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转型期无锡发展战略的定位与思考——无锡人均突破5000美元大关后的发展思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安岭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11,共5页
本文认为,无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大关是一个转折点。未来的发展,既要消除前期快速增长的矛盾,又要实现在新的平台上起飞,关键是要跳出原有的路径依赖,实现科技创新。从地区自身特点出发,把握好不同路径的选择,体现特色发展... 本文认为,无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大关是一个转折点。未来的发展,既要消除前期快速增长的矛盾,又要实现在新的平台上起飞,关键是要跳出原有的路径依赖,实现科技创新。从地区自身特点出发,把握好不同路径的选择,体现特色发展和差别化竞争的发展模式,在科技创新、主导产业选择、城市化提升、民间力量发展等重点问题集合上,实现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无锡市 人均GDP 居民收入 经济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 技术创新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优化产业结构 创新工业化发展道路——关于无锡抑制工业重型化发展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安岭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2008年第10期9-13,共5页
工业重型化是工业化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但是,世界性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给缩短工业重型化过程、加速新兴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无锡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较早进入了工业重型化阶段,重化工业在工业产业结构中占... 工业重型化是工业化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但是,世界性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给缩短工业重型化过程、加速新兴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无锡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较早进入了工业重型化阶段,重化工业在工业产业结构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也给无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目前无锡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已经跃上了9000美元大关,进入了转型发展、优化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迫切要求尽快跳出工业化常规演进的路子,以科技创新为前提,以信息化为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工业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重型化 优化结构 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乡镇工业迅速崛起的奥秘
3
作者 张寿正 袁明发 《理论月刊》 1986年第8期61-63,共3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一九八五年的七年中,无锡农村经济逐步形成了以工为主、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新格局,农村开始出现了各业协调发展、农民共同富裕的新局面。一九八五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一百九十三亿二千六百万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一九八五年的七年中,无锡农村经济逐步形成了以工为主、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新格局,农村开始出现了各业协调发展、农民共同富裕的新局面。一九八五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一百九十三亿二千六百万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点五。无锡县、江阴县、宜兴县、郊区农村乡以下工农业总产值为一百零二亿四千万元,其中乡镇工业(含小工业)九十二亿五千万元,占百分之九十点三三。全市涌现了四十三个亿元乡,十一个二亿元乡(工农业总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工业 无锡市 新局面 农村经济 工农业总产值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协调发展 乡镇企业 郊区农村 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自组织与市场制度的构建——论商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安岭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16,共5页
商会组织是民间组织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日益凸显出来。本文论述了西方商会发展的三种模式,及世界范围内商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了中国商会发展历程及路径选择;探讨了商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功能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 社会自组织 市场制度 商会组织 地位 作用 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机制创新问题
5
作者 王安岭 王丹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9,共6页
治理经济危机需要政府调控,但是政府调控必须理清思路,按照经济规律创新调控的体制和机制。该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常态模式,从创新政府经济调控机制的角度,对现有危机治理机理及内在缺陷进行客观分析,立足对经济危机... 治理经济危机需要政府调控,但是政府调控必须理清思路,按照经济规律创新调控的体制和机制。该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常态模式,从创新政府经济调控机制的角度,对现有危机治理机理及内在缺陷进行客观分析,立足对经济危机本质的重新认识,提出了一些创新政府调控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 政府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与市场组织创新 被引量:4
6
作者 汤可可 穆宝成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4-47,50,共5页
中国农业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克服“组织缺陷”这一深层次矛盾,推动农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现有“合作组织+农户”、“协会+农户”、“公司+农户”等方式,组织程度不高,利益摩擦较多,对农户生... 中国农业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克服“组织缺陷”这一深层次矛盾,推动农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现有“合作组织+农户”、“协会+农户”、“公司+农户”等方式,组织程度不高,利益摩擦较多,对农户生产经营的带动能力不强,亟待形成更有效的市场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超大集团的“公司+基地+农户”和朝阳集团“基地(农户)+物流中心(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的独特组织结构,是江苏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较为成功的实践模式。加快市场组织创新,协调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有效解决农民扩大经营规模、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市场组织创新 中国 经济效益 工商企业 利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