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的作用——基于温岭经验和特征的解读
1
作者 朱圣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6-41,共6页
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实际上是政府与市场的互动过程,在承认市场力量的同时,也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其中,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从多角度多层面呈现出"渐进式改革"的内涵和外延,这是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利用分权体制本... 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实际上是政府与市场的互动过程,在承认市场力量的同时,也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其中,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从多角度多层面呈现出"渐进式改革"的内涵和外延,这是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利用分权体制本身所具有的竞争性因素及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方面的优势,地方政府对特定的制度环境的认识更全面、更敏锐、更了解制度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微观主体的现实需求,因此也更有利于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进行制度创新。股份合作制、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是温岭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制度创新 地方政府 经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理论视角下休闲农业体验式美感资源挖掘研究——基于对温岭的调查
2
作者 郑慧 《农村实用技术》 2019年第7期80-82,共3页
本文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探索如何通过细分并挖掘休闲农业中的美感资源来提升消费者的美感体验。文章以体验的五个维度为划分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温岭为例,将温岭的休闲农业分为了五类,并根据体验的五个维度,对每一种类的核心体验... 本文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探索如何通过细分并挖掘休闲农业中的美感资源来提升消费者的美感体验。文章以体验的五个维度为划分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温岭为例,将温岭的休闲农业分为了五类,并根据体验的五个维度,对每一种类的核心体验、次级体验和扩展体验进行了分析。再从从美感资源的广度整合和深度设计两个维度出发,对如何提升和扩展休闲农业体验感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给出了路径构建方式,有助于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体验 消费者需求 美感资源 温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带与参与:寻找村治的当前基础——基于DH村“商治”实践的启示
3
作者 张敏 潘忠贤 梁云波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93,M0007,共12页
村治的基础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话题,只有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村治才能够良好地运转。与集体化时期的村治具有制度化的经济基础和组织基础不同,现阶段村治建立于上的基础却是不明确的,从而给现代村治的实践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扰,因而,... 村治的基础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话题,只有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村治才能够良好地运转。与集体化时期的村治具有制度化的经济基础和组织基础不同,现阶段村治建立于上的基础却是不明确的,从而给现代村治的实践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扰,因而,讨论现代村治的基础并非无足轻重,寻找村治的当前基础也迫在眉睫。浙江省温岭市DH村的“商治”实践表明,在历经了社会变迁的今天,能够把村民联结起来的纽带与一定形式的村民参与是当前村治良好运转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构成了现阶段村治立足于上的两个重要基础。本文的目的不是提出塑造当前村治基础的具体路径,而是提出现代村治的当前基础这一问题本身。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村治的基础问题需要更多研究者的持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治 村民自治 商治 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集体经济再认识与集体经济再造——来自浙江省12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调查 被引量:19
4
作者 马超峰 薛美琴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日益成为基层公共服务的重要支撑与村庄管理有效运行的保障。通过对浙江省126个经济薄弱村调研结果发现,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农户收入水平、农村区域地理环境、村庄规模以及村庄内部党员结构、宗族结构等众多因素的... 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日益成为基层公共服务的重要支撑与村庄管理有效运行的保障。通过对浙江省126个经济薄弱村调研结果发现,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农户收入水平、农村区域地理环境、村庄规模以及村庄内部党员结构、宗族结构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基于关键要素的分析进一步发现,集体经济发展不仅是资源要素禀赋问题,也是合作治理视角下交易成本与社会成本的管理问题。发展集体经济日益从一个生产性问题变成管理性的农村资源规划与利用的难题。因此,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合作治理成本的有效化解。重新认识集体经济发展的依赖与功能是未来集体经济再造的关键,也是村庄有效治理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薄弱村 集体经济 村庄再造 合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公共领域与农地确权颁证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超峰 薛美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由于地区差距、产业差别以及社区差异,使得公共领域的结构差异较大,且存在差序格局。而公共领域的存在正是公共利益构建的基础,也是个人理性与村社理性之间的桥梁。确权颁证的重点并不是对于产权公共领域的分解,而是在公共领域之上构建... 由于地区差距、产业差别以及社区差异,使得公共领域的结构差异较大,且存在差序格局。而公共领域的存在正是公共利益构建的基础,也是个人理性与村社理性之间的桥梁。确权颁证的重点并不是对于产权公共领域的分解,而是在公共领域之上构建合作视角的产权合约。从近郊与远郊两个不同的确权颁证区域,可以得出农户对于产权的诉求的偏重存在较大差异,而产权公共领域的治理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但是,确权颁证的关键依然在于对产权公共领域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公共领域 个人理性 村社理性 确权颁证 产权组合 合作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性债务:“主动举债”抑或“被动举债”?——以浙江W市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圣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85-94,共10页
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具有独特的生成机理和发展路径。地方政府举债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财政体制问题、"时差效应"、"财政幻觉"和"软预算约束"等促成了地方官员的"主动举债";为专项资金配套和由... 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具有独特的生成机理和发展路径。地方政府举债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财政体制问题、"时差效应"、"财政幻觉"和"软预算约束"等促成了地方官员的"主动举债";为专项资金配套和由于公共产品关联性所导致的"不得不为之"的事情导致了"被动举债"。研究地方政府的"被动举债",有助于全面地理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深层原因及其背后的逻辑。有效治理地方政府性债务,防止透支未来的资源,需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并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性债务 “主动举债” “被动举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