大。我国30多年经济高增长,推动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劳动力成本优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面临人口红利减少的压力,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对外开放格局 劳动力成本 经济分工 极概念 地区经济实力 资源优势 运输成本 企业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小农经济特性的两点再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圭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生产力水平是决定平均主义意识和观念的根本所在。中国历史上平均主义源远流长 ,根源在于中国历史上生产力水平长期的不发达和人们只能处在维持基本权利边缘的缘故。所以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才是根除平均主义的良方以自然经济和自给... 生产力水平是决定平均主义意识和观念的根本所在。中国历史上平均主义源远流长 ,根源在于中国历史上生产力水平长期的不发达和人们只能处在维持基本权利边缘的缘故。所以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才是根除平均主义的良方以自然经济和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小农经济 (以宗法小农为主 )具有天然的机会主义“情结” ,所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主义 基本权利 非基本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非公经济思想的发展创新
4
作者 吴立贤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4-5,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有关非公经济的论述,结合改革开放以来诸多非公经济发展理论,阐明非公经济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非公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 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效率及二者关系新探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圭武 王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26,共4页
公平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和范畴,特定的公平可界定为四维空间上的一个特定点。效率也是一个多维度的总体性概念,特定的效率也可界定为四维空间上的一个点。公平和效率的四个维度分别是:时间维、空间维、领域维、价值维。如果从总体性的... 公平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和范畴,特定的公平可界定为四维空间上的一个特定点。效率也是一个多维度的总体性概念,特定的效率也可界定为四维空间上的一个点。公平和效率的四个维度分别是:时间维、空间维、领域维、价值维。如果从总体性的多维度角度去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是多维度空间上的交互作用关系,这里的交互作用关系表现为多重作用下相互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可分不同的时间、空间、领域、价值等特性进行一一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应着力解决的不是一般性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而是特指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突出矛盾,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社会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贫富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所得税、负所得税与社会保障税三税统筹设计的构想 被引量:5
6
作者 聂佃忠 雎国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3,共6页
简要介绍了负所得税的不同版本,在此基础上国内第一个提出个人所得税、负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三税需要统筹设计,旨在解决我国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调节我国日益严峻的收入分配差距两个重大问题。通过实例论证了三税如何统筹设计,以及与... 简要介绍了负所得税的不同版本,在此基础上国内第一个提出个人所得税、负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三税需要统筹设计,旨在解决我国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调节我国日益严峻的收入分配差距两个重大问题。通过实例论证了三税如何统筹设计,以及与之有关的制度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负所得税 社会保障税 统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所得税、失业保险和最低工资之间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聂佃忠 李庆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82,共4页
运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负所得税、失业保险与最低工资三条保障线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将负所得税、失业保险和最低工资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混合策略贝叶斯纳什均衡模型),剖析了三... 运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负所得税、失业保险与最低工资三条保障线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将负所得税、失业保险和最低工资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混合策略贝叶斯纳什均衡模型),剖析了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所得税 失业保险 最低工资 博弈 贝叶斯纳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所得税的婚姻效应国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庆梅 聂佃忠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18-120,共3页
负所得税对婚姻与家庭稳定的影响到底如何,对于全面评估负所得税政策的可行性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对Groeneveld、Tuma和Hannan,Michael C.Keeley以及PhilipK.Robins等人关于负所得税与婚姻家庭关系的国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 负所得税对婚姻与家庭稳定的影响到底如何,对于全面评估负所得税政策的可行性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对Groeneveld、Tuma和Hannan,Michael C.Keeley以及PhilipK.Robins等人关于负所得税与婚姻家庭关系的国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就这一问题作了七点评论。本文填补了国内负所得税婚姻效应研究的空白,为我们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负所得税方案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所得税 试验 婚姻效应家庭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所得税实施成本境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庆梅 聂佃忠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62-66,共5页
负所得税的实施成本是全面评估负所得税政策的可行性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主要对Keeley、Robins、Spiegelman、West、Heins、Green、Hildebrand和Bryan等人关于负所得税实施的各种成本,包括税率和保障水平的确定在内的国外研究文献进行... 负所得税的实施成本是全面评估负所得税政策的可行性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主要对Keeley、Robins、Spiegelman、West、Heins、Green、Hildebrand和Bryan等人关于负所得税实施的各种成本,包括税率和保障水平的确定在内的国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就这一问题给予评论,填补了国内负所得税实施成本研究的空白,为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负所得税方案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所得税 试验 成本 评述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中国人口控制目标
10
作者 王克钧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24,共6页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看,我国的长远人口总量应该保持在6亿以下,而中长期总人口目标应设定为"十一五"时期末人口总量控制在13.4亿人以内;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亿人左右;2030年人口总量峰值为14.2亿人左右。在峰值以后,还要继...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看,我国的长远人口总量应该保持在6亿以下,而中长期总人口目标应设定为"十一五"时期末人口总量控制在13.4亿人以内;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亿人左右;2030年人口总量峰值为14.2亿人左右。在峰值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到21世纪70年代以后使我国人口下降到6亿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人口 控制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信任之谜”和“中国之谜”解释的再解释
11
作者 宋圭武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6-30,共5页
在中国,所谓的"信任之谜"问题实质上是不存在的,它实质上是一种由于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和中国当前市场经济不成熟的特点所导致的人们在信任问题研究上的一种扭曲反映。一方面,中国的整体信任水平不容乐观;但另一方面,在... 在中国,所谓的"信任之谜"问题实质上是不存在的,它实质上是一种由于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和中国当前市场经济不成熟的特点所导致的人们在信任问题研究上的一种扭曲反映。一方面,中国的整体信任水平不容乐观;但另一方面,在熟人之间和圈子内部,可能信任度有一种提高的趋势。关于"中国之谜",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只不过有些作用程度较大,有些作用程度较小。在这些众多因素中,关键和基础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是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政策基础;二是人力资本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我国,人力资本支撑主要表现在两支队伍上:一支队伍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另一支队伍是一般劳动者大军。高考制度的恢复,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后备军。人才队伍的壮大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若没有这些高素质人才作支撑,中国的高经济增长率就是不可能的,或者说至少是不能持久的,也就不可能有三十多年的高增长。另外,农村改革也释放出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既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也给企业带来了利润。专业技术人员主攻创新,而一般劳动者则从事具体加工和生产,再加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共同构成了中国三十多年经济高增长的基本动力。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中,人力资本优势很可能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之谜 中国之谜 再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