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夯实乡村振兴内生力量
1
作者 魏海杰 《村委主任》 2024年第9期121-123,共3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文章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首先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生态环境状况。其次从内生发展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朝阳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驱动力。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文章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首先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生态环境状况。其次从内生发展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朝阳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驱动力。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涵盖政策体系的完善、社会支持的加强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通过对辽宁省朝阳市内生发展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的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地区提供借鉴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辽宁省朝阳市 生态环境状况 内生力量 对策建议 内生发展 动力机制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高昂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及其防范 被引量:8
2
作者 程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76,共7页
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成为要素驱动时代重要的投资领域。然而,房地产行业还属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产业。高额利润驱使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在融投资意愿上明显向房地产业倾斜,导致制造业尤其是高新... 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成为要素驱动时代重要的投资领域。然而,房地产行业还属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产业。高额利润驱使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在融投资意愿上明显向房地产业倾斜,导致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出现相对降低,形成房地产业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房地产业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房地产绝对投资规模的扩大,整体上制约着除与房地产相关的制造业之外的其他制造业的发展;二是房地产业在促成相关传统制造业繁荣的同时,还在制造业内部造成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挤压,导致制造业结构出现低端效应。显然,房价高昂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造成的产业空心化现象是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面对的重要课题,应当在创新驱动思路下采取适当策略优化房地产业与制造业的要素结构,在维持房地产市场企稳的同时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尤其是需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造全要素市场流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制造业 挤出效应 产业空心化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中大宗商品流通模式创新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东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88-90,共3页
电子商务是流通产业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尽管电子商务在零售业表现较为活跃,但其中的大宗商品交易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电子商务中大宗商品流通现状和特点的研究,总结出制约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提高大宗商品... 电子商务是流通产业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尽管电子商务在零售业表现较为活跃,但其中的大宗商品交易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电子商务中大宗商品流通现状和特点的研究,总结出制约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提高大宗商品的流通效率,设计了一种大宗商品专享的购物平台,从加强对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的监督管理、创新交易方式、完善物流运输方式和交易支付方式等方面入手,促进大宗商品流通模式的多样化和规范化。从近年A大宗商品交易所的交易数据能够分析出,所提的平台设计对于提升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商品 流通模式 创新路径 电子商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敏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2-73,共2页
从"社会管理"发展上升为"社会治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深刻变化。进入新时代,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就要求我们要下大力气从... 从"社会管理"发展上升为"社会治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深刻变化。进入新时代,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就要求我们要下大力气从创新的视角来探索社会治理的新路径,用精细化的标准来大力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努力营造并致力于构建一个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三位一体"的协同互动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社会治理 精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产业小镇建设对策研究——以辽宁省喀左县紫陶特色小镇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宝玲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41,共2页
特色产业小镇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各地区的发展实践中,特色产业小镇体现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特别是在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进程中,特色产业小镇通过推动乡村产业融合、构建乡村... 特色产业小镇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各地区的发展实践中,特色产业小镇体现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特别是在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进程中,特色产业小镇通过推动乡村产业融合、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乡村就业渠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考量,分析了产业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以辽宁省喀左县紫陶特色产业小镇为例,阐述了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产业小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 特色小镇 资源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让土地成为农民养老的唯一依靠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敏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87,共2页
去除土地的附加属性,让土地回归生产要素本质属性,促进土地自由流转,是解放农村生产力、适应农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推进农村土地逐步去除养老属性,成为当下必须推进的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土地 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怎么建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110-111,共2页
设施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解决食品安全、解决"三农"问题,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举,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设施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解决食品安全、解决"三农"问题,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举,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示范区 设施农业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8
作者 程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66-67,共2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并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机制,加大生态环境指标的权重,...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并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机制,加大生态环境指标的权重,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治理体系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肃党的政治纪律 抵制“变相规避”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红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7期73-75,共3页
严肃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要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变相规避"行为破坏了中央的政令统一,是对中央政策信息的"主观曲解和变异"。对此,党的各级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必须... 严肃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要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变相规避"行为破坏了中央的政令统一,是对中央政策信息的"主观曲解和变异"。对此,党的各级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决整治这些违背中央规定的行为,探索建立保障中央政令畅通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纪律 变相规避 遵规守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当代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彦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12期205-207,共3页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在指导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团结一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征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时代性、包容性,能够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中国特...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在指导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团结一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征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时代性、包容性,能够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并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而不断发展和创新。基于这一背景,文章研究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当代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视阈 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范式 当代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1
作者 李树忱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7期135-137,共3页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社会深层次矛盾问题不断显现,如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逐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不得不着手解决的问题,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在现代国家,法治是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和进行科学的社会治理的最基本、最有...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社会深层次矛盾问题不断显现,如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逐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不得不着手解决的问题,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在现代国家,法治是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和进行科学的社会治理的最基本、最有效手段,因此,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 和谐稳定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 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颖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2-64,共3页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上一轮的振兴中,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快速增长,但因为产业结构的问题,现在经济明显下滑。振兴东北的关键是要能把经济发展起来,而中国的经济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和单一的产业结构无法跟上改革的步伐,所以...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上一轮的振兴中,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快速增长,但因为产业结构的问题,现在经济明显下滑。振兴东北的关键是要能把经济发展起来,而中国的经济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和单一的产业结构无法跟上改革的步伐,所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多元经济,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产业结构调整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儒学助推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
13
作者 姜彦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6-107,共2页
新儒学在继承传统儒学精华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现代的民主、自由、公平等积极元素,更加适合党在新时期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契合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融入新儒学,推动马克思主义由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转型... 新儒学在继承传统儒学精华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现代的民主、自由、公平等积极元素,更加适合党在新时期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契合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融入新儒学,推动马克思主义由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转型,需要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发挥当代儒商、循吏、贤士的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学 马克思主义 革命哲学 建设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