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区域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状况 被引量:4
1
作者 邓志强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3期45-47,52,共4页
根据湖南统计年鉴2007年的数据,本文尝试建立区域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自治州的区域人力资本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得知,湖南省区域人力资本分布表现出非均衡性,并提出了区域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湖南省 区域人力资本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干部的苦与盼 被引量:2
2
作者 郝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4-25,共2页
乡镇干部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联系、服务群众最直接、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和成长条件,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帮助他们深入改进作风。”现实中,... 乡镇干部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联系、服务群众最直接、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和成长条件,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帮助他们深入改进作风。”现实中,个别乡镇干部的自利性扩张,造成“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加之一些媒体的过度报道形成了“蝴蝶效应”,乡镇干部群体逐渐被“污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干部 “蝴蝶效应” 服务群众 基层干部 成长条件 改进作风 干部群体 执行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口省际婚姻迁移的空间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永昌 邓志强 丁金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66,共6页
本文基于全国2010年六普人口数据,解析了我国青年人口群体婚姻迁移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发现:婚姻净迁出相对集中在中西部省份,呈现团块状特征;东部省份为净迁入地区,均为经济发达省份。东部省份不但吸聚流入者,也抑制了人口外流。北... 本文基于全国2010年六普人口数据,解析了我国青年人口群体婚姻迁移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发现:婚姻净迁出相对集中在中西部省份,呈现团块状特征;东部省份为净迁入地区,均为经济发达省份。东部省份不但吸聚流入者,也抑制了人口外流。北京和上海是我国青年人口婚姻迁移的强势吸引区域,安徽和江西是强势扩散区域。经济因素对婚迁空间选择具有正向作用,社会、文化、空间与气候因素对婚迁呈多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 婚姻迁移 空间选择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视域下青年婚姻匹配及其稳定性研究——基于上海市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志强 丁金宏 崔开昌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1,共8页
公共政策与家庭婚姻的稳定性息息相关,离婚率攀升的背后可能是公共政策带来的假离婚现象。通过调查上海青年对现行公共政策的态度来衡量公共政策对青年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共政策是影响青年婚姻稳定性的重要变量。公共政策的制... 公共政策与家庭婚姻的稳定性息息相关,离婚率攀升的背后可能是公共政策带来的假离婚现象。通过调查上海青年对现行公共政策的态度来衡量公共政策对青年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共政策是影响青年婚姻稳定性的重要变量。公共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必须考量其对家庭婚姻的影响,必须科学设计政策内容,避免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青年 婚姻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社会心态的现代性嬗变 被引量:28
5
作者 邓志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2,共9页
青年的社会心态嬗变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过程具有内在契合性。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探求现代性的过程,是中国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现代化进程投射到青年社会心态的嬗变轨迹上,表现为现代社会心态的发展过程,即萌生、徘徊、复苏、发展和... 青年的社会心态嬗变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过程具有内在契合性。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探求现代性的过程,是中国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现代化进程投射到青年社会心态的嬗变轨迹上,表现为现代社会心态的发展过程,即萌生、徘徊、复苏、发展和成熟五个阶段。在社会心态的现代性嬗变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社会心态特质并存,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心态并存。立足于社会结构变迁和重大历史事件,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社会心态的现代性嬗变,描绘不同时代青年精神群像的主要特征,厘清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变迁与青年社会心态的关联性,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时代青年的特征和变化,更好地把脉新时代青年社会心态的变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心态 现代性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青年的社会认同困境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9
6
作者 邓志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73,共6页
社会认同是在社会情境的变迁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网络时代的青年认同发生了变迁,即认同的基础性条件发生了变化、认同的结构性力量产生了改变、认同的主导性因素出现了转移。网络时代的青年认同出现了困境:青年的虚拟认同与现实认同之间... 社会认同是在社会情境的变迁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网络时代的青年认同发生了变迁,即认同的基础性条件发生了变化、认同的结构性力量产生了改变、认同的主导性因素出现了转移。网络时代的青年认同出现了困境:青年的虚拟认同与现实认同之间存在张力;青年的社会认同处于不确定性中;青年的社会认同面临的阻力增大;青年的社会认同面临场域的转换。提升网络时代青年社会认同的策略,必须明确社会认同的调适目标,引导青年科学认识网络,正确使用网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社会认同 困境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文化争分中的青年婚恋焦虑——基于当代华语流行爱情歌词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邹会聪 邓志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6,108,共7页
本文以当代华语流行爱情歌词为分析蓝本,从身份符号、精神病理、性别倾向等维度对社会转型中的青年婚恋焦虑进行审视,从理想与现实、精神与肉体、男权与女权等方面对文化争分中的青年婚恋焦虑进行追问,并从婚恋理念转向、婚恋人口转移... 本文以当代华语流行爱情歌词为分析蓝本,从身份符号、精神病理、性别倾向等维度对社会转型中的青年婚恋焦虑进行审视,从理想与现实、精神与肉体、男权与女权等方面对文化争分中的青年婚恋焦虑进行追问,并从婚恋理念转向、婚恋人口转移、婚恋时空转换等层面对青年婚恋焦虑的融化与纾解方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恋焦虑 青年 爱情歌词 社会转型 文化争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社会认同的时空转换——基于时空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9
8
作者 邓志强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2-128,共7页
社会认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情境而建构的,网络时代社会认同的情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时间与空间又是社会情境的基础性条件。网络时代,认同的时间发生了意义的转变,认同的空间出现了场域的转换。由于社会情境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时空特... 社会认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情境而建构的,网络时代社会认同的情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时间与空间又是社会情境的基础性条件。网络时代,认同的时间发生了意义的转变,认同的空间出现了场域的转换。由于社会情境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时空特性给网络时代的社会认同带来了不确定性,甚至产生认同危机。因此,必须重构网络时间与空间的意义,提升网络时代的社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社会认同 时间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一体:“网络青年”的社会认同 被引量:5
9
作者 邓志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84,共6页
青年的社会认同是在社会情境变迁的过程中逐渐解构与建构的。通过网上青年和网下青年的个案访谈,并进行质性分析,结果发现:网络青年的社会认同是"多元一体"的认同,在自我认同上,是"虚拟我"与"现实我"的... 青年的社会认同是在社会情境变迁的过程中逐渐解构与建构的。通过网上青年和网下青年的个案访谈,并进行质性分析,结果发现:网络青年的社会认同是"多元一体"的认同,在自我认同上,是"虚拟我"与"现实我"的双重叠合与多重身份的叠加;在群体认同上,拥有多元群体资格但认同程度不一;在文化认同上,表现为多样性但带来了选择性困惑;在政治认同上,出现了两极化现象;在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认同上,属于认同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青年 社会认同 多元认同 认同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场域:青年研究的时空转向——基于五种青年研究期刊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邓志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105,共8页
时空是青年研究理论的基本分析视角,是青年研究方法的重要分析工具,也是青年研究者一直比较关注的主题。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青年现象、青年文化、青年问题等青年研究的主要议题发生了时空变迁。因此,青年研究要进行学术性反思,从现实... 时空是青年研究理论的基本分析视角,是青年研究方法的重要分析工具,也是青年研究者一直比较关注的主题。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青年现象、青年文化、青年问题等青年研究的主要议题发生了时空变迁。因此,青年研究要进行学术性反思,从现实社会场域转向网络场域,修正其理论研究范式,为青年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新的问题意识。本文基于内容分析法,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青年研究学术刊物,从中抽取关于网络议题的论文作为随机样本,经过对论文的编码和统计分析,探讨青年研究的网络场域转向及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场域 青年研究 时空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青年成长困境的类型学诠释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志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0,共7页
从探索性类型学探究,新媒体时代中的青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产生了新的时代困境。从描述性类型学分析,新媒体时代中的青年面临着行为选择困境、人际交往困境、身份认同困境、政治信任困境、价值取向困境和道德判断困境。从解释性类... 从探索性类型学探究,新媒体时代中的青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产生了新的时代困境。从描述性类型学分析,新媒体时代中的青年面临着行为选择困境、人际交往困境、身份认同困境、政治信任困境、价值取向困境和道德判断困境。从解释性类型学分析,新媒体时代青年成长困境的根源在于新旧时代类型的碰撞、信息传播类型的嬗变、时空场域类型的转换、信仰教育类型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类型学 新媒体时代 成长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流动青年的伦理困境与出路——基于当代华语电影的内容分析
12
作者 邹会聪 邓志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6,共7页
本文以当代华语电影为分析蓝本,对中国乡城流动青年的伦理困境与出路进行探究。首先记叙中国乡城流动青年的生存之艰、权力之失、心理之苦、文化之伤和人性迷失,然后审视导致中国乡城流动青年伦理困境的教育规制、户籍规制、劳动规制和... 本文以当代华语电影为分析蓝本,对中国乡城流动青年的伦理困境与出路进行探究。首先记叙中国乡城流动青年的生存之艰、权力之失、心理之苦、文化之伤和人性迷失,然后审视导致中国乡城流动青年伦理困境的教育规制、户籍规制、劳动规制和安全规制,最后提出乡城流动青年伦理困境的破解路向,即激励奋力打拼、弘扬传统美德、加快现代转换和促进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青年 伦理困境 伦理出路 华语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要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志刚 王芝华 邓志强 《当代教育论坛》 2013年第6期70-76,共7页
文章基于湖南省某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调研分析,总结其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四个坚持"的基本经验,发现其在建设过程中的五个困境,并分析了影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的因素。针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五大困境,提出构建示... 文章基于湖南省某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调研分析,总结其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四个坚持"的基本经验,发现其在建设过程中的五个困境,并分析了影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的因素。针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五大困境,提出构建示范的学习领导机制、量化的目标管理机制、常态的学习监督机制、完善的学习考勤机制、明确的学习激励机制和科学的学习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境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