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两个兴盛时期
- 1
-
-
作者
程国花
-
机构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苏东剧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两制关系"
-
文摘
最初由资本主义推动的全球化 ,时起时伏 ,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全球化并未完全循着资本主义方向单线发展。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以前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第一和第二阶段 ,世界社会主义迎来了第一个兴盛时期 ,它为人类不是沿着资本主义而是沿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实现全球化积累了初步经验 ,打下了坚实基础。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现阶段 ,世界社会主义正在朝着积极的、前进的方向变化 ,正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对理论和实践的重新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体制创新中 ,进入又一个兴盛时期。从发展趋势上看 ,它比前一个兴盛时期将更加辉煌。
-
关键词
全球化
阶段
世界社会主义
兴盛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中国国际行为的调整
- 2
-
-
作者
程国花
-
机构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9-112,共4页
-
文摘
中国在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时重新加入到国际社会,这是中国努力认识自身发展需求和当代世界变化、主动调整国内行为和国际行为的结果。中国国际行为的逐步调整,首先表现在行为态度上:修正了“世界观”;中止了“革命者”形象的塑造;改变了弱国立场和态度;放下了历史包袱;形成了参与国际制度的意识。其次表现在行为方式上:由其重在服务于反敌转向重在服务于交友和合作;由根据敌、我、友等不同关系转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确定相应的行为方式;由只重视与本国利益直接相关的双边行为转向既重视双边行为又重视与本国和世界利益相关的多边行为;由在国际制度外消极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转向在国际制度内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由依靠历史的、法理的根据和自身的力量争取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转向除自身据理据力之外同时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争取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国国际行为的调整,预示着中国将形成既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前苏联的而是同中国自身利益和责任相吻合的一种国际行为模式。
-
关键词
中国
国际行为
调整
行为模式
-
分类号
D82
[政治法律—外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