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性治理情境下基层政府塑造治理资源的行动策略——以湖南省基层政府纠纷治理样态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箴 刘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69,共8页
为了应对基层治理资源匮乏、治理任务繁重、治理规则复合性的复杂性治理情境,基层政府将会采取何种行动策略以应对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并维持其合法性基础?本研究在“结构—过程”分析策略的基础上,构建“情境—行动者—策略”分析框架,以... 为了应对基层治理资源匮乏、治理任务繁重、治理规则复合性的复杂性治理情境,基层政府将会采取何种行动策略以应对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并维持其合法性基础?本研究在“结构—过程”分析策略的基础上,构建“情境—行动者—策略”分析框架,以湖南省基层政府纠纷治理样态为研究对象,剖析基层政府如何塑造治理资源以应对多种约束性条件。研究发现,基层政府通过纵向层面的资源下沉以及横向层面的部门协同实现对正式治理资源的塑造;同时基层政府通过“识别—捕获—规制”的操作化路径将非正式治理资源吸纳到科层制“外围”并为自己所用。这种“泛行政化”的塑造资源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完成治理任务、提升了治理绩效,但其对自治的消解仍然是未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塑造治理资源 “情境—行动者—策略”框架 纠纷治理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基本内涵及联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礼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124,共6页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深入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意识形态管理权与话语权的前提基础;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意识形态领导权与管理权的主要表现;意识形态管...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深入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意识形态管理权与话语权的前提基础;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意识形态领导权与管理权的主要表现;意识形态管理权是意识形态话语权与领导权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领导权 管理权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安全风险防范中的个体行为逻辑——基于前景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翊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9-149,共11页
在风险社会时代,有效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离不开个体力量的聚合与参与。但公众个体是否选择积极参与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本质上是一个不确定的决策或选择。前景理论作为一个在风险条件下做选择的理论模型,为理解公共安全风险防范中... 在风险社会时代,有效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离不开个体力量的聚合与参与。但公众个体是否选择积极参与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本质上是一个不确定的决策或选择。前景理论作为一个在风险条件下做选择的理论模型,为理解公共安全风险防范中公众个体的心理规律和行为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根据前景理论,公众个体在面对公共安全风险时会采取何种行为取决于其所设定的现状参照点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也即公众个体通常会依据自身利益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风险偏好和风险认知而采取某种行为。结果是,公众个体在面对公共安全风险时通常会采取冷漠围观而不是积极参与行为。因此,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决策参照点、改变个体的风险偏好和风险认知,促进个体积极参与公共安全风险防范,进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安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风险防范 公众个体参与 个体行为逻辑 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府主导到公民自治:我国社会治理工具发展的基本取向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学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8,共5页
人类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工具,按照政府干预程度可以划分为四大系列:自愿性工具、调适性工具、引导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人们选择社会治理工具的深层逻辑,在于社会治理模式影响和决定社会治理工具,即政府管制模式条件下... 人类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工具,按照政府干预程度可以划分为四大系列:自愿性工具、调适性工具、引导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人们选择社会治理工具的深层逻辑,在于社会治理模式影响和决定社会治理工具,即政府管制模式条件下的社会治理以选择引导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为主,公民自治模式条件下的社会治理以选择自愿性、调适性工具为主,介于二者之间的混合治理模式条件下的社会治理需要在政府管制工具和公民自愿工具之间寻找平衡点。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也是一种混合治理模式。但是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社会矛盾凸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很大等因素的制约,恐怕政府在社会治理中仍然要扮演主要角色,而非政府组织则只能居于配属地位,在现实社会治理中我们只能选择政府主导下的公民参与模式。面向未来,中国社会治理一定要向公民自治方向发展,这必然使我国的社会治理工具面临创新的问题。我们需要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创新社会治理工具体系、创新社会治理工具的承担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管制模式 公民自治模式 混合治理模式 社会治理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情的生成机理与政府善治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礼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80,共6页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论场,政府作为网络舆情治理的核心主体面临治理能力的严峻挑战。网络舆论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碰撞、交织、融合,促使网络舆情持续发酵膨胀进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网络意见领...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论场,政府作为网络舆情治理的核心主体面临治理能力的严峻挑战。网络舆论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碰撞、交织、融合,促使网络舆情持续发酵膨胀进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网络意见领袖与网民互动沟通增强,逐渐解构了传统媒介话语体系;网络问政开辟了官民良性互动的新平台;重点治理网络谣言与舆情暴力等成为当前网络舆情发展的主要动态。治理网络舆情需要政府与传统媒体、网络社区、意见领袖及网民共同建立良好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才能实现网络舆论空间善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生成机制 政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政策执行力涵义的再思考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学杰 《学习论坛》 2010年第8期44-48,共5页
政策执行力是一种由内在品质决定的向外张力:它的内核是决定政府行动是否集中统一的意志力,内核之外是在政府意志统一基础上产生的规划力、组织力、文化力和昭示政府行动正义性和可信度的公信力。也就是说,政策执行力是从内在意志到外... 政策执行力是一种由内在品质决定的向外张力:它的内核是决定政府行动是否集中统一的意志力,内核之外是在政府意志统一基础上产生的规划力、组织力、文化力和昭示政府行动正义性和可信度的公信力。也就是说,政策执行力是从内在意志到外在行动、由自身行为到公众形象所构成的政府张力系统。政策执行意志力发挥着凝聚官员意志、统一官员行为的作用,政策执行规划力发挥着正确理解政策、创造性地执行政策的功能,政策执行组织力形成各方协调行动、高效执行政策的基础,政策执行文化力产生体现政策精神、影响社会风尚的效应,政策执行公信力显示崇尚公平正义、唤起公众支持的道德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志力 规划力 组织力 文化力 公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忠诚:政府执行力研究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学杰 《学习论坛》 2007年第10期38-41,共4页
政府执行力是由执行主体、执行行动、执行任务构成的多维向量。提高政府执行力包括提高执行效率和校准执行方向两个方面。执行主体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官员能否忠实地执行国家意志则是最后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以来的公共... 政府执行力是由执行主体、执行行动、执行任务构成的多维向量。提高政府执行力包括提高执行效率和校准执行方向两个方面。执行主体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官员能否忠实地执行国家意志则是最后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以来的公共行政学,把如何保证官员忠实执行国家意志作为研究主题,中外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政治忠诚是政府执行力的准绳,而现实存在的问题警示我们,政治忠诚流失正在侵蚀政府执行力的基础。理性思考告诉我们,唯有培育政治忠诚才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固本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执行力 政治忠诚 政府 官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中的结构逻辑与历史思考——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唐琦玉 彭春瑞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96,共4页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结合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的结构逻辑和历史逻辑,即宏观制度背景决定干部人事制度的产生和演化,微观政治变量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历史上重大...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结合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的结构逻辑和历史逻辑,即宏观制度背景决定干部人事制度的产生和演化,微观政治变量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构成干部人事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路径依赖促使干部人事制度在借鉴之前的人事管理经验上不断完善。受到消极传统思维、政治体制惰性和既得利益者阻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依然面临着挑战。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定要结合新时代的需要,敢于在关键转折时期打破消极的路径依赖,并关注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减少改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人事制度 历史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政府能力开发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学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能力运动的推动下,英美等西方国家政府能力建设都有不俗的表现,这对中国政府具有启示意义。中国政府能力建设存在着空洞泛化和重事后评估轻事前开发的缺点。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符合中国实际的政府能力体系,...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能力运动的推动下,英美等西方国家政府能力建设都有不俗的表现,这对中国政府具有启示意义。中国政府能力建设存在着空洞泛化和重事后评估轻事前开发的缺点。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符合中国实际的政府能力体系,是我们面临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运动 政府能力 能力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职能演变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学杰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0-54,共5页
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范畴。在自由放任时代,政府的职能仅限于维护社会治安等事项;在全面干预时代,政府职能扩大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形成了全能主义政府;在新公共管理时代,人们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从某种程度上回归到自... 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范畴。在自由放任时代,政府的职能仅限于维护社会治安等事项;在全面干预时代,政府职能扩大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形成了全能主义政府;在新公共管理时代,人们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从某种程度上回归到自由放任主义的轨道上来。政府职能也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受其影响形成了三类政府职能模式:一是美、英等国家企业化政府模式,二是欧洲大陆行政现代化模式,三是东亚国家的强政府模式。认真比较这三类政府职能模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 历史条件 文化传统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改革要统筹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对我国30年改革经验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学杰 《学习论坛》 2008年第12期46-49,共4页
30年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政策创新带动制度创新的宝贵经验,这是由我国具有依靠政策治国的浓厚传统和政策本身所具有的试验性与可调性所决定的。政策创新开辟了制度创新的合法性道路,分散了制度创新的风险,分步实现了制度创新的革命性目标... 30年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政策创新带动制度创新的宝贵经验,这是由我国具有依靠政策治国的浓厚传统和政策本身所具有的试验性与可调性所决定的。政策创新开辟了制度创新的合法性道路,分散了制度创新的风险,分步实现了制度创新的革命性目标,推动了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因而,政策创新对于制度创新发挥了先导作用。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出现了不公平政策环境、政策创新与体制摩擦、政策创新与制度创新目标分离等深层问题,形成深化改革中的特殊矛盾,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反过来延缓了制度创新的进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化改革中统筹政策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进程,主要包括:构建统一的政策创新与制度创新体系,形成科学的政策创新与制度创新流程,把握适当的政策创新与制度创新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创新 制度创新 深化改革 统筹兼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政审批项目合理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学杰 《学习论坛》 2009年第8期45-48,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审批项目的合理性,是建立在政府非完全理性和社会非完全整合的前提基础上。因此,行政审批项目的合理化,就是指行政审批项目的适度化和规范化。行政审批项目设立的合理性的依据为:行政审批项目定位的准确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审批项目的合理性,是建立在政府非完全理性和社会非完全整合的前提基础上。因此,行政审批项目的合理化,就是指行政审批项目的适度化和规范化。行政审批项目设立的合理性的依据为:行政审批项目定位的准确性;行政审批项目价值的公共性;行政审批基准的明确性;行政审批方式的适当性。行政审批项目的设立必须遵循:行政审批主体责任原则;行政审批对象自由选择原则;行政审批程序法定原则;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 项目 合理性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思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琦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6-47,共2页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是时代的主旋律。思维是行动的先导,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是时代的主旋律。思维是行动的先导,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创新思维方式,实现思维转型,促进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思维方式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社会发展 思维转型 主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反腐败斗争亟待新的突破
14
作者 王学杰 《学习论坛》 2011年第11期49-53,共5页
我国反腐败斗争有三个特点:一是惩治腐败力度加大,但腐败蔓延势头不减。二是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但立法层次不高。三是制度规定基本明确,但执行不够有力。我们应当从三个方面对反腐败工作进行反思:一是我国是否需要一个反腐败工作成效目... 我国反腐败斗争有三个特点:一是惩治腐败力度加大,但腐败蔓延势头不减。二是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但立法层次不高。三是制度规定基本明确,但执行不够有力。我们应当从三个方面对反腐败工作进行反思:一是我国是否需要一个反腐败工作成效目标。二是我国廉政制度存在哪些根本性弱点。三是什么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要使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突破,需要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大胆借鉴人类共同创造的廉政经验,实行权力制衡、政治公开和有效监控官员财产收入的制度。第二,坚决排除既得利益集团对反腐败工作的干扰,采取消除非法利益存在的制度条件、铲除特权存在的土壤、斩断权力与利益联系的链条三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 廉政建设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官德与治家风
15
作者 赵达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官德修养 家风 党的执政能力 党风廉政建设 自身修养 预防腐败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干部 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生前事”与“身后名”的纠结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振英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9-21,共3页
领导干部的"生前事"决定了"身后名"。在把控二者关系上,领导干部易出现创造显绩与冒失犯错、维持潜绩与显绩有机平衡、为政以德与创造政绩三大纠结。破解此纠结,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强政德修炼... 领导干部的"生前事"决定了"身后名"。在把控二者关系上,领导干部易出现创造显绩与冒失犯错、维持潜绩与显绩有机平衡、为政以德与创造政绩三大纠结。破解此纠结,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强政德修炼,优化完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和任期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容错纠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生前事” “身后名” 政绩 德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政治声誉的形成机理与培育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振英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80-83,共4页
领导干部的政治声誉是公众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对领导干部形成的全面评价,由两个一级指标及若干个二级指标构成。领导干部的领导行为直接影响工作成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案例经由政府宣传、社会传播等方式传播发酵,使群众对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的政治声誉是公众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对领导干部形成的全面评价,由两个一级指标及若干个二级指标构成。领导干部的领导行为直接影响工作成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案例经由政府宣传、社会传播等方式传播发酵,使群众对领导干部进行评价形成政治声誉。领导干部培育政治声誉,要树立人民政绩观,永葆公仆本色;增强创新意识,打造标杆工作;坚守优良品德,道德上做表率;塑造媒体形象,加强正面宣传;做好舆情处理,引导社会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政治声誉 领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西藏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18
作者 杨丹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94-199,共6页
随着中国共产党对西藏特殊性认识的不断深入,西藏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得以不断推进。西藏和平解放后,确立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行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 随着中国共产党对西藏特殊性认识的不断深入,西藏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得以不断推进。西藏和平解放后,确立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行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改革开放后,深化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建立了西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恢复与完善了党关于西藏的民族政策,确立了提高西藏各族群众民生水平的政策导向,建立和发展了对口援藏制度;十八大后,坚持和完善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优化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持续加强西藏民族团结工作,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提高援藏工作的科学化和精准化不断完善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格局。不同历史阶段西藏治理政策的发展和变迁,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历程在西藏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西藏工作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