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与思考——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1
作者 殷婕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94-98,共5页
对标浙江“千万工程”的主要做法,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还存在都市现代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高品质乡村消费场景发展滞后、村庄发展的基本面貌较为落后和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尚未建立等方面的问题,这需要从基层党组织建设、人居环... 对标浙江“千万工程”的主要做法,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还存在都市现代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高品质乡村消费场景发展滞后、村庄发展的基本面貌较为落后和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尚未建立等方面的问题,这需要从基层党组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和乡村善治等方面入手,打造生态“宜居”、生产“宜业”、生活“和美”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万工程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人居环境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践探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2
作者 苏晓伟 《乡村论丛》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四川省成都市坚持以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做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田园、家园、乐园“三园共享”,建链、延链、提链“三链共强”,有效促进实现合作式增长、共享...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四川省成都市坚持以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做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田园、家园、乐园“三园共享”,建链、延链、提链“三链共强”,有效促进实现合作式增长、共享式增长和繁荣式增长,提高了农民收入。然而,在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主导产业不突出、增值收益不明显、功能发掘不全面、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需从推动农业提质升级、提高农业产业增值收益、强化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健全联农带农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特色产业 融合发展 共同富裕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校应注重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培训
3
作者 何万辉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z1期28-29,共2页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把法制保障提升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更高层面,这标志着我党深化对执政规...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把法制保障提升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更高层面,这标志着我党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对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的新思路、新要求.作为党校的工作者,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实现"三个代表".理论创新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领会其理论内涵,指导我们党校的工作实践,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提高对党政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执政 监督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研究的动态与评析——基于WOS核心合集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昊举 张富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6,共12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研究具有相当关注度,具备成果产出、作者群体、期刊平台等基本要素支撑;研究内容聚焦“道路之问”“强国之问”“强党之问”,分别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筑牢道路根基、何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研究具有相当关注度,具备成果产出、作者群体、期刊平台等基本要素支撑;研究内容聚焦“道路之问”“强国之问”“强党之问”,分别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筑牢道路根基、何以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方向、何以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研究方法出现注重“小问题、多学科、重实践”趋向的局部转圜,但在研究价值立场上,“西方中心论”疴症影响深远。未来研究应遵循“破局—立语—传意”原则,在解构海外学界话语霸权与专制叙事的基础上,完善外宣话语体系与传播平台,运用共情传播方式扩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影响力与辐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绿色经济制度 实现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涂功德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39-40,共2页
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类社会因生态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本质是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 ;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是市场和政府配置生态环境资源失灵 ;要实施可持续发... 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类社会因生态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本质是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 ;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是市场和政府配置生态环境资源失灵 ;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创建绿色经济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制度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效力未定合同补正之我见
6
作者 郭锡兵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z1期86-87,共2页
  对效力未定的合同实施追认(补正),可以使其变为有效合同;如果法定代理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拒绝,这时的效力未定合同就变为无效合同.下面谈谈笔者对效力未定合同补正的一些看法,以求对现实合同实践中的规范,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对效力未定的合同实施追认(补正),可以使其变为有效合同;如果法定代理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拒绝,这时的效力未定合同就变为无效合同.下面谈谈笔者对效力未定合同补正的一些看法,以求对现实合同实践中的规范,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效合同 法定监护 监护人 效力未定合同 法定代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探析——以四川省 “天府粮仓” 建设为例
7
作者 苏晓伟 王世凤 《乡村论丛》 2025年第4期66-74,共9页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新质生产力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农业技术创新、产业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三个特性。针对科技水平赋能不足、资源要素约束趋...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新质生产力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农业技术创新、产业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三个特性。针对科技水平赋能不足、资源要素约束趋紧、高端技术人才匮乏、政策制度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要培育发展粮食产业新质生产力,通过强化科技应用转化、促进要素优化配置、聚焦各类人才培养、发挥政府市场作用,加强社会化组织建设,推动粮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粮食安全 粮食产业 天府粮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