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换届后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思路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路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38,共2页
-
文摘
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当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从县(区)层面来看,换届后一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干部队伍从年龄、学历、性别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形成了以40岁左右的人为主体的乡科级领导班子。
-
关键词
优秀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
换届
干部队伍建设
领导班子建设
德才兼备
领导岗位
优化调整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领导干部如何赢得下属的情感认同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怡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7-38,共2页
-
文摘
情感认同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或其他个体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当个体认同这种联系时,就会愿意保持这种关系,并乐于接受其影响;若没有这种情感认同,就会否定自己与该事物的联系,对之无兴趣,更谈不上接受其影响,即使接受,
-
关键词
情感认同
领导干部
下属
客观事物
个体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干部选用的“软伤”--不良平衡现象剖析及其矫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冬冬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29,共2页
-
文摘
干部工作就是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不以个人好恶、亲疏、恩怨和地域、行业画线,广开进贤之道,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实践中,选拔任用干部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择优过程,还要统筹考虑班子搭配、岗位需求和干部培养等因素,对好干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从这个层面来说,干部选拔任用不但要综合平衡各种矛盾关系,还要排除消极因素干扰,
-
关键词
干部选用
综合平衡
现象剖析
矫治
选拔任用干部
干部选拔任用
干部工作
任人唯贤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年轻干部如何应对单位的“圈子”纷争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胡赣江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25,共2页
-
文摘
近来,官场中的“圈子”文化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圈子”本指“以一点作圆心,以一定长度作半径的封闭曲线”,即圆,在官场中常用来指代因地域、兴趣爱好等结合成的利益群体。
-
关键词
圈子
年轻干部
单位
利益群体
兴趣爱好
官场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建制度与抓落实应双向加力
- 5
-
-
作者
李高强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0-40,共1页
-
文摘
一方面,要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变化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需求,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的关系,针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懈怠、纪律松弛、法纪意识淡薄、党内政治组织生活不经常等突出问题,着力在改革完善组织体系、管理方式、
-
关键词
党员干部思想
纪律松弛
政治组织
治标与治本
组织体系
干部队伍建设
群众监督
三会一课
民主生活会
纪律约束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规矩面前“粉饰”心理当弃
- 6
-
-
作者
仲虎超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9-39,共1页
-
文摘
经常有一类官员,落马前一分钟是清官能官,以“高大全”形象示人,落马后舆论纷纷倒戈,揭底当事人其实早已越规逾矩在前。如此舆论导向,前后矛盾,伤害了公众心理,也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追根溯源,在于有关部门的“粉饰”心理作祟,为了维护个别官员所谓的“高大全”形象,往脸上贴金,有意遮掩甚至袒护其不规矩的行径,致使监督失灵、失聪、失声,客观上助推了当事官员一步步沦为阶下囚。
-
关键词
公众心理
粉饰
舆论导向
政府部门
官员
当事人
公信力
形象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就在我们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
- 7
-
-
作者
李永魁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6-56,共1页
-
文摘
既生而为人,无论身在何方、身处何境,我们都要做环境的主人,并且在所在的地方安定下来,生根开花。这是我工作两年来最深刻的人生感悟。依然记得刚出校门的自己.洋溢着无限的热情与憧憬,满怀斗志地要在所在岗位上做最出色的人。研究生毕业后,考入机关单位工作,踏入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个人生活。最初的新鲜感消失后,他乡漂泊的孤单、工作的压力让我产生了淡淡悔意与惆怅。
-
关键词
开花
人生感悟
机关单位
个人生活
研究生
新鲜感
热情
孤单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鲇鱼效应”在干部工作中的妙用
- 8
-
-
作者
张笑晨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办公室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3-44,共2页
-
文摘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但沙丁鱼生性温和,在运输途中多半死于窒息。聪明的渔夫将凶猛好动的鲇鱼放人装满沙丁鱼的鱼槽,沙丁鱼见了鲇鱼十分紧张,四处躲避,加速游动,窒息死亡的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鲇鱼效应”。现实中,有些机关单位也存在这样的“沙丁鱼”,他们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庸、懒、散”现象比较突出,把单位环境变成了一潭死水。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如何改变干部队伍一潭死水的状况,切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组织部门应从做好“渔夫”、巧用“鲇鱼”、激活“沙丁鱼”三个方面着手,搅出一番动静,方能变“一潭死水”为“一池春水”。
-
关键词
鲇鱼效应
干部工作
妙用
窒息死亡
机关单位
组织部门
干部队伍
沙丁鱼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规范干部初始提名主体的基本要求
- 9
-
-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课题组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3,共1页
-
文摘
按照对酝酿环节的制度设计,初始提名前的酝酿要多次进行,反复酝酿。在此过程中,要对各个阶段参与酝酿的主体进行明确界定。在提出动议理由和建议阶段,酝酿主体应是掌握岗位情况和领导班子及干部个体情况的组织部门;在作出动议决定阶段,酝酿主体为党委主要负责人和“五人领导小组”成员,必要的时候还要在分管领导、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领导成员以及群众代表中进行;在制订初步方案阶段,酝酿主体是组织部门;在完善并确定方案阶段,酝酿主体是党委和组织部门主要负责入,涉及党外人士调整时,酝酿主体还应包括人大、政协及统战等部门相关领导。
-
关键词
初始提名
干部
领导班子
组织部门
领导成员
民主党派
党外人士
-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干部基层经历要求变形走样的风险及预防之策
- 10
-
-
作者
胡赣江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9-40,共2页
-
文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从基层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对干部的经历结构特别是基层经历均作出明确的要求,各地探索采取的公推公选、公开选调、上挂下派等从基层选人用人方式,对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关键词
党政领导干部
经历
干部队伍结构
预防
风险
变形
队伍整体素质
用人方式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分层分类构建基层干部考评体系
- 11
-
-
作者
胡赣江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4-44,共1页
-
文摘
分类设置考核评价内容,解决“考什么”的问题。确立“权责对等、分类明确、德才兼顾、重点突出”的总体思路,贯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在设置工作实绩、“四德”表现、群众满意度等共性考核评价指标的基础上,
-
关键词
分类设置
考评体系
基层干部
考核评价
科学发展观
群众满意度
权责对等
-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公务员招录“最合适”比“最优秀”更重要
- 12
-
-
作者
李冬冬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0-40,共1页
-
文摘
务员招录"最合适"比"最优秀"更重要,要进一步完善招考机制,真正把最适合岗位要求的干部选出来。从实践层面来看,完全下放招录权限,自主招录的可能性不大,
-
关键词
公务员
岗位要求
可能性
招考
干部
-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为干部画好“写真像”
- 13
-
-
作者
袁彩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53-53,共1页
-
文摘
干部考察材料是考察工作和评价情况的文字记载,也是考准、考实干部的重要环节。防止干部考察工作失真,为干部画好“写真像”必不可少。
-
关键词
干部考察工作
写真
文字记载
考察材料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