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山”转化二十年:杭州“五位一体”治水体系的创新实践
1
作者 葛彩虹 童览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43-48,共6页
杭州市为破解传统治水体系的制度性碎片化困境,构建了生态筑基-价值转化-安全韧性-文化活化-数字赋能“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治水体系。该治水体系显著提升了治理效能,但仍面临城乡污水直排率差异显著(乡村12.3%、城市3.8%)、防洪标准(10~... 杭州市为破解传统治水体系的制度性碎片化困境,构建了生态筑基-价值转化-安全韧性-文化活化-数字赋能“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治水体系。该治水体系显著提升了治理效能,但仍面临城乡污水直排率差异显著(乡村12.3%、城市3.8%)、防洪标准(10~20 a一遇)低于国际韧性城市基准阈值(50 a一遇)、水文化IP开发滞后(文化资源开发效能指数42/100)及数据融合率不足(65.0%)等挑战。为此,提出五维对策:全域治理方面通过建立跨部门联席决策机制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系统整合城乡水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经济方面构建水权-碳汇-生物多样性协同交易市场体系,实施业态品质化升级战略,深度开展自然资本核算与价值转化机制研究;韧性基建方面实施100 a一遇防洪工程改造,构建WRF-Hydro与机器学习耦合模型、天基卫星-空域无人机-地表传感三维监测网络,建立市级巨灾风险共担基金;文化赋能方面运用VR/AR技术活化大运河遗产,建设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智慧水利方面基于联邦学习框架构建“水利超脑”系统,优化算法模型,革新人机交互范式。实证表明,该治水体系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洪水预见期延长至12 h以上,供水调度效率提升30%,为全球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系统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转化 治水体系 现代化水治理 数字治理 生态价值转化 文化活化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智治:城市基层数字治理的理论逻辑与运行机制——基于杭州市S镇的考察 被引量:70
2
作者 邓念国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9,155,156,共14页
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着结构性和功能性双重困境,整体性治理、多元协同治理、政策网络等解决思路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困境,但同时还存在诸多不足。大数据时代,将数字治理技术与整体性理念相结合进行基层治理创新,不失为一条可行的新型路径... 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着结构性和功能性双重困境,整体性治理、多元协同治理、政策网络等解决思路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困境,但同时还存在诸多不足。大数据时代,将数字治理技术与整体性理念相结合进行基层治理创新,不失为一条可行的新型路径。杭州市S镇通过基层数字治理促进结构重组,充分融合基层现有一切可及的资源,并通过平台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对原有治理功能进行重塑,形成既具有整体性又兼具智慧性的整体智治治理模式,解决了基层治理困境,提升了基层治理绩效。整体智治的主要运行机制包括功能替代机制、资源融合机制以及多元互动机制等。基层数字化治理改革中,需要通过建设统一平台,促进数据互通;整合基层力量,理顺协同机制;坚持需求导向,增强基层协商;完善治理网络,吸纳多元参与,以整体智治机制实现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智治 数字治理 基层治理 整体性治理 多元协同 政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与“共建”:形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双重逻辑——基于杭州市D区的考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俊尧 魏泽吉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0,共8页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共建 基层社会治理 有效覆盖 “一核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以杭州市的典型调查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霍团英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3,46,共4页
据调查,目前我国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关注。为此,领导干部要提升自我心理调适水平,改变认知图式,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变行为模式,增强自身行为的可控性;学会放松的方法和技巧。干部管理部门要构建领导干部心... 据调查,目前我国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关注。为此,领导干部要提升自我心理调适水平,改变认知图式,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变行为模式,增强自身行为的可控性;学会放松的方法和技巧。干部管理部门要构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培训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树立心理和谐与健康的干部典型,对干部的心理健康实行委托管理,建立心理援助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心理健康 心理调适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网组片”机制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以杭州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的实践创新为样本 被引量:7
5
作者 方卫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117-121,共5页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机制,是杭州市探索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杭州市的实践证明,"网组片"机制践行了党的执政理念,丰富了党的执政资源,优化了...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机制,是杭州市探索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杭州市的实践证明,"网组片"机制践行了党的执政理念,丰富了党的执政资源,优化了党在基层的执政方式。它也将为基层党建"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组片” 机制 基层党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背景下民间资本投资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杭州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翁佩君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70-76,共7页
民间资本作为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正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浙江民间资本相当充裕,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处于优势地位。但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浙江尤其是杭州民间投资增速放慢等问题日益凸显,行业垄断等众多... 民间资本作为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正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浙江民间资本相当充裕,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处于优势地位。但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浙江尤其是杭州民间投资增速放慢等问题日益凸显,行业垄断等众多因素正制约着民间资本的投资需求,因此要通过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推进金融创新、拓宽投资渠道、参与政府性项目、加强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途径,促使民间资本投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资本 政府投资 投资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的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现状与问题——基于杭州市萧山区两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龚上华 柯红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9,共8页
基于杭州市萧山区两镇调查数据的剖析可知,当前发达地区农民对生活品质建设等民生问题的解决满意度较高,但当前农民生活品质提升仍面临许多问题与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的未来发展。以新型乡村精神共同体建设为载体,乡村的各... 基于杭州市萧山区两镇调查数据的剖析可知,当前发达地区农民对生活品质建设等民生问题的解决满意度较高,但当前农民生活品质提升仍面临许多问题与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的未来发展。以新型乡村精神共同体建设为载体,乡村的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各项政策制度成龙配套、治理策略和手段的调整、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基层制度建设及农民信仰与意识形态社会化整合等是促进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生活品质 新型乡村精神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立法中管委会的合法性危机及其化解进路——基于杭州市地方立法中管委会合法性的考量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晓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中央立法中对于开发区管委会的法律地位未有明确的规定,管委会在前述法律规范中至今仍然缺席,只是在国务院的部门规章中才偶有出席。而对管委会的法律地位有较为清晰的勾勒则归功于地方立法,尤其是地方性法规功... 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中央立法中对于开发区管委会的法律地位未有明确的规定,管委会在前述法律规范中至今仍然缺席,只是在国务院的部门规章中才偶有出席。而对管委会的法律地位有较为清晰的勾勒则归功于地方立法,尤其是地方性法规功不可没。但由于关涉一个国家的宪政体制,仅凭地方立法的规范则必然勉为其难,且定会导致管委会的合法性危机的不断显现,并严重影响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推进和法治政府的实现,唯有对管委会合法性危机及时作出法理性回应,其合法性危机才能最终得到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管委会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杭州市江干区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序杭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6,共6页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调动党员参与村庄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一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杭州市江干区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的创新实践,是对农村基层传统建党模式的突破,丰...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调动党员参与村庄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一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杭州市江干区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的创新实践,是对农村基层传统建党模式的突破,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建设理念和机制。近一年多来的实践表明,村民小组党支部的建立,优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有利于对党员进行细化管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巩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利于村级党组织提高化解村庄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更充分地发挥促进和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小组 党支部 党组织设置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换届选举后村级组织建设与运行问题研究——基于杭州市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郎晓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3,共6页
通过考察杭州市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后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和运行现状,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经济(股份)合作社三大组织之间的治理架构特点和存在困境。选举制度的民主化安排增强了农村村民的政治功效感和信任度,对乡... 通过考察杭州市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后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和运行现状,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经济(股份)合作社三大组织之间的治理架构特点和存在困境。选举制度的民主化安排增强了农村村民的政治功效感和信任度,对乡村治理和基层组织建设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目前的选举和组织设置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自上而下产生的村党组织权力结构与借"草根民主"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村委会权力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党支部(或村委)+合作社"的重叠模式实质也是政府缺位背景下的精英替代,长远来看,"政经不分"蕴含的治理风险和困惑也必然影响村民自治的实效及基层组织的权威性、合法性。对此,我们试图从优化农村选举方式及村务管理方式、以农村民主监督促进民主管理、整合农村村级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提升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四个角度提出化解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换届选举 村级组织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民主参与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杭州市的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蓉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86-93,共8页
本文全面介绍了杭州推进民主参与机制的主要做法和创新性经验,包括:完善党委政府中枢决策机关的决策程序;创新重大决策广泛征求市民和利益相关人建议的民意表达机制;完善专家学者政策咨询机制;创立政府、企业、市民三方思想交流和信息... 本文全面介绍了杭州推进民主参与机制的主要做法和创新性经验,包括:完善党委政府中枢决策机关的决策程序;创新重大决策广泛征求市民和利益相关人建议的民意表达机制;完善专家学者政策咨询机制;创立政府、企业、市民三方思想交流和信息互动的"平台";创建"满意不满意"各界评议政府政策与工作的民主考核机制;创制企业、社团、社区等不同阶层利益代表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完善民主参与机制建设需要研究的几个重要理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民主参与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组织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一个以杭州市西湖区为样本的法律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晓明 《法治研究》 2008年第3期22-28,共7页
民间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从善治的基本要素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有序、善治的社会;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善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国民间组织在激发社会... 民间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从善治的基本要素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有序、善治的社会;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善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国民间组织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反映公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实现善治,加强和改进对各类民间组织的扶持、管理和监督,建立起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民间组织 综合治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质均等视阈下的城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以杭州市村(社区)的实践为研究样本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卫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1,共6页
为了尽快形成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杭州市将同质均等的理念引入城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证明,推进这一建设既要树立标杆,使城乡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理念、能力、环境等方面达到同等的品质;又要加强城乡间的资源整合,创造有利... 为了尽快形成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杭州市将同质均等的理念引入城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证明,推进这一建设既要树立标杆,使城乡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理念、能力、环境等方面达到同等的品质;又要加强城乡间的资源整合,创造有利于城乡党建均衡发展的条件;还要根据城乡地域差异凸显不同的服务特色,以群众利益为导向,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均等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探索——对杭州市社区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的调研
14
作者 万雪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42-44,共3页
“公推直选”是我党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最具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它体现了党员主体思想和群众公认原则,符合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 “公推直选”是我党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最具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它体现了党员主体思想和群众公认原则,符合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的根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推直选 党内基层民主 社区党组织 杭州市 党内选举制度 调研 换届 党内民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型治理”:城市街区治理体系再造及运作逻辑——以杭州市凯旋街道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姜方炳 李颖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87,共9页
在中国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中,"街道"既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也是落实治理之策的基本单元。在社会发展的新态势下,街区治理存在明显的"效能迟滞"问题,突出表现在治理成本过高和效能偏低两大困境。杭州市凯旋街道紧... 在中国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中,"街道"既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也是落实治理之策的基本单元。在社会发展的新态势下,街区治理存在明显的"效能迟滞"问题,突出表现在治理成本过高和效能偏低两大困境。杭州市凯旋街道紧紧抓住"人"和"机制"两大关键要素,通过培育治理理念、再造治理体系,积极促进政府、社区、社会、企业等力量之间的联动、吸收、互促,逐渐形成融合"共通理念、共识文化、共荣团队、共治机制、共享平台"为一体的"共生型治理"模式。这种重在彰显社会共生思想、营造良善街区生态的地方性创新实践,是对既有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一种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区治理 社会生态 治理体系 “共生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问题及优化——杭州市政协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9
16
作者 顾建军 王柳 曹伟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8,共7页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形式。杭州市政协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推进政协协商制度的整体设计,加强制度化建设,探索政协协商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寓民主监督于政协协商之中,加强协商能力建设,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实践...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形式。杭州市政协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推进政协协商制度的整体设计,加强制度化建设,探索政协协商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寓民主监督于政协协商之中,加强协商能力建设,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实践模式。新形势下,杭州市政协协商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依然面临很多挑战。这需要人民政协进一步提高政协协商水平和能力,推进政协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明晰政协协商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协商民主 政协协商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城镇化视角下农民的返乡回流及其阐释——基于中西部地区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鹏进 王学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2,共11页
在中国最近10余年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在县域城镇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民通过县城实现进城梦想的同时,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出现了部分农民返乡回流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生既与农民在县城“低收入-高支出”... 在中国最近10余年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在县域城镇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民通过县城实现进城梦想的同时,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出现了部分农民返乡回流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生既与农民在县城“低收入-高支出”的家计结构有关,也受到农民家庭生命周期变迁、乡村价值回归等多重因素影响。总体来看,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县域城镇化还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表现出经济支撑基础弱、进城动机不持久、生活风险加大等特征。其未来发展趋势亦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与县域产业能否高质量发展、新生代农民的发展能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等有关系。这说明,关注县域城镇化不能仅有农民“进城”的单向视角,还应包括进城后“返乡”的面向,中西部地区的县域城镇化还只是农民“家计过程”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农民完成了市民身份的转化。农民在县城的深度扎根需要经历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进城与返乡之间的适度重复、往返将会成为中西部地区县域城镇化的一种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农民返乡回流 中西部 渐进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构建
18
作者 石长慧 姚凯 +3 位作者 陈丽君 易丽丽 赵玲玲 丑丽艳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重要论述,2025年2月,《技术经济》编辑部联合“人才强国”主题沙龙,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专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重要论述,2025年2月,《技术经济》编辑部联合“人才强国”主题沙龙,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专题,组织专家从创新环境优化、产才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区域协同创新等维度展开深度研讨。与会专家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生态重构、新型研发机构跨界协同机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模式创新、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等核心议题,系统探讨了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重构策略、创新要素市场配置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生态重构 人工智能时代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基于新质生产力和农村三产融合的中介视角
19
作者 邵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5,共7页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和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呈显著正相关性。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和农村三产...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和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呈显著正相关性。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和农村三产融合均属于人工智能作用于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有效机制。异质性分析显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驱动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即在东部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高省份显著,在其他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省份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多措并举营造人工智能发展新生态、双管齐下擘画中国式农业产业链发展新蓝图的政策建议,希冀为促进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农村三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社联动”推进社会建设——来自杭州江干区的经验 被引量:23
20
作者 郎晓波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70,共5页
社会建设是当前学界和政府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诸多学者专门就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进行了理论探讨,但在社会建设建“什么”,如何“建”等实质性问题上仍没有清晰的共识。围绕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职能部门也尝试从社会建设的主体... 社会建设是当前学界和政府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诸多学者专门就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进行了理论探讨,但在社会建设建“什么”,如何“建”等实质性问题上仍没有清晰的共识。围绕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职能部门也尝试从社会建设的主体、体制、模式和方法等出发进行探索。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是重建基层社会治理秩序。而社区是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平台,因此如何在社区层面走出一条治理主体多元、服务方式灵活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一直是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江干区 基层社会治理 经验 杭州 社会系统工程 基层社会管理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