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情境”何以实现“差距弥合”:地方政府适应性治理创新的内在逻辑——以龙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例
1
作者 胡健 顾金喜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4,共9页
在当前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域,既有研究围绕部门分化与协作整合的管理悖论侧重探讨科层内部的条块关系,但忽视了地方政府运行过程中对复杂情境差距的弥合情况。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情境-结构-技术”框架,结合龙港县域综合行... 在当前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域,既有研究围绕部门分化与协作整合的管理悖论侧重探讨科层内部的条块关系,但忽视了地方政府运行过程中对复杂情境差距的弥合情况。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情境-结构-技术”框架,结合龙港县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案例,探究复杂情境中组织适应性治理的演化逻辑。研究发现:组织自适应面临外源目标压力、内部运行冲突、技术功能障碍等多重复杂情境,其背后蕴含着“情境适应、结构适合、技术适配”的前瞻性逻辑,呈现出一条合理的适应性演化路径。对组织外部复杂情境能动关系及弥合情境差距的实证分析,能够为健全多重复杂背景下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情境差距下政府治理能力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基层治理 复杂适应系统 情境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基于耦合理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3
2
作者 俞云峰 张鹰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49,共7页
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推进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在阐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2001年至2017年指标数据为样本,对两者的耦合程度进行实证... 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推进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在阐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2001年至2017年指标数据为样本,对两者的耦合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均衡条件下,乡村振兴指数水平每提高1%时,新型城镇化指数水平就会提高0.9414%,两者具有长期协同性。2004年之前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处于失调状态,2005年至2010年处于初级协调向中级协调演变过程中,2014年之后两个子系统处于高强度优质协调的理想状态,浙江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振兴 耦合度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指数 新型城镇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赋能基层治理的地方政协探索——基于浙江“请你来协商”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董明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81,共11页
在我国七种协商民主渠道中,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的实践推进相对最显著,而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新时代,两种协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又有较清晰的互补性。浙江省政协在基层推进的“请你来协商”创新实践,是推动两种协商实现互补的... 在我国七种协商民主渠道中,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的实践推进相对最显著,而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新时代,两种协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又有较清晰的互补性。浙江省政协在基层推进的“请你来协商”创新实践,是推动两种协商实现互补的有益探索,迄今已取得较显见的初步成效。文章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对其取得成效的内在机理予以解析,并提出,在当前浙江省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寄望其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努力中,倘若坚持从协商民主“公共性”特质出发不断创新,该实践有望成为展示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公共性 “请你来协商” 协同治理 “重要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牌督办:中国式行政督查制度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宏彩 张则行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6,157,共14页
为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安全治理形势,发轫于社会治安治理而后被推广至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挂牌督办制度,将中国特色的督查机制创造性融入复杂的治理场景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成为近年来被频繁使用和研究的中国公共管理关键... 为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安全治理形势,发轫于社会治安治理而后被推广至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挂牌督办制度,将中国特色的督查机制创造性融入复杂的治理场景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成为近年来被频繁使用和研究的中国公共管理关键词。挂牌督办所蕴含的政治压力、社会压力和时间压力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势能,促使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等督办客体迅即强化其政治执行力、组织协同力和社会回应力,进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中央政策目标、提升安全治理效能。同时,我们应秉持理性科学的态度客观评估挂牌督办的治理绩效,在厘清其效能边界的基础上,以更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清晰识别其运行的底层逻辑,为确保挂牌督办制度始终发挥正向功能提供对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牌督办 “压力三角” 运作机理 中国式督查体制 底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驱动科层组织领域化运作的逻辑——基于浙江“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唐京华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52,158,共14页
数字技术驱动下科层组织如何运作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浙江“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案例,研究提出“领域化运作”的概念阐释数字政府运作逻辑的倾向,即数字技术驱动下科层组织愈来愈按照模块化或系统化的思维构建决策与行动的策略和... 数字技术驱动下科层组织如何运作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浙江“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案例,研究提出“领域化运作”的概念阐释数字政府运作逻辑的倾向,即数字技术驱动下科层组织愈来愈按照模块化或系统化的思维构建决策与行动的策略和方式,以强化对现实问题的整体性回应,表现为行动模式由条条分割到块块融合、组织关系由线性联系到交互网络、功能价值由追求部门绩效到整体效能等。“领域化运作”倾向是对传统科层组织部门化运作的超越,有助于增强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回应,但也面临着科层体制惯性、数字技术应用以及技术简约与现实复杂之间张力的束缚。领域化运作逻辑拓展了数字政府治理的研究视角,为理解数字技术驱动下科层组织变革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科层组织 运作逻辑 领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社会人文“第三只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作用及现实意义
6
作者 胡承槐 胡文木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5,158,共10页
社会资源配置是由哪些力量来调节的?在市场和国家(政府)的调节力量之外,是否还存在“第三种力量”?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两大维度确证了社会人文是商品经济历史阶段调节资源配置的第三大力量,详细分析了资... 社会资源配置是由哪些力量来调节的?在市场和国家(政府)的调节力量之外,是否还存在“第三种力量”?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两大维度确证了社会人文是商品经济历史阶段调节资源配置的第三大力量,详细分析了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的“无形之手”、国家(政府)的“有形之手”、社会人文的“第三只手”,三者之间存在既相互独立、有所隔离,又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分析和论证了科学理解和把握社会人文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作用,在理论上将使我们对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认知更加全面、深刻。在实践上为各级政府及市场主体制定和落实行动策略提供更加完备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 社会人文 “三只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建设视角下社会组织获取“情境授权”的基本遵循
7
作者 董敬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86,共9页
在共建共治共享国家治理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参与公共服务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不仅需要国家的“总体授权”,还需要具体治理场景中的“情境授权”。国家通过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社会组织参与服务治理进行“总体授权”,促进政府职能转移... 在共建共治共享国家治理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参与公共服务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不仅需要国家的“总体授权”,还需要具体治理场景中的“情境授权”。国家通过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社会组织参与服务治理进行“总体授权”,促进政府职能转移改革。然而,随着基层群众对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在“总体授权”的基础上,社会组织还需要在具体公共服务治理场景中获取来自基层党组织、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区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即“情境授权”。授权理论既体现了社会组织发展的中西差异,也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公共服务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情境授权”理论出发,目前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治理面临政策上下分际、组织能力悖论以及地方性知识冲突等困境。在知识体系自主化语境下,社会组织须在党建统领下,提升自身能力,重塑行动伦理,融汇地方性知识,实现价值共创,以更好获得来自基层的“情境授权”。如此,才能构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治理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服务治理 职能转移 情境授权 基本遵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应急管理职责关系的异化张力与优化策略——基于连续统一体视角的分析
8
作者 顾金喜 蒋林慧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0,共12页
以“属地管理为主”为运行原则的政府纵向应急职责关系是影响应急管理成效的关键变量,“连续统一体”可为该议题提供新的诠释,即根据外部风险冲击定位关键责任主体(点)、形塑责任移递链条(线)与协作网络(面),并动态调适责任供给(体)。... 以“属地管理为主”为运行原则的政府纵向应急职责关系是影响应急管理成效的关键变量,“连续统一体”可为该议题提供新的诠释,即根据外部风险冲击定位关键责任主体(点)、形塑责任移递链条(线)与协作网络(面),并动态调适责任供给(体)。属地管理为主强调的职责归属逻辑、连续逻辑、权变逻辑多异化为职责归属点模糊、职责链条中断及网络离散、职责体系适应性障碍。要明晰权责制度谱系,压缩避责卸责空间;打通纵向层级壁垒,促进职责纵贯协调;精准感知情境态势,扩容履责能力阈值,驱动纵向应急职责关系由混沌到清晰、由断裂到贯通、由脱节到适配,真正达成属地管理为主的设计初衷和职责连续统一体的预期目标,助推应急管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纵向应急职责关系 连续统一体 属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道德观
9
作者 何建华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8,共8页
习近平认为,道德是立人之本,是兴国强国之魂,是社会和谐之源;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之德、社会之德和个人之德的统一。习近平道德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认为,道德是立人之本,是兴国强国之魂,是社会和谐之源;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之德、社会之德和个人之德的统一。习近平道德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的全面发展和民生幸福作为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坚持德行与幸福相统一、个人至善与社会至善相统一、民族情怀与天下情怀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提出了一个以共同体道德为核心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系统的道德观念体系,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论原则,对提高中华民族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民生幸福、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同体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治理现代化的内涵阐释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李一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24,160,共12页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不仅形构了网络社会,而且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运行秩序和整体风貌。网络治理和网络治理现代化,既是网络社会发展和网络文明进步的内在需要,又是其重要保障条件。基于对网络空间内外两大共同体生活场...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不仅形构了网络社会,而且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运行秩序和整体风貌。网络治理和网络治理现代化,既是网络社会发展和网络文明进步的内在需要,又是其重要保障条件。基于对网络空间内外两大共同体生活场域双向交互关系的解析,同时结合对“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网络治理”与“网络治理现代化”两组概念内在逻辑关联的阐释,将网络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创新性地概述为:在特定价值目标引领下,得以促成和实现的网络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和网络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治理行动系统推展、治理进程调适优化、治理效能综合提升和网络文明持续进步的动态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目标引领与综合统筹、责任强化与多方协同、法治保障与规范实施、双域联动与权益维护、发展助益与主体成长五个方面事关网络治理现代化有效推进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络 网络治理 网络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区域产业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晟 贺灿飞 +1 位作者 李志斌 俞国军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4,共12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13—2019年中国地级市城乡收入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产业结构视角切入,分析数字经济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整体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渠道分析发现数...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13—2019年中国地级市城乡收入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产业结构视角切入,分析数字经济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整体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渠道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影响仅通过制造业结构升级传递,且存在两面性,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也使制造业向资本化和高技能化发展,削弱其积极作用。进一步讨论表明,通过大力投资教育基础设施和采取渐进式的产业升级思路,可有效缓解数字经济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一方面可丰富对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在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后发效应
12
作者 陈希颜 孙雄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43,160,共16页
作为后发国家现代化一种特殊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呈现出相对于“早发”的“后发”独特性与特殊性,即“后发”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以及“后发效应”,也具有基于自身独特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从全... 作为后发国家现代化一种特殊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呈现出相对于“早发”的“后发”独特性与特殊性,即“后发”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以及“后发效应”,也具有基于自身独特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从全球范围看,后发国家通常具有现代化起始阶段劳动力成本低廉、引进借鉴外来技术和发展经验等优势,与此同时,又可能面临内生要素供给不足、外部资源难以引进、发展依附于他国、脱离本国实际照搬他国模式、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缺乏超越传统的内在动力、发展中的社会不稳定等难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自身独特基本国情出发,较好发挥了自身的后发优势,有效破解了后发难题,迅速缩短了与“早发”国家的差距,成功推进和拓展了“赶超式”“并联式”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早发 后发 后发效应 后发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竞争态势、社会联盟与美国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政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渝斌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90,166,167,共28页
在不同的大国竞争态势中,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经历了数轮深刻的调整。出口管制既关涉美国的整体安全和经济利益,也牵扯不同产业的利益得失,是社会、国家和体系三个层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区分美国面临的不同大国竞争态势和社会联... 在不同的大国竞争态势中,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经历了数轮深刻的调整。出口管制既关涉美国的整体安全和经济利益,也牵扯不同产业的利益得失,是社会、国家和体系三个层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区分美国面临的不同大国竞争态势和社会联盟的政策影响力及偏好,可构建大国竞争态势左右社会联盟政策影响力和带动出口管制安全/经济效应,并导致美国对竞争对手出口管制调整的分析框架。在不同的大国竞争态势下,美国不同社会联盟影响政策的意愿和能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分化,出口管制的经济/安全效应凸显,从而推动美国对竞争者出口管制政策的变化。在大国竞争升级态势下,军工安全联盟的政策影响力显著上升,出口管制的安全效应凸显,带动美国加强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在大国竞争缓和态势下,科技商贸联盟的政策影响力上升,导致出口管制的经济效益凸显,推动美国放松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通过引入争议问题、质疑既有制度、劝服反对集团三个环节,社会联盟会推动政府调整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管制 大国竞争 社会联盟 经济安全 美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新质生产力与文化消费新趋势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晓珊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5,共11页
大力提振消费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文化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变革的新引擎。从“技术—经济”范式到“技术—文化”范式的转向,为我们理解技术革命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 大力提振消费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文化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变革的新引擎。从“技术—经济”范式到“技术—文化”范式的转向,为我们理解技术革命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全方位赋能不仅改变了文化生产的组织方式、创作手段和传播渠道,而且深刻影响了人们获取、体验和参与文化消费的方式,建构了文化消费新场景,催生了文化消费新业态,形成了文化消费新模式,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之所以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探究文化新质生产力与文化消费变革的新趋势新特征,不仅因为文化消费是用来丰富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还关乎在中国语境中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新质生产力 文化消费 “技术—文化”范式 技术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理:一项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制度安排
15
作者 马文娟 吴兴智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9,159,共10页
垂直管理是一项多层级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是我国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央地关系调整和政府运作流程优化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垂直管理体现出我国独特的体制优势,即发挥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地方的创造性实践相结合,健全中... 垂直管理是一项多层级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是我国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央地关系调整和政府运作流程优化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垂直管理体现出我国独特的体制优势,即发挥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地方的创造性实践相结合,健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根据“行动者—资源”视角,构建“治理资源—治理成本”的分析框架,解析实现“两个积极性”的情境性差异,能够为提升垂直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启示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管理 央地关系 两个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预防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实体构成与程序协调——以“绿孔雀案”为切入点
16
作者 孙思嘉 周珂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82,共14页
尽管“绿孔雀案”已经得到事实上的广泛认可,仍有论者基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公法说”,对该案预防型责任的适用实践提出了实体和程序上的反思。通过对其论证链条的剖析,围绕“违法性要件”和“行政优先顺位”展开的理论质疑并不成立。... 尽管“绿孔雀案”已经得到事实上的广泛认可,仍有论者基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公法说”,对该案预防型责任的适用实践提出了实体和程序上的反思。通过对其论证链条的剖析,围绕“违法性要件”和“行政优先顺位”展开的理论质疑并不成立。这一质疑的产生根源在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公法说”忽视了“权利现象”,进而无法正确解释实在法上预防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实体构成与程序协调。预防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解释论的展开应当回归“权利现象”定位,在实体上不以行政违法性为必要条件,行政合法行为并不必然阻却预防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构成;在程序上行政机关介入对司法程序的影响要依据是否完全实现诉讼请求进行协调,因此行政权行使并不必然影响预防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司法认定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型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实体构成 程序协调 绿孔雀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传播的现实图景与未来路径
17
作者 张帅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6,160,共14页
彰显思想之世界伟力必然需要国际传播。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传播,既是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影响力的必要之举,也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增进全球交往的题中之义。研究通过对多国主流媒体相关报道的系统梳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 彰显思想之世界伟力必然需要国际传播。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传播,既是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影响力的必要之举,也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增进全球交往的题中之义。研究通过对多国主流媒体相关报道的系统梳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传播的核心信源、主要议题及报道策略,发现信源格局呈现以我国外文媒体为主导、美国媒体紧随其后、各国媒体多维响应的态势;议题内容总体上聚焦以人民为中心、共建世界文化繁荣等积极主题,其中亚洲媒体侧重思想解读、实践路径与态度分析,而美洲、欧洲与非洲媒体则新增了目标判断的相关分析;在行文策略上,国际媒体普遍采用多元视角进行正向报道,也有少量媒体通过扭曲历史与不当关联策略予以误读。研究建议,未来应以多元主体共建传播矩阵,以多维内容共构传播资源,以多区施策共奏传播复调,从而在国际社会构建更具效力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传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国际传播 对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块关系:理解中国府际关系的一个核心概念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东涛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4,158,共12页
条块结构是我国政府组织体系的基本构成,条块关系是对中国府际关系的形象化、概念化和学理化表达,是当今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条块关系的演变发展与国家体制的建构及其改革同频共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 条块结构是我国政府组织体系的基本构成,条块关系是对中国府际关系的形象化、概念化和学理化表达,是当今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条块关系的演变发展与国家体制的建构及其改革同频共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条块关系必将继续成为政府改革和公共治理的重要议题,清晰界定条块关系的内涵,系统梳理条块关系的主要争论,深化对条块关系的规律性认识,重要且迫切。从中国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视角解读中国特色条块关系,既要基于中国国家制度建设和政府改革实践的历史与现实,也要上升到公共管理研究的普遍性理论关怀。条块关系或将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研究贡献于公共管理普遍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块关系 府际关系 公共管理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整体逻辑、多重困境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金喜 蒋林慧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56,160,共18页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应急管理日益成为复杂开放的系统工程,凸显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已有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研究大多以单个或部分侧面展开探讨而难以管窥全貌,缺少一个能够将各向度难题...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应急管理日益成为复杂开放的系统工程,凸显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已有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研究大多以单个或部分侧面展开探讨而难以管窥全貌,缺少一个能够将各向度难题统合起来考量的整体性理论框架。从“理念—结构—过程—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出发,结合典型突发事件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理念失范、结构失稳、过程失序、功能失效等困点。要突破上述多重困境,须依循理念内化、结构进阶、过程闭环、功能总成的完善进路,既为理解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总体布局提供全景解释,也为实践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能力 整合逻辑 应急困境 应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实践功能与推进路径——以温岭委派民主监督员工作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明 徐琴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41,F0002,160,共16页
作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新定位,政协协商式监督在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浙江温岭市政协委派民主监督员的创新实践研究发现,地方政协协商式监督的运作模式具有监督主客体的真诚沟通与相互合作这一重要特征,在... 作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新定位,政协协商式监督在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浙江温岭市政协委派民主监督员的创新实践研究发现,地方政协协商式监督的运作模式具有监督主客体的真诚沟通与相互合作这一重要特征,在保障和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质量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此间,政协的广泛性、包容性、客观性和贯通性等独特优势,构成了地方政协协商式监督的过程性实践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但囿于可操作的功能定位不够明晰、制度建设尚不系统和多元主体缺乏协同等因素的阻滞,实践中也仍面临若干发展问题。至少还须从完善宣传、沟通和反馈等机制着手,探究如何进一步激活地方政协协商式监督效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协协商式监督 过程性监督 委派民主监督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