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河”国家战略联动促进中国南北方共同富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前前 范巧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8,共12页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其在区域尺度上的传统界定更侧重于东中西和东北板块,中国南北方差距扩大化及相对地位前凸的发展现实,使得在区域尺度上实现中国南北方的共同富裕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解析中国南北方共同富裕的衍生逻辑...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其在区域尺度上的传统界定更侧重于东中西和东北板块,中国南北方差距扩大化及相对地位前凸的发展现实,使得在区域尺度上实现中国南北方的共同富裕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解析中国南北方共同富裕的衍生逻辑、发展维度和评价尺度,以及阐释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江""河"战略)的理论研究孤立性、现实推进割裂与联动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江""河"战略联动的发展维度与中国南北方共同富裕评价尺度的精准匹配,探讨了以"江""河"战略联动促进中国南北方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和发展路径。建议围绕"江""河"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生态保护和"江""河"文化建设的协同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建设和产城融合协同推进、国际国内开放合作的深度协同、协同打好民生发展系统补丁、科学架构联动发展的保障体制机制等六个方面,充分发挥"江""河"战略联动在促进中国南北方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国家战略联动 长江经济带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 a祁连山极端降水变化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温煜华 吕越敏 李宗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9-1212,共14页
利用祁连山24个气象台站1961—2017年逐日降水资料,选用12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趋势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等,分析了祁连山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海拔、大气环流指数对祁连山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 利用祁连山24个气象台站1961—2017年逐日降水资料,选用12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趋势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等,分析了祁连山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海拔、大气环流指数对祁连山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祁连山、河西内陆河流域、柴达木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外流)连续干旱日数(CDD)呈显著减少趋势,连续湿润日数(CWD)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表现出东西差异;其他极端降水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呈现出祁连山中部增加幅度较大,向外围呈环状递减的趋势。(2)降水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雨日天数显著增加,中雨日数的天数也显著增大,这种降水分配模式将增大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概率,进一步证实祁连山降水活动增强,极端降水频度更高,持续时间更短,降水向降雨日数更多、时间更集中的方向发展。极端降水空间分异表现在极端降水强度的降低幅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高海拔区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增加更为明显,CDD的减少主要发生在高海拔区。(3)在所选的11个大气环流异常因子中,祁连山极端降水受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指数影响最大,北极涛动(AO)指数与祁连山极端降水的关系最为复杂,大西洋海平面表面温度指数越大、南海夏季风(SCSSMI)指数、南美夏季风(SAMSMI)指数越低则流域发生多雨、洪涝现象的概率越大,反之发生少雨现象的概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气候变化 极端降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