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自主性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葛镇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洪生 周延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13,共7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惠农工程,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自主性是其两面。应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以江西省葛镇的新农村建设状况为例,实证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自主性的关系,从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惠农工程,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自主性是其两面。应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以江西省葛镇的新农村建设状况为例,实证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自主性的关系,从中得出启示:两者是辩证的关系,此消彼长,不能同时消失。并据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政府持续重视新农村建设,但阶段重点不一样;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素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如此,提高乡村社会自主性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长久效果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政府主导 乡村社会自主性 葛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心理压力管理的“改、受、弃、理”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毅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4-26,共3页
当今社会,领导干部主政一方,承担的任务很重、责任很大,面对的挑战很多、要求很高,遇到的陷阱很深、诱惑很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各级领导干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担当和巨大压力。有关调查结果显示... 当今社会,领导干部主政一方,承担的任务很重、责任很大,面对的挑战很多、要求很高,遇到的陷阱很深、诱惑很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各级领导干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担当和巨大压力。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领导干部普遍感到工作负担较重,在工作感受、人际交往、情绪反应、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压力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压力管理 心理 责任担当 从严治党 调查结果 工作负担 人际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志强 周延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所需,是政府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目的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国家治理存在紧密关系。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考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分析框架包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标准(制...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所需,是政府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目的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国家治理存在紧密关系。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考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分析框架包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标准(制度化)、机制(民主化)、特点(专业化)、要求(服务化)、原则(效益化)和目标(协同化)。政府应从这六个方面努力推进购买公共服务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政府职能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一针穿千线”新矛盾——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念平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81,M0006,共17页
各地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涌现出多种实践模式,但也出现了权责能失配、行为偏差及权力协调困境等与制度设计初衷相悖离的现象。在执法权的配置上,存在授权主体不适格、决定程序单向度、授权内容不适配等问题。而在授权程序上忽略基层意... 各地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涌现出多种实践模式,但也出现了权责能失配、行为偏差及权力协调困境等与制度设计初衷相悖离的现象。在执法权的配置上,存在授权主体不适格、决定程序单向度、授权内容不适配等问题。而在授权程序上忽略基层意见表达,授权内容上未能契合基层实际情况、执法需求及执法能力,往往是点燃实践困境的导火索。在结构维度上,改革致力于通过纵向层级间事权调整来提高政府回应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效率,但事权下沉也引发了条块矛盾下沉,使条块矛盾从县域层级的横向碎片化矛盾向基层“一对多”逆向协调难题转向。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结构维度即为横向执法权力或机构的综合集中与纵向下沉,核心是条块关系调整。未来仍需从条块关系入手,从一体化执法界面与专业化分工后台的条块互动关系,解释分流程(界面与后台)、分环节(审批、监管与执法)与分专业(职能部门)交叉的组织形态变化,及其引发的一针穿千线矛盾的新形态、新内容与新行为表现,探索化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综合执法 行政改革 条块矛盾 一针穿千线 职责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5
作者 尤琳 叶好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9,共9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表达,在其显著的制度优势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效能。民主治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形式程序,能通过“动员-形塑-参与-表达”的政治过程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赋能。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表达,在其显著的制度优势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效能。民主治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形式程序,能通过“动员-形塑-参与-表达”的政治过程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赋能。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着深厚的运作机理,即强化政治动员,增强主体吸纳效能;培育民主文化,增强政治参与效能;优化决策体制,增强协同共治效能;提高民主话语权,增强形象传播效能。在此基础上,需要构建并完善人民利益表达机制、治理主体赋能机制、政策效应反馈机制、价值理念宣扬机制等实现机制,保障民主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和充分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治理效能 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群体性事件:转型时期社会危机的新形态 被引量:31
6
作者 罗亮 黄毅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使网络充分社会化,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社会中也得以充分呈现和有效复制。大致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一般会经过诱发、酝酿、发展、激化和高潮五个阶段。针对其发生机理和演化规律,政府应从建立舆情预... 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使网络充分社会化,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社会中也得以充分呈现和有效复制。大致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一般会经过诱发、酝酿、发展、激化和高潮五个阶段。针对其发生机理和演化规律,政府应从建立舆情预警系统、主动设置公众议程、争夺网络话语权、搭建网络对话平台四个方面来正确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群体性事件 发生机理 演化规律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土地出让收入和价格的演变规律——基于财政分权与经济目标的视角 被引量:7
7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1 位作者 钟国辉 吕介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84,共7页
针对当前突出的“土地财政”问题,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转型期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和价格是否由财政分权和经济目标考核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出让更多的土地来获得收支... 针对当前突出的“土地财政”问题,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转型期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和价格是否由财政分权和经济目标考核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出让更多的土地来获得收支平衡,导致出让收入增加和价格快速上涨;在经济目标考核下,地方政府会采取工业和商业混合发展模式,工业上采取协议方式低价出让土地与商业上采取“招拍挂”方式高价出让土地,两者之间差距逐渐扩大;房价和地区市场开放度也影响土地出让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出让收入 财政分权 经济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谣言:社会影响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文锦 黄毅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51,67,共8页
互联网时代,谣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以巨大的能量冲击着整个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分析谣言的生成机理、传播路径及其运行机理,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预防谣言滋生、控制谣言传播;及时公开事实真相,消灭谣言生成和萌芽的种子;创造良好的社会... 互联网时代,谣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以巨大的能量冲击着整个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分析谣言的生成机理、传播路径及其运行机理,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预防谣言滋生、控制谣言传播;及时公开事实真相,消灭谣言生成和萌芽的种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铲除谣言滋生与蔓延的土壤;健全法制加强管制,提高谣言制造和传播的成本;重塑官民信任体系,唤醒谣言认同与接受的迷途;敦促公众理性思考,增强谣言分析与鉴别的能力成为网络谣言的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社会影响 生成逻辑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公信力: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新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志强 周延飞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4-68,共5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是偶发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从而折射政府公信力的缺失,而政府公信力的考量维度不一。根据"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政府公信力包括公共政策公信力、政府廉洁公信力、政府诚信...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是偶发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从而折射政府公信力的缺失,而政府公信力的考量维度不一。根据"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政府公信力包括公共政策公信力、政府廉洁公信力、政府诚信公信力和政治控制公信力,并分析它们在"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中的表现,据此提出完善公共政策过程、全面惩治腐败、完善行政问责制和健全管理机制四条政策建议以提升政府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公共治理 “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双季晚稻播种面积对稻谷价格变动的反应分析——基于省级面板Nerlove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国辉 姚金海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66,共6页
通过构建Nerlove模型,并以中国9省份双季晚稻主产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一年晚稻销售价格上升,会激励农户增加当年播种面积,但价格弹性存在较大差异,短期价格弹性为0.25,长期价格弹性为1.18;生产成本每增加1%,双季晚稻播种面... 通过构建Nerlove模型,并以中国9省份双季晚稻主产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一年晚稻销售价格上升,会激励农户增加当年播种面积,但价格弹性存在较大差异,短期价格弹性为0.25,长期价格弹性为1.18;生产成本每增加1%,双季晚稻播种面积会减少0.17%,土地成本每增加1%,双季晚稻播种面积会减少0.04%。为提高双季晚稻播种面积,建议实施积极稳定的价格政策,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引导土地成本合理变化,保护农户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双季晚稻面积 价格 成本 NERLOV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冲突视阈下“维稳”治理模式的限度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毅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33,共8页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冲突和秩序构成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实现从冲突到秩序的转化是国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任何国家都有"维稳"的天职。外压式"维稳"治理模式是中国现代化转型期"稳定压倒一切&...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冲突和秩序构成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实现从冲突到秩序的转化是国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任何国家都有"维稳"的天职。外压式"维稳"治理模式是中国现代化转型期"稳定压倒一切"思想理念下的时代产物,它在维系中国社会稳定的同时,其限度也显而易见。寻求社会稳定治理模式的转变,达成内生秩序,成为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可持续性社会稳定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 维稳 治理模式 内生社会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波动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基于省级面板空间滞后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国辉 姚金海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31,共8页
基于空间相关性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以2007—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房价波动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相邻区域技术创新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提高0.38%;在空间上,房价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 基于空间相关性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以2007—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房价波动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相邻区域技术创新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提高0.38%;在空间上,房价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下降0.67%,而相邻区域房价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下降0.25%,表明房价上涨不仅对本区域技术创新会产生抑制作用,还会对相邻区域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建立长效机制,稳定房价预期;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平衡房价间接效应;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技术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波动 技术创新 空间相关性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乡村治理的历史视阈: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力量的对垒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洪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0-25,共6页
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并未曾出现真正的乡村自治,而是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权力并存,并在这两种权力的交锋面上产生了权力的中介领域。即使是在这样的中介领域,国家权力也是不可动摇地占据着主角地位,而民间权威始终是一个配角。
关键词 传统乡村治理 政府主导 乡村社会 乡村自治 中介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研究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7
14
作者 周延飞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近5年来农村集体经济成为热点话题。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传统集体经济和新型集体经济两个阶段。新型集体经济是建立在产权清晰和产权有效组合的基础上,给村集体和农民带来收益的经济形态,它与农村合作经济有异同。一部分学者质疑农村集体... 近5年来农村集体经济成为热点话题。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传统集体经济和新型集体经济两个阶段。新型集体经济是建立在产权清晰和产权有效组合的基础上,给村集体和农民带来收益的经济形态,它与农村合作经济有异同。一部分学者质疑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另一部分学者从完善乡村治理和实现共同富裕等角度论证新型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资金支持、政府引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对策建议。正确处理农民集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呈现3个特点,即农村集体经济产权社会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元化和农村集体经济产品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产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政治逻辑:内在必然、现实可能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毅峰 朱昶昊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33,共10页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推动发展实现“富裕”,也要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共同富裕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共同富裕是实现政治资源公平化、维护政治秩序稳定化、追求政治制度民主化,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内在属性和必然要求...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推动发展实现“富裕”,也要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共同富裕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共同富裕是实现政治资源公平化、维护政治秩序稳定化、追求政治制度民主化,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内在属性和必然要求。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国内外政治环境形成的中国独特政治生态系统,从制度、文化、环境三个层面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现实可能。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优化政府的政治管理、激发公众的政治参与、强化社团的政治合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政治逻辑 内在必然 政治现代化 中国特色政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延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8,共9页
通过对农村土地的小农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合作经营模式、公司经营模式和集体经营模式的结构激励、经营效益和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发现,五种土地经营模式都不存在绝对的竞争优势,但存在制约它们可持续发展的共性制约因素和异质制... 通过对农村土地的小农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合作经营模式、公司经营模式和集体经营模式的结构激励、经营效益和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发现,五种土地经营模式都不存在绝对的竞争优势,但存在制约它们可持续发展的共性制约因素和异质制约因素。为此,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应当包括平衡多元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差异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土地经营模式的发展和尊重农民选择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模式 结构激励 经营效益 交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国辉 姚金海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1,共11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模型构建实证检验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土地财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其扩大效应在东中西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依次增加;同时,城镇...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模型构建实证检验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土地财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其扩大效应在东中西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依次增加;同时,城镇化还会强化土地财政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提高城镇化本身则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财政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还存在城镇化的门槛特征,在城镇化率较高阶段,提高土地财政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弱于城镇化率较低阶段;土地财政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有扩大效应。研究建议稳步提高城镇化率,统筹土地财政资源,加大财政涉农支出比例,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土地财政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内在根基、现实基础与推进思路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毅峰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1,共7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在新时代,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其内在根基、现实基础和推进思路。实现效率优先与注重公平相统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和物的发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在新时代,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其内在根基、现实基础和推进思路。实现效率优先与注重公平相统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和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全面进步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根基;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脱贫攻坚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和不断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先富带动后富、提升创新能力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推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脱贫攻坚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谣言“证实”的内在逻辑与方法透析——基于60则微信谣言传播过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毅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2,共7页
谣言的出现总会伴随着大量证据,以证实谣言的真实性,消除谣言受众的怀疑,让他们相信谣言并不是谣言。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方法纷纷介入谣言的证实过程,资料佐证与具体信息是谣言传播内容"证实"方法的逻辑起点,热点... 谣言的出现总会伴随着大量证据,以证实谣言的真实性,消除谣言受众的怀疑,让他们相信谣言并不是谣言。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方法纷纷介入谣言的证实过程,资料佐证与具体信息是谣言传播内容"证实"方法的逻辑起点,热点事件与权威发布是谣言传播内容"证实"方法的现实策略,模糊事实与熟人传播是谣言传播内容"证实"方法的路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谣言 传播内容 内在逻辑 “证实”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觉自治型乡村治理模式的生成条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洪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从我国村民自治政策实施效果来看,社会自主性的发育与发展离不开以下四个基础性条件:(1)经济发展;(2)利益分化;(3)公民素质;(4)政府控制和主导社会力量的程度。而后者更具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自觉自治型乡村治理模式 经济发展 利益分化 公民素质 政府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