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潍坊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谭伟
徐建军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
潍坊市
“三农”问题
农业增长方式
科学发展观
重中之重
农业建设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出“义利之辩”主流话语的三大误区——让义与利回归各自准确的定位、定义和定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朋琦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3,共5页
"义利之辩"的传统主流话语,对于国人有关道义和利益等观念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由于其存在着对义与利的错误定位、定义和定性等理论缺陷,在其承担了一定的正面社会教化功能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思想上的混乱,...
"义利之辩"的传统主流话语,对于国人有关道义和利益等观念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由于其存在着对义与利的错误定位、定义和定性等理论缺陷,在其承担了一定的正面社会教化功能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思想上的混乱,产生了不良的文化效应,不利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亟待走出传统误区,让义与利回归各自准确的定位、定义和定性,为有效进行利益整合并形成健康的利益格局,为有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谐与进步,开辟正确的理论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利之辩
义
利
定位
定义
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道德调控机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朋琦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9-132,共4页
要充分发挥道德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整合,达到道德调控的目的,就必须首先弄清道德调控机制本身的结构体系问题--完善的道德机制体系包括道德的内心信念机制、环境舆论机制和社会行为机制三大层面。而三大机制又各有其不同的层次...
要充分发挥道德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整合,达到道德调控的目的,就必须首先弄清道德调控机制本身的结构体系问题--完善的道德机制体系包括道德的内心信念机制、环境舆论机制和社会行为机制三大层面。而三大机制又各有其不同的层次,形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再由其构成完整的道德调控机制体系。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道德机制体系,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内心信念机制
环境舆论机制
社会行为机制
社会主义道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潍坊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谭伟
徐建军
机构
中共潍坊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
潍坊市
“三农”问题
农业增长方式
科学发展观
重中之重
农业建设
物质基础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出“义利之辩”主流话语的三大误区——让义与利回归各自准确的定位、定义和定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朋琦
机构
中共潍坊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3,共5页
文摘
"义利之辩"的传统主流话语,对于国人有关道义和利益等观念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由于其存在着对义与利的错误定位、定义和定性等理论缺陷,在其承担了一定的正面社会教化功能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思想上的混乱,产生了不良的文化效应,不利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亟待走出传统误区,让义与利回归各自准确的定位、定义和定性,为有效进行利益整合并形成健康的利益格局,为有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谐与进步,开辟正确的理论通道。
关键词
义利之辩
义
利
定位
定义
定性
Keywords
the debate of Yi and Li
Yi(righteousness)
Li(benefit)
location
definition
characterization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道德调控机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朋琦
机构
中共潍坊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9-132,共4页
文摘
要充分发挥道德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整合,达到道德调控的目的,就必须首先弄清道德调控机制本身的结构体系问题--完善的道德机制体系包括道德的内心信念机制、环境舆论机制和社会行为机制三大层面。而三大机制又各有其不同的层次,形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再由其构成完整的道德调控机制体系。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道德机制体系,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道德
内心信念机制
环境舆论机制
社会行为机制
社会主义道德形态
Keywords
morals
system of faith
system of public opinion
system of social action
socialism moral patterns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潍坊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
谭伟
徐建军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走出“义利之辩”主流话语的三大误区——让义与利回归各自准确的定位、定义和定性
王朋琦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道德调控机制
王朋琦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