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数字化治理的难点与化解——基于有效治理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0,共3页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数字技术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手段,亦是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支撑,营造...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数字技术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手段,亦是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支撑,营造良好的乡村数字发展环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于保证乡村治理效率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数字化治理面临的难点,并提出化解方法,以提升治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数字技术 难点 有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政府政务诚信建设的实践困境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42,共9页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在各领域信用建设中处于引领地位。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公信力、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各级地方政府对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视和关注,政务诚信建设逐步走向规...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在各领域信用建设中处于引领地位。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公信力、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各级地方政府对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视和关注,政务诚信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但在实施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与挑战。在当前奋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时刻,必须多措并举,从强化政府职责、整活多元力量、优化工作机制等层面着力全面提升政府诚信行政水平、健全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夯实政务信用管理体系,切实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诚信建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诚信 诚信建设 实践困境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治理框架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逻辑与路径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婧雅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0,共2页
县域作为城乡连接点,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也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作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县域治理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从县域寻找切入点和增长点,既符合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服... 县域作为城乡连接点,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也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作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县域治理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从县域寻找切入点和增长点,既符合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服务乡村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县域治理框架下探索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深化乡村振兴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治理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顶层设计: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的优化进路
4
作者 袁建伟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5,共11页
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需从顶层设计层面推进五个机制创新优化。注重精准与严密,调整现行流动党员及组织关系转接范围,增强组织关系转接的便捷性和严肃性,塑造有准度硬度效度的组织关系管理机制。注重规范与提质,健全流动党员党组织设... 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需从顶层设计层面推进五个机制创新优化。注重精准与严密,调整现行流动党员及组织关系转接范围,增强组织关系转接的便捷性和严肃性,塑造有准度硬度效度的组织关系管理机制。注重规范与提质,健全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规范,构建流动党员组织生活新模式,塑造有形有效有质的党组织设置和组织生活运行机制。注重尊重与引导,强化流动党员权利保障、激励关怀帮扶、作用发挥引导,塑造有力度温度向度的流动党员“主体作用”发挥内生动力激发机制。注重现代与集约,自上而下高水平赋能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化,统筹构建管理工作条件匹配新格局,优化流动党员管理手段和工作条件支撑机制。注重明责与聚力,因地制宜区分主辅责任方,完善纵横向责任主体共管、分类管理、督查考评机制,塑造精细周严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责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党员管理 党员主体地位 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群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8,共8页
当今时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在政治方面,党在农村的领导体制由过去的社区(村)“两委”分设向今天的全面推行“一肩挑”转变,党在农村的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 当今时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在政治方面,党在农村的领导体制由过去的社区(村)“两委”分设向今天的全面推行“一肩挑”转变,党在农村的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变;在经济方面,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由过去的以依靠农业种植、养殖为主向今天的以进城务工创业取得经济收入为主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任务由过去的以贯彻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向今天的推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转变;在社会方面,农村人口结构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农村居民利益诉求由过去的增加经济收入为主向利益诉求多样化转变。这些新变化给新型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新挑战。应对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必须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构建社区党组织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组织体系;抓好干部、党员、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做好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奠定基础;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保障“一肩挑”领导体制下的社区党组织权力规范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社会变化 新型农村社区 党组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琳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7期27-29,共3页
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新时代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其主体因素是关键所在。新乡贤作为多元治理主体中一支重要的新兴社会力量主体,为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如何厘清新乡贤之“新”、新乡贤之“贤”、新乡贤之“要... 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新时代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其主体因素是关键所在。新乡贤作为多元治理主体中一支重要的新兴社会力量主体,为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如何厘清新乡贤之“新”、新乡贤之“贤”、新乡贤之“要”,认清新乡贤之“为”及治理之“困”,实现新乡贤由潜在变量向最大能量的转化,对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困境问题 路径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