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象学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本质再诠释
1
作者 李林峰 刘启明 饶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鉴于当前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对农村集体经济本质缺乏共识,本研究采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论,特别是一般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等技术,系统地审视了“农村集体经济应该是什么”这一核心议题。通过全面梳理当前对农村集体经济... 鉴于当前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对农村集体经济本质缺乏共识,本研究采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论,特别是一般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等技术,系统地审视了“农村集体经济应该是什么”这一核心议题。通过全面梳理当前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维认知,从而为其本质探索提供更为宽广的视角。在搁置既有认识的基础上,采用更加开放的态度识别出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共相,这一发现为理解其本质提供了关键线索。进一步从源初意向性与结构性剖析农村集体经济,揭示其本质在于注重公正,并凸显了其深厚的社会性和伦理性。这种本体论式反思既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科学性及其生命力,更展示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独有的文化烙印。同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或为理解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现象学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创业者企业高质量行动网络构建研究——“美力赋能”管理思想探析
2
作者 胡海波 周洁 +1 位作者 位鹏 王怡琴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3-1434,1551,共13页
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对女性创业者张蓓的多次创业历程开展分析,提炼出该企业家“美力赋能”的管理思想。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管理思想的形成受其客观、适时应务的差异性关键特征影响,并由其认知和具象美的逻辑塑造,具有变与不变的内涵... 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对女性创业者张蓓的多次创业历程开展分析,提炼出该企业家“美力赋能”的管理思想。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管理思想的形成受其客观、适时应务的差异性关键特征影响,并由其认知和具象美的逻辑塑造,具有变与不变的内涵;创业者创业意愿“桥接”其关键特征与管理思想,通过对话持续发展的关键特征,在3个创业阶段分别表现为尽物之美、承天之美和化育之美,并担当企业家管理思想的载体,由其烙印为阶段性的组织美学;企业家管理思想通过创业意愿的“桥接”,指引创业者在3个创业阶段分别采用物尽其用、因势利导和美美与共的模式构建行动者网络,以达成创业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创业者 美力 行动者网络 企业家管理思想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代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初探
3
作者 李维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7,共7页
周代初步建立氏族共有、国家公有和个人私有等原始的多元化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其中,远郊生态资源为氏族共有产权制度,所有权、使用权均属于氏族及成员;近郊生态资源,特别是物产富饶的河套地区的生态资源为国家公有产权制度,以苑囿为载体... 周代初步建立氏族共有、国家公有和个人私有等原始的多元化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其中,远郊生态资源为氏族共有产权制度,所有权、使用权均属于氏族及成员;近郊生态资源,特别是物产富饶的河套地区的生态资源为国家公有产权制度,以苑囿为载体,实施生态资源抚育与开发相分离、成本与收益不对等的二元管理模式,国有苑囿由全民公产蜕变为王室专产;东周后,国有苑囿的低水平供给与全社会的高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迫使各诸侯国开启苑囿去公有化改革和建立个人私有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生态资源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丘陵区潜在土地利用冲突——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史宇微 杨朝现 +2 位作者 信桂新 杨和平 魏朝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6-324,共9页
精准识别土地利用冲突潜在发生区域,制定差异化的冲突协调策略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选取具有典型山地丘陵地貌特征的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基于LUCIS模型构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的冲突评价体系,诊断... 精准识别土地利用冲突潜在发生区域,制定差异化的冲突协调策略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选取具有典型山地丘陵地貌特征的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基于LUCIS模型构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的冲突评价体系,诊断低丘平坝、中丘、高丘、山地地貌区土地利用冲突情况,提出差异化的冲突协调策略。结果表明:江津区潜在土地利用冲突区占比为55.22%,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间的冲突。土地利用冲突情况在不同地貌区存在明显差异。低丘平坝、中丘地貌区土地利用冲突类型复杂多样,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间的冲突最为显著;高丘和山地地貌区土地利用冲突矛盾有所减弱,存在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农业用地间的小范围冲突。基于山地丘陵特性构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的冲突评价体系,识别不同地貌区的用地冲突情况,制定协调策略,对化解山地丘陵区用地冲突矛盾,优化用地布局,促进区域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土地利用冲突 山地丘陵区 LUCIS模型 江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