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能否提升演艺业生产效率?——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武金爽 杨敏娴 张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8,共8页
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是解决演艺业“成本病”的重要抓手。基于我国省域数据,对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能否提升演艺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对演艺业生产效率具有提升效应,且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效率来... 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是解决演艺业“成本病”的重要抓手。基于我国省域数据,对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能否提升演艺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对演艺业生产效率具有提升效应,且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效率来提升演艺业生产效率;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对国有与非国有演艺组织生产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对于国有演艺组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对演艺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应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为此,我国可进一步完善促进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的政策及其保障措施,积极培育演艺企业集团,推进跨区域合作,使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联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生产效率 演艺业 成本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工资集体协商的现状和相关理论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冯祥武 《法治研究》 2012年第2期70-80,共11页
工资集体协商主要是指企业与工人代表通过协商,以决定劳动者工资以及其他劳动条件与待遇的一种制度。珠三角地区作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其在工资集体协商实践中创建了"南海本田模式";然而其在工资集体协商立法方面受到了主... 工资集体协商主要是指企业与工人代表通过协商,以决定劳动者工资以及其他劳动条件与待遇的一种制度。珠三角地区作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其在工资集体协商实践中创建了"南海本田模式";然而其在工资集体协商立法方面受到了主要来自外资力量的阻滞。工资集体协商的制度构建亟需廓清与之相关的诸如协商的主体、政府应持的立场、协商应贯彻的诚信原则、协商立法是否过于偏向劳方等八个基础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 集体合同 工资协商 “南海本田模式”理论梳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被引量:3
3
作者 郑良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村经营模式等方面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实际,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产业化 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党在新世纪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锐利思想武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凤源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面对世纪之交的风云,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面临着新挑战,不断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重要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党在新世纪增强合法性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q... 面对世纪之交的风云,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面临着新挑战,不断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重要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党在新世纪增强合法性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执政能力 合法性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大做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意义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郑良泽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11期3-5,27,共4页
拓展并做大做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少地方在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获得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太少,更谈不上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促进地方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大力推进这... 拓展并做大做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少地方在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获得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太少,更谈不上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促进地方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大力推进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借此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产品 农村经济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玉民 《河南农业》 2018年第16期61-63,共3页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对做好新时期农业与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与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生态农业 有效供给 改革 资源配置 供需动态 农村发展 农村工作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保路运动时期四川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对峙——兼论清朝覆灭的原因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正祥 徐精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四川保路运动时期四川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对峙——兼论清朝覆灭的原因刘正祥徐精鹏太平天国以降,清王朝的政治构架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权威不断受到地方权威的冲击和挑战,中央政府式微,督抚擅权专用,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此种情势... 四川保路运动时期四川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对峙——兼论清朝覆灭的原因刘正祥徐精鹏太平天国以降,清王朝的政治构架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权威不断受到地方权威的冲击和挑战,中央政府式微,督抚擅权专用,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此种情势在辛亥革命前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中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路运动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 四川 赵尔丰 辛亥革命 川汉铁路 盛宣怀 借款合同 革命党人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促进农民脱贫奔康的思考
8
作者 郑良泽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年第11期10-13,共4页
2004年新年伊始,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中央在时隔18年后再次把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来下发。此后,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着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 2004年新年伊始,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中央在时隔18年后再次把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来下发。此后,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着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农民的收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几个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下发后,这几年来,中国的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脱贫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三农”问题 农村问题 三农问题 收入 文件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制宜建设内涵丰富的农村社区
9
作者 邹仰松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2期6-7,共2页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地进行。
关键词 农民 农村 社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孙中山的法治思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正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现代民主法治思想的先行者,他的法治思想吸取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法治思想,并在考试权、监督权等方面做出了重大改进,不仅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影响深远,而且也是中国人权法治观念的一次伟大启蒙。
关键词 孙中山 民主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感:社区组织的新媒体形式与关系连接——基于慈善组织义工微信群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坤瑾 郑裕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70,共7页
社区感对组织成员具有凝聚人心、促进群体融合的作用。通过对广东汕头“存心善堂”义工微信群的个案研究发现,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是,新媒介时代的社区感在交际场域、交往方式以及精神、情感的人文回归方面有新的变化,表现为:技术与空... 社区感对组织成员具有凝聚人心、促进群体融合的作用。通过对广东汕头“存心善堂”义工微信群的个案研究发现,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是,新媒介时代的社区感在交际场域、交往方式以及精神、情感的人文回归方面有新的变化,表现为:技术与空间的重叠出现了虚拟共同体与新型共同体;虚拟社区的交往实践改变了群体成员的行动与身份重构;情感的人文回归是整合满足与群际维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感 关系连接 微信 义工 慈善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村家庭节育与劳动致富的关系
12
作者 陈家荣 许寿炯 《人口学刊》 1984年第1期16-21,共6页
我国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抓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制止农村人口继续膨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但是,自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有人认为农村致富者,必然是人多力众的农户;也有些农民误认为,要富起来,就要多生孩... 我国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抓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制止农村人口继续膨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但是,自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有人认为农村致富者,必然是人多力众的农户;也有些农民误认为,要富起来,就要多生孩子、生男孩,增加劳动力。为了克服这种片面认识而形成的新的思想障碍,从而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认清农村家庭节育与劳动致富的关系,坚持节制生育,努力劳动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条件 劳动力数量 劳动致富 农村家庭 质量 消费者 计划生育工作 家庭人口 管理体制改革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