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解读
1
作者 张蝴蝶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2期64-66,共3页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为了长远发展,国家制定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下文简称为《规划》),目标是让我国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农业强国.本研究聚...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为了长远发展,国家制定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下文简称为《规划》),目标是让我国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农业强国.本研究聚焦规划九大核心任务中的第二部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重点阐释保障粮食安全的系统性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建设 强国规划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土地流转实践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波 彭瑾 +2 位作者 盖小静 王力立 常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近几年在全国蓬勃发展的土地流转亟需系统科学、成熟有效的模式和经验予以参考。杨凌作为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土地流转极具调研价值和理论梳理的必要。通过对杨凌土地流转中涉及的多方主体进行实地访谈和入户调... 近几年在全国蓬勃发展的土地流转亟需系统科学、成熟有效的模式和经验予以参考。杨凌作为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土地流转极具调研价值和理论梳理的必要。通过对杨凌土地流转中涉及的多方主体进行实地访谈和入户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结合已有研究对资料进行细致的扎根和统计分析,得出杨凌区土地流转的特征及现状,总结归纳其在土地流转中的有益经验,最后全方位析出其存在问题,从流转意愿、土地银行、政府管理及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给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银行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彭瑾 刘波 +1 位作者 王力立 盖小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6-23,28,共9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将分散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在小生产化的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切实保障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它还有效解决了土地流转之后土地包给谁、土地保增值和农民增收等问题。与其...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将分散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在小生产化的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切实保障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它还有效解决了土地流转之后土地包给谁、土地保增值和农民增收等问题。与其他地方相比,杨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以土地流转为先导、以产业规划为依托、以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政府资金为支撑、以帮农富农为宗旨、以涉农帮扶为创新的新型合作社模式。近年来杨凌的合作社发展迅速.形成了众多模式,并在不同阶段拥有不同职能,但也存在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发展乏力、发展保障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并结合实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杨凌示范区 调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治合一”打造乡村治理新体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蝴蝶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77,共2页
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需要建立健全"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夯实自治的基础、守好法治的底线,构建德治的支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村干部工作方式;推动农村社区协商,提升村民自治效果;全面推进依法治村、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需要建立健全"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夯实自治的基础、守好法治的底线,构建德治的支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村干部工作方式;推动农村社区协商,提升村民自治效果;全面推进依法治村、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探索"以德治村"模式,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乡村政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三治合一” 乡村政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如何画好民情与法治的同心圆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婧姝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70-71,共2页
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全面建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对新时代的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当前乡村治理现状,应将民情与法治有机融合、协同推进,促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开... 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全面建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对新时代的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当前乡村治理现状,应将民情与法治有机融合、协同推进,促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开创鲜明活泼的乡村治理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民情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