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五”普洱扩大对外开放的SWOT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艳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17-120,共4页
普洱"十一五"期间,其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运用SWOT分析,对"十二五"期间的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以便其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准确抓住机遇回避威胁,显得现实而紧迫。
关键词 普洱 对外开放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时代乡村治理中的复合型经纪机制构建与多主体囊括
2
作者 刀剑 邹荣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3,共3页
作为国家与社会“中介”的新乡贤,自身具有相当的专业能力可有效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又同时愿意服务民众社会而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以其为主体可充分构建传统与现代、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复合型经纪机制,既可发挥政府在乡村治... 作为国家与社会“中介”的新乡贤,自身具有相当的专业能力可有效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又同时愿意服务民众社会而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以其为主体可充分构建传统与现代、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复合型经纪机制,既可发挥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绝对引领效应,又可植根于农民群体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高效、灵活解决各类问题,在维系乡土社会既有伦理规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规划性变迁的治理功能。未来应着眼于农民多元诉求的更有效回应和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进一步致力于挖掘社会资源而实现对行政力量的补充,体现乡村内部治理力量的先进性、发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经纪 乡贤 乡村治理 农村现代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与市场扭曲关系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扬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2-105,共4页
平台经济的兴起是否有助于缓解我国的市场扭曲?两者之间又是否具有协同共生的关系?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对互联网平台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水平进行测度,对互联网平台经济与市场扭曲的发展关系进行... 平台经济的兴起是否有助于缓解我国的市场扭曲?两者之间又是否具有协同共生的关系?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对互联网平台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水平进行测度,对互联网平台经济与市场扭曲的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简单线性关系量来看,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市场扭曲;考虑到二次项的模型结果显示,互联网平台经济对市场扭曲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影响作用,整体上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变化。文章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线上与线下贸易融合,同时要鼓励行业间的交互融合过程,加快促进市场要素资源的内部流动,以进一步强化平台经济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市场扭曲 非线性关系 缓解作用 市场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部门年功序列型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影响与调适 被引量:4
4
作者 姚文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58-60,共3页
年功序列型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基础性逻辑是维持和谐秩序,促进组织稳定与持续发展。年功序列型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在公共部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其存在着很强的滞后性,呈现出年功序列与新生代成员特征和需求的矛盾、年功序列与公共部门... 年功序列型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基础性逻辑是维持和谐秩序,促进组织稳定与持续发展。年功序列型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在公共部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其存在着很强的滞后性,呈现出年功序列与新生代成员特征和需求的矛盾、年功序列与公共部门激励机制和导向的矛盾、年功序列与创新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矛盾,这些矛盾已成为公共部门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此,公共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变革与调适,合理定位与运用年功序列,构建能力导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完善领导干部破格提拔制度,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领导干部与公共部门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部门 年功序列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29-230,共2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我国几经波折,而今终于走向了健康、有析的发展道路。放眼未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必然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等...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我国几经波折,而今终于走向了健康、有析的发展道路。放眼未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必然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等方面扎实推进。在立法数量增加、法律体系完善的同时,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尤其是完善法治运作机制,提升公众对法治的信心、信念和信仰,将会成为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建设 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荣华 陶磊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2,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实践活动,民众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主体,因而必须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达成的民众共识,另一类是尚未达成的民众共识... 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实践活动,民众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主体,因而必须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达成的民众共识,另一类是尚未达成的民众共识。其中,具有逻辑关联性的政治共识、情感共识、价值共识是第一类的具体表现;制约民众共识形成的理论共识、制度共识、区域共识是第二类的具体表现。国家必须及时发现和科学引导民众共识,让生态文明建设和民众共识尽早形成内在契合,进而不断巩固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最终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民众共识 政治共识 情感共识 价值共识 理论共识 制度共识 区域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然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80-181,共2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应然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形态的体现,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过程既是从理性到感性的理论建构过程,也是从继承到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然逻辑,更是... 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应然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形态的体现,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过程既是从理性到感性的理论建构过程,也是从继承到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然逻辑,更是深化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应然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流动人口收入水平与社会融合的关系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5-137,共3页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成为影响目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文针对调查研究得到的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状况,基于ordered probit model对收入水平与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关系进行全方位研究,综合考虑群体的教育水平等因素,进行...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成为影响目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文针对调查研究得到的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状况,基于ordered probit model对收入水平与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关系进行全方位研究,综合考虑群体的教育水平等因素,进行实证模型的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收入水平对社会融合各指标有显著影响,教育程度越低,影响越显著,同时收入水平越高,收入对社会融合各指标的边际效应越低,教育程度越高,此时的边际效应也越小,另外在收入水平大致够用时,增加收入水平对还算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有显著提升,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收入水平的边际效应最佳,本文的研究为外来流动人口更好的融入社会提供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收入水平 教育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精准传播理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9
作者 刘滢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8-99,共2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大漫灌"式的传播,目标不确定以及方法简单的弊病较为明显。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该做到精准化。通过细分和甄别受众,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不断优化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大漫灌"式的传播,目标不确定以及方法简单的弊病较为明显。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该做到精准化。通过细分和甄别受众,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不断优化传播过程以及构建传播效果评估机制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准传播,进而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精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权力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关键
10
作者 王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84-285,共2页
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凡有权力之处,不管权力的大小多少,都有腐败的可能。所有的腐败都是以权力为中介,并围绕权力这个轴心展开的,离开权力,腐败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因此,反腐败就必须制约权力,否则我们在其他方面再怎么努力,也只能... 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凡有权力之处,不管权力的大小多少,都有腐败的可能。所有的腐败都是以权力为中介,并围绕权力这个轴心展开的,离开权力,腐败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因此,反腐败就必须制约权力,否则我们在其他方面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制约权力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二是以权利制约权力;三是以道德制约权力。在实践中这三种途径的权力制约应该整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既防止滥用权力,又充分体现权力应有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制约 预防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